苟在手术室加点升级 第155节

  “就目前而言啊,我们最应该做的就是,把毁损伤的治疗流程,先规范化,能够找到这个病种有效处理的下限,然后再去探索有效处理的上限之后,再去摸索专科基础技能构建的事情。”

  技能,是成熟的体系规范整理之后,被客观认可的,是觉得可以打包放在那里就被别人用的。

  就好比肌腱缝合术,不管是唐氏缝合发,还是单纯间断缝合或者是kessler缝合术,都是非常成熟的肌腱缝合技能,已经成了标准的专科基础技能,学会了,拿过去就能用,就能解决问题。

  可在毁损伤上,就还没有这样的系统认知。

  先要保证患者被规范化处

  理后不死,再去谈接受更好、更规范化的处理后,让患者的恢复和健复的情况更优。

  “这个我知道。”

  “课题如果存在跨越,那么就会极大可能性地存在耍流氓的嫌疑。”

  “稳扎稳打,是临床第一要素。一切地加速剂,都是不负责任的表现。”

  “不过,专科的搭建,在于相应的病种能够被有效性地进行处理。我们这边可以去总结适宜更普通创伤外科医生适用的临床诊疗规范,保证这个病种处理的效果下限。”

  “其实也不妨碍,我们创伤外科的一部分人,去塑造专科基础技能,提高毁损伤这个病种的治疗上限,毕竟,这一部分课题,可以让不普通的医师去做,你说呢?”徐凤年教授所站的视野和高度,明显与方闲不同。

  对此,方闲倒是也没有什么反驳的意见。

  本来就是如此。

  毁损伤这个病种,对于普通医师而言,甚至大部分医师而言,都是可怕的,是恐惧的。但是对于像徐凤年教授这样的一小部分医师而言,都已经成为了常规处理病种了。

  那么可能徐教授所在的团队,华西医院,就拥有绝对的能力通过高超的技术保证治疗下限,去努力追求上限的突破,使得治疗的效果更好。

  拓广地去探索整理,让更普通的医生都能适用的诊疗规范,是为了降低毁损伤这个病种的死亡率和可处理率。

  拔高、深入地去整理毁损伤的专科基础技能,是为了让本就可以处理毁损伤这个病种的医师。

  技术更高的医师,去探索如何让患者的功能康复、生活质量达到更高的高度,两者并不矛盾,也可以不前后序贯,只可能是需要,方闲同时要牵引两条科研方向的前进,并承担主要的作用,和领头作用……

  “徐教授是想把毁损伤,正式地归纳入创伤外科专科领域内的常见病种吧?”方闲如此问。

  “那是自然,谁不想做这样的事情呢?”徐凤年倒是也没有虚伪。

  重新定义一个病种,把一个病种纳入到常规的专科可处理病种内,这就是一种功德,可以入专科教科书的贡献。

  难度很大,过程很艰辛,但是一旦成功的话?

  那自然也是能够让业内都为之一震的。

  “徐老师,那如果这样的话,您可能就需要把您所在的团队,这些年总结归纳的,与毁损伤相关的理论、甚至是未成熟的理论,也要打开给我了?”方闲自然不傻。

  作为知道一些基本构成要素的人,方闲知道。

第171章 江湖的人心险恶(求订阅)

  方闲从徐凤年教授办公室回到了创伤中心手术室的休息室后,就第一时间被王环教授带进了她的办公室里。

  等听完王环教授转述给方闲的内容,方闲觉得格外滴蛋疼。

  他可能是有点太高看教授了。

  或者换一种说法说,他是小瞧了老教授们的不要脸程度。

  “诺,这就是江老教授,特意为你想要看到的东西,花费了一个晚上的时间,整理出来的资料。其中就包括你那位同学司青的所有诊疗方案,还有手术谈话签字的知情同意书、签字以及补签字的文书,还有手术记录……”

  “江老教授说,希望你能够在看了这些东西后,心念通达,早日选择好专科的方向,稳扎稳打,好好的学习和进步。”

  “江老教授,同样还说,他如今虽然已经退休,淡化出了临床,不在医院里任职,但好在他年纪尚轻。”

  “相遇就是有缘,他特意让本院的江洋医师,常驻手术室里,成为与他江老教授之间的传话人,若你有任何疑问,都可以让江洋带给江老教授,江老教授会知无不言。”

  “如果你想要进胸外科,他可以保证,你能够享受到国内最顶级的胸外科专科各种资源的轮番轰炸……”

  方闲则苦笑着对王环说:“婶子,所以,我这是,去吃个饭,说了几句胡话,就被江老教授缠上了?”

  “这算什么有缘?”

  不要脸。

  嘿,方闲是真没想到,祸事和麻烦还能这么惹到身上。

  这个江洋,哪里是来找自己理论自己给江老教授麻烦的,就是江老教授授意下,主动贴上来的,先上来就对自己一顿轮番的轰炸,占据了道德的制高点后。

  绑在自己旁边。

  这下好了,方闲想要看到的东西,江老教授都送来了,而且还美其名曰地给方闲送来了一个问题投放筒,方闲有任何问题都可以让江洋传话给江老教授,江老教授尽力解答。

  把让自己带一下江洋偷换概念成要全心全力地给方闲引路!

  这得多不要脸啊?

  王环则按了按太阳穴,说:“小方你可还记得,前些时间,外面出现了那种关于你学习方式的拓本和小册子啊?”

  方闲点了点头。

  问:“王教授,那这和江老师要跟着我,有什么关系呢?”

  江洋如今本是胸外科的医师,而且也是颇为有资质的主治医师,能力本身就不差,把他送到自己旁边来,这是啥意思吗?

  “每一个不管是学科带头人也好,还是如同杨弋风教授一般的完美医师也好,都不是个人英雄主义,而是一个庞大团队体系的搭建。”

  “就好比我们创伤中心手术室,就只是我老师周教授以及杨教授成为完美医师后,遗留下的一个环节。”

  “团队你懂吗?”

  “你浑身是铁打得多少钉儿?你

  肯定还要有人帮忙的。”

  “我已经是在尽力地堵了,堵住一些要往你身边送的人了,可也不是所有的豁口都能堵得住的。”王环叹了一口气。

  方闲则好奇:“那江洋老师,他就真的愿意,以后跟着我啊?他是主治,我只是一个小小的硕士研究生。”

  方闲目前对‘跟屁虫’没啥概念,但是方闲一直都以为,自己很菜的啊,就算是主治,可能能力也比自己高。

  江洋不是早上才说,自己算个啥的么?

  怎么下午,还就要走到成为跟着自己学习的跟屁虫这路数了呢?

  这招数,方闲是真的没看懂。

  “嘿。”

  “主治还不愿意,那你是没看到,很优秀的学员带着副教授和教授一起做课题的呢?”

  “那徐教授与你一起做课题的时候,没见到你觉得徐教授是不愿意?”

  王环这么说完,就道:“这些东西,既然送都送来了,那你也看看吧。”

  “我其实都说了,最好是等周教授回来再处理,这样会更加完美一些,不是我不想帮你处理,而是有些事情,也不是我能全盘左右的。”

  “就好比这位江老教授,他退休之前,也是4级医师,距离成为学科带头人也不差特别多,只是创新和创造出的新术式和新理念不够,不是水平不济。”

  “还是前辈,他都这么‘低声下气’了,我还能直接拒绝啊?”

  方闲闻言,默默地翻开了,一位名为司青的病人的病例资料。

  抬头就是湘南大学附属医院,然后是标准格式化的姓名、年龄、住院号等。

  她于其他人,于这个医院而言,就是一个很普普通通的病人。

  没什么特殊的身份,也没啥家境,别人凭什么要对她有什么恶意呢?

  谈话、签字、治疗方案,治疗流程等,全都是列在了这里。

  而且江老教授多牛逼啊,直接把当年最先进的化疗方案以及当年的骨肿瘤专家治疗共识,包括湘南大学附属医院当年在骨肿瘤科任职的教授的研究方案、治疗标准化流程,都给了出来。

  用药的剂量没问题、手续都没问题,但是人死了,那是教授的责任么……

  甚至于,包括眼角膜捐献的谈话签字同意书,也是被江老教授从病案室里面给抽了出来,摆在了面前。

  还是司青同学自己的签名。

  她的笔迹,方闲早已经模糊,但是大概是本人签名。

  而且还有一句话。

  “本人故去后自愿捐献眼角膜作为移植……”

  方闲就把病历资料老老实实地捆了起来,推到了王环的面前。

  “这就不看了?之前这么好奇的东西。就看这么一会儿?”王环好奇地看向了方闲。

  方闲则微微苦笑了一下,回:“婶子,江湖很大,但人心狡诈。我就是个普通人,都能犯认知错误,总以为自己不普通,总以为这世界上有很多不为人知的不

  公平。”

  “我比周希音还大两岁,所以我们都能出现认知错误!”

  “她也就是个身份稍微不一般、稍微优秀一点点的普通人,她能够找得到的资料,能够动用的资源,她的认知,又能有多少?”

  “我还全都信了,这不就是在接受教育么?”

  “教育接收一点就差不多该下课了。婶子您都亲自看过的,我还继续看什么呢?”

  方闲觉得有些好笑,好笑自己啊,觉得周希音可能是发现了什么了不得东西,有一个大瓜吃在了自己身边人,然后这里面还可能涉及到器官买卖,等等等等诸多变数……

  可方闲忘记了一个本质。

  那小妮子才多大,她能有多妖孽,又不是侦探也不是做警察的,她在那里闹腾,自己跟着瞎起哄什么劲儿。

  大瓜没吃到,案子也没破,倒是让自己见识到了人心的复杂。

  多了一个莫名其妙的传话筒

  还被他训了一顿,这上哪里说理去。

  “心结解开了?不去纠结了?”王环这么问,倒是也没嘲笑方闲。

  “婶子,您想笑就笑吧,反正笑过了,明天该怎么样还是怎么样。”

  “主要也是我太年轻了,有太多不懂的东西。比如说我不懂,林辉老师所说的厉害是怎么样的厉害。”

  “也不懂,杨教授让我非要去华中赛区的根本原因,更加不懂,杨教授其实还准备了秘密武器。”

  “也不太懂,其实我两个还没毕业的师兄,其实是为了让我的老师别再折腾。”

  “我所以就更加不明白,华中赛区的比赛过程中,还有人赌内盘外盘的,更不知道,还有谁在外盘上下了重注……”

  “再比如,周教授和桂教授会出现在赛场上这件事,我到现在也不懂。更加不知道,周教授还提前就带着桂教授……”

  很多知心的话,方闲基本找不到合适的亲近人,但索性婶子王环教授算亲近的人。

  因此在合适的机会下,方闲便如同说故事一样把心里话全盘吐出。

  王环听完后,想要摸摸方闲的头,可又觉得方闲的年纪不算小了,就拍了拍他肩膀:“能认识到自己也是个普通人,就证明你已经开始成长了。”

第172章 吃不到葡萄(求订阅)

  王环这么一说,被王环怼的几个青年也是小人得志地眼睛一亮起来。

  江洋低下了头颅。

  方闲则是赶紧开溜。

首节上一节155/157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