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手穿越:大耳贼刘备 第133节

  甘陵是小国,以前甘陵国是只设都尉不设军司马的,按规制小郡国只该有一部郡兵,由都尉自领。

  但刘备这里却设了三部司马,外加一个别部……这确实算是越权了。

  当然了,今时不同往日,眼下黑山贼猖獗,刘备这里多配置一些武力守土安民也是应该的……

  毕竟要成为国之栋梁,那就得招兵买马造甲收税。

  当武官本来就是干这些活儿嘛。

  要广招兵马就得有钱粮,要想持续有钱粮,自然就得吸纳流民,充实人口,同时搞好经济。

  这倒不是为了邀买民心。

  能让人吃上饭,能把人当人看,能对人公平点,自然就能汇聚民心。

  等啥时候人们吃不上饭了,感觉没被当成人了,觉得不公了,民心自然也就散了。

  只不过,这里的‘民’,当然是指的庶民。

  民分很多种。

  守规矩的当然叫良民。

  不守规矩的,叫刁民。

  眼下,刘虞就遇到了很多的刁民……

  这些刁民也是流民,毕竟他们是随着平原的流民一起来到甘陵境内的。

  原本安置流民不算难,毕竟刘备弄到了很多粮食,也腾出了很多土地……

  有土地,有活命粮,再稍微提供一点农具之类的帮助,流民就能安家落户。

  刘虞这两个月一直在做此事,前后在甘陵南部安置了将近两万人,也颇为顺利。

  但随后,有不少身穿锦衣的‘流民头子’,带着一大群一大群的人迁来了甘陵。

  能穿锦衣的当然不是什么穷苦人,但这些人确实是流民他们是从青州等地逃到甘陵来的,这是些士人和他们的家眷仆役。

  这些士族家庭同样没吃的,同样没地方住,同样是非法迁徙,当然是流民。

  其实,如果以这年头的官员视角来看,这些人才算是“民”,所谓邀买民心,其实是指的邀买这些人。

  但如果将这些人与庶民黔首同等对待,那就不是邀买了……

  甘陵国内吸纳流民的义舍当然是一视同仁的。

  流民可以在义舍吃三顿粥,然后报名落户,先签个三年的军屯文书,在三年内将作为甘陵的军屯户,随后就能拿到流民暂住户籍。

  拿了暂住户籍就可以领到种粮和一月的口粮,并分一块荒地。

  开荒之后,就可以持续领口粮了,开出来的地将作为军屯用地,只要三年内都能按要求交足粮税,三年之后这块地就属于这个流民了,流民户籍也能改为民籍。

  这其实是很优惠的条款,对于真正想安心落户的人而言没有任何压力,也没有任何侮辱人的地方,军屯虽然也属于佃户,但却不是仆从,也没有奴役的意思。

  仅有的约束只是为了让人在这几年里好好种地而已。

  但那些青州过来的士人真就是刁民,他们报名落户了,也签了文书,但他们把领到的粮食全吃了把种粮也吃了。

  地却一点没开。

  连那些一看就知道是他们仆从的人,也没开荒。

  没开荒就领不到后续的口粮了。

  那些士人很不满,甚至破口大骂,说甘陵官员侮辱士族,甚至还说要举告刘虞刘备二人逼迫士族为奴因为甘陵这边将他们与黔首一视同仁了……

  而且,刘虞也为此事和刘备有了些分歧。

  “玄德,这些人有不少都是大儒弟子,其中还有青州官员子弟,皆互称名士,若是他们一直闹事,确实于我等不利……我打算当将他们迎入城内好好招待,但我手中钱粮不丰,玄德军中余粮可能周转一二?”

  刘虞看起来还是堪不破‘名’这个字。

  “大儒弟子?哪个大儒教的人啊,连种地都不乐意?耕读传家不是士人的基本么?”

  刘备摇头:“伯安公,此等刁民吃了我的粮食却还要骂我,我这人度量小,不愿受这个气……我不派人揍他们就已经算是很厚道了,让他们自生自灭去吧。”

  “但他们定会败坏你我名声,也会败坏各属吏的名声……你我或许能坚守本心,但若是属吏们兢兢业业做了善事却担了恶名,那今后谁还愿意安置流民?”

  刘虞叹着气劝道。

  “这倒也是……那我这就去让他们闭嘴。”

  刘备点头,起身便打算出去作案。

  “哎哎!玄德!”

  刘虞一把薅住刘备的胳膊:“那些人杀不得,都是名士……”

  “备也没说要杀他们啊,只是教他们些道理,让他们学会闭嘴而已.”

  刘备摇头叹道:“这等人也配称为名士,那名士也太不值钱了……对了,这些人为何会来甘陵的,他们家里应该都是大地主啊。”

  “说是被那济南相曹孟德害的……”

  刘虞摇着头说道:“那曹孟德也和你一样,将名士与庶民同列,且为了铲除淫祀,毁了不少人的产业……”

  “再加上青州有黄巾复起,这些名士称青州上有阉竖欺压,下有蛾贼寇掠,便过了黄河迁来本地。”

  曹操确实在济南干了不少事,禁绝淫祀只是其中之一。

  所谓淫祀,其实是指各种非法祭祀泛滥成灾。

  从城阳王刘章的祠庙开始,仅济南一国便有六百多座景王庙,庙祝借祭祀以吉凶运势欺骗庶民大举敛财,并将景王包装成了当地邪神。

  其仪式也发展得很凶残,包含血腥献祭、淫乐歌舞(不穿衣服有男有女的那种)等等。

  简单来说,就是拜了景王给了钱就能“上上大吉”,不给钱的通常没两天就得倒大霉就像不交保护费的冀州西部豪族会遇上黑山张燕一样。

  这当然是黑恶势力把控的敛财方式,而这种敛财方式在济南已经发展成了官吏庙祝地痞黑帮上下勾结,且祭祀方式非常诡异。

  比如,某人带个美女到景王庙去祭祀,把美女光着身子作为祭品送进庙里,第二天此人就能当上济南郡吏……

  再比如庙背后的势力如果想弄死哪个不懂事的,就以神像眼中流血之类的方式“显圣”,然后将不懂事的人剖心活祭,随后就能见到神像微笑发光再次“显圣”……

  其实就是典型官民勾结的黑势力,曹操在济南算是进行扫黑除恶行动。

  刘备挑眉,笑道:“曹孟德倒真成爱民如子的好官了……这些所谓名士是怎么骂他的?”

  “当然是说他残暴害民,强夺士族产业,挖丘掘墓摧毁祠堂……反正不忠不孝不仁不义皆有。”

  刘虞很认真的看着刘备:“为绝淫祀,曹孟德确实拆了数百座城阳王庙,还毁了很多神巫祠堂和坟墓,倒也不算攀诬。但名士之口向来如此……比刀剑更利,曹孟德恐将被罢官。”

  “玄德,若是你对这些名士不利……恐还不止是罢官。”

第174章 都督

  “伯安公,这些所谓名士,都是济南淫祀背后的黑恶官吏子弟罢了,他们若是真有本事,也不会被曹孟德逼得举家逃亡。”

  刘备缓缓说道:“年初青州乱民大起,济南、平原、北海各有十万众,皆自称黄巾,比之去年黄巾暴乱时更甚。”

  “而曹孟德绝除济南淫祀,整顿吏治,以巫蛊之罪逼得这些所谓名士举家逃亡之后,济南乱民立刻平息,而平原北海黄巾却依然如故。”

  “要是伯安公厚待这些所谓的名士,使其在甘陵站住了脚,把济南那一套搬到了甘陵,那甘陵将来会如何?”

  “若甘陵暴民复起,你我又何止是丢官呢?”

  “这两个月来,伯安公已见过万民之敬,不知伯安公心里,是万民之心更重,还是名士之口更重?”

  说完,刘备看着刘虞,待刘虞好好思索。

  刘虞这两个月确实得了很多人的敬重,他喜欢邀名不假,但他也确实能做到善待民众,被他安置的那两万流民是真的将刘虞视为青天的。

  现在刘虞已经不再故意穿打补丁的衣服了,他现在是真的在做实事,崔琰崔林二人也被刘虞管制得不错,而且崔家也在安置流民时出了不少力。

  最近这些天,刘虞门前也时常会有人献来些新鲜的野果,或是刚捞到的鱼虾这是得了刘虞帮助的流民送来的,确实是为了感恩。

  当然,刘备那边更多,多得卫队都吃不完,便分发给了那些自发打扫甘陵县的妇孺,结果送来的野味更多了。

  “我刘伯安曾结党邀名,彼时得名未曾欣喜,却有些德不配名之恐慌。如今真正得到老幼赞颂,每日见到门前一捧鲜果,才知道什么叫做真名……”

  “可是……可是天下人却大多如刘伯安从前一般,不知何为真假,只知传言耳闻啊……玄德,我也知道那些名士皆非善类,可唯有名士能言传天下……”

  刘虞当然更喜欢万民之心,只是刘虞心中对恶名有畏惧他擅名,也渴求名,所以畏名。

  “那就让他们无法出言便是。”

  刘备心里却是没什么畏惧的:“伯安公,那些名士中谁名气最大?”

  “当属平原陶丘洪,此人与鲁国孔融、陈留边让齐名,是青州名士之首。”

  刘虞答道:“但陶丘洪并非济南人,应该与济南淫祀无关。”

  “陶丘洪?他必然与济南之事有关。”

  刘备摇头道:“这些济南人绝非意外迁徙到此,平原黄巾贼未定,又有黄河相隔,若是无人引导,那些济南人怎能越过黄河与平原国来到甘陵?”

  “伯安公,你信不信,他们就是专门冲着你来的……”

  陶丘洪、孔融、边让,这三人的名头,刘备当然是知道的。

  这三人以‘清达博辩,文冠当代’齐名于世,三人都举了孝廉,却又都拒不接受朝廷官职,被视为名士之冠。

  刘岱和刘繇兄弟二人都是陶丘洪向青州刺史焦和举荐的茂才,且此时刘岱和刘繇皆已在朝中任职侍御史这是监察官,管的就是各地司法、监察、弹劾、风闻言事。

  陶丘洪年不满三十,但已经是御史台诸多御史的举主,他或许无法成事,但想让地方官去职确实很容易。

  不过,陶丘洪跑来甘陵肯定不是为了让刘虞和刘备去职……

  “玄德此言,是说那陶丘洪是专门来甘陵,欲对我不利?我与其并无仇怨,不至于吧?”

  刘虞没能理解刘备的意思。

  “当然不是想对伯安公不利,他恐怕是想让伯安公大利啊……若是伯安公礼敬此人,以其为上宾,说不定过两天伯安公这里就会有异像出现,比如白龙入室、祥云绕梁之类的……”

  刘备抬手指了指天:“济南那些人擅于借鬼神行障眼法,伯安公乃宗室冠才,刚好天子此时又在严查宗室,再加上我在甘陵有精兵数千……”

  刘虞猛的一哆嗦:“陶丘洪昨日与我交谈,说甘陵有紫气东来,却被黑云压制……我本以为他是提醒我要善待士人,眼下看来,此人恐确实没安好心!”

  “哈,名士邀了名举了孝廉,却又不做官……除了有此心之外,还能是为了什么?自古邀名揽望者,哪个不是为了谋逆?”

  刘备朝刘虞歉意的笑了笑:“伯安公以前得获高名,如今又安置流民,大概那陶丘洪以为伯安公也是邀买人心图谋大事之辈吧。”

  刘虞思索了片刻,叹了口气:“以往却是思虑不周,得了虚假名望,以至奸狡之徒纠缠不清。但那陶丘洪却不能杀,杀之必导致你我皆免官去职,如今甘陵初定百废待兴,若你我不在,甘陵必然复乱,不知会死多少人……”

  这倒是实话,陶丘洪虽然没做官,但其在朝堂上能量确实不小。

  刘备和刘虞如果丢了官,别的暂且不论,甘陵这十来万刚安顿好的黄巾和流民多半是会出事的他们已经种下了几十万亩粮食,而且那是人人眼馋的清河东岸的上等良田。

  若刘备丢了官,整个冀州的豪族都必会来抢甘陵田地,抢不抢得动不一定,但甘陵肯定没法好好种田了,这十万人能活多少也很难说。

  “此事我来办就是了,伯安公签个辟他做决曹的文书便可。”

  刘备提着剑起身:“名士嘛,备已经办过好几个了,崔琰能做司马,崔林能做功曹,那陶丘洪难道就不能做个决曹?”

  ……

  陶丘洪字子林,他不姓陶,陶丘是复姓,是秦初宋国贵族为避祸以地名为姓。

  刘备对付陶丘洪的方式其实很简单。

  先以辱骂诬陷上官的罪名,随便抓了几个济南士人入狱这不是冤狱,这些士人确实是骂了刘备和刘虞的,而且还说他俩“逼迫士族为奴”,这属于诬陷官员。

首节上一节133/179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