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手穿越:大耳贼刘备 第123节

  “备藉藉无名,当不得诸君出城相迎。”

  刘备很是谦虚的摇头,上前把住崔州平的手:“如今天下厄难,万民饥困,备无心饮宴。崔兄不如将设宴之资兑成粟米,以作我部曲军需如何?”

  其实崔州平比刘备小几岁,但刘备仍然称兄。

  崔州平很明显的愣了一下,估计是没见过这么不要脸的,设宴款待都要兑现?

  “玄德君说笑耳,宴已设好,就在城内。玄德君部曲远来困顿,钧亦有酒肉以待……”

  崔州平缓过劲来之后赶紧引刘备入城。

  “崔兄可知我来此是要在此城驻军?军务在身,恕刘某不能饮宴……崔兄不妨将为我部曲准备的酒肉也兑成粟米,眼下多事之秋,军需比酒肉重要。”

  刘备再次要求兑现。

  这下但凡是个正常人都知道刘备的意图了。

  崔州平养气的功夫很不错,脸上丝毫没有变色,只是拱手说道:“玄德君,此处乃安平国境,若宾友来访,崔某当以礼相待。但甘陵军队的军需,却该在甘陵境内索取才是。”

  刘备抬手扔给他一份刚写的征辟书:“枣强县已不属安平,眼下属于军事管制区域。备来此是为保境安民,崔兄广交豪侠名声响亮,不知可愿任职甘陵军司马?”

  “崔某无才,不敢奉辟……请玄德君收回此命。”

  崔州平是真没想到,豪门世家擅长的这些活儿,刘备居然也玩得贼溜。

  “嗯……兵凶战危,崔兄千金之子,不敢上阵也可以理解。既然崔兄不愿为这天下出力,那备便只好请崔兄暂离此地了。”

  刘备回头朝关羽张二人招手:“云长,带兵入城布置防务……”

  “且住!”

  崔州平脸色总算是变了:“玄德君何必如此……崔某并非视玄德君为敌,实乃迫不得已,家父有令,各家好友也都请求崔某关照……崔某向来是敬重乐先生的,只是玄德君所为与乐先生颇有异处……”

  “我与家师当然不同……家师乃谦谦君子,学富五车,向来宽和。但刘某却是幽州武夫,粗鄙兵头……”

  刘备很耿直的答道:“令尊和你其他好友皆让你为难,所以我现在是在帮你,是我强迫你离开此地,是我强行征用了你崔氏存粮……你就这么和他们说便是。”

  “这……玄德君不要名声与将来仕途了吗?”

  崔州平大惊,以他的思维观念,是真的想不通,居然会有人不要士族名望?

  “我的名声,来自你们口中的蛾贼。”

  刘备轻轻摇头:“我的仕途,也来自你们口中的蛾贼。眼下我那里有四万多人要吃饭,崔州平,你是想当名士,还是想当善人?”

第166章 挟名也是可以的

  崔州平定定的看着刘备,看了一会,突然笑了笑。

  随后低声道:“玄德君既有如此决意,何不挟了崔某?”

  这话声音极低,且眼神颇有些有恃无恐之意。

  刘备瞟了一眼崔州平身后城门处的那些士人,摇头低语:“挟你?崔兄,你还真拿我当贼了?”

  说罢,揽着崔州平的手臂便往城门走去,一边走一边高声大笑:“哈哈哈……崔州平果然仁善豪义,既然崔兄愿让刘某在枣强城驻军,又要捐赠米粮以作朝廷军需,那刘某也当投桃报李……甘陵国内清河北岸有千顷良田无人认领,备便作主回赠给崔兄了!”

  清河北岸的土地,是指清河西北部那些甘陵豪族逃离后留下的地,而且不止千顷。

  那地方离巨鹿广宗县和安平南宫县更近,与甘陵反倒是隔了条清河,此刻属于无人区。

  甘陵豪族此刻大多不在崔州平这边,而是聚集在甘陵崔氏的东武城。

  但安平崔氏这边也聚了不少南宫县人士,很多人在清河北岸也是有地的。

  “啊?我……”

  崔州平显然没想到刘备会来这么一出,一时间有点懵。

  挟倒是挟了,可刘备却是用的另一种方式挟。

  崔州平是真没见过有谁会强行把土地送给别人的……

  “哎,崔兄莫要推辞!反正都是无主之地,正该赠予良善人家!”

  崔州平刚想辩解,刘备又抢先开口,还一把捏在他小臂麻筋上,把崔州平尚未出口之言生生憋了回去。

  麻筋被捏了一把,崔州平整个人都僵了,一点话说不出来。

  看在旁人眼里,倒像是和刘备低声谈了交易,却又不愿让刘备公开说出来的样子。

  随后刘备揽着崔州平便往城内走,没给他再说话的机会:“崔兄莫再谦让,此事就这么说定了,备虽官小位卑,但甘陵国内还是能做主的……”

  关羽张二人本站在刘备身旁,关羽并没有作其他反应,依然护在刘备身后。

  而张却是个机敏之人,听了刘备如此说话,又见刘备拉着崔州平前行,立刻领着兵士在前,打出了所有仪仗为刘备开路入城。

  都尉好歹是郡内最高武官,旗帜仪仗多得很,全打出来以后周围几十步都不能有人靠近。

  张被官吏坑害过两次,看样子是坑出经验了。

  把仪仗旗牌打起来之后,枣强县门口的那些士人便全都被隔在了外围,看不清刘备和崔州平二人,只能听到刘备的声音。

  这就算是崔州平将刘备迎入城内了,也就是刘备来此没有乘车,要不然刘备肯定会把崔州平拉上车同乘的……

  不过此时“把臂言欢”的样子也是足够了。

  “我……崔某无此意!刘都尉……”

  崔州平总算是缓过劲来了,正要分辩,却又被刘备抢了话头:“哎!崔兄舍业报国,就合该有所得!此事于国有功,于族有利,崔兄慷慨豪义之名,不日便能传扬天下,无需如此谦辞!”

  崔州平脸色难看,使劲挣脱刘备的手,却又被刘备揽住了肩。

  刘备还揽着他附耳说道:“崔兄不是让备挟你么?这城池我可以不占,你家的粮食我也可以不取,但那千顷田地一定会记到你的名下。”

  “若是你愿意配合,说服你这边所有人一起捐助粮食作为军需,我就把田地分给各家……不愿出粮的,就是黄巾贼寇,我便直接讨之。”

  “此事便是安平诸君皆为朝廷效力,你也能得个慷慨豪义的名声。”

  “若是你不配合,我也可以去东武城,把你那些好友家的地全都卖给甘陵崔氏……反正不出粮的就是弃土从贼,备不会动你崔家,但对其他人下手可不会手软。”

  这话里所谓崔州平的那些好友,自然就是眼下在城门处的那些士族。

  这些人也有土地在甘陵境内,清河北岸也有一些,东武城附近也有。

  “哪有如此强迫……”

  崔州平愣了一愣,正要驳斥,可转念便想明白了。

  无论他怎么反对,无论他想不想和刘备做这个买卖,刘备都能制造出崔家强占甘陵豪族田地的事实。

  侵占士族财产,这种事可以做,但却不能说。

  可刘备眼下却能直接让崔家“公开侵占土地”,崔州平甚至都没法辩解。

  此时天下大乱,各家土地都没人,谁知道他们是死了还是跑了?亦或是加入黄巾了?

  刘备持着董卓的军令征收军粮,见了无人荒地确实可以视为无主之地,发卖田地筹集军需本来就是一直以来的惯例。

  如果一味反抗不配合,刘备也确实能把甘陵的土地全都‘卖’到东武城那边的。

  到时候崔州平那些好友受了损失,那真的很难处理。

  如果配合刘备,让这些士族捐粮,刘备会让捐粮的人全都分到土地,甚至可以一寸土地都不给崔家。

  这就算是交易,如果黄巾被快速平定,那崔州平这边的士族就能大赚,只有甘陵那些豪族会失去田地。

  即便甘陵豪族记恨也只会记恨那些得到土地的士族,毕竟崔家没分地。

  但如果不配合,这些士族家里的地就都会被刘备卖给甘陵崔氏,城门口那些士族会蒙受损失,甚至可能被杀。

  那么这些人家里也一定会记恨不仅会记恨刘备,也会记恨占了地的甘陵崔氏,还会记恨没能保住他们族内子弟的崔州平。

  因为崔州平是不会被杀的,而且崔家不会有损失。

  这些士族死在崔家地盘,但崔家毫无损失,崔州平又当众和刘备“密谋”过,那这事……

  刘备确实没法把崔家怎么样,但却能轻易欺负其它各家士族,而且刘备不在乎士林名声。

  那崔家的名声怎么办?

  他崔州平的名声怎么办?

  崔州平很犹豫。

  除非公开反抗,视刘备为敌,直接发动族兵将刘备赶走。

  崔家有族兵数千人,其他各家也都有仆从家丁,聚集个上万大军不是难事,击败刘备也很可能做得到。

  但问题是,此时这种情形,真要是撕破脸,自己还能活?

  而如果不撕破脸,士林名声就没了。

  刘备这是在挟持自己的名声……

  那要不要配合刘备?

  不,应该是……要怎么配合刘备?

  “哈哈……看来崔兄明白了。我刘玄德做的都是公平买卖,刘某是来征募军需的,谁交了粮,谁就能把甘陵国内的无主之地拿走……谁为大汉效力,谁就该得大汉田地,还有比这更公平的吗?”

  刘备见崔州平静下来,也不再低声作态,拉着崔州平一同入了城。

  城门的士人们已经让开了路,他们只能听见刘备与崔州平大声说的话,看见刘备与崔州平把臂言欢,言语中似乎是用粮食换了甘陵境内的土地。

  这其实不算什么特殊情况,士人们早就习惯用各种方式侵占土地了,他们也不知道崔州平和刘备谈的具体是什么。

  入了城之后,刘备与崔州平进了馆舍,没有饮宴,而是单独详谈了一阵。

  “刘都尉好手段,崔某出粮便是。但崔某却不知应该如何说服其他人,请刘都尉教我。”

  崔州平倒也是拿得起放得下的人,他确实不是那种守财奴,该舍就舍,倒也不会拖泥带水,只是多少有点心怀不甘。

  “崔兄,士林名望确实有用,但任何东西都不是只有好处的……备直言相劝,名望本该是锦上添花之事,却不该成为立业大道。我能以名挟崔兄合作,崔兄自然也可以用同样的方式让各家出粮……”

  见崔州平配合,刘备自然也不再作态:“若是崔兄真想让你那些好友少受损失,或是不想招人记恨,那备也可以先把土地卖给你,你再转手卖回给甘陵那些弃土的豪族之家,让他们出粮也行。反正刘某只要粮食,不管是谁家出的……”

  “那,崔某可否借刘都尉兵威劝服各家?”

  崔州平看了刘备一眼,倒是有些佩服之意。

  “可以,崔兄想不遭人恨,或是想要让人恨备,备全都认。”

  刘备微微笑了笑,摇头看着崔州平:“只要甘陵那四万百姓能有饭吃,备不在乎旁人嫉恨,也不在乎有恶名在身……崔兄,不招人忌是庸才,毫无恶名之人才是大奸大恶……”

  ……

  不久后,近十万斛粮食被运到了甘陵县。

  数十份土地文书也被刘备签发出去。

  刘备卖掉了甘陵西北部清河以西的全部土地,崔州平又将这些土地卖回给了甘陵各家豪族,相当于只转了个手。

  除此之外崔家自己也出了不少粮食,因为崔州平知道,若是刘备那里没饭吃了,多半还会来这么一出的。

  这是一场很诡异的交易本来豪门世家是最乐意侵占土地的,但崔家却必须把土地让给别人,为此宁可多花些粮食……

  刘备当然会被各家豪族传些恶名,但无非就是‘蛮横、边鄙’之类的话,大体上与董卓差不多毕竟刘备是用董卓的军令征收的粮食,自然是都会得些恶名的。

  得了粮食之后,甘陵境内渐渐开始有了生气,河东岸也逐渐开始建起了房屋,只是暂时没人开荒种地。

  因为眼下是七月,天气炎热,不适合种地。

首节上一节123/179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