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南宋,我与蒙古争天下 第155节

全年开支约四十五万贯。

为严防各驿站伍长们贪腐,到时会有公文贴到各驿站,每驿站一年给多少钱,花在什么地方,都写的清清楚楚,召所有驿员观听。

每年会有地方皇城司下去调查,有没有专款专用,有没有人贪腐私吞。

马匹的质量,人员的精神状态,这是最容易看出来的。

皇帝一套说下来,朝下官员有些震憾,因为南宋以前也没有专款专用这说法,更没有这样预算后再分摊到各地的分配,所以很多拨款经过京师地方层层克扣后,到最基层就没什么了。

有心人还听到皇帝说地方皇城司,这意味着,以后皇城司可能设到县府一级。

当天皇帝和诸臣审定,整个都进奏院,官吏一共多少人,下面各司有多少人,全年支出约六十万贯。

即以后在保持人数不变的前提下,都进奏院每年经费六十万贯,用不完的可以积余到下年,用的不够,再交由皇帝与朝臣们共议,第一年可能准备不足,基本两年后,皇帝就能确定多少经费可以运转都进奏院。

朝会上也有人提问,驿员没有这么多又如何?

因为以前驿员待遇比较差,更没什么加急奖励,事情还多,现在事情少了,月钱也似乎多了,肯定要招人。

皇帝说,这次全国兵马招募,会淘汰一些以前的兵马,会选一部为驿员。

散朝之后,官员们三三两两聚在一起,议论纷纷。

今天皇帝是登基后第一次重组新部门,连预算人员经费全部固定统一,大伙都闻到了不同的味道,所有人一致认为,用不了多久,朝廷各部门可能都会这么干。

如果全部按皇帝这样来,整个朝廷的预算和开支,应该能节省很多。

没过几天,山东都司副都指挥使,南宋实际在山东的军事负责人,彭义斌到了临安。

彭义斌来临安之事,整个山东四周都在看着。

这是山东军头第一次有人敢到临安来。

因为朝廷以前做过这种事,忠义军改编之前又称红袄军,当时投奔宋廷的首领季先就是被贾涉以议事为名,在路上埋伏人弄死,然后分割了他的兵马。

有了这前车之鉴,后面的时青也好,夏全也好,李全也好,轻易不敢擅自到南宋官方地盘,就算去楚州议事,也是带着大量兵马,更别说来临安了。

彭义斌是第一个敢到临安来的地方军头,引起四方瞩目,别说是山东境内的军头,就是其他蒙古和金国的地方军头都在看着宋廷的反应。

夏全等人甚至觉得彭义斌一到临安会被抓起来砍头。

八月初五上午,彭义斌带着几名部下在相关官员的带领下来到丽正门。

彭义斌一身新的札甲,全是朝廷刚刚下发,穿在身上极为威武,部下几个心腹也都是朝廷下发的新札甲。

门口验过人后,很快放行。

几人都是第一次进皇城,十分稀奇,左右观看。

他心腹部将朱荣则不停打量两人的札甲。

两人级别不一样,但札甲差不多,彭义斌的比他多了十几片,防守地方更多,也更重。

“彭大哥这甲片好像比我们多几片啊?”

“别乱摸。”彭义斌哈哈一笑,拍开朱荣的手。

另三个人都有点心慌,还是害怕的。

“看你们怂样,陛下要杀咱们,进城就干了,还要等现在?”彭义斌大声道。

身边内侍嘴角微抽,表情古怪。

此时他带进皇城,有心腹朱荣,陈奔,贺大海三人,都是山东本地人出身,跟着他征战多年。

不一会,几人来到大庆殿,只见大庆殿前有两排宫女,内侍站着,好像在欢迎他们,相当有牌面。

看到众人靠近时,有人高唱。

“山东制置副使,山东都司副都指挥使,济南侯彭义斌上殿觐见”

大殿里有好多文武大臣,两宋官方也没有山东这称呼,大伙听着面面相觑,但新皇帝到处改制,有部门,新地方,出来个山东也是正常,而且大部份人也知道这是什么地方。

几人小心翼翼的上殿,看到年青的皇帝,彭义斌带头跪下,身边亲信纷纷下跪。

“济南侯免礼,快平身。”皇帝隔空用手挥了下,姚定章立刻上前,扶起彭义斌等人。

彭义斌等人脸露感激之色。

大伙看着大宋皇帝,四周文武,都很新奇,很激动。

“宣旨,济南侯和诸将,可以站着接旨。”胡松这时高唱。

接着有小内侍读圣旨。

彭义斌已经在山东接过一次,这次又来。

圣旨表彰彭义斌投效朝廷,给彭义斌在京师赐了座大宅院,赏白银千两,铜钱会子合计一万贯,丝帛若干。

朱荣,陈奔,贺大海各为军统制,京师赐宅院,每人赏银百两,铜钱会子合计三千贯,丝帛若干。

四人大喜,纷纷跪下,三呼万岁。

皇帝相当给彭义斌面子,在大庆殿又赏了一波,还当着群臣面,称赞彭义斌为大宋义士,为大宋收复故土,说要让史官,把这四位将士将来都要记载入史书,流传青史。

四人听的又激动的要死,又磕头。

原本这些人常年在外领兵打仗,眼中都没什么南宋朝廷的威严,但今天第一次上朝,还是被大庆殿和皇帝宝座的气势所慑,加上皇帝如此赏赐,大伙也会说什么好话,只懂的磕头了。

走过程序后,皇帝宣布下朝,单独招彭义斌见面。

第199章 你愿意帮朕背黑锅吗

大庆殿后面的垂拱殿,赵与芮和气的请彭义斌坐下。

赵与芮先和彭义斌简单聊了几句,济南侯老家哪里?当年为什么当兵打仗?

彭义斌开始有点拘谨,说了几句就放开了。

他也是豪爽之辈,很快在皇帝面前吹了起来。

正吹的起劲,赵与芮突然语气一转:“听说当天楚州动乱,杜杲活捉了李全之子和妻子,后来怎么杀了?”

“。。”彭义斌一愣。

片刻之后,刷,他脸上通红,结结巴巴道:“末将--末将两天后才到,楚州城中的事,也多半是听来的。”

“济南侯听到什么了?”赵与芮笑问。

彭义斌犹豫了下,咬牙道:“有人问杜制府如何处置,杜制府立刻下令斩了,还说陛下若问,就说是他下令的。”

赵与芮脸色不变,静静的听着。

彭义斌说完,起身,扑通跪下:“末将愿以性命担保,杜制府是心为朝廷,杀的好。”

彭义斌这人不会说谎,先实事求事,然后也表态,说杜杲杀的好。

他和杜杲很像,两人之前都没见过面,只听过对方的事迹和名字。

杜杲在皇帝面前也担保,彭义斌是真义士,如今彭义斌投桃报李,也是如此。

这两人性格都是直爽,不会拐弯抹角,但若遇到一般的领导,很讨厌他们自作主张,肯定不会被重用,甚至要被猜忌。

赵与芮没再说什么,犹豫了片刻后就道:“朕说句实话,济南侯是个将才,并不是个帅才。”

“末将明白,末将打仗基本靠勇,靠兄弟们的支持。”彭义斌脸涨的通红,痛快承认自己能力有限。

他打仗没什么兵法技术含量,就是直接干。

上次赵与芮的人教他攻青州,攻济南,省事很多,如果换成是他自己干,估计就是直接提兵去攻,搞不好要打个几十天半个月,也未必能打的下。

轻松的攻克济南和青州后,他认为皇帝那边的人很有套路,打仗比他厉害。

“末将早有准备,请陛下派人来接管山东都司。”彭义斌这时道。

皇帝封他为副职,他就知道早晚有人要接替自己。

“朕不是要夺你兵权,山东的兵,你先管着,只要你答应朕,没有接到朝廷命令,不得继续北伐,朕不是不想北伐,现在北伐,一旦吃了败仗,基本必死无疑,你彭义斌不怕死,你手下数万兄弟陪着你死吗?”

彭义斌应该听明白了,当着皇帝的面表态,以后一切以朝廷命令为准。

赵与芮得到满意的答覆,又问,以济南侯看,现在我大宋,最大的敌人是谁?

“蒙古。”彭义斌毫不犹豫:“蒙古之患,比金厉害十倍-”

彭义斌常年在山东,和金国打过,和蒙古人打过,还没遇到过蒙古人的主力,但已经感觉很吃力,而且蒙古打的金国节节败退,他是深有印象。

他要是知道历史,肯定要谢谢赵与芮,没有赵与芮把他招回楚州,招回去打青州,他现在已经在北伐的路上,被蒙古人灭了。

“你能明白这个道理就行。”赵与芮道:“朕问你。”

“如果有只狼咬过你,但前面又来了只虎,现在只你有先和狼联手,才能暂时保住小命,抵抗住虎,你怎么办?”

彭义斌没有犹豫:“末将认为,当安抚金国,先共抗蒙古。”

“好。”赵与芮拍案而起。

接着赵与芮面授机谊。

朝廷要以东平为据点,和金国私下交易。

从东平往西南就是曹州,陆路可以进入河南金国腹地,与开封都不远。

东平边上还有重要的水驿道,往东连接青州可入海,往南可到两淮。

朝廷的船现在两边都能走,但邳州和徐州还在金国手上,如果走这条路,和金通商就太明显了。

为了保密,还是走青州。

然后从青州到东平,再由东平到南阳湖,双方在南阳湖交易。

“朝廷现在还不能公然称和金国交易,所以如果被人发现和举报,你要出来背祸。”

“到时就说是你彭义斌自己和金国交易。”

“彭义斌,你愿不愿替朕背黑锅?”

彭义斌大声道:“末将愿一力承担。”

“好。”赵与芮扶着他的肩膀也大声道:“济南侯守好山东就是大功,将来朝廷北伐之日,朕再与你痛钦一场。”

彭义斌激动的热泪盈眶,他不怎么会说话,反正就是感觉皇帝人很好,和皇帝谈的来。

赵与芮最后又问,东平守将是谁?

彭义斌说是严实,原金人,先降蒙古,又降了他。

赵与芮脸色微变:“这种人朝三暮四,不能信任,他上次能降你,将来还能降蒙古?”

“你要么除掉他,若是不愿意,让他去守临清,东平一定要换成你的人,所有兵马,要用你自己人。”

“末将遵旨。”彭义斌还是心软,心里只想着把严实调防临清,也没想除掉严实。

临走前,皇帝让他回山东后,配合赵与芮的人训练整顿兵马,逐步消减严实兵权,修固青州,济南等地城防,屯田养马,做好备战。

彭义斌一一答应。

大散关为周朝散国之关隘,故称散关,为关中四关之一,位于后世宝鸡市南郊秦岭北麓,自古为“川陕咽喉”,兵家必争之地。

南宋建炎四年(1130年),宋于富平之战失败后,宋将吴收拾残兵,屯据和尚原,刚立好栅寨,金兵已至原下。

首节上一节155/333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