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祁同伟,不事权贵,从村官干起 第210节

  然后,祁同伟很讨厌侯亮平。

  除了高高在上、傲慢张狂的嘴脸之外,最关键的是侯亮平端着软饭骂软饭的行为,太双标,太不要脸。

  最后,祁同伟打心底里看不起侯亮平。

  侯亮平是整部剧里,最没有政治智慧的人之一,工作能力也排在倒数。

  装逼耍酷、莽撞行事、仗势欺人,倒是一把好手。

  说白了,祁同伟从来就没有把侯亮平当回事,别说敌人,甚至连对手也不配。

  因此,在祁同伟看来,完全没必要对侯亮平采取过于极端的手段。

  只要破坏掉他和钟小艾的感情,不让他攀附钟家,以后放任自流就行。

  以侯亮平的能力和智慧,没有极强的外力相助,根本掀不起什么大浪,很快就会泯然于众人。

  后来发生的一切,也证实了祁同伟的判断。

  侯亮平虽然没能攀附上钟家,但有高育良和高芳芳,手里依然握着一把不错的牌。

  但他却不停的作死,一点一点把自己往死胡同里逼。

  即便靠着赵小惠离开乡村,还当上了副县长,但随着赵立春的倒台,仕途发展基本终结。

  不出意外的话,侯亮平以后会在副处级的岗位上兜兜转转,撑死了升到正处,甚至不排除因为腐败而落马的可能。

  毕竟绝大多数官员,如果无法追求更大的权利,就会去追求更多的金钱,这是人性的弱点所在。

  所以,自从祁同伟调到汉南后,就再也没有去刻意关注侯亮平,甚至已经忘了这个人的存在……

  万万没想到的是,钟正国突然来了汉东。

  而且钟小艾还经历过一段失败的婚姻,离婚了。

  她心中现在一定有悔意,或许还会时常想起侯亮平对她的好,产生愧疚感。

  这里面的文章就有点玄妙了。

  祁同伟甚至可以模拟出,钟正国父女之间的对话场面:

  钟正国:小艾,别在我面前提侯亮平,他一个普通家庭出身的人,除了长的帅一点之外,有什么好的?

  钟小艾:侯亮平不好,难道你给我找的那个老公就好了?

  有权有势又怎么样,我和他合不来,还不是离了婚,早知今日,还不如找个家境差点的,起码长得帅,还听话。

  钟正国:……

  钟正国:小艾,侯亮平人品不行,朝三暮四的,先是甩了初恋女友找到你,你们分手后,他又甩了高育良的女儿,去找赵立春的女儿。

  钟小艾:爸,我不同意你的看法。

  侯亮平的初恋女友只是高中毕业,根本配不上他,赵小惠无论在学历还是家境上,都远远胜过高芳芳。

  侯亮平这么优秀的人,想找个同样优秀的伴侣有错吗,如果当初你没有逼着我和他分手,根本就不会是现在这个局面。

  钟正国:……

  钟正国:侯亮平哪里优秀了,在基层工作一塌糊涂,他那个副县长,还是赵小惠帮着弄来的。

  钟小艾:爸,你又错了,侯亮平是汉大政法系的才子,还当过学生会主席,怎么可能不优秀?

  他在基层工作表现不好,是因为那个祁同伟蓄意打压、陷害所导致的,一个政法系高材生,祁同伟让他去当计生主任,你说过分不过分?

  如果能给侯亮平一个公平的工作环境,即使没有赵小惠,他的职务也绝对不会比现在要低。

  钟正国:……

  钟小艾:爸,侯亮平是政法系的高材生,在一个贫困县当副县长,好受到市委书记李达康的打压,怎么可能有所表现?

  你就帮帮他吧,把他调到京州,或者条件比较好的城市,当个正职领导,我相信,以他的能力,一定能干出一番优秀的成绩的。

  ……

  侯亮平毕竟也是高材生,单论智商,是不低于祁同伟的。

  上面那个对话场面,祁同伟能模拟出来,侯亮平自然也能想个八九不离十。

  因此,钟正国刚到汉东,侯亮平就明白自己翻身的机会来了,特地飞了一趟首都。

  当着钟小艾的面,他大倒苦水:

  先是给自己和初恋女友的分手,找了个冠冕堂皇的借口。

  他并没有抛弃初恋女友,是对方的父母看上别人家的高价彩礼了,自己家又拿不出,才被迫分手的。

  然后又指出,祁同伟是如何打压、陷害自己的。

  祁同伟蛊惑高育良,把他从岩台市调到穷乡僻壤的司法所去工作。

  祁同伟又利用乡党委书记的权利,对他百般刁难,甚至让他去当计生主任,挨了好几顿打,差点都破相了。

  后来他到了平原县,祁同伟还不肯放过,让刘和光把李达康调到林城,没事就折腾辱骂他。

  钟小艾起初不信,质疑道:“祁同伟和你无冤无仇,为什么要这样对你?”

  侯亮平早有准备,立马拿出了合理的解释:

  “祁同伟从小家里很穷,到处要饭长大的,所以嫉妒心特别强,甚至有些心理变态。

  他自己和陈阳成不了,就希望别人也不幸福。

  不仅想方设法破坏我们的感情,后来又挑拨我和高育良高芳芳的关系,把我往死里整。

  我实在是走投无路了,才被迫跟赵小惠好的,想要借赵立春的权势,给自己找一条活路。

  我一点都不喜欢赵小惠,其实在我心里,一直都没有忘记你。”

  侯亮平的表情十分真诚,说到伤心处的时候,甚至还流下了动情的眼泪,演技逼真极了。

  真是天道好轮回。

  这场面,像极了十年前汉东大学校园里的那一幕。

  面对老情人的诉苦,此时钟小艾的判断力,还不如当年的梁璐。

  尤其是侯亮平最后那句话,更是令她心中一动。

  “亮平,这么多年,你真的还想着我?”

  “绝无虚言,否则的话,我为什么直到现在还不结婚。”侯亮平单手举天,又道:“小艾,你要是不信,我可以对天发誓。”

  “如果我骗了你,一定不得好死。”

  钟小艾见他发了毒誓,心里再没有任何怀疑。

  “亮平,你放心,我一定会想办法,让你不再受现在的委屈。”

第350章 钟正国的想法

  当晚,钟小艾和侯亮平坦诚相见,重新了解彼此,有了新的体会。

  第二天,她又向单位请了个假,和侯亮平一起乘机前往京州,然后只身一人去找钟正国。

  接下来的画面,和祁同伟模拟的场景略有出入,但最终的结果,大致是一样的。

  钟正国和钟小艾理论一番后,实在拗不过宝贝女儿,被迫答应,他会提拔侯亮平。

  当然,钟正国并非一般人,他是汉东省委书记,堂堂封疆大吏。

  从政三十多年,大多数时间都在领导岗位,什么妖魔鬼怪没见过。

  怎么可能会轻易相信一面之词?

  侯亮平这番鬼话能骗得了钟小艾,可骗不了钟正国。

  相反,钟正国还挺讨厌侯亮平。

  堂堂七尺男儿,顶天立地,不去努力工作,干一番大事业出来。

  却想着靠女人上位,还到分手多年的前女友那里哭着要前途,简直就是丢人现眼。

  上辈子侯亮平背靠钟家,级别却一直提不上来,或许就是这个原因吧。

  打发走女儿后,钟正国经过一番深思熟虑,找到了两全其美的办法。

  将侯亮平提拔为省检察院反贪局副局长,不仅可以满足女儿的要求。

  还能让侯亮平成为自己手中的一枚棋子,一柄利刃。

  现在的汉东,是刘和光的天下,其余十一位省委常委,大半都跟着刘和光跑。

  钟正国要想在汉东省站稳脚跟,真正拥有一把手的绝对权威,就必须要动刘和光的人。

  挑来选去,他盯上了高育良。

  高育良大学教授出身,从政经验还不到十年,有一股子书生意气,绝对是所有省委常委中最软的柿子。

  而且高育良掌控着吕州市这座经济重镇,以及一批汉大政法系出来的青年才俊,影响力很大。

  动高育良,显然是性价比最高的选择。

  当然,钟正国并不打算把高育良拿下,而是准备敲打一番,然后再进行拉拢。

  毕竟高育良一开始,并不是刘和光的人,他们之所以能走到一起,主要是因为那个已经调到汉南的学生祁同伟。

  祁同伟是高育良的学生,钟小艾也是,同样也能成为彼此之间的纽带。

  可钟正国经过一番调查后,却发现高育良出奇的干净,一点毛病也没有。

  经济没问题,生活作风也没问题,就连工作,也安排的井井有条,成绩斐然。

  既然这样,就只能对汉大帮下手了,让高育良认清形势。

  如此一来,侯亮平的价值就显现出来了。

  侯亮平也是汉大出来的,虽然已经脱离了高育良,但由他动手,依然可以轻而易举的破坏汉大帮的团结,甚至令汉大帮四分五裂。

  高育良要想保住汉大帮,只有一条路可走,就是投靠钟正国.……

  ……

  得知侯亮平被提拔到新的工作岗位,祁同伟非常失望。

  兜兜转转,还是让侯亮平进了反贪局,这样的局面,还不如剧里呢。

  剧里的侯亮平,因为被钟正国刻意压制,不准超过钟小艾,以至于42岁还是正处级实职,只享受副厅级待遇,然后调到汉东省反贪局当局长。

  这辈子侯亮平没有和钟小艾结婚,反倒升的更快了,32岁就成了正处级实职领导。

  而且如今的侯亮平,在基层摸爬滚打过,遭受了不少挫折和磨练,心机、城府和手段都远远强于剧里。

  更关键的是,他已经有了黑化的迹象。

  黑化强三倍,洗白弱七分。

  这样的侯亮平,绝对不可小觑。

  他为了继续获得钟正国的重用,肯定会拼命折腾。

  从早年发生在金山县的二十万诬陷事件来看,侯亮平这个人心胸狭窄,非常记仇。

  汉大帮的人,恐怕会成为他讨好钟正国的牺牲品。

首节上一节210/316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