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我一身反骨,你夸我好圣孙 第135节

可若是你惹到他了,那么他们会瞬间整个族群暴动,然后一窝蜂的冲过来,顶死、踩死所有可见的敌人。

最要紧的是,明军这次仿佛压根不用在乎补给一般,明明那么多人吃喝却丝毫不担心,反而一脸狂热的追在他们身后。

阿金莫泰此时想死的心都有了。

他作为刚刚被阿鲁台复职的万夫长,原以为自己能侥幸从冲锋中再次活下来,已经算是最大的幸运了。

可不曾想,刚刚复职他就接到了一个“好任务”!

和另一个万夫长所统领的部队一起为阿鲁台断后!

没错,就是断后。

说白了,阿金莫泰此时很清楚,他们就是要用血肉之躯、用人命为阿鲁台的逃亡争取时间罢了。

看似他们无上的光荣,可实际上他们都是被放弃了的炮灰而已。

这让刚刚重新得到万夫长之位的阿金莫泰简直万念俱灰。

好死不如赖活着,谁乐意送死呢?

还是一而再再而三的送死?

第一百九十七章 中秋放假?咱也提高一下大明的福利政策

阿金莫泰固然心中各种不忿。

可他能怎么办?

阿鲁台部之所以以阿鲁台的名字命名,就是因为这个部落,真就是阿鲁台一手建立起来的。

阿鲁台在部落当中的威望,绝对不是他这个万夫长能比你的。

更何况,另一位留下的万夫长,一方面是为了协助他,但与此同时要是没点监视他的意思,他当场能把自己给砍死。

所以,此时的他,只能在心中默默的向长生天祈祷,让无所不能而又仁慈的长生天再次保佑自己,能在这次的战斗当中活下来。

这不仅是阿金莫泰的想法,同样也是一众留下来的阿鲁台部勇士们的想法。

此时的他们,心中满满的都是壮烈。

因为他们很明白自己留下来的使命是什么。

阿金莫泰此时也没说什么激励人心的话了,已经没必要了。

能留在这里,现在还没走的,自然都是阿鲁台的死忠。

他们已经很清楚自己要干什么了。

九死一生都不足以形容他们所要进行任务的风险,可他们还是留下了。

说白了,他们早已清楚自己的使命,他们也乐意这样做。

新一轮的战斗开始了。

可此时的战斗却跟之前重复了许多次的战斗似乎没有任何区别。

或许只有双方都更加的“熟练”这一个变化吧。

明军更懂得如何进攻、如何配合了。

而阿鲁台部的骑士们,则更加懂得如何分散冲锋,尽可能的避开第一轮的打击,争取在对方发射第二轮攻击之前能多跑一段距离。

双方的士兵都在这段时间的战斗当中不断的进化着。

可纵使阿鲁台安排得再好,战力上的差距仍旧不是斗志能改变的。

铺天盖地的炮火,比起之前更加的均匀同时也更加的合理,如同一张捕鸟网一般盖在了冲锋的阿鲁台部骑士身上。

这次,阿金莫泰终于没了之前那等神奇的好运气了。

仅仅是第一轮攻击当中,他就被一枚炮弹直接轰成了两截。

感受着身上剧痛以及渐渐流逝的生机,阿金莫泰忽然勉强咧嘴一笑。

死了也好啊,至少他是死在了冲锋的路上,也不枉他勇士的身份了。

而且,他也不用亲眼见证阿鲁台部将来的悲惨命运了。

倒是明军什么时候能把阿鲁台那家伙抓住送来陪他呢?

他很想早点看到那个把自己坑到如此地步的混蛋啊!

事实上,阿鲁台的落网比阿金莫泰想象得要更早。

当明军始终把持着战场主动权的时候,骑兵在远处狂奔、炮火燧发枪在阵地上轰鸣,而留给阿鲁台部断后部队的,却只有不断重复的死亡。

阿鲁台固然有忠心的部下舍生忘死的断后,他本身的骑术也不差,更是果断的骑马朝着远处狂奔。

可他忽略了这次明军出征最大的变化,后勤!

充足的后勤让朱棣手头始终有着充足的兵力。

阿鲁台其实一直没发现,他这段时间对抗的骑兵其实一直都在轮换。

朱老四非常鸡贼的利用着一路上缴获的战马训练了不少骑兵出来。

可骑兵这玩意儿,没经过实战检验的话,那就是个骑在马上的步卒。

所以,朱老四很鸡贼的把老牌骑兵队伍给打散了放到了新组建的骑兵当中担任中低层军官,而后不断轮换着跟阿鲁台部正面对抗。

没有什么能比真刀真枪的战场更能锻炼人了。

这不,阿鲁台都被这帮刚刚训练出来的小崽子们抓到手了,简直是天降大功劳,白送啊!

此时的阿鲁台哪里还有半分之前顾盼生辉的英姿?

狼狈到极点的他,被两名军士死死的扣住,如同一条落魄到极点的孤狼,满脸愤恨的看着朱棣。

可朱棣话都懒得跟他说。

他已经完成预定目标了,阿鲁台部彻底成为了历史,连阿鲁台本人都成为他的俘虏了。

那么,什么审问都是扯淡了,这都是下面人要去干的事儿。

而他,作为此次北征的主帅,他现在得带着本次的俘虏得胜回朝,享受胜利的果实了。

……

不知不觉间,时间缓缓来到了中秋节近前。

翻了翻记录,又招来礼部官员问了问,同时在宫中也打听了一下以后,朱高煜差点气笑了。

好家伙,自家那皇爷爷真不愧是老朱家第一抠门啊。

往日里逢年过节的,居然就只是叫人一起到宫中吃顿饭?

这一不发奖金二不发物资的,谁给你卖命啊?

要知道,九成以上的官员其实这辈子都没希望迈入四品以上的高官阶层。

他们其实就是把当官当做一个光耀门楣的差使而已,没想着要干出什么青史留名的事情来。

所以,朱皇帝往日那些打鸡血以及恐吓手段,其实对于他们来说,用处自然有,但不多。

朱高煜敏锐的发现了这一点,所以,他想改改!。

倒不是说他朱高煜就对这些官员们印象有多好了。

而是朱高煜很清楚,眼下他确实需要这帮人帮他去执行一条条指令,处置每个地方的事务。

执政不是站在奉天殿随口说几句大话就能做到的 。

改革也不是随随便便一道圣旨就能开始的。

任何事情到最后,归根结底还是得落在人身上。

所以,朱高煜想要提升一下官员们的积极性。

反正国库、内帑这会儿都不缺钱了不是嘛?

很快,一份由朱高煜亲自起草的“中秋节官员节日慰问方案”,直接送到了户部手里。

此令,没什么其他的意思,就一个字壕!

朱高煜直接从国库里调出了一部分存银当做节日慰问发了下去。

与此同时,还采购了一大批其他物资!

银钱、粮食、肉、布帛……

朱高煜换上便装来到了户部门口,看着一个个衙门喜气洋洋的自行安排车来户部把自己衙门一应人的东西拉走。

听着他们对于自己的歌功颂德,还有脸上那压根没打算掩饰的笑容,朱高煜满意的点了点头。

嗯,咱的钱和物资都拿了,那以后就能安心让他们干活了啊!

第一百九十八章 朱元璋的惊讶和感叹

对于此次朱高煜的“大方”,一众朝臣们都非常的意外,同时也非常的欣喜。

不得不说,在朱皇帝二十来年持续抠门的情况下,这帮子咬牙坚持到现在的官员们,其实要求已经非常低了。

既不敢贪污又不能从其他地方捞钱,只能守着那点可怜的俸禄过日子。

要不是平素里有“碳敬”之类的玩意儿填补填补,这些官员们真不知道自己能不能继续扛下去。

而如今朱高煜虽然在一众官员眼中跟朱皇帝是一个性子的嗜杀、暴躁,可朱高煜明显比朱皇帝大方得多啊。

就冲着这点,不少官员几乎当场对着朱高煜歌功颂德了起来。

对于他们来说,银钱、物资才是最实在的东西,反正这辈子当不了大官,那能合理合法的多弄点钱,谁不乐意?

安排好了中秋节的一应事务后,朱高煜溜溜达达的在应天城里转了一圈以后,拎着买来的些许小吃回到了自己的宅子。

这个中秋节,他打算陪着朱元璋过!

看到出现在门口的朱高煜,朱元璋难得的惊讶了一下。

“高煜?你怎么来了?”

“这时候不应该在宫中弄中秋宴嘛?”

朱高煜没好气的撇了撇嘴。

“我可不像皇爷爷你,一顿饭就把人打发了。”

“中秋佳节本就是万家团圆的时刻,与其拉着那帮子平素里就天天在朝会上见面的官员们假模假样的吃饭,我还不如来陪陪你呢!”

“而且,我早就给他们发了过节慰问礼物了,也算是肯定了他们的成绩和辛苦!”

明明朱高煜嘴里说出来的话满满的都是在吐槽,可朱元璋却眼神一闪,咧开嘴一笑道。

“好大孙,皇爷爷没白疼你,知道来陪皇爷爷过节了!”

“嘿嘿,你来的正好,今早集市上卖菜的多,咱陪着厨子出去逛街的时候,正好遇到了一条大黑鱼。”

“好家伙,这鱼可有十来斤重,最适合咱们爷孙俩弄个水煮鱼片吃了!”

朱高煜闻言一乐。

首节上一节135/257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