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启人生 第88节

  摊主直接扔来一本《萌芽》。

  “还没看完?”外婆问道。

  外公说:“看完了,确实写得好。我年轻的时候,也给厂报投过稿,还刊登过两首现代诗。”

  “几十年前的事,又翻出来说,我耳朵都听起茧子了。”外婆吐槽。

  外公指着《萌芽》说:“这种诗,我就写不出来,绝对称得上才子。”

  “哪个跟你说这些?”外婆开始抓重点,“关关是不是在跟他早恋,要耽误学习的嘛!越是才子,越会哄女娃子,关关怕是被他哄得团团转。”

  外公笑道:“你很有亲身经验。”

  “你倒是一点都不着急。”外婆无奈道。

  外公说:“只要不是坏学生就可以了,早恋就早恋嘛。”

  钥匙开锁声响起。

  外公顺手把《萌芽》塞进沙发垫子下。

  外婆去厨房给边关月端夜宵,顺口问道:“你们学校,是不是有学生保送北大?”

  “是有一个。”

  边关月的表情有些不自然,生怕外公外婆看出什么,连忙坐下低头吃汤圆。

  老两口对视一眼,心里彻底有数了。

  “喵喵~~”

  小猫咪钻到桌下,围着边关月的脚打转,想要顺着裤腿爬上去。

  于是,边关月假装去逗猫。

  一碗汤圆吃完,边关月连忙逃回卧室,躺床上打开笔袋,取出秦始皇那块破石头。

  “他都要读北大了,我也要努力,争取考一个京城的好学校!”

  边关月把破石头小心放好,打开台灯开始做卷子。

  ……

  《萌芽》这期刊登陈贵良两篇文章,在全国中学生群体引起巨大反响。

  没经历过那个时代的人,很难想象《萌芽》在青少年群体当中的影响力。就连一些不喜爱文学的学生,偶尔也会因为无聊,随手拿同学买的《萌芽》翻翻。

  如果某篇文章特别精彩,就有像陶雪那样的自来水,主动向班上的其他同学宣传。

  《瀛海行》作为古诗文,有阅读门槛吗?

  前段时间连载完的《维以不永伤》,那才叫阅读门槛高。作者几乎用了他能想到的所有技法,用极为劝退的写作方式,讲述一个非常无聊的故事。

  这种纯粹炫技的纯文学小说,都能让无数中学生期期追读,而且一追就是大半年……热衷于刷抖音的00后估计难以理解。

  在21世纪的

  杂志发售的当天,就有学生拿着《瀛海行》去请教语文老师。

  请教是假,炫耀是真。

  也不知道他们在炫耀什么。

  “老师,这是陈贵良的获奖作文,他因为这篇文章都保送北大了。”

  “拿过来我看看。”

  在全国各地,不止一个两个语文老师,在课堂上对学生说:“这篇文章写得很好,作者已经保送北大了。我们今天就赏析一下,看他为什么写得好。学是学不来的,你们平时要多多积累……还有作者的另一篇文章,质疑《滕王阁序》注解错误,我觉得也非常有道理。但你们考试的时候,还是要以教材为准……”

  与此同时,那几十家媒体,报道也相继出炉。

  侧重点五花八门,有围绕招生公平进行讨论的,有嘲讽陈贵良狂妄自大的,还有把一个亿小目标当笑话写的,亦有不吝笔墨疯狂赞扬陈贵良的。

  还有要求修改语文教材错误的,这种报道居然意外引起热烈讨论。

  当陈贵良即将参加一模考试时,华师大的刘永翔教授率先下场。

  他两年前就写文章指出教材错误,但没有引起任何关注,现在正好借机再提这件事。

  刘教授还在接受采访时表示:“陈贵良同学虽然还是高中生,但已经展现出搞学术研究的潜质。他如果今后来华师大读硕读博,我非常愿意做他的导师……”

第80章【三人行】

  “我靠,马加爵抓到了!”

  也不知道教室里谁喊了一声,瞬间十多个人围过去看报纸。

  “在哪抓到的?”

  “三亚。”

  “他不是在彩云省杀人吗?真逃到天涯海角了。”

  “这回肯定判死刑。”

  “废话,杀了四个同学,能不判死刑吗?”

  “……”

  高三下学期,《今日说法》也不能看了,但教室里每天都会出现几份报纸。

  报纸是政治老师高瞻搞来的,《人日》和《环球》每天都有,让学生多看报了解时事新闻。偶尔也会弄来《西华都市报》,这就纯属供学生消遣了。

  本期《西华都市报》,用了一整个版面,报道马加爵被抓并讨论学生心理问题。

  在广大学生群体当中,马加爵已经成了开玩笑的梗。

  “感谢室友不杀之恩!”

  “老子锤死你!”

  陈贵良做题做得精神恍惚,耳朵里听到“马加爵”三个字,突然搞不清自己重没重生。

  算了,趴着睡一觉。

  他感觉这段时间,自己有点走火入魔。为了稳上北大,学习过于用力,已经丧失重生者的超然心态。

  妈的,上辈子高三都没这么拼。

  必须调整一下。

  一觉睡了半个小时,陈贵良感觉脑子清醒许多。

  “醒了?”同桌秦珊珊说。

  陈贵良打着哈欠:“还没睡饱。”

  秦珊珊道:“我挺羡慕你的,至少有一个清晰目标。我就很迷茫,不知道为了什么学习。”

  陈贵良心想:你明年复读就知道为什么学习了。

  这位同桌,只考了三本,志愿都懒得填,直接去买复习资料。

  陈贵良掏出政治练习卷,依旧采用自己一贯的复习方法

  百分之百会做的题,直接一扫而过,懒得动笔浪费时间。

  遇到拿不准的,就翻书找答案。并思考自己为什么拿不准,如果涉及多个知识点,就停下来认真看书,把相关知识点全部掌握。

  如果知道答题的大方向,但写不出来完整细节,往往就是遇到比较难的大题。这时候就要动笔,翻书抄写大题答案,再花时间去背诵记忆。

  如此一来,每做完一套卷子,都能掌握几个遗漏的知识点。

  每过半个月,就通读一遍整本书的大纲,再详细阅读每个单元的细纲。并结合这半个月的复习,更系统性的全面理解整本教材。一本书就完全吃透了。

  当然,这种方法对英语用处不大,因为陈贵良有太多单词不认识,对太多的短语用法不熟悉……

  晚自习下课。

  陈贵良决定今晚不再熬夜,两手空空到校园里走走。

  换一换脑子。

  他走到边关月面前,笑着说:“我送你去车站。”

  “好呀。”边关月格外欣喜,但表情没有太大变化,因为教室里还有很多同学。

  “喔~~~~”

  一二排靠中间的几个学生,听到两人的对话,顿时发出怪叫集体起哄。

  边关月终于绷不住,刷的一下脸红到耳根子。

  两人并肩走出教室,边关月害臊得低头不说话。

  “陈大侠!”

  隔壁班的欧亚菲,第一次主动跟陈贵良打招呼。

  陈贵良点头回应:“欧同学好。”

  欧亚菲惊讶道:“陈大侠还认识我啊?”

  “很难不认识。”陈贵良笑道。

  欧亚菲又看看边关月,点评说:“很般配,郎才女貌。再见啦!”

  “再见。”

  对于上辈子的白月光,陈贵良现在以平常心对待,也懒得去探究别人的私生活。

  打胎什么的,或许是真,或许是假,但都跟陈贵良无关。

  “陈大侠!”

  又有同年级的跟他打招呼。

  陈贵良笑着挥手,提前享受名人待遇。

  边关月说:“现在全校都认识你,尤其是高三年级。”

  陈贵良哈哈笑道:“我在高三年级一直很有名,去年挨教室找他们签名。就算他们不知道我的名字,也晓得有一个神经病,帮他们把微机费讨回来了。”

  “你很勇敢。”边关月佩服道。

  两人一路闲聊,很快来到校外车站。

  陈贵良说:“一模考试完了,我要去买手机和复读机。你有空吗?”

  “嗯……有空。”边关月心里甜丝丝的。

  明天就是一模。

  ……

  一模卷子是全市统一出题,质量比月考时好得多。

  至少,陈贵良没再发现题目有明显漏洞。

  语文考试信手拈来,尤其是阅读理解。陈贵良首先考虑的,是出题者的意图,而非文章作者本意。揣摩明白了为什么这样提问,写出来的答案就八九不离十。

  数学,陈贵良答得还不错。

首节上一节88/102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