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南宋,我与蒙古争天下 第331节

到时再开个大会研究下,是战是和,就不是自己定的,自己也等于没犯错。

当天他们这波贵族也没说出个所以然。

因为还有大量的贵族不在现场,蒙军处于战和之间摇摆。

窝阔台让人把赵与芮的信抄录数封,分别送往其余各地贵族宗王们,并约他们于九月到官山议事。

蒙军屯驻官山,也没有回老家。

一直到四月下旬时。

已经出发有两个多月的拜答尔又回来了。

窝阔台听到了惊天消息。

宋军于三月底绕道数千里,出现在沙州以西,一天不到攻破沙州。

四月初,宋军再破瓜州。

当时拜答尔刚刚到肃州,而宋军前锋哨骑已经绕过瓜州到了肃州城外,在转悠着。

时肃州城门紧闭,再以砖石堵住城门,拜答尔都是被人用吊篮吊上去的。

他上去没多久,宋军哨骑沿着肃州城游走,往里射箭书。

宋军箭书里说,西夏高智耀等很多文武还在宋朝,希望西夏境内的军民都能反抗蒙古,投靠大宋。

这箭书有没有效果不知道,反正西夏各地各城,现在对部份党项人比较警惕。

宋军进入西夏境后,每打一城前,都要射箭书,用来挑拔西夏人和蒙古人的关系。

拜答尔没有继续往西去,他派人带着赵与芮的信送往西辽给父亲察合台,他则转身回到官山。

在回程经过中兴府时,驻守中兴府的窝阔台儿子西凉王阔端,正在集结兵马,准备往西迎战宋军。

阔端想打败宋军之后,再攻入陕西,打宋军重镇凤翔和京兆府(西安)。

特别是西安府,宋军刚刚从金兵手中夺过来,阔端认为宋军没来的及好好经营,可以借机打回来,然后占据陕西潼关以西,包括巩陇等地。

“阔端那边有多少兵马?”窝阔台立刻急问,同时心里把赵与芮全家又问侯了一遍,来信说讲和,尼娘的背后又打我?

但赵与芮在信中也说了,要西夏用来养马,好像打西夏也没毛病。

拜答尔说阔端那边目前集中了四万,拜答尔经过时,灵州、定州、银州、夏州各州都在调动兵马去中兴府汇合,阔端预计能集合到六万。

这是目前整个西夏地区,蒙军能动员的最大力量,其余各地留守兵力加起来已经不到一万人。

当然,后面阔端还要前往西凉、甘州。

在宋军攻下肃州之后,双方应该会在甘州附近决战。

加上西凉和甘州的人马,蒙军能接近八万左右。

但这八万蒙军中,当地西夏降兵占了多数,约有四万多,契丹和女真等也有,真正的蒙古本部只有一万两千,其中有大部份都是拖雷系的。

拜答尔又道,他已经让前往西辽阿力麻里送信的人通知父亲察合台,西辽地区应该会出动数万精锐,从西往东,打宋人刚占的沙州。

到时察合台和阔端两路兵马十几万,足以把这股宋军歼灭在西夏境内。

“这赵与芮,真不是东西。”窝阔台听完破口大骂,骂过之后又看向西面。

拜答尔从肃州回来都跑了大半个月,不知宋军已经打到哪了?

宋廷一面议和,一面偷偷摸摸打蒙古,窝阔台恨不能现在就集合百万大军和宋军拼了。

他现在对宋人相当失望,更感觉和宋人的议和毫无意义,因为宋人随时会翻脸,根本没有契约精神。

恩,此时他当然忘了,蒙军在多次答应对手不屠城的情况下,等对方投降之后,立刻进行了屠杀的事。

和宋人议和毫无信用可言,但和宋人全面开战,也要得到所有人的认同。

赵与芮的信,影响了很多蒙古贵族的心。

毕竟在历史上,没有宋人有这样的提议,也没有这样类似的信。

现在赵与芮这封信已经在蒙古贵族中传开了。

大伙都在考虑赵与芮的提议。

中原这么小,西北方这么大,为何我们要在这里和汉人争小小的中原,不去更广阔的天地?

“当初就不应该看赵与芮的信,拿到之后,立刻烧了。”窝阔台怒道。

拜答尔愣了下,虽然他也很痛狠赵与芮,但窝阔台提到这信,他不由下意识道:“若是万一”

“我是说万一西夏不能战胜宋军,不如议和,咱们再去西征算了。”

“。。”窝阔台一脸不可思议看着拜答尔。

窝阔台阴沉着脸没有出声,短短两三个月,蒙古内部已经有了很多不同的声音,贵族们都怕问鼎中原后,窝阔台要集权中秧,收税改制,分掉贵族宗王的利益。

大部份人已经不想和宋人打了。

窝阔台没有喝斥拜答尔,但心中知道,宋人如此不讲信义,今天丢了西夏,明天就能丢山西,后天还能丢河北。

到时丢无可丢,咱们就真的只能回草原了。

但他要是这么说的话,马上拜答尔等人会说,草原才是我们的家啊。

“报”就在窝阔台和拜答尔面面相觑,都没有说话时,外面传来报令声。

“进来。”窝阔台阴冷着脸道。

外面很快有卫士进来报道,大同中书令耶律楚材来信请令。

窝阔台拿到手看了看后,脸色更难看了。

拜答尔眼珠子瞪的老大,看着他手上捏着的密函。

窝阔台本来不想给他看,但想想也瞒不过,转手递给拜答尔。

耶律楚材来信,这段时间,黄河以北的各地,包括河北,山西等蒙军各占据的州城,都有人在散布谣言。

谣言说,西北方很多地方又富有,又好打,蒙军当年西征几万兵马就打下万里江山。

但窝阔台不想西征,一心想和宋人死磕。

因为窝阔台进入中原之后,想学中原礼仪,成中原皇帝,改服易俗,学习儒家文化和汉学,还要取消分封,由中秧收税。

并且去年黄河以北就收了大量的税,成效很大。

而且分封出去的蕃王们啊,现在是听话的,反一将来不听话,蒙古要内乱的,所以窝阔台想削蕃。

这些话到处在传,凡是蒙军占据的地盘和州府,都有人传。

当年耶律楚材收税时,蒙古贵族也好,女真和契丹高层也好,包括汉人万户也好,所有人都是强烈反对的。

他们以前都不交税,现在都要交税。

如今这传言传的满天飞,还说窝阔台想削蕃,以后不分封,怕蒙古内乱。

要成立中原皇朝,因为中原皇朝可没分封制。

以前分封过的,后来都发生了内乱。

这谣言听一听,好像很有道理。

耶律楚材听到谣言后,立刻派人查抓,在大同城内抓了几十个人,然后直接砍了。

他来信请窝阔下令,在所有蒙古的地盘内,查抓这种传谣言的人。

据耶律楚材的意思,这些人都是收了宋人的钱后在当地传谣的,明显故意挑拔离间。

而且谣言中还有一部份,说窝阔台毒死了拖雷,吞并了拖雷的人马,因为拖雷得到成吉思汗最多最强的精锐卫队。

嘶,窝阔台看到这里是满脸通红,又羞又怒。

原本窝阔台对和宋朝全面开战也保留态度的,但看到这里,简直忍无可忍,狠不能立刻对宋发动大战。

宋人这招相当毒,随着这谣言散播到更远的地方,很多蒙古贵族都会怀疑窝阔台的动机。

大伙都会考虑,窝阔台以后会不会真这么干。

他抬起头,正好发现拜答尔也在看着他。

拜答尔的表情好像也在问,我以后有封地没?合汗你是不是想学汉人,玩中秧集权,取消藩王?

拜答尔回来没几天,拔都的来信也从另一个地方来到官山。

斡儿答都没有回来,拔都派来了一个侍卫百夫长。

他带来了拔都的声音。

拔都建议各部长子,再来一次西征,从西方获得更多的地盘和人口,同时与宋议和,互通有无。

历史有名的长子西征,终于由拔都率先提了出来,拔都虽然不是长子,但他表态愿意充为主帅。

以拔都的能力,确实这会在蒙古各部中,也只有他能当主帅,代替拖雷的位置。

“砰”窝阔台当时拍案而起,怒不可竭,拔都这是想军权呢?

哈剌合林在突厥语中叫‘黑圆石’,位于今蒙古国境内前杭爱省西北角杭爱山南麓,鄂尔浑河上游右岸的额尔德尼召近旁,距乌兰巴托市西南365公里。

哈剌和林所在地区也是蒙古高原的中心地带,这里森林繁密,盛夏时遍野开花,不但有水草肥美的天然牧场,还有鄂尔浑河边的大片肥田可以耕作。

因为鄂尔浑河流域独特的天然条件,很多游牧民族都在这里建立过政权和都城。

成吉思汗于1220年确定这里为大蒙古帝国的都城,都城选址在古代克烈部和回鹘都城的基础上扩建,并取名为哈剌合林城。

之后成吉思汗一直在中亚和南鹅一带征战,哈剌合林成为蒙古国的大本营和后勤基地。

在成吉思汗死后,这片地方,理论上为幼子拖雷继承。

这里常年牧养着十万以上的战马,为蒙古东征北战提供源源不断的战马支援。

这边虽然说是城,其实目前为止还没有城墙和宫殿,当地的蒙古人还是和在草原上一样住着蒙古帐包。

原本要等到1235年,窝阔台才动员工匠和民夫,修建城墙和皇城万安宫。

现在的哈剌合林大概有五万多户牧民,主要是蒙古和契丹人为主,有部份女真人和汉人。

蒙古本部比较多,另外契丹人和女真人,汉人全是工匠。

哈剌合林分工明确,蒙古人在这里养战马,契丹和女真人、汉人专心打造。

蒙古人在征服各地后,通常只留工匠不杀,所以把大量工匠都迁移到这里。

附近还盛产各种矿产,像后世著名的博鲁金矿,有一百五十条矿脉,距离哈剌合林也就几十里,当然,这会也没发掘出来。

后世蒙古煤炭99%来自露天煤矿,总储量220亿吨,占世界10%。

他们是全世界煤炭资源最集中,最丰富,埋藏深度最浅的国家。

而后世著名的蒙古几个大煤矿,全在哈剌合林不远处。

其中有年产褐煤400万吨,蒙古最大的露天煤矿巴嘎诺尔矿,年产煤150万吨,可以露天开采的沙林固矿,都在哈剌合林三百里内,而且都是露天可以开采的煤矿。

其中沙林固煤矿因为品质好,露天可以开采,蒙军占据这里之前已经有在用到。

此时的哈剌合林,还是蒙古帝国的大后方,大本营。

仅各族工匠,在这边就有两万多户。

四月的哈剌哈林草木复苏,地面上一片绿色。

首节上一节331/333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