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启人生 第89节

  英语,依旧痛苦词汇量不够。

  文综,这玩意儿陈贵良就没丢下过,都工作了还会自己找书看,他的政史地知识储备极为丰富。

  前几次文综丢分,主要丢在理论性大题上,以及一些不常用的高中知识点。

  一模考完,放假一天。

  老师们要赶紧批改试卷,并把分数汇报给市里,全市统一估分划模拟录取线。

  放假这天,憋疯了的高三学生,变着法的到处撒欢。

  嗯,也有人睡了一整天!

  陈贵良刚准备离开寝室,便接到陶雪的电话:“大侄子,我到你宿舍外面了。”

  陶阿姨早就等着高三放假……

  当边关月站在十字路口,看到陈贵良下车时,也看到了他身后的陶雪。

  瞬间变得有些不爽。

  “雪姨也要逛街。”陈贵良无奈说道。

  “嗨!”

  陶雪热情招手,笑容灿烂:“学姐,我们又见面了。”

  “你好。”

  边关月礼节性问候,心想:我要考去京城读大学,到时候你还在县城读高二。看你还怎么当跟屁虫!

  一男两女,先找地方吃饭。

  陈贵良和陶雪还没来得及吃早餐,而边关月则是故意留肚子,她上学期买猫时就吃撑了。

  饭桌上气氛还行,陶雪叽叽喳喳说话。

  边关月也很给面子,没有默不作声,时不时跟陶雪聊几句。

  他们吃完早餐,溜达着走向新城区的商业街,远远就有一阵歌声传来:“爱情三十六计,就像一场游戏,我要自己掌握遥控器……”

  陶雪说道:“这张专辑特别火,上个星期才发行的。”

  其实,已经发行半个多月,但小县城这边要慢半拍。

  边关月最近忙于学习,却是没怎么关注:“好像是蔡依林的声音?我前两天在学校广播听到过。”

  “是啊,蔡依林的新专辑,”陶雪笑嘻嘻说,“SHE也发新专辑了,《波斯猫》也特别火。波斯猫,眯着它的双眼。波斯猫,踮着它的脚尖……”

  说着说着,陶雪还唱起来。

  这些,都不是真神!

  三人往前又走一段路,理发店门口的破音箱传来歌声:“2002年的第一场雪……”

  陶雪惊讶道:“这是谁的歌?还挺独特的。”

  “作曲和编曲都很奇怪。”边关月学过几年声乐。

  陈贵良感慨:“刀郎也要红了啊。”

  刀郎这张《2002年的第一场雪》,早在陈贵良参加新概念大赛时,就已经无声无息的发行了。

  但没钱做宣传,缺乏销售渠道,纯靠民间自由传播,直到现在才传到小县城。

  上辈子的陈贵良,因《珠儿》被刀郎圈粉。

  没办法,除了《珠儿》之外,还有哪首新歌专门缅怀先烈?

  音像店往往兼卖复读机。

  陈贵良买了一个复读机,又买了一套高中英语听力磁带,顺便买一盘《2002年的第一场雪》。

  这玩意儿徐海波爱听,他将是刀郎的死忠粉。

  边关月也买了几盘磁带,包括蔡依林和SHE的新专。

  陶雪站在旁边说:“学姐,这些你不用买,我可以借给你听。”

  “我怕忘了还你。”边关月道。

  逛完音像店,陈贵良又请两位长辈喝奶茶。

  随即跑去买手机办卡。

  “买一部好点的吧。”陶雪怂恿说,她知道陈贵良做私服赚了钱。

  陈贵良拿着诺基亚1100:“这个就挺好。”

  这也是上辈子陈贵良的第一款手机,用了四五年都没出过任何问题。而且,按键触感特别舒服。

  他大二时买的,不到600块钱。

  到了大三,直接变成1元套餐机。

  “多少钱?”

  “1300。”

  “没有优惠?”

  “你早一个月来买,还要加钱才能提货。”

  “行吧……”

  陈贵良支付1500软妹币,顺便办了张卡再预充话费。

  中午,三人一起吃饭。

  气氛虽然融洽,但总觉得哪里怪怪的。

  陶雪还专门去报摊,买来跟陈贵良有关的报纸,等待上菜时大声朗读出来。跟个女神经病似的,但陶阿姨却乐此不疲。

  等到边关月坐车回家,陶雪更加欢喜,她可以单独跟陈贵良回学校。

  放假也要上晚自习。

  班主任刘淑英,只公布了英语成绩。

  次日,市里统一划的模拟录取线出炉。

  由于考题相对较难,录取线划得比上期末更低,一本线下降到538分。

  陈贵良:语文136,数学94,英语97,文综241。总分568。

  刘淑英在上课时特别表扬:“我们是文科实验班,每一位同学都非常有潜力,只看有没有用心学习。陈贵良这段时间就很努力,一模出题比上期末更难,他却比上期末涨了12分。而且,超过一本线整整30分!”

  李君嘀咕道:“老子要是能被北大一本特招,肯定比他还努力。”

  管志强抱着小说发笑:“嚯嚯。”

  谢扬打赌赢了,他随便努力了几天,而且发挥得也不错,直接比上期末涨了23分。处于二本中游水平。

  但谢扬心里不得劲儿啊。

  他去年还跟陈贵良差不多成绩,现在却被越甩越远。

  刘淑英继续说道:“你们不要管什么北大特招,我们把这个放在旁边不谈。陈贵良通过努力复习,能超出一本线30分,你们难道就不可以吗?现在才一模,还有充足时间,只要抓住最后的机会冲刺,我相信大家都能考一个好学校!”

  下课之后,七八个同学围过来。

  “陈大侠,你北大稳了!”

  “恭喜上北大。”

  “我草,文综这次好难,你怎么考那么高分的?”

  “……”

  边关月徘徊在几步外,没好意思走过来。

  陈贵良问道:“边关月,你这次多少?”

  边关月微笑回答:“过二本线了。”

  “加油。”

  “嗯,我会努力的。”

  

  (本书五月一日上架,有挂件活动,希望大家支持订阅,到时候保底月票也来几张。)

第81章【同学录?校内网!】

  黑板上,某天出现了高考百日倒计时。

  陈贵良复习得不再那么疯狂,该吃吃,该睡睡,把作息时间调整过来。

  英语单词,是真不想背啊!

  但每天还是给自己定下15个单词的记忆量。周末不记新单词,只复习这一周的成果。

  陈贵良不疯,边关月却疯了。

  她从初中二年级开始,就花费大量时间学声乐。别说高中知识点,就连初中知识都不牢靠。高三突然放弃艺考,努力学习文化课,一模勉强上二本已是极限。

  现在陈贵良的分数那么高,而且还要进北大,边关月没来由感到心慌。

  一模之后,边关月都不怎么跟陈贵良交流了。

  她平时坐在教室里,不是在看书做题,就是趴桌上打盹儿,每天差不多要学十四个小时。

  班上还有更狠的,一天学十六个小时!

  “保持大脑清醒,比一味学习更重要,”陈贵良找机会劝道,“你一天十多个小时,持续几天之后,脑子都成浆糊了。”

  边关月说:“还行。我课间和午自习,会趴着睡一会儿。”

  “感觉如何?”陈贵良问。

  边关月说:“每天都有提高。吴梦特别厉害,教了我一套学习方法,思路变得比以前清晰多了。”

  吴梦的一模成绩全市第一。

  她跟市二中的某个男生轮流第一,其他人再努力也只能考第三。

  班长李锐则起伏较大,最好成绩全市第三,最差成绩全市第九。反正也是学霸。

  陈贵良陪边关月聊了几句,便回自己座位复习。

  这段时间,他两耳不闻窗外事,懒得再管报纸舆论。

  只在室友键政夜谈时,得知一些时事新闻,比如阿扁被人打了一枪。

  《萌芽》倒是又汇来一笔稿费,却是美伊战争爆发一周年,全球数万人进行抗议游行。借此机会,《萌芽》打算在下一期,刊登陈贵良那篇《讨美利坚侵伊檄》。

  挺会蹭热点的。

  诺基亚铃声响起,陶成钢打来的,估计是从陶雪那里,得知陈贵良刚办的手机号。

  “贵良,恭喜你读北大。”陶成钢第一句话就说。

首节上一节89/102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