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书1974,开局送老婆 第122节

而西医是头疼治头,脚疼治脚,根本不知道为什么会引起这些病的原因。

这也是西方国家接触中医过后就开始摆弄一个惊天骗局,那就是想办法消灭中医。

让出生不过短短两百年的西医用所谓的什么科学来证明,存在了近五千年的中医的治病是巫术,而他们却不断的收藏学习中医。

一个探索宇宙不超过百分之三的观察,来证明剩下的百分之九十三不存在一样的荒唐谎言居然有人会相信。

甚至于未来开始更大的做局,就是从外部开始高价收中药,让中药成本变高,而商人为了挣钱开始造假,让中医开出来治病的药完全没有太大的效果。

时间长了自然也就达到了他们想要的目的。

比如现在的霓虹,正埋头开始研究中药经典方剂,开始不断的申请专利,把原本不属于他们的东西变成了他们的东西。

以至于后来在霓虹街头的药店,基本百分百的药店都有中药,要知道如今的霓虹西医医学水平在全世界都是数一数二的存在。

尤其是脑外科手术说第二没人敢说自己是第一,这种处于巅峰西医水平的人去花费巨大金钱与精力研究伪科学不是吃饱了撑的吗?

难道为了好玩?

七十年代初期霓虹就推出了中成药小柴胡颗粒,在短短三年时间就抢占了大量的海外市场。

占了霓虹生产的西药百分之四十五,而且每年研究投资的中成药都在上涨,霓虹街头的药店百分之六十的药品都是中成药。

见识到中医的神器之处后,霓虹开始培养中西医结合人才,后世的医院里面百分之八十的医生都会中医,开处方的时候也会尽量选开中药治病。

九十年代霓虹的小柴胡颗粒突然吃死了人,但霓虹为什么没有停止中成药的研发,反而加大投资了让更多的人才花费巨大的精力去研究到底是怎么回事。

不但没有说中药是伪科学,反而对中成药的生产与出口都不断增加,到了九十年代以后霓虹出口的药品百分之九十五的都是中成药。

目前霓虹藏着的中医古籍超过了龙华国,甚至于派出去的交流生都是在米国学习针灸之术。

至于西方目前还没有什么中医馆是因为他们没有研究透也没学会。

这些人就是典型的吃着你的饭觉得不错,但非得把你锅给砸了的人。

但像林深这样相信人家外人说中医是伪科学的人还不少,李书阳也没有什么办法。

至于林深相信也好不相信也好,李书阳都懒得解释了。

解释多了还觉得李书阳是杠精。

白了两眼林深李书阳也不过多的解释。

“喝两次中药不会要了你的命,没事去试试又不吃亏,你就当碰运气了。”

李书阳需要林深帮忙撑起这杆大旗,要是病倒了,李书阳暂时找不到合适的人选。

不然李书阳都懒得浪费口水。

在这些人的心里中医治好病就是运气,西医治死人无罪。

就像后世的医院,要是机器坏死,有几个医生知道你得的是什么病,他连药都不敢给你开,最多敢给你挂两支维生素与葡萄糖。

李书阳不是觉得西医不能治病,只是讨厌那些被蛊惑打压中医的人。

都是治病救人为什么要想尽办法打压,双方的存在不是更好的有竞争,让病人也有更多的选择。

抛开这些念头李书阳再想建水厂的事,既然让林深参与蔬菜的事之后,马奎那边也得在给一点甜头了。

李书阳暂时也还不想得罪马奎。

毕竟香江这一块马奎的作用比林深要大得多。

中午码头装满了送往景市的粮食后,李书阳就踏上了返航的路程了。

这边刚离开一天马奎就在景市回到了香江,听到自己小弟跟马奎说林深要退出马奎点了点头。

第171章 建厂打算

林深以介绍人的身份入伙每趟都要分走一千五百块的抽成,虽然钱不多但也是一笔支出。

既然林深想走马奎也不挽留,反正与李书阳的合作已经走进正轨了。

蔬菜批发的生意也稳定下来了。

“如果有干净的饮用水不用烧开就能放心饮用你会不会买?”

马奎看向一名正在卸货的苦力笑道。

苦力四下看了看发现马奎是盯着他这才摇头,家里的水虽然没那么卫生,但烧开了一样能喝。

自己还得养一家老小怎么可能多浪费钱去买。

马奎一连问了十来个苦力得到的结果都是一样的,人家压根就没想过这个问题。

“大哥你问错对象了,你应该去问问住在高档小区的那些人,像咱们这群苦力哪有那么多闲钱享受生活。”

一名苦力笑呵呵的回应道。

马奎一拍脑门点了点头,这群苦力一个月的工资最多也就三千多港币兑换成美元也就380美元这个样子。

整天想的是怎么多干活,多挣点钱养孩子读书,让家里吃饱穿暖,享受生活还不是他们应该考虑的问题。

至于水健不健康这个问题,在一日三餐面前也就变得微不足道了。

马奎知道香江的饮用桶装水是20港币一桶的价格,而且水的份量很少一桶也就20来斤的样子。

矿泉水的价格更高都快赶上可乐了。

桶装饮用水的价格用龙华币差不多是6块钱一桶。

按照李书阳的计划一桶四十斤的桶装水卖同样的价格这事肯定是靠谱的,双方竞争马奎这边胜在量大便宜。

能买这样的水来喝的基本都是中薪阶层,这些人也不是很有钱,当然能省的地方肯定要省。

李书阳给自己的价格是2块钱一桶,但是建厂需要的管道这些东西需要马奎来出。

还有塑料厂生产的桶这些钱都得马奎出。

如果李书阳出这笔钱,那么每桶的价格就是4块钱。

马奎坐在沙发上算着账,思来想去还是觉得自己出材料的划算,毕竟这生意不是做一天两天,最少也得做十来年。

这事还要与李书阳见面详谈。

揉了揉太阳穴的马奎就这样盯着小弟收集各大商场的桶装水价格表看了起来。

景市码头。

李书阳从货船上下来后径直回到了仓库办公室。

王梦然正开始将每一份工资装进信封,然后在信封上写上工人的名字。

至于装卸货物的那些人是临时工,有活就在门口招呼一声就行,一天一结。

“码头主任问咱们旁边空闲的仓库要不要租,我说我不知道情况得等你回来。

他说你回来后让我跟你说一声。”

王梦然看见李书阳后笑嘻嘻的说道。

“这事等过一段时间再说。”

李书阳没有第一时间确定租不租,现在租码头仓库的人很少,知道码头仓库重要的没有多少人。

李书阳要等马奎那边过来敲定建水厂这事再说。

目前装蔬菜与粮食这个仓库完全够用了。

如果马奎那边不愿意合作,李书阳在自己出钱建水厂与林深合作。

“行,你先去休息吧,坐了这么几天的船应该很累了。”

王梦然催促着李书阳去休息。

仓库办公室旁边就有一间小房间可以休息。

李书阳点了点头。

景市经历了码头敞开供应粮食的福利后,如今倒是没有那么多人排队到半夜等着采购了。

虽然每天都有不少人来买粮食,但没有刚开始的那半个月那么疯狂了。

如今来买粮食的大部分是附近县城的人,赶着火车过来买了粮食再回去。

一开始李书阳以为沈五爷会做这生意,可在百货上面挣到钱后,沈五爷不愿意碰这利润比较低的粮食了。

一辆如今的中型货车粮食说不定还不如一台电视机的利润高。

景市百货大楼如今买家电的窗口连人都看不到一个。

以前只要有货拍着队是人等着抢购,尤其是电视机等着买的人恨不得打架。

生产电视机的厂一年也就是20万台的产量,需要供应那么多城市,分到每个城市后这数量自然就很少。

尤其是彩色电视机才刚刚引进霓虹生产线三年左右,生产出来的大彩电轮到景市百货大楼才几台而且还得要票。

来仓库码头这边随便买,只要有钱就行,这边要是没货交了定金最多让等三五天就能拿到。

而且价格比百货大楼便宜好几百块。

自从沈五爷打量采购后周边几个城市,以及周围几个省会都受到了不小的冲击。

百货大楼除了烟酒这类沈五爷没卖,其余商品比那边还要齐全。

有了李书阳这边的正规手续,连锁店面一个接着一个的开。

每次采购的数量一次比一次多,尤其是李书阳不愿意进货的自行车,沈五爷都采购了不少。

李书阳一觉睡到了第二天早上,这几天确实在船上没休息好,摇摇晃晃的李书阳根本睡不着,刚睡着马上就被晃醒。

起床之后李书阳就骑着自行车来到了李家村。

李家村除了来景市找活干的壮劳力基本都在大棚里面忙活,照顾那些刚刚发芽的菜苗比谁都上心。

就连喜欢待在老槐树下的那些老人都帮着在家里做事去了。

整个操场上面除了一群小不点一个大人的影子都没瞧见。

李书阳来到了后山那股山泉水的位置,沿着山泉水一路向上走很快就来到了一处洞口。

这山洞很小顶多容纳得下一个小孩子往里爬。

李书阳捧起洞口的山泉水一饮而下,砸吧砸吧了嘴巴感觉味道还不错,比起村里老槐树旁边的井水也差不多。

这水属于李家村,要在山下建厂肯定得给村里租金,当然最重要的就是工人得在李家村里面挑选。

有了这两重保障建厂不但没人阻挠还得大力帮助李书阳快速把厂房建起来。

剩下的问题就是李家村一路抵达国道的这段路得修起来,不然大货车进来陷入泥泞里也麻烦。

“老辈子。”

李书阳坐在山泉水旁边眺望底下一堆乱石正在思考的时候,李兴业的声音就出现在耳旁。

第172章 生活

“你小子怎么有功夫到处逛呀!”

李书阳头也没回从声音中就听出了是谁。

首节上一节122/168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