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祁同伟,不事权贵,从村官干起 第209节

  “我跟你们说个三国的典故啊。”高育良娓娓道来:

  “诸葛亮的名气很大,可谓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但如果是没有看过《三国》的人,可能不知道诸葛瑾和诸葛诞。

  诸葛瑾是诸葛亮的亲哥哥,诸葛诞应该是他们的堂兄弟,都出自琅琊诸葛家族。

  在三国时期,诸葛亮辅助刘备,担任蜀汉丞相,诸葛诞辅佐曹魏,官至征东大将军。

  诸葛瑾辅助孙权,官至大将军,诸葛瑾的儿子诸葛恪就更厉害了,是吴国的托孤大臣,和诸葛亮在蜀汉的地位差不多。

  我个人认为,这样的配置绝非巧合,而是诸葛家族有意安排的,最后不论谁能统一三国,都有诸葛族人成为胜利的一方,保住家族的血脉和地位。

  后来诸葛亮和诸葛瑾成为输家,赢家诸葛诞则因为司马篡魏被灭族,琅琊诸葛家族从此衰落,泯灭于历史长河。

  虽然他们失败了,但策略还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祁同伟来自互联网时代,自身又好学,当然知道高育良的意思,但他没有说话,而是看向刘和光。

  刘和光想了想,说道:“育良,你的意思是,不能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

  “是这个意思。”高育良点点头,继续说道:

  “同伟现在已经和维民书记搭上线,且深受器重,如果贸然到江东去,维民书记怕是会不高兴。

  而且,同伟和石书记素不相识,获得信任本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就算成功了,万一将来石书记上不去怎么办,岂不是得不偿失。

  与其这样,还不如让同伟继续跟着维民书记干,至少能有个保障,争取在维民书记退休之前,帮同伟解决副省级。

  江东那边,还是由您去交流,只要把关系搞好搞硬,如果将来石书记真的上去了,您再把同伟推荐给他,也是一样的。”

  “这个主意不错。”刘和光点点头回道。

  “育良,你不愧是教授出身,知识渊博,引经据典,借古鉴今。同伟,以后要多和你高老师学学。”

  “那是那是。”祁同伟笑眯眯地点头道:“老师的智慧,我这做学生的一辈子都学不完。”

  “少给我戴高帽,同伟,我发现你小子去了汉南之后,嘴巴越来越甜,鬼点子也越来越多。

  上次借着我们吕州的旗号,找汉南省委骗了八个亿,估计被你花的差不多了吧,接下来又打算去哪里骗钱?”

  “老师,瞧您说的,那是汉南省委自愿给的,怎么能算是骗呢?”祁同伟回道。

  刘和光则笑着说道:“育良,你还是小看你这个学生了,他现在已经不是骗了,而是改敲诈了。

  维民书记前段时间打电话给我,说同伟这小子,利用梅关的一个水库,到下游的南滨、京海和东州三市,敲诈了二十四个亿。

  南滨市的党政一把手都是副省级,市委书记吕文安还是汉南省委常委,和同伟面对面谈判,被气的话都说不出来,乖乖的掏钱。”

  “有这种事,同伟,说来听听,让老师也长长见识。”高育良瞬间来了兴趣。

  等祁同伟大致说了情况之后,高育良忍不住感叹起来:“妙,真是妙啊。”

  “同伟,你小子在这一次谈判中,用了三十六计中的好几招,有釜底抽薪、反客为主、欲擒故纵……

  而且你这是阳谋,把选择权和责任都给了对方,不管他们怎么做,都是你赢。

  他们给钱,就往死里要,不给钱,就在梅关发展重工业,梅关经济上来的同时,还让下游城市没水喝。

  最关键的,还是你在南滨和东州之间跑的那六趟,真是神来之笔,把道德制高点也占据了,不管他们告到哪,都是你占理。

  对方面临的是一个完美死局,没有任何反击的余地,连个说理的地方都……”

  “好了好了。”刘和光有点听不下去了,出言阻止道:“育良,你就别夸他了,继续夸下去,小心他把尾巴翘上天去。”

  “和光书记,不是我要夸同伟,您这个外甥女婿,真是选的太有眼光了。

  他是我们汉大政法系,近二十年来最出色的学生,假以时日,成就肯定会超过我。”

第348章 侯亮平咸鱼翻身

  听了这话,刘和光深以为然。

  祁同伟年龄优势明显,高学历,工作能力强,而且他拥有大量合法财产,根本不用担心出现经济问题。

  加上自己的政治资源和李维民的帮助,未来超越高育良,肯定不在话下。

  甚至有很大可能,会达到李维民的高度。

  但官场上,讲究的是谦虚,讲究和光同尘。

  为了避免祁同伟骄傲自满,刘和光果断转移了话题。

  “育良,现在先不谈同伟的将来,还是先考虑一下你的现在吧。

  钟正国来了之后,很可能要利用整顿干部的手段,来树立他的权威,至少也会想办法,给我们制造一点压力。

  省政府有我在,他应该不敢轻举妄动,但吕州那边,还有汉大出来那批人,很可能会成为他的靶子,你可要小心。”

  没想到高育良却显得很轻松。

  “和光书记,您多虑了,钟正国要动手,也是拿赵立春的旧部开刀。

  钟正国有个女儿,名叫钟小艾,在汉大政法系念过书,是我的学生。九年前,钟小艾毕业的时候,我曾经和钟正国有过一面之缘,相谈甚欢。

  凭借这层关系,钟正国也不至于和我过不去,和汉大政法系的学子过不去。同伟,你说是不是?”

  祁同伟点了点头,但心里却在摇头。

  高育良还是太天真了,太理想主义了。

  真以为自己掏心掏肺的对学生好,学生就一定会对他感激在心。

  不是每个人,都叫祁同伟。

  也不是每个人,都像祁同伟那样懂得感恩。

  侯亮平就是活生生的例子,高育良是怎么对他的,他又是怎么对高育良的?

  这里的钟小艾怎么样,祁同伟不知道,但剧里的钟小艾,他可是见过的。

  和侯亮平一路货色,高高在上、狂傲自大、咄咄逼人,就连说风凉话时的口气和表情,都是如出一辙。

  真的是,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

  指望她在钟正国面前说高育良的好话,怎么可能,不使坏就算好的了。

  但这话祁同伟现在不能直接说出来,否则就有挑拨离间的嫌疑,只有等到高育良自己吃了亏,才会明白什么叫人心险恶。

  当然,不直接说,旁敲侧击一下还是可以的。

  “老师,我觉得吧,您也不要太乐观了,毕竟汉大政法系出来那么多人,难保没有违法乱纪、道德败坏的,白眼狼恐怕也不在少数,还是警惕一点比较好。”

  高育良知道祁同伟是以侯亮平的例子提醒自己,便回道:

  “同伟,我教了钟小艾好几年,很了解她,为人仗义,豪爽大方,绝不可能是侯亮平那样的白眼狼。”

  祁同伟心里暗叫一声,真是怪了。

  这已经是第二次听到他人对钟小艾的评价了,上一次还是很多年前,梁璐说的,内容和高育良说的八九不离十。

  一人可能看错,两个人全都看错?

  那为什么剧里的钟小艾,会是那副德行?

  难道,钟小艾原本真的是一个很好的人,只是和侯亮平结婚之后,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跟着学坏了?

  还别说,真有这种可能。

  如果这个假设成立的话,现在的钟小艾已经和侯亮平分手多年,或许还保持着情义本色,会在钟正国面前,替高育良和汉大政法系的校友说好话。

  念及于此,祁同伟决定暂时先转移话题,等找个机会,深入的了解一下钟小艾,再下结论。

  “姨夫,既然老师这么说,肯定有他的道理,我们先把此事放到一边,静观其变,聊聊李达康吧。

  那家伙是个墙头草,两面派,明明是赵立春的人,又对我耍手段,借此接近您,钟正国来了之后,他很有可能会倒过去。”

  “李达康的问题有点复杂。”刘和光沉吟了一下,又道:

  “他搞经济的能力确实不错,而且不贪钱不好色,钟正国来了之后,按理说应该会拉拢。

  但李达康也有一个致命缺陷,当过赵立春的秘书,后来又在明面上投靠了我,如果再跟钟正国跑,岂不是成了三姓家奴,钟正国会信任他吗?”

  “如果钟正国是因为李达康的工作能力,进行拉拢,不管信任不信任,都无伤大雅。就怕李达康主动往上凑,然后给钟正国纳投名状。”高育良道。

  “投名状,具体指的什么?”刘和光问。

  “吕州,您刚才也说了,钟正国可能对吕州下手,李达康在吕州待了几年,可谓知根知底。

  吕州的干部队伍,虽然没有大问题,但较真的查,肯定也会有一些败类。

  如果李达康把他们卖给钟正国,哪怕问题不严重,也会成为一个突破口。”

  “那确实。”刘和光点头称是。

  “要不这样,别等他们动手,你先在吕州开展自查,抓几个典型出来,既能起到警醒作用,也能堵住李达康搞鬼。”

  “姨夫,我不同意这个做法。”祁同伟插嘴道:

  “如果现在开始自查,不但会搞得人心惶惶,还可能给钟正国提供介入吕州的借口。

  与其这样,还不如等着李达康叛变,再打个时间差,临时补救。”

  “时间差?”高育良想了想,似乎明白了。

  “同伟,你的意思是,先等李达康投靠钟正国之后,我们再自查。

  那样大家就会以为,都是他们搞的鬼,不至于破坏吕州队伍的团结。”

  “差不多是这个意思吧,毕竟这年头,真要认真查,能有多少完全清白的干部,还是队伍的团结和稳定最重要。”

  “问题在于,怎么才能在第一时间,知道李达康起异心了呢?”

  “老师,你别忘了,钟小艾现在离婚了,而她的前男友侯亮平,在林城市下辖的平原县当副县长,是李达康的下属。

  侯亮平得罪过李达康,李达康又是个小鸡肚肠的人,把侯亮平整治的够呛。

  如果不出意外的话,侯亮平肯定会展开行动,利用钟正国到汉东当省委书记的机会,扯虎皮拉大旗,争取打个翻身仗。

  假如李达康对侯亮平的态度缓和,甚至重用的话,那也可以成为投靠钟正国的筹码。”

  “有道理。”刘和光在边上边听边分析。

  “既然这样,那我们就盯好那个侯亮平,如果他有什么动作,李达康也就快了。”

  ……

  事实证明,祁同伟的猜测是对的。

  钟正国到汉东赴任后没几天,侯亮平就咸鱼翻身了。

  但祁同伟的猜测又不全对,因为提拔侯亮平的人,并非李达康。

  他被直接调离林城,再次到汉东省检察院工作,担任检察院反贪局副局长,兼职务犯罪侦查中心办公室主任(正处级)。

  这下,麻烦真的来了……

第349章 背后的故事

  对于侯亮平这个人,祁同伟的看法是非常复杂的。

  首先,祁同伟并不恨侯亮平。

  剧里的侯亮平是反贪局干部,祁厅长是贪腐分子,侯亮平抓祁厅长,顺便给陈海报仇,是他的职责,天经地义。

  祁厅长走投无路、自行了断,也是罪有应得。

首节上一节209/316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