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南宋,我与蒙古争天下 第330节

窝阔台没办法,左思右想,再次看向耶律楚材,问他什么意见。

耶律楚材长叹道,如果一定要打,建议先打山东。

因为中原历代王朝,从北往南统一天下的,莫不要先攻略山东。

拜答尔立刻道,金国不是拿下宋朝山东,不一样被挡在长江以北。

当天大伙吵来吵去,也没什么结果,窝阔台基本确定,贵族们都要和宋人开战,但怎么打却有分歧。

这就证明他这大汗没有威信,也没有实力。

如果成吉思汗和拖雷还在,两人都能决定如何打,怎么打。

现场各贵族谁也说服不了谁,窝阔台最后没办法,让拜答尔回去问察合台,让斡儿答回去问拔都。

窝阔台登基后非常尊重哥哥察合台,有什么军国大事都会派人去问。

这次也是。

是否全面对宋开战,是关系到蒙古的重大事情,窝阔台决定让拜答尔回去问问他父亲的建议,要不要打,从那打。

同样,拔都是拖雷之后大蒙古帝国各贵族共认的军事天才,要不然斡儿答身为大哥,当初也不会主动退位让贤,让出术赤的封地。

论打仗和战略水平,窝阔台自认不如拔都。

所以他也让斡儿答回去问问拔都。

窝阔台这个决意出来后,四周再没反对意见。

大伙一致同意,等察合台和拔都回信,看看两人的想法再决定下步如何干。

就在大伙好不容易意见统一时,外面突然有守卫进来报告。

按竺迩回来了,还带回了宋人皇帝赵与芮的信。

“啥?”耶律楚材一脸不可思议。

等按竺迩进来之后,四周一片大骂声。

按竺迩左右手都绑着沙布,双手拇指全被砍掉。

他脸无血色,嘴唇发白,看到窝阔台后,表情激动的叫了声:“合汗--”下一刻几乎要哭了。

堂堂大蒙勇士,战场上从无畏惧的男子,生生被宋人弄的要哭。

“信呢。”斡儿答急不可耐,按竺迩还在小心翼翼在怀里找,斡儿答已经冲去一把拽了出来。

等拿到手后才发现信上是汉字,斡儿答虽然能说些汉语,但信上十个字有八个不认识。

众人只能递回给耶律楚材,让他读出来。

随着耶律楚材的声音,所有人脸上露出恼羞成怒的表情。

赵与芮信中语气很诚垦,先夸讲了大蒙古的历代祖先,说他们在草原上崛起,难度比当年耶律阿保机和完颜阿骨打还难。

他在信中一口一个大蒙古帝国,听的四周蒙古贵族心里爽歪歪。

赵与芮从蒙古的崛起说起,又说到蒙军西征,全是各种赞美之词,总之就是说蒙古人如何不容易,才打下现在的亿万江山。

接着语气一转,说到双方的敌人都是女真金人。

女真对宋人有靖康之耻,血海深仇,咱们大宋和蒙古没仇啊。

草,耶律楚材读到这里,四周一片骂声,没仇你们和金人阴我们?

还打我们大名,打我们高丽的人马?

“赵与芮这狗东西,满嘴胡言乱语,敢做不敢当,真是阴险下作--”斡陈那颜破口大骂。

窝阔台阴沉着脸,示意耶律楚材继续念下去。

341.第341章 长子西征

信中接着再说。

上次借道的事,咱们大宋是做的不厚道。

窝阔台听到这里被气笑了,赵与芮真无耻啊,这种事就以一句不厚道打发了?当我们全是傻子?

我们大宋这么做,也是因为想夺回故土,攻占金国。

咱们要不这么干,你蒙古打下南京,会给我们吗?肯定不会给是吧,我也是被逼的。

听起来好像有道理哦,蒙军要是打下南京,肯定不会还给宋国的。

后面打大名也是,这些都是我们大宋以前的国土啊,朝中大臣们,都要北伐收复国土,我赵与芮虽然身为大宋皇帝,这件事义不容辞啊,得对朝廷和百官还有百姓有个交代吧。

换成你窝阔台,想不想收回故土?

至于去帮高丽,也没办法,高丽从来把我们当宗主国,每年孝敬咱们大宋很多好处,人家来求我们,我们能不帮吗?

换成是你窝阔台,你也会帮对不对?

赵与芮信中就是一百个无奈,打大名是无奈,打蒙军也是无奈,反正不是存心和蒙古做对,他只想做个明君,收回一点故土,这样对朝臣对百姓就有交待了。

赵与芮还说,这世界是很大的,我们大宋东南面全是海,海上也有无数岛国,你们西北面全是国家,这些地方加起来,比一千个一万个中原还大。

你们是草原民族,适合在西北的方向纵横驰骋,你可以继续往西和北方打啊,打下更多的土地,得到更多的人口。

西北方向的夷蕃更便于统治,中原就不一样了,你们入主中原,得学习儒家文化,设官职礼节,还得征税,不然不好管理中原,你要全面收税,下面的那些蕃王们能愿意?

而咱们大宋准备往东南方向沿海打,夺取更多的岛屿,更多的财富。

咱们两家以后就是兄弟,打回来的战利器,可以相互交易。

我们可以提供给你们需要的精盐和白糖,茶叶和陶瓷,你们可以给咱们需要的战马,还有掠夺来的奴隶。

这样双方不是互利互惠吗?

何必为了一棵小树,而放弃整片森林呢?

这世界这么大,大伙为何在这里为小小的中原抢来抢去?

耶律楚材边读边看,然后惊讶的发现,窝阔台和蒙古诸贵族听到这里居然在脸上露出意动的表情。

蒙古人本身就不喜欢中原,元朝进来之后,很多蒙古人呆在西北方向不肯进来,后来更是成立了四大汗国。

他们就喜欢在广阔的地方纵横驰骋,自由来去。

关键里面有说到耶律楚材一心想做的事,就是全面征税,成为中秧集权,这是几乎所有蒙古贵族都反对的事。

赵与芮这是说中很多蒙古贵族的心思了,这要进了中原,窝阔台要收税怎么办?要往各地派中秧官员怎么办?肯定不能这么干。

赵与芮这封信,隐隐还有离间的小作用。

最后赵与芮道,他希望和蒙古讲和,大伙以西夏为边界,两国成兄弟之国,互通有无,开展商市,进行贸易,百年不战。

当然,西夏也要还给我们大宋,因为我们要在那边养战马,我们大宋不能没有战马是吧。

赵与芮后面一段话说中了很多蒙古贵族的心声,现场包括拜答尔,斡儿答这种都不喜欢中原的,但最后那句要西夏是有些激怒他们。

斡陈那颜大怒道,宋人想要西夏,让他们凭本事来拿。

身边接着一片骂声,大骂宋人不要脸。

一边和蒙军开战,一边求和,求和还敢要西夏?大伙是见识到赵与芮的不要脸程度了。

众人以前也没和赵与芮打过交道,今天一看这信,都是惊为天人,更深深的为其脸皮之厚所折服。

“没有了?”窝阔台听完居然意忧未尽的表情。

“没了。”耶律楚材苦笑。

就没有什么岁币绢帛什么的?

窝阔台听着不像是求和啊,更好像宋军打赢了,要让他们割地的信。

“不给岁币吗?”刚刚叫着要动员八十万大军去打宋人的拜答尔直接道。

“?”耶律楚材看白痴一样看着他,你还真信?

“宋人既然求和,没说给多少岁币?”听拜答尔的意思,他似乎也赞成和宋人议和。

没错,拜答尔就不喜欢中原,刚刚听赵与芮信后,感觉有些道理。

西方不知有多少个中原在等着他们,而且西方的城堡更容易攻克,为何在这里和宋人死磕?

斡儿答则大声道:“每年最少得给咱们百万斤白糖才行。”

他对别的不感兴趣,就喜欢宋人的白糖。

耶律楚材目瞪口呆啊。

刚刚这两人都是信誓旦旦的强烈要求和宋人开战,现在赵与芮一封信读完,两人立刻就改为了主意。

贵族近臣别迭又道,还得加上丝帛和棉绸。

现场一片笑声。

“陛下不可,这是赵与芮缓兵之计,西夏更不能给宋人。”

“一旦让宋人拥有产马地,将来绝对是大患。”

窝阔台点头:“宋人异想天开,西夏是不可能给他们的。”

“但是战是和的事,还是等拔都和我二哥的回信再说吧。”

耶律楚材心中一沉,听这意思,窝阔台听完信后,也开始转变态度。

“那金国得灭掉,让宋人灭金。”边上合丹厉声道。

众人纷纷点头。

此时因为赵与芮的一封信,窝阔台和蒙古贵族们已经有了议和的心思。

大部份贵族们是不喜欢中原。

特别那近臣别迭,两年前就向窝阔台提出,把黄河以北的汉人全杀光了,然后也不要种田,让草木茂盛,成为牧地,以后可以牧牛羊马。

当时是耶律楚材强力反对,并建议收税,后来才得到窝阔台的认可。

现在赵与芮提议,让他们不要盯着小小的中原,往西北方向继续打,别迭居然觉得很有道理。

这破中原有什么好的,还要收税。

不如去抢多快活。

另外斡儿答和两人父亲的封地都不在中原,他们将来肯定也不会在中原有封地,更不愿意窝阔台将来学中原皇帝,搞什么儒家文化,定礼制收税赋,所以往西北方向打,他们也是认同的。

至于窝阔台,他是无所谓往那边打。

他更在意的是自己汗位的稳固。

他痛恨赵与芮,也想教训宋人。

但如果打不过,那会更丢人,甚至会影响到自己的汗位。

这么难办的事,肯定不能让自己背锅。

所以窝阔台让拔都和察合台提意见。

首节上一节330/333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