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南宋,我与蒙古争天下 第109节

凡举报有船上船走私,查没之后,举报者可分一半。

最后一条,凡在明州港定海这边上岸,税由百十,降为百九。

即原本一百贯要交十贯税,从定海县这边走,只要交九十贯。

通过赵与芮这一系列手段,两浙市舶司重开后,不但对来往商船影响不大,而且因为税低了零点一成,大量往临安去的船只,也从定海这边进来。

别小看这零点一成。

一船货物通常值几千几万贯,零点一成就是上百甚至上千贯。

两浙江市舶市的重开,让定海县成为江南一带最重要的港口,飞快的追向广州和泉州两大港。

四月下旬,定海县和庆元府各县的码头都是人来船来,热闹的不得了。

市舶司五月正式开门,所以很多商人抢着在四月底前先做一笔买卖,好省一笔。

日商刘成此时正在码头,看着船上最后一批货物装上去后,终于长长舒了口气。

此次来大宋时,秦卓给他介绍了魏王合作,魏王昨天让人送了一百斤新制的雪糖,两百斤白沙糖,当时刘成惊为天人,不敢相信。

这样像雪花似的白糖和沙粒状的白糖,他还是第一次看到。

正如秦卓所说,这种糖到了日本后,肯定会大卖。

刘家在北宋时就去了日本定居,当时朝廷给了一笔钱,让他们代购十万斤硫磺,但其祖先刘琨举家迁移,一去不回,吞了宋廷这笔钱。

这件事成了刘家历史上最污的污点,刘家在后面上百年,一直不敢到宋朝来。

等刘成成为家主之后,刘家已经破败不少。

刘成认为,这件事已经是上百年前的事,大宋朝应该无人知道,所以重启到南宋的商路,并在交易中,结交了秦卓。

在韩胄时期,两人合作良好,刘成为宋廷进购大量的硫磺,得到信任,生意也越做越大。

但随着韩胄身死,秦家一落千丈,连着刘成的事业也受到影响。

而现在,秦卓为他介绍了魏王,这或许是让刘家再次雄起的机会。

刚开始秦卓向他介绍时,他还是有点犹豫,因为魏王据说才十六岁,还没他长子年纪大,这种少年,能有什么作为?

不过秦卓极力推荐,再加上现在他看到了雪糖和白糖,立刻对魏王充满了好奇和信心。

“爹,时间到了。”就在刘成若有所思时,他长子刘新在身后用日语叫他。

刘成回头看了儿子一眼,刘家东渡日本上百年,姓氏一直用刘姓,正妻永远是汉人,小妾才会是日本人,其实对家乡还是比较看重,毕竟这会中原才是正统大国。

“我和你说了多少次,到了大宋,要说宋语。”刘成沉声道:“一会见到魏王,可别说日语。”

“知道了父亲。”刘新年约二十,看起来比郭城璋、钟友这些人成熟多了。

“走,拿上礼物,去拜见魏王。”

两父子带着两个仆人和礼物,往制置司衙门去。

今天魏王请他们吃午饭,刘成受宠若惊,专门从船上选了两件礼物。

一件金饰,一件银饰,都是作工精美的工艺品,价值不菲。

等到了制置司衙门,刘成报上名字,守卫立刻请他进去。

其中一个还帮忙带路,里面果然很大,毕竟赵与芮把制置司和都统制衙门打通起来。

好不容易走到一道院门后,那守卫说后面他们不能去,你们自己进吧,转身就走了。

刘成推开院门进去,是个小花园,最里面还有道门,门口又站着四个守卫,这时他眼睛微亮,眼神有点不可思议。

因为刚刚守在外面的是冯德山带过来的水军将士,而在内院是赵与芮自己的守卫。

外面的水军将士站没站像,坐没坐像,纪律松散,一看就没啥战力。

而赵与芮这国四个守卫,像四尊雕像一样,一动不动,站在两侧。

等两人走近后,有人才问他们是谁。

除了问话的,另三个依然一动不动,要不是他们还会眨眼,刘成差点以为真是雕像。

“刘掌柜稍等,小的进去禀报。”

其中一个转身走进另一重院,不一会,他回来时,秦卓也跟着过来了。

“快快快,魏王等你好久了,哈哈哈。”秦卓搭着他的手,亲切的大笑。

刘成过来的早,还没到吃饭时间,魏王在一个花园里召见了他们父子。

说是花园,他进来后发现花园里的花花草草几乎被铲光了,中间留着一个亭子,魏王就在亭子里,四周都是平地,还有很多训练器具,像是练武所在。

花园的两头院门各有两个守卫,亭子里只有魏王一个人,两者距离约三十步,又隔着院门,私密性还是比较好。

刘成发现魏王这边,很多院子都新建了院门,这是普通人家没有看到过的。

魏王很小心,注重私密?他心里默默的想着。

“草民刘成。”

“刘新”

“拜见魏王。”

“刘掌柜太客气了,快,过来坐。”赵与芮哈哈大笑,挥手示意他们坐到亭子里。

秦卓也跟着坐下,四人正好坐一桌,桌子上放着水果和糕点,还有凉茶。

这会快五月份了,定海还是比较热,喝点凉茶蛮好的。

刘成没想到魏王这么没架子,再看魏王虽然长相稚嫩,但举手投足都比较稳重,还给人一种莫名的压力。

魏王好像能看穿一切,没错,刘成就感觉魏王有种什么都能看穿,什么都在把握中的自信。

“刘掌柜何时启程回日本?”赵与芮亲切的问。

“回魏王,草民父子,后天就走。”

“卓叔说,日本生铜出场价八十文,出口价一百二十文?”

刘成不动声色:“魏王若是派人跟着咱们去各矿场采购,比较划算。”

“我们在码头接货,省时省力,这个价格本王觉得很好。”

刘成表情一愣,还以为魏王说贵呢。

不料赵与芮又道:“如果让刘掌柜直接送过来,每斤多少文?”

赵与芮想过了,如果能让刘成送货,不但节省了船只和人力,还节省了时间。

他现在铺子铺的有点大,到处要用人用船,前期能不跑,还是可以不跑。

“送货?”刘成表情古怪,生铜又沉又重又不值钱,他带一船铜,不如带一船其他货物,卖到大宋更赚钱啊。

赵与芮这时用手指沾了沾茶水,轻轻在桌上画着。

“这边是日本筑前少贰氏的博多港,也是刘掌柜生活的地方,这个叫济州岛,与你们博多港距离很近,顺风的话两三天可到。”

“我想六月份开始,由刘掌柜为我送五十万斤生铜到济州岛,每斤给价一百五十文。”

“五十万斤之后,我们会有自己的船去筑前收购。”

前期赵与芮希望刘成能送几波,后期他经营起来后,买到船后,组织起水手,自己来。

第147章 没人能拒绝的生意

刘成立刻在脑子里盘算起来,五十万斤生铜需要千料商船运送四次。

一个来回算八天,单船运输要一个月。

关键收购和产量也没这么快,陆上还要一段时间,整个收购加运输,估计得五六个月。

他收购价四万贯,卖价七万五千贯,利润近一倍。

五六个月赚三万多贯,这生意勉强可以做,因为送货距离比较近,影响不大。

刘成果断道:“草民最少要两成的铜钱。”

日本是非常需要大宋铜钱的,也知道现在南宋铜钱比较少,刘成的要求是要两成铜钱。

至于会子,他可以和南宋其他商人和百姓交易时用掉。

“刘掌柜爽快,成交。”

两人第一笔生意很融洽,相互感觉对方够爽快,不用浪费口舌。

“前期我们会派人去日本,在博多港建立据点,我们想征招日本的船匠,铁匠,木匠,刘掌柜能帮忙吗?”

刘成又道:“只要钱到位,什么匠都能招募。”

“还需要翻译,教我们的人日语,我们可以支付铜钱。”

“草民家中就有很多人会两国语言。”

秦卓静静听着,不明白魏王为啥要这么多工匠。

秦家九条船在外面跑,满大宋的招工匠,现在又去日本招。

就算魏王要私铸军甲?也用不了这么多工匠吧?

秦卓是不理解魏王的打算,但下意识觉得这应该是件好事。

这时赵与芮起身,缓缓在房间里走了起来。

他心里已经在琢磨一笔天大的生意,这生意放在后世,仍然是杀手锏,不知多少人中过招,多少人深受其害,关键还屡试不爽。

原本这门天大的生意,他打算在自己登基后,在全国同时展开,好好对付那些巨贾商绅,和京师里的勋贵。

但他仔细想了想,后世这种方式,在各地屡试不爽,通讯如此发达,还有无数人前仆后继的上当,那么在南宋,肯定也没人能避免。

“我有一笔大生意,古往今来,没有人能拒绝,还能保证我们赚的盆满钵满,你们两家,有没有兴趣合伙?”赵与芮走了几步后,突然开口道。

“愿闻其祥。”刘成喜道。

赵与芮说,我们这笔生意做成了,不但能赚到很多很多的钱,多到你们难以想像的钱,还能有机会得到大量的粮田,无数的百姓(劳动力),这在大宋,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

两人有点不信,这世上还有这么赚钱又能得到田产和劳动力的生意?

刘成因为这件事,专门晚走了五天,到五月初,市舶司开始之后,才离开定海,当然,赵与芮也没收他的税。

五月初,定海县开始收关税,来往的船只瞬间少了很多。

但很快,商人们发现整个两浙没有可以登陆的地方,都被朝廷设了关口,而且定海这边的关税相比泉州广州还低,可没有官方强买强卖。

于是开始有船只试探性的往定海县来,这时他们发现定海县市舶司比泉州广州要靠谱,且有新型的糖可以进购,来往的船慢慢多了起来。

随着金塘岛糖产量的提升,供应的糖越来越多,来定海县的船只也越来越多,半年不到,就超过了以前不收税的巅峰期。

五月上旬,噼里叭啦的一顿爆响中,定海县专门卖麻将的‘麻将馆’,卖糖的‘雪糖馆’,同时开业。

两个店铺门面都挺大的,正面都一排最少七八家店铺组成,墙壁被打通,形成一个长长的店铺,非常大气。

麻将馆以卖麻将为主,整副和单牌都卖,还卖台球,和台球桌(桌需要预计。)

雪糖馆主卖红沙糖,这是南宋百姓们从没见过的,沙粒状红糖,比起以前普通百姓家里用的液态粘稠状糖液,易运输和保存。

当然,价格也很高,每斤三百文。

首节上一节109/333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