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书1974,开局送老婆 第124节

只要是用于修路的水泥石沙用了多少,到时候李书阳只需要付一半的钱。

“咋想一出是一出的,那山里的水怎么可能卖钱。”

王梦然看见李书阳回来后打趣道。

“我要是说这水在运远点能卖天价你肯定说我没睡醒。”

李书阳白了王梦然一眼道。

“我看你就是没睡醒,过几天又想把泥巴拉去卖钱。”

王梦然仿佛很喜欢跟李书阳斗嘴一样。

“你可别小看泥巴,有些泥巴真的可以卖天价,人家还抢着要。”

李书阳笑道。

“行,我就等着看你把泥巴卖成钱。”

王梦然知道说不过李书阳,拧了李书阳一把后开始整理账单。

李书阳摇了摇头,还等着反驳王梦然这丫头呢,没想到对方不按套路出牌。

陶瓷的黏土,还有含有矿物资的稀土这些不都要高价才能买到吗。

“我可没那个本事,我是说有的泥巴能卖钱。”

李书阳说完也不再理会王梦然,转头开始联系塑料厂。

封装机这些东西需要在香江采购,但是内地能买到的管道这些东西还是在这边买好一点。

经过几天的跑动李书阳的建厂批准已经办了下来,只要公路修完就能开始建设。

马奎的货船也再次抵达了景市。

看见李书阳以后笑呵呵的揽住了李书阳的肩膀。

“李老弟。”

马奎表现得很开心。

经过马奎多方打探与市场调查发现干净的纯净水的确利润非常大,尤其是马来旁边的新加坡。

由于一些原因经常在相互闹矛盾,虽然淡水问题一直没断,但可以直接引用的纯净水很少,这也是一个空档。

尤其是他们土地很少只能供给百分之十的国民,剩下百分之九十依靠进口。

马奎只要价格比其他商人低一点就能从中牟利。

“老弟你说咱们把蔬菜卖到新加坡咋样?”

马奎还是咨询起李书阳的意见。

虽然在马奎的印象里李书阳见过的市面不多,可李书阳却表现的异常灵敏,尤其是在商场上。

如今香江商业饱和,除了旅游业与服务行业之外没有什么可以牟利的生意了。

可李书阳不过去了香江几天,就能在这其中找到一条道路,帮助马奎在这其中挣了不少的钱。

要知道其他生意基本已经是别人嘴里的肉了,要想分一杯羹无疑是太岁头上动土,必须得动手将对方打服才有资格分享。

“如果你想做那边的声音那就尽快越快越好,最好能跟那边签下合同来。”

李书阳看向马奎笑道。

“为什么?”

马奎反而有些蒙圈了。

因为最多不过一年就会出现竞争对手,而且实力不容小觑。

“因为别人也不傻,你一艘一艘的货船往那边跑,如果不能挣钱图什么。”

李书阳一摊手笑道。

第174章 分析

“李老弟是不是有什么内幕消息呀?”

马奎看向李书阳问道。

“马大哥我这样问你,假如你天天进出香江的码头,在你的码头上突然十多天来一趟货船卸粮食,而且每隔半把个月都准时到你会一点疑惑都没有?

要知道香江离新加坡可不近一趟来回最少也得近20天,跑船的生意可不止是马大哥你在做。”

李书阳笑着分析道。

很多人一旦挣了钱就开始有些飘飘然,认为自己才是这个行业的老大,但这只限于你的圈子里面。

或者是生意太小真正的大佬看不上罢了,出口这种事当然是有竞争的,但有个五年以上的供应合同肯定好的多。

就算对方违约也得赔你钱,如果双方价格差不多,那你未来五年时间至少不用担心货源送不出去。

就算有竞争最大的也是马来那边,可双方正在闹矛盾,如果马奎能在这个时间段去跑这个业务百分百能拿下五年到十年的合同,尤其是纯净水供应。

“那李老弟觉得咱们拿下那边市场有几成把握?”

马奎看向李书阳问道。

听了李书阳的分析马奎渐渐觉得李书阳没有表面上那么简单了,好像什么事他都能快人一步知道一样。

“八成把握。”

李书阳比了一个八的手势。

“利润呢?”

马奎看向李书阳再次问道,其实这句话就是装着答案问答案了。

“比香江低但量大。”

李书阳手指敲着办公桌说道。

“厉害。”

马奎竖起了大拇指。

“咱们两兄弟还是谈谈水厂这事吧,这事拖久了老哥心里没底,建厂的费用与机器采购我这边全出,价格嘛就按你说的这个价格,就按你说的试探合同五年。

这五年里水厂的纯净桶装水只能跟我合作,至于以后的事以后再说。”

马奎试探的看向李书阳说道。

如果这种便宜的纯净桶装水进入香江与新加坡两个地区必然是成为中层薪资人群的必需品。

一年到头不知道要赚多少钱。

而采购两台封装机才三万多美元,这事怎么看都不会亏。

而且景市这边的工价马奎来了这么久也清楚了解了,建容纳两台封装机的厂最多也就三万龙华币不到的价格。

也就是用载重2000吨货船跑一趟就能把本钱给赚了回来。

“行,那咱们就说好了,这封装机尽快采购,这边最多两个月的时间就能将临时厂房搭建出来。

政府也在帮忙牵电去咱们选好的厂址。”

李书阳点了点头。

“那下次我带着合同过来。”

马奎开心的说道。

说完马奎就带着人去了景市招待所。

李书阳坐在办公室消化着马奎带来的消息,一旦马奎这边生意开始扩展开来,那这五个大队的蔬菜就显得捉襟见肘了。

不过想要谈妥也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做到的。

到时候看着这几个大队挣了钱其他大队也不会无动于衷。

“小李子在不在。”

办公室的门被敲响后,一道熟悉的声音传来。

“在。”

李书阳笑道,一听就知道是莫有粮这个老小子。

莫有粮身后跟着一个十七八岁的姑娘,看见李书阳还有些害羞。

“叔。”

小姑娘还是开口招呼道。

“莫大主任找我有什么事呀。”

李书阳笑着给莫有粮泡了一杯茶水道。

莫大主任其实是李书阳开玩笑给莫有粮这个八卦精取的绰号,因为厂里的大事小情基本没有这个老小子不清楚的。

“来请你帮个小忙的,你就说给不给办吧。”

莫有粮看向李书阳笑道。

“你莫大主任的事哪能不办。”

李书阳也没问是什么事,两人相处了八九年的时间,莫有粮什么脾气李书阳还是清楚的。

太为难的事肯定是不会让李书阳做的。

“你侄女如今也差不多成年了,可城里工作也难找,让把她妈的工作让出来吧也不是个事,所以这不想起她还有个大老板的叔叔了。”

莫有粮看向李书阳开玩笑道。

“这又不是啥困难事,丫头自己过来就成的事,跟着你婶子学习一段时间,帮着你婶子管管食堂采购的账本。

工资嘛一个月就从三十块钱起,有啥福利也不会忘了你。

你们还没吃饭吧,中午一起在食堂吃一点,下午就跟着你婶子适应一下。”

李书阳点了点头道。

其实当初李书阳也去请过莫有粮来这边上班,可惜莫有粮跟王梦然的堂哥堂姐一样不舍得厂里分配的房子,再说他们的工资也不低。

李书阳这边在红火那也是私企,说不定什么时候干不下去就麻爪了。

一家老小的吃喝都在他们肩上压着,可不能轻易冒一点点险。

李书阳眼看劝不动也就不再劝,只是交代他们要是家里孩子没工作就来这边言语一声。

“谢谢叔。”

小姑娘开心的点了点头。

虽然如今李书阳没在钢厂上班了,但当初结交下来的朋友李书阳每个月都会走动一下。

尤其是郑传璐那边,李书阳不在景市也会交代王梦然没事过去看看两个老人。

刘会大姨那边李书阳倒是么走动那么勤快,因为家里几个小家伙基本天天都会过去与韩骁韩颖他们的孩子一起玩。

每天傍晚韩颖都会送几个孩子过来,如果没送就是老丈人过去接。

首节上一节124/168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