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南宋,我与蒙古争天下 第108节

然后两国物资交流,相互互补,所以南宋时,日本出口粮食比较多。

赵与芮刚开发济州岛时,必然很缺粮食,他还要养马,还需要豆类为饲料,这都是前期需要先准备,后期才能自给自足的。

“不但粮食,经营济州岛,牛、羊、农具,粮食油盐,俱要考虑,还有船,从五月开始,就要往日本跑了。”

秦家一共九艘船,此次分配九路去招募人手,还需要另外的船再跑经营。

好在这是南宋,海贸发达的南宋,造船业巅峰的南宋,买船,赵与芮财大器粗,下令再买五艘船,其中两艘用多桨战船,可以护航,三艘为两千料大船。

但战船只能官方买,所以他要等定海水军拿到新战船后,用商船替换过来。

这样的话,他今年要新买九艘船,且具是大船,花费也不小。

第145章 南宋人口问题

赵与芮给秦卓的任务,就是现在开始准备物资,购买牛羊农具油盐等物,同时要开始想办法移民。

百姓们好好的住在南宋,谁愿意往济州岛去。

古代的百姓愿意背井离乡,通常只有两种可能,一种是天灾,没的吃了,只能往外迁移,第二种是兵祸人祸,也很难生存,只能往外迁移。

简单说,只有活不下去,百姓们才会迁出去。

当然,在南宋还有第三种,大量的商人感觉到国外生活好,更容易赚钱,就会带着财产离开南宋,移居到海外,南宋两浙路这样移民走的商人还挺多的。

两浙这边移民还有个特点,通常会一群一群的移,所以人口流失会比较大。

哪怕后世,温州人做生意,也是抱团成群,带着同村同族,一起去外面干,这是有传统的。

我们看下两历史上两浙江人口数据对比,可以看出移民巅峰就在嘉定十二年后。

乾道九年(1173)两浙户数为二百二十九万户。

嘉定十二年(1219)两浙户数为二百八十九万户。

四十五年间,户数增了六十万,平均一年增十几万,这是看起来很正常的。

但到嘉定十六年(1223)也就是现在赵与芮刚到定海县的这年,两浙户数突然降为二百二十万。

短短四年时间,整个两浙江,少了六十九万户,两三百万人。

要知道,从嘉定十二年到十六年,两浙这边并没有大规模的战役,受到战争波及影响很小,但居然出现这么大规模的人口变动。

接着再看到宝庆元年(1225),两浙户数降为一百九十七万户。

仅两年间,又少了二十三万户。

赵与芮来到定海的时候,正是两浙大规模人口外流的时候。

一个国家的人口快速外流不外几种因素,大伙觉的国内不好,大伙觉的国外好,大伙觉的国内不安全,大伙觉的国外安全,大伙觉的国内不好赚钱,大伙觉的国外好赚钱。

此时南宋具体人口外流是什么原因,历史学者们不在现场,自然也只能靠猜。

但‘住蕃’占据了大多数,很多村落家族,都是举族迁移。

赵与芮说到移民,当地大户严康有话要说。

“回大王,下官发现,这几年整个两浙,人口外流比较严重,下官有个仆人告诉下官,他老家村落举族迁移,一下子走了上百人。”

严康虽然不是本地人,但家里好多仆人是本地人,这几年深有体会,甚至有仆人契约期没到,直接悄悄跟着族人跑了。

赵与芮则问:“百姓们为何要移民海外?背井离乡?”

严康愣了下,欲言又止,下意识看了眼秦卓。

秦卓立刻道:“大王开明,当我们如自己人,严干办有什么就说。”

秦卓本来想说,视我们如兄弟,然后想想,自己将来会是赵与芮岳父,这个兄弟两个字,到了嘴边又咽了下去。

严康这才说道:“百姓的田越来越少,大量的田都被官勋和富商士绅收到手中,百姓们生活艰难,甚至无田耕种,只能离家出走,另寻生路。”

严康说的就是两宋严重的土地兼并问题。

两宋分主客户,主户就有田的,客户就是没田的,也就是佃户。

当然,历史上各朝各代土地兼并都很严重,明朝田地比南宋还多,粮食产量估计不如南宋五分之一。

明朝有几百万亩几百万亩的大地主(主要是蕃王勋贵们),南宋没有,但南宋几千几万亩的很多,比明朝多,好比丞相史弥远,就拥有良田两万多亩。

但同样丞相级别相比,明朝的徐阶有田二十四万亩,你看看,大伙级别相同,老史放到明朝都不够看的,排不上号。

严康是从平江府移民过来的,主要的生意在海上,所以对田地不重视,当然,他重视也没用,因为当地很多田产已经有主,这么多年下来,他才在定海县买了五百多亩。

现在定海县的情况是,有钱也不一定能买到田,除非你远超市场高价。

据严康所知,定海县拥有上万亩田的就有三十二人,基本都是当地官勋士绅。

定海县一共四十八亩田,除掉官田湖田,拥有上万亩的就有三十二人,想想老百姓手里还有多少田?

大量的百姓成为无田的佃户。

说到这里时,秦卓道:“只要济州岛有田给百姓,移民相对会容易很多。”

他的意思是问赵与芮,沂王你知道济州岛的情况吗?

赵与芮一心想得到济州岛,这在思想比较开放的秦卓也不能理解。

济州岛不但要花大价钱才能得到,还要花更多的钱去经营。

但秦卓是聪明的商人,尽管不理解,他还是无条件支持赵与芮。

因为他感觉赵与芮在下一盘大棋。

他甚至想到赵与芮所说的话,什么事不能只靠别人(史弥远帮他造势),有时候,关键的事情,还得靠自己。

赵与芮闻言立刻道:“济州岛上有的是良田,还能养马,们放心,田多的是。”

“就算济州岛没有田,本王也能变出田来。”赵与芮说到这里,诡异的笑了笑。

众人疑惑不解,不明白赵与芮这话的意思?

但赵与芮相当自信,这让他们的信心也比较足。

“移民的事,还可以到两淮以北,与李全(山东军阀,金朝红袄军领袖)联系。”秦卓这时道:“那边战乱频繁,百姓流离失所。”

“只要咱们愿意出钱,出粮,李全肯定愿意用百姓来换。”

“那边好多军头,都可以用钱和粮等物资换人。”

赵与芮是知道的,临安城很多黑市奴隶,都是从山东那边过来的。

当地军头们几乎都参与。

只要有钱,粮,甚至兵器铜铁,都能更换。

秦卓这下是提醒了赵与芮。

赵与芮大喜,自己早该想到了,他赶紧抬头看看,最后看到陈小刀。

“陈小刀。”

“末将在。”陈小刀大声道。

“你愿不愿意去山东,见见那边的军头们。”

“末将愿意。”陈小刀几乎没有犹豫。

但他表情有点懵,山东是什么地方?

“呃,原京东西路,京东东路。”赵与芮反应过来,这回山东可不叫山东,现在是金国统治地方。

秦卓此时道:“秦越以前就跑那边的,与当地较熟,可让他与小刀一起。”

“妥当。”

当下几人商量了一下细节,说好用什么物资换人口,大概的标准。

两天之后,陈小刀与秦越跟一条去山东的商船,出海往登州去。

此时金国那边与南宋民间交易也相当多,山东那边更是大量用着金国的钱铁,陈小刀和秦越专门带了一批铁钱过去。

赵与芮本来想让他们带十个精壮兵士,但山东那边太乱,别说十个人,一百个人也没毛用,干脆就让两人去反而比较安全。

赵与芮等陈小刀两人走后,立刻派人去通知信州全勇,加大铁钱产量,因为可能要用铁钱和山东那边的军阀们交易。

信州现在因为铜产量不料,铁产量溢出,很多铸钱工匠到后面都没事干,正好打造铁钱。

此时赵与芮来到定海县已三个多月,从当地县衙,到水军,再到船舶市、船场,他循序渐进,一个个控制到手上。

加上慈溪县,庆元府的六个县,他控制住两个,其余四人暂时不管,任聂子述等人发挥,聂子述和莫泽和历史上一样贪婪,几人在各县想办法侧占钱产,中饱私囊,而魏王也不管他们,偶尔还送些奇玩过来,他们对魏王相当客气,凡向史弥远去信,必说魏王好话。

四月底,市舶司在全府各县发布公告,两浙市舶司正式重启,管辖范围包括明州港、温州港、秀州华亭青龙港(上海华亭)、秀州澉浦港(浙江海盐)、江阴黄口港、杭州港。(建炎三年(1129年)升杭州为临安府,仍用杭州港名)。

这是两浙境内此时所有可以登陆的重要港口,也是来往两浙通商频繁的六大港口。

此时的苏州因为与秀州相连,基本都是通过秀州两大港口进行贸易,苏州的港口还不出名,一直到元军征服华东地区后,在长江口段扶持起新海港“娄江港”(又称刘家港,今江苏太仓港,明永乐时郑和第一次下西洋船队出发港),苏州港口在元明之后,渐渐后来居上。

两宋在青龙港和黄口港先后设立过分市舶务(即市舶市的分部),在取消两浙市舶司后,这两个分市舶务也取消了。

此次赵与芮重开市舶司,除了明州港外、杭州港(杭州港本来就有市舶司,只负责进出京师的船,那边就不归他管了),另四地都要重设市舶务。

市舶务设监官一名,吏役二十三十名。

监官一般由文臣‘选人’和武臣(小使臣)充任,选人包括县尉、主簿、户曹、司户等低级文官,赵与芮全部选用四名小使臣武官,俱是他部下少年出身,由全二监温州市舶务,莫小奇监青龙市舶务、刘福来监澉浦市舶务。

所用吏员,在当地招募良家子弟。

至此,整个两浙路除了临安府外,几个重要港口都被赵与芮控制。

第146章 日商

但这样还不够,首先两浙路还有很多小港口,包括苏州、松江,台州都有能登陆的地方,你如果收重税,不排除别人会偷偷走其他港口,你赵与芮现在也没这么多水军和船只到处缉私。

接着赵与芮就学几年前真德秀提举泉州市舶司的作法,首先是公布所有商品和价格税率,各港口前一个月,每天都有人发传单,只要有商船靠岸,每船发五张。

比如绢价每匹24贯,布价每匹5001000文等等。

基本所有的物价都有标准,不定时根据市场波动而更新。

这时代没有打印机,全靠手工,又没网络,不可能做到时时更新,但基本与市场价来去不大。

这样来往的商人们就比较放心了,以前是市舶司吏员上船验货,然后定价,收税。

现在是官府直接定价,市舶司上船只有验货,点货一个功能。

当然,如果吏员和商人串通好,也可能出现故意少点,平分好处的事,但要是被赵与芮王府卫队抽查到,是要砍头的。

接着就是取消强制收购贵重物品的职能。

两宋的博买规定珍珠、玳瑁、象牙、犀角、珊瑚、玛瑙、乳香、檀香等贵重物品,由官府直接收购,然后再卖给榷易院,再卖给商人,这是商人们最痛恨的行为,泉州港因为这博买而曾经一落千丈,无商船敢去。

因为相关吏员把太多的东西,计入贵重物品,不管是啥,有利润就强行低价买下。

这事也不是赵与芮瞎搞,因为真德秀在泉州首开了取消博买,而且效果很好,让泉州港再次繁荣起来。

赵与芮同样取消博买,只是说明,有什么贵重物品,官府按市场价收购,商人不愿意,也不勉强,而且交易给官方(赵与芮)可以免掉行税和过税。

这样的前提下,商人们如果想省事,又可以免行税和过税,大部份商人,还是愿意在码头上就直接卖给官方,省的他们再去市场和县城里兜售的麻烦和时间。

赵与芮又宣布,走私为重罪,查到就抄家,死罪,没事别往其他小港口跑,还把公告传到所有两浙能上岸的港口附近村民那边,举报有奖。

首节上一节108/333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