宋秀 第127节

  “最迟后日,臣就要动身前往南昌府。”

  李在南昌府,李从嘉归国后,肯定要先见一下他。

  相对于李从嘉的伤感,赵德秀就有些开心了。

  去南昌府好,赶紧回!

  当然在面上,赵德秀不会将这心思表现出来。

  赵德秀眼眸低垂,适当透露出些不舍,而后叹息道:

  “今日一别,不知何时再能与重光,一同品鉴诗词。”

  赵德秀此话一出,勾起了李从嘉心中的伤感。

  李从嘉亦叹气道:

  “我本醉心诗词,想着有朝一日能游遍山川名流,为后世留下佳作。

  但生于皇室,身不由己,徒呼奈何。”

  李从嘉不是在凡尔赛。

  在尚不是储君时,李从嘉从未想过涉政,他最喜欢的事就是呼朋引伴,游山玩水。

  有点类似曹植。

  按理说李从嘉非贤非长,南唐储君之位不该是他的。

  但世事弄人,就在去年,李从嘉长兄太子李弘冀暴毙,天送储君之位给李从嘉。

  从本心来说,李从嘉这段时日过的还挺开心。

  跟着赵德秀从淮南至江陵,周游千里,再无政务骚扰,能一心精研诗词。

  李从嘉伤感之余,看向赵德秀。

  在李从嘉的视角中,赵德秀与他有着许多相似之处:

  同样才华横溢,同样在年纪轻轻时就要担负起国家重任

  “若元英非被世务牵扯,想来早有佳作现世。”

  先前为表示看重李从嘉,赵德秀让李从嘉私下里可称呼他的表字。

  赵德秀一听这话,便知道情绪烘托的差不多了,该进行下一步了。

  赵德秀引着李从嘉坐下,然后开口说道:

  “历朝以来宗主与藩属之间,大义名分定下后,唯恐后世之君不能遵守,致使和平不再,兵戈再起。

  本来宋唐之间,有吾与重光在,无此忧虑,两国之间可共享两世和平。

  然世事变化太快,吾亦无法左右。”

  赵德秀的话锋一转,让李从嘉有些意外。

  从赵德秀的话中,李从嘉听出了一些危险的苗头。

  “元英此话何意?”

  听到李从嘉询问后,赵德秀脸带犹豫。

  接着赵德秀似是觉得这件事始终瞒不住,方才斟酌着言语说道:

  “方才有情报送来,说是周行逢欲派使者联络贵国,共同夹击我军。”

  赵德秀话音一落,李从嘉脸色骤变。

  他想起了刚才进殿时,众多宋将怒视他的一幕。

  那时他心中还有不解,无缘无故为何释放恶意。

  现听闻赵德秀的话后,李从嘉恍然大悟宋唐要开战了?

  一想到这一点可能,李从嘉就有些不寒而栗。

  一直在观察着李从嘉神色的赵德秀,见李从嘉神色有变,立时接着说道:

  “不管两军会不会再度开战,吾应许之事不会有变。

  重光一定能回归江南。”

  赵德秀这番话一落入李从嘉耳中,引得李从嘉感动不已。

  未曾想到在这节骨眼上,赵德秀竟还愿意放他归国,果真是至诚之人。

  然感动归感动,李从嘉心中的担忧情绪一点不曾减少。

  在赵德秀身边的这段时日,李从嘉亲身体会过宋军的战斗力有多强。

  更知道,每位宋将皆如猛兽般可怕。

  为什么要开战?

  赵德秀的至诚让李从嘉认为,来日他与赵德秀齐齐登基后,宋唐两国间,是完全有可能维持数十年和平的。

  和平,是弥足珍贵的!

  触手可及的和平不要,非要挑起一场胜率不高的战争,身为南唐储君,李从嘉绝不答应。

  当心中有所坚定后,李从嘉连忙起身对着赵德秀拜道:

  “我军要参战一事,一定是周行逢释放出的假消息。

  周行逢用心歹毒,想离间两国关系,还望太原王明鉴。”

  李从嘉信誓旦旦,让赵德秀面色变得更加“犹豫”。

  “重光之言,吾愿相信。

  但,哎!

  若这一事为真如何?”

  见赵德秀顾虑未减,李从嘉正色道:

  “吾归国后,此事必不成真!”

  李从嘉声若洪钟,底气十足。

  李从嘉的保证一出,赵德秀忍不住拍手赞道:

  “江南储君风范,今日见矣!”

第124章 转攻吴越 行省初议

  大宋建隆元年十月下旬。

  在唐军的护卫下,李从嘉踏上了南昌府的土地。

  一踏上南昌府地界,李从嘉就见到了早早等候的韩熙载等人。

  自九月初离开金陵,仔细一算,李从嘉离国已近两个月。

  两个月的时间听起来不长,然在这两个月中,李从嘉经历的事却一点都不少。

  见李从嘉平安归来,韩熙载等大臣喜不自胜。

  韩熙载连忙率领着众臣上前行礼:

  “臣等拜见殿下。”

  面对众臣的行礼,李从嘉淡淡的点头示意:

  “陛下呢?”

  听到李从嘉的询问后,韩熙载面上笑道:

  “陛下正在宫中的长春殿等着殿下。”

  自有迁都之意,李就在南昌府中大兴土木,营造宫殿。

  长春殿,是李的寝殿。

  意识到李在等着自己后,李从嘉就在周围内侍的拱卫下,登上了前往宫城的车驾。

  于车驾中,李从嘉的脸色并不好看。

  自回到南唐国境中后,李从嘉便观察到许多异常。

  沿江途中,唐军多立烽火台。

  除此之外,自进入南昌府地界后,李从嘉更是见到许多军队、辎重调动现象。

  以上种种,皆能透露出唐军的备战姿态。

  联想到归国前,赵德秀告知他的事,李从嘉忧心忡忡。

  父皇不知受何人蛊惑,竟真的要与宋军开战。

  忧心思绪萦绕间,李从嘉的车驾已进入宫门,并朝着长春殿进发。

  不久之后,李从嘉来到了长春殿外。

  当李从嘉走下车辇,要踏入长春殿前,一直随行的韩熙载先上前一步止住道:

  “近来,陛下久病未愈。”

  韩熙载说的很小声,保证他的话,唯有李从嘉能听到。

  韩熙载的话,让李从嘉的脸色更显几分凝重。

  李从嘉知道,自淮南一战后,李的身体就一直不好。

  这也是当初,李急于为他扫清障碍的原因。

  越过韩熙载后,李从嘉进入了长春殿中,一入内,李从嘉鼻间就闻到了若有若无的药味。

  可能是知道李从嘉即将到来,李早将殿内的闲杂人等屏退。

  李从嘉继续前行,很快就来到内殿门外。

  “父皇,儿臣回来了!”

  说这句话时,李从嘉语间有些哽咽。

  再如何乐不思唐,家乡亲人总是引人思念的。

  李从嘉话音刚落,内殿顿时传来一阵欢喜的声音:

  “快入内!”

  李的声音中带着沧桑。

  得到李的准许后,李从嘉推门进入,直至李榻前。

  来到榻前后,李从嘉发现李面色苍白,想来是卧榻多时。

  见李从嘉面露担忧,李开解道:

  “一些身体上的老毛病,无须担忧。”

首节上一节127/134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