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南宋,我与蒙古争天下 第107节

“这是犬子严英。”

“严英拜见大王。”

赵与芮坐在上首,含笑看着他们父子,看到两人施礼,立刻挥手:“都是自己人,不用客气,快坐,小桃,上茶。”

严英二十出头,皮肤幽黑,很有英气,据说十三岁就跟着父亲常年跑海上。

这次赵与芮卖官,严英也想买个,但赵与芮让严康先买,父子不方便一起,并向他保证,以后一定有机会。

所以父子两人,铁了心跟着赵与芮。

“严英常年在高丽,经商,对高丽比较了解,严英,你向大王说一下。”

严英立刻又站了起来,他看着赵与芮,赵与芮年纪很轻,才十六岁,最近一年因为天天锻炼身体,营养又好,个子高了不少,也很健壮,虽然看起来亲切和气,但严英可不敢怠慢,表情很恭敬。

他不知道魏王想知道什么,所以只能等着。

“给我说说高丽国内情况,国王如何,有没有权臣?”

严康愣了下,回头看向儿子,这是高丽国事,不知儿子清楚不?

不料严英却是清清楚楚。

“回大王。”

“高丽国内现在是王,高丽国内非常乱”

从严英所说来,高丽国内自明宗起,到神宗、熙宗、康宗,再高宗,历代国王全是傀儡,高丽国内都是武臣当道。

原历史在两年后,即在乙酉年(1225年)崔(即崔怡,崔忠献之子)私设“政房”之后,王权比之前几代更为削弱,高宗成了彻底的傀儡。高宗这人在位时间还特长,结果一生都生活在崔氏政权的阴影下,经历了崔忠献、崔、崔沆、崔四代大权臣。

这要在中原政权里,恐怕早就被崔氏废了,自己当国王。

据严英说,高丽国内现在的大权臣就是枢密院使、吏兵部尚书、上将军崔。

“你与高丽崔相熟不?”

“回大王,草民没见过崔将军,不过草民和其女婿枢密副使金若先做过生意。”

严英又道:“高丽国内多宋人定居,大王如果需要,草民可以找些宋商,去结交下崔将军。”

严英想了想,又道:“金若先是崔指定的接班人,这在高丽国内,人尽皆知。”

赵与芮奇怪道:“崔没有儿子?”

第144章 大手笔,买岛

“崔没有嫡子,他和一个昌技生了两个儿子,目前都被安置在方丈山的一座寺庙里。”

“崔和金若先贪财吗?”赵与芮问。

“崔恋权,金若先贪财,好色。”

金若先因好色,与妻子关系不好,最后被崔所杀。

“你从市场上买些美人,带些钱银,去找金若先也好,找崔也罢,你自己做主。”赵与芮沉声道:“说你要买下济州岛。”

“啊”严康父子大惊失色。

济州岛原名耽罗郡,高丽国王于前几年改名为济州。

“给崔开价五十万贯,这是给高丽国的钱,但私下答应再给其五十万贯。”

“另给金若先三十万贯。”

“若崔不肯,求租,每年十万贯,和雪糖一千斤,租五十年。”

“当然,本王对高丽的人和事并不熟,本王的话你当参考,具体到了高丽怎么做,你自己做主,总之只要帮本王拿到高丽济州岛,你们严家就是大功。”

“本王可以向你们保证,事成之后,你们想赚钱也好,想当官也好,都不是问题。”

赵与芮最后几句话说的严氏父子都是狂喜,魏王能制糖,这在他们眼里,就是当今天下最能赚钱的行当,魏王还能卖官,还有什么比既当官,又赚钱更快乐的事。

接着赵与芮与严英具体说了下租买的底线,严英认真记下。

此时定海县距离济岛不过一千里,顺风几天就到,逆风也就半个月左右,非常之近。

严英想了想,道:“高丽缺绢、丝,而盛产布,每年与我们交易,都要大量的绢、丝。”

“还缺笔墨纸砚,草民也可以带些这类货物前去,定然要不惜代价说服崔氏。”

这次是准备送礼去的,严康父子和赵与芮商量了好一会,确定了送的礼物,所有的钱,由赵与芮出一部份,秦卓出一部份,这次若能成功,他肯定要大出血,要说不心痛就是假的。

但若是能得到济州岛,赵与芮不但可以练兵,造炮,制造火药,还能养马,制糖,造船厂,啥都能干,简直就可以成为他的大后方。

他最后给严英的底线是一千万贯,这是秦卓目前能拿出来最多的现钱。

要不是当年支持过朝廷北伐,要不是被史弥远打压,秦家两千万贯都能拿的出。

可以说,秦卓为了支持赵与芮,几乎要倾家荡产。

秦卓这么支持赵与芮,除了是他顽强的求生欲外,与最近史弥远为赵与芮造势当皇帝也有关。

更别说赵与芮还和他女儿订了亲。

所以秦卓绝对是肯下血本,哪怕倾家荡产,只要赵与芮成功了,一切都能回本,还能血赚。

四月初十,朝廷回复,定海水军增添三艘海鹘战舰,两艘中型多桨船,一艘车船、十艘纫渔船。

除了车船不能入海,其余三种船,都是海上能用的。

按宋制,这笔钱由制置司、朝廷、庆元府按4:2:4分摊。

制置司的钱哪来的?

制置司分管水军,除了打仗缴获,缉私抓禁,没收所得就是他们可以分配的钱。

这意味着,你如果没抓到私禁,没仗打,没缴获,就没有钱造船。

当然,历年很多沿海(沿江)制置司,都自己用船做生意,赚到的钱可以用在这上面。

庆元府的聂子述等人纷纷摇头长叹,这下开支又多了不少。

但魏王要添船,大伙也没办法,再不情愿也得出钱,还不能慢,要快,你在钱的事情上和魏王拖拖拉拉,马上魏王能打上门信不信。

四月十五,庆元府船场就开动马力,一边新建船坞,一边开始造船。

与此同时,船场上招工匠的步伐并没有停下,继续招工,方圆百里,甚至几百里外的工匠都有闻迅而来的。

定海县四海商铺店内。

赵与芮、秦卓、严康、秦越、陈小刀都在屋里。

牛宝和李明业守在屋外。

秦家一共有九条船,平时跑高丽和日本比较多。

现在九条船都回来了,暂时都在附近码头。

“你们九条船,分九个方。”此时赵与芮正在说话。

“分去两淮(淮南东路、淮南西路)、两江(江南东路、江南西路,两荆(荆湖北路、荆湖南路)、两浙(浙江东路、浙江西路)、福建路。”

“最远到泉州就好。”

众人认真听着。

“去了这九个地方后,专门招募工匠,包括铁匠、会制火药火器匠、木匠、大夫、少量会晒盐的,会种甘蔗的,会种田的,会养马的--”

“有多少要多少,我要你们回来的时候,船上都是满满的人。”

众人脸色严肃,没想到魏王要招这么多工匠,除了大夫,放古代全是玩奇巧银技的下流人。

“各府都留两个人,长期招募。”

除了庆元府外,这九路共有府州军七十七个,意味着赵与芮要在外面至少放一百多人。

但好在秦家在很多地方都有据点和店铺,所以省了很多人。

而一下,赵与芮要把人手放到县,各县都要有人去长期招募。

陈小刀这时问:“该出价几何?”

赵与芮早就想过了,按他在临安里招募的标准,南宋的各类工匠都愿意跟着他。

临安城已经算南宋物价最高的地方之一,赵与芮给工匠们月钱五贯,12、3岁以上,能干同样活的家人们还有两贯,一家子基本能给到十贯,且是铜钱,折会子三十贯,相当于最低级亲民官的俸禄。

赵与芮还包吃住,绝对是从者如云。

考虑到以后还要建房,屯田,包吃,赵与芮便道:“家中成年工匠,每人三贯,其他人,无论老弱妇幼,人均一贯。”

“上船后,另每户给十贯搬家费。”

这个条件远远超过普通百姓家,基本上拒绝的人不会很多。

有些人家里有田的,让其直接卖掉,将来到了济州岛,可分配给更多的田。

一番商量之后,赵与芮看向秦卓,还有件事情,要秦卓亲自去干。

即到日本设点,安置人手,然后用铜钱,换日本生铜和硫磺。

南宋朝廷缺硫磺,赵与芮自己也要大量囤积。

日本还盛产木材,赵与芮还要囤积木炭。

“我为卓叔买条新船,大船,亲自带人去趟日本,安排这项事宜,卓叔可有什么计划?”

秦卓道:“我已经和日商刘成联系好了。”

刘成祖上是北宋商人,后住藩日本,滞留不归。

熙宁五年(1072年),日本僧人成寻率七名弟子,偷偷坐宋商船只来到北宋。

然后去灵隐寺拜见了寺主慈觉大师云知,刘成祖上刘琨是临安商人,与另一名宋商李诠在灵隐寺设斋,因而结识成寻。

有次刘琨父子去日本时,朝廷令其带回十万斤硫磺,还先付了钱,结果刘琨父子一去不回,借成寻帮助,全家迁居日本。

宋廷派遣使者黄政至日本,要求遣返刘琨父子,被拒绝,至此,刘家一直住在日本,到现在已经有上百年历史,刘家亦成当地著名富商。

秦卓在日本做生意时,与刘成多有合作。

就在前些日子,赵与芮在整顿定海县各衙门时,刘成家的商船又到定海,寻秦家商铺,秦卓赶紧和他联系上。

“日本国内生铜现在是出场价80文每斤,出口价120文一斤,大王若想省钱,可派人跟随刘家人,到各矿场收购,若怕麻烦,则直接120文一斤,刘家会帮忙收购,并负责送到码头港口。”

赵与芮立刻道:“能省则省,就120文。”这铜价便宜啊,比国内便宜多了,就是生铜,还需铸炼,不然打造的钱很容易断裂。

但这生铜还是要抢的,南宋这会很多人私铸铜钱,会和日商交易。

“你们在购买时,看看谁和咱们抢,都记下来。”赵与芮这时道。

“大王放心,大部份商人都只在本地收购,咱们在日本本土,就优先了一步。”

赵与芮又说了几样,硫磺、木材,都是需要大量采购的,其他的黄金啊、工艺品别管,有顺手就收购,没有就算。

秦卓以前经常收购黄金,因为回国能赚几十倍,但赵与芮没功夫搞这些,主要精力还是生铜、硫磺和木材。

秦卓又道:“如果能得到济州岛,开发济州岛,还需要大量粮食,大王最好准备一些。”

南宋时期,宋日之间有互补趋势,宋朝是资本和技术大国,主要承担铜钱、丝绸、瓷器等生产,日本是资源大国,承担了木材、硫磺、水稻的生产。

首节上一节107/333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