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书1974,开局送老婆 第123节

李兴业如今儿女双全,家里孩子一大群,家里没有长辈帮忙只能让媳妇的父母过来帮忙带。

以后他给两个老人养老送终,正好两个老人的儿子也不怎么孝顺,李兴业几次上门请求就把两个老人给带了过来。

自从码头招工这小子厚着脸皮求到了李书阳的头上,非得去码头帮李书阳收蔬菜。

他媳妇带着两个老人与孩子在家种地。

“今天我轮休,起床没多久就看见您在这边就过来了。”

李兴业笑嘻嘻的挠着头说道。

“文化学习咋样了,我一直跟你说人多少得识一点字。”

李书阳转头看向李兴业笑道。

“一直在学,家里没事的时候就去学校听课,不懂的地方就问老师。”

李兴业看向李书阳认真的回答道。

一个大男人坐在一群孩子身后听课一开始确实有些不好意思,可想着是李书阳的交代李兴业就当成事去办。

如今小学的课文他基本学得差不多了,还能辅导家里孩子做作业。

一开始觉得认识字与不认识都是在地里刨食,可等到李书阳招工说要能写会算才知道知识的重要性。

一斤菜一分,数量一多了就麻爪,可有知识的人虽然也会出几次错,可适应能力较强。

给人家开单子也能写得像模像样。

“好好学明年让你当管理人员。”

李书阳拍了拍李兴业的肩膀笑道。

“嗯,老辈子来家里吃顿早饭吧,这么多年受你的照顾一次也没招待过你,这心里挺不好意思的。”

李兴业看向李书阳眼神中有一丝渴望,渴望李书阳答应。

“好。”

李书阳点了点头。

如今李兴业家变化挺大的,石墙房子旁边多了好几间红砖大瓦房,猪圈里也养了好几头大肥猪。

看见李书阳走进院子一群小不点围着李书阳笑。

李兴业媳妇与老丈母娘正在砍猪草喂猪,老丈人在厨房里面忙活着。

“早上不想吃得太油腻,随便弄两个野菜饼就行。”

李书阳看见李兴业提着腊肉走进厨房连忙喊道。

李书阳在家里都只喜欢吃杂粮,只有王梦然与其他人喜欢吃米饭还有肉。

尤其是街边卖的零嘴,家里那些小不点吃着比过年还开心。

早饭很快就做好了,李书阳看着眼前李兴业老丈人与老丈母一点也不像是六十岁的人,两人的背佝偻着头发花白。

看着桌上有一点好的菜都要赶紧给外孙外孙女夹,自己只吃着一些素菜。

只要女婿闺女往碗里夹肉,就连连摆手说自己不喜欢。

“人老了多吃一点有营养的东西,这好日子才刚刚开始,别身体没有营养给拖垮了。”

李书阳看向两人说道。

“年轻时候都吃过,这人老了就想吃点清淡的。”

两个老人笑着说道。

“你们家姑爷一个月四十块的工资,你们就算天天吃肉也养得起,多活几年也享受一下如今的生活。

你看这猪圈里养着三四头大肥猪,加上我们那边每个月也会发两斤猪肉,而且营养品也不需要票就能买。”

李书阳劝解道。

“唉好。”

两个老人点了点头。

太淳朴的人就是这样,做什么事都小心翼翼,生怕给年轻人添麻烦,嫌弃自己吃得多干得少。

李兴业这人李书阳也相处了那么多年,什么样的脾气李书阳心里清楚,那是有孝心的好孩子。

既然说了给自己老丈人与丈母娘养老就不会嫌弃。

也不会嫌弃老人脏。

当初他自己的太爷太奶动不了的时候,吃喝拉撒都在床上,不都是他整天照顾清洗的。

人说久病床前无孝子这话不尽然,也有不少孝顺的孩子。

李兴业的媳妇更不用说了,孝顺太爷太奶都没怨言,对自己的父母更不会有半句怨言了。

只是老人说不喜欢吃他们还以为是真的,毕竟淳朴的人不会有那么多心思。

不然家里的肉粮食这些都放在空房里,做饭都是两个老人在做,又没锁起来怎么会知道老人是什么心思。

李书阳吃过了饭就看见几个人走了进来,看见这些人两个老人笑得很开心。

这些人打了一个招呼,就开始把院子里那几根圆木才夹了起来。

李书阳一下就明白了这是在做寿棺。

看着两个老人的笑容李书阳也明白是怎么回事,这两人就怕自己死后没有一口像样的棺材。

李书阳记得前世在村里的时候,两个老人为了争抢一口棺材,男老人几天不吃不喝,硬生生差点把自己给饿死。

结果饿的实在受不了想吃东西的时候吞咽不下去了,没两天真把自己给饿死了,结果也如愿了家里那口棺材必须得给他了。

李书阳都不知道他们这些老人是怎么想的。

“待会你来族里一趟。”

李书阳看向李兴业说道。

说完李书阳就朝着李明海家走去。

李明海躺在自己家院子里听着收音机盖着薄被子,脸上说不出的享受。

家里两个儿子是工人,儿媳又在码头做生意,每个月收入都是一两百块。

闺女家日子过得也不错,两口子都去了李书阳的仓库上班,家里除了一群小不点基本不要他操心。

至于村里的事一切按照李书阳的机会在稳步前进,买回来的牛犊都长大了不少。

如今李家村看这光景又是一个大肥年。

“爷爷老祖宗来了。”

一个小不点跑进院子喊道。

李明海知道不是李书阳就是李壮来了,赶紧起身走进堂屋烧上了开水准备给泡一碗茶。

刚刚把烧水壶放在小炉子上李书阳就走了进来。

“小叔。”

李明海笑呵呵的招呼道。

“明海我过来是有事跟村里商量一下,这事不单单是李家众人,村里当家的你都通知一声,等会我在台上给大家讲是什么事。”

李书阳刚坐下就说明了来意。

副业这种事李书阳是只照顾姓李的来提高李明海与自己的威望,但是这事不是李家众人同意就行的。

毕竟属于李家村那在李家村的所有人都应该有权利知道或者参与进来。

第173章 修路

李明海听见李书阳这样说点了点头,与李书阳来到了村办公室。

“大家把手里的活都放一放,来操场开一下会,家里当家的在就当家的来,当家的没在烧锅的来。”

李明海在喇叭里面喊道。

一连喊了三遍李明海才停了下来,喝了一口水等着众人赶来。

没多久的时间一群人呼啦啦的就往操场赶了过来,张大山一家也在人群之中。

李书阳一眼就看到了他们父子俩。

虽然恨张大山父子俩,但李书阳也不想计较太多。

因为现在身份地位不匹配了,但李书阳收蔬菜的事还是交代了下去,凡是张家送来的一律不要。

不整他已经算是李书阳教养好了,别想在李书阳这边挣到钱,至于李书阳租场地这事李明海他们要不要分他们家就与李书阳无关了。

眼看村里人基本到齐,李书阳接过了喇叭的话筒。

“关于今天叫大家过来是因为我想在村里建一个水厂,当然我也不白建,每年给村里一千块钱,这一千块钱跟以前一样按户头平分。

建厂需要的工人会在村里挑选,表现好的以后水厂建好以后招工就在这里面优先挑选。

今天叫大家过来就是先把前期工程说一下,通往国道这段路需要大家提前修一下,把两边修宽夯平,必须把这条路建成水泥路。

不管是以后大家送菜还是货车进来拉水都方便。

修路这事利在未来也是方便大家同行也就没有工资,建厂房这边肯定是有工资的,但公路一定得先修好。

李家村通往张基屯这段路就由咱们村出人出力,张基屯到主干道这边由张基屯那边出人出力。”

李书阳说完看向众人。

李家众人纷纷点头,要是建成水泥路以后出行拉着板车去城里送菜都不用弄得一身的泥。

而其他人听到以后要建水厂还要招工也十分的心动。

李书阳在城里的仓库不也招了二十几个工人吗,这事肯定不会骗他们。

“你们抓紧时间尽早动工,争取早日开始建厂,没工作的早点有一个班上。”

李书阳说完就把话筒给放在了原来的位置。

说完朝着张基屯赶了过去,也不管李家村这边是个什么情况了。

张基屯大队每家每户的土地都比李家村这边多一些,这边旱地本来就多。

吴传华听见李书阳要修水泥路顿时笑着把胸口拍的邦邦响。

张基屯这边可是有拖拉机牛车马车还有板车,每次到了雨季拖拉机拉着东西跑一趟地上就变得坑坑洼洼泥泞不堪。

要是水泥路就不用操心出行问题了,大棚蔬菜眼看长势惊人马上没多久就要到了收获的时候。

抓紧时间在二十天把公路给弄出来,水泥这个东西一旦铺上两三天就能在上面通行了。

李书阳往景市赶回来的时候,张基屯与李家村正开始热火朝天的修路,李家村到张基屯这段路倒是没什么坑洼,只需要扩宽一些就成。

基本上能干活的上到八十下到六七岁的孩子都拿着工具在帮忙。

回到景市李书阳就找到了景市政府部门,洽谈李书阳建厂的事,除了上税还是需要外汇之外,一切都进行得很顺利。

厂房到主干道这段路的水泥费用由李书阳与他们一边承担一半,给了李书阳一张特批的条子。

首节上一节123/168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