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启人生 第78节

  放在二十年后,随便发在哪个网站,这些内容都无法过审。此时却大摇大摆售卖,广受底层百姓喜爱。

  回到候车大厅,姚兰说道:“那边有打开水的。”

  “那我守着,你去泡面。”陈兴华盘腿坐下。

  姚兰拿出两个铝制饭盒,他们当然舍不得买杯装泡面,都是用饭盒打开水来泡袋装的。

  把方便面泡上,又拿出两个煮鸡蛋。

  正吃着面看杂志呢,旁边有看报的议论起来。

  “这个龟儿好凶,写篇文章就能读清华北大。还是我们市的!”

  “啥子哦?”

  “作文比赛啊,一等奖。有个记者不信他写得出好文章,当场就给他出题目,龟儿走了七步又写出来一首诗。你不信看嘛。”

  “哟,真是我们龙都的。”

  “富世二中的。我娃儿要是能保送清华北大,老子过年都不回来,天天闷起干活供他读书。”

  “你想得倒美。你屋头那个娃儿,莫说考二中,一中都考不起。”

  “就不争气啊。不好生读书,只晓得要生活费。老子回去就打他一顿!”

  “哈哈,过完年再打嘛。”

  “……”

  陈兴华和姚兰听到“富世二中”四个字,齐刷刷朝旁边看去。但他们也没多想,不觉得那是自己儿子。

  又有一个民工接腔:“胡幺倌,你们在说啥子?”

  “富二中的学生,写文章保送清华北大了。”

  “我侄儿也是二中的,会不会是他哦。”

  “你做梦嘛。”

  “叫啥子名字?”

  “陈贵良。”

  陈兴华和姚兰同时愣住,他们各自放下饭盒,对视一眼确认自己没听错。

  陈兴华走过去问:“老乡,你说是富二中的陈贵良?”

  “是啊。”

  “报纸能不能借我看一哈?”

  “等我看完再说。”

  “啥子报纸?”

  “《南方周末》。”

  农民工很少有读《南周》的。

  这份报纸,是有人看完扔在候车大厅,被那农民工捡来打发时间。

  陈兴华快步跑出去,很快就买回来一份,喜滋滋递给老婆过目。

  姚兰满脸笑容看完,又担忧道:“会不会是同名同姓?”

  “哪有恁巧?”陈兴华说,“良良从小作文就好。”

  夫妻俩反复阅读好多遍,愈发确认就是自己儿子。

  但他们没有到处宣扬,只坐在那里捧着报纸偷偷高兴。

  七年多的还债生涯,让夫妻俩变得小心谨慎,无论什么时候都不敢出风头。

  又过一阵,陈兴华终究是没忍住,故意跟旁边的几个民工搭讪:“这个娃儿确实厉害,清华北大可不好进啊。”

  一个民工说道:“换成是我娃儿,老子睡着了都要笑醒。”

  陈兴华说:“我也要笑醒。”

  又有民工说:“你们就不要做梦了。这种娃儿,肯定是城里头的。他妈他老汉儿,可能还是哪个学校的老师,不然咋个培养得出来嘛?农村娃儿就不得行,全部都是留守儿童,天天打架闹事,能读完初中都算好学生。”

  陈兴华笑道:“那倒不一定,农村娃儿也有自觉的。”

  聊着聊着,话题就转到别处。

  但陈兴华总是把话题又扯回来,变着法的诱导旁人夸自己儿子。

  姚兰在旁边看得直笑,笑着笑着眼眶就湿了。

第71章【回家过年】

  记者陈锋回到蓉城,次日就把稿子写出来。

  但没急着交上去见报。

  这种好新闻,肯定要避开春节啊。

  大过年的,热闹喜庆的事情太多,什么新闻都会被削弱关注度。

  他打算过了正月十五再发!

  顺便继续改改稿子。

  却说陈贵良回到龙都的次日,用表叔家里的座机给边关月打电话。

  “你总算来电话了,你的小灵通一直打不通。”边关月激动道。

  陈贵良问:“是不是有人联系过你?”

  “复旦和北师大都来了电话,复旦还把我当成……”边关月话到嘴边又咽下去,她没好意思提那茬,“你等一下,我去拿本子,给你念他们的优待条件。”

  陈贵良仔细听着。

  念完那些,边关月又说:“陈贵良,你真厉害!”

  陈贵良笑道:“我厉害的地方多着呢。”

  边关月也笑起来:“你选复旦还是北师大?”

  陈贵良道:“再等等吧。年假过完,可能还会有学校打电话来。他们说什么,你都不要答应,帮我把内容记下来就行。”

  “好的,我晓得了。”

  说着,边关月忍不住赞叹:“你那两首诗写得真棒!”

  “网上还是报纸看到的?”陈贵良问。

  边关月说:“网上啊。你在很多论坛都出名了,今天我在猫扑都看到有人转帖。”

  陈贵良听到电话里传来猫叫:“猫咪还好吧?”

  “它特别乖,而且很黏人。只要我停下来,它就想爬到我身上。我还给它起了个名字叫花卷。”边关月笑嘻嘻说。

  陈贵良说:“我家那只叫熊猫儿。”

  边关月道:“很形象。”

  川蜀方言里的儿化音,一点也不比北方少,“熊猫儿”才属于标准叫法。

  扯了一通,挂断电话,陈贵良又给陶雪打去。

  “在家吗?”

  “在。哈哈,我看到你写的诗了。”

  “你哥呢?”

  “也在。”

  “说一下地址,我马上过来。”

  陈贵良拖着行李箱,跟表叔表婶告别,然后坐出租去陶家。

  紧挨着的两套商品房,陶雪和父母住一套,陶成钢自己单独住一套。

  在电话里,陈贵良听到陶雪家里似乎有客人,所以他选择按响陶成钢家的门铃。

  “随便坐,不用换鞋。”陶成钢开门迎接。

  陈贵良见他西装革履的,开玩笑问:“钢哥这是要去相亲?”

  “还真给你说中了。唉!”陶成钢一声叹息。

  父母厂里的领导的晚辈,本科毕业在外企工作,过年回家非得陶成钢去见一面。

  陈贵良说:“私服后续分红,表叔都给我说了。钢哥一直在周边市县跑,跟那些网吧谈合作,我也没帮上什么忙。所以,过年以后的分红我就不拿了。”

  两个月时间,陈贵良大概能分到十四万。

  这就够了,没必要贪得无厌。

  而且,《深渊传奇》已经在走下坡路,第二个月便收入逐渐减少。因为类似的传奇私服越来越多,副本玩法也不再让人感到新鲜。

  本来就是一锤子买卖,专项整治期间还没法低成本宣传。

  陶成钢听到这话,并不十分开心:“自主开发游戏,你也不参与?”

  “我可以帮忙出点主意。”陈贵良道。

  陶成钢仔细思考一阵:“这样如何?你以后的私服分红,我全都帮你投在游戏开发上,按照具体金额换算成公司股份。”

  陈贵良没有拒绝,也没有立即答应:“免费游戏理念和玩法,不是早就卖给你了吗?”

  “我一直认为,做生意靠的是人,”陶成钢说道,“跟你合作,我认为能有更好的发展。”

  陈贵良道:“如果开公司,我持股太少会不甘心。可我股份拿多了,钢哥你也肯定不乐意。我尽量帮你,等公司做大以后,再视具体情况决定。到时候,我可以继续持股。你如果愿意买,我也可以把股份卖给你。”

  陶成钢这个项目投资太大,极有可能因资金断裂而失败,陈贵良并不想去掺和。

  他有更稳妥且能赚钱的游戏项目,说不定比陶成钢先赚钱,再回头来投资陶成钢的半成品游戏。

  陶成钢问道:“你打算自己开公司?”

  陈贵良并不隐瞒:“也是做游戏。但我要做的游戏,跟钢哥的免费游戏不同,不会形成直接竞争关系。”

  想了想,陈贵良又说:“既然钢哥愿意给我股份,那么投桃报李,我在过年期间,给钢哥写一份游戏策划案。内容只包含整体概念、系统策划和剧情策划,剩下更细节、更专业的东西我不管。”

  “好,就这么说定了。”陶成钢要的就是这个。

  五部委的专项整治行动,要一直持续三个月。许多做私服的技术大佬,这段时间都处于蛰伏状态。

  陶成钢趁机忽悠到一批技术人才,某些技术人才本身就有钱,甚至可以说服他们投资做小股东。

  但自研游戏谁都没干过,陶成钢害怕泄露更多商业机密,也暂时不敢跟那些人详细讨论。他自己尝试着写游戏策划,写了两份都不怎么满意,于是把主意打在陈贵良身上。

  陈贵良对此无所谓,只当交一个朋友。反正他只是在春节期间动动笔,并不需要付出什么其他东西。

  就在这时,陶雪跑来了。

  “你怎么不去我那边啊?”陶雪抱怨道。

  陈贵良笑着拿出三本签名书:“就不去打扰叔叔阿姨了,这是给你要回来的签名。”

首节上一节78/102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