苟在手术室加点升级 第156节

  不吃瓜,好好做一个医生,技能点和技能的提升,才是根本。

  只有更多的技能点,才能够让方闲的能力得到更大的提升,才能够更加自主……

  方闲如今,明白了一个点。

  5级技能的经验值,提升到6级,需要的技能点是五十万点,这些技能点加点上去,如果没有什么东西改变,那么绝对是白瞎。

  而在加点之后,得到的东西,或许就是自己拓宽如意级技能眼界和到真正如意级技能的根本。

  那是什么呢?

  不知道,但去知道,是多有意思的一件事……

  或许不管如何选择发展路线,本身都是有意义的,只是各自的偏重与倚重,会不太一样。

  如果早早地就把基础技能提升到一定的程度后,再决定选择了一个专科,那么继续深入下去,就能够很快成为专科成熟的医生。

  但这样的抉择,必然会让自己的视野和接触的病种,都相对局限于这个专科内,到时候即便是想要转其他的亚专科,可能在学习、推患者治疗方案的时候,都不由自主地带上专科的思维和痕迹。

  但是不过早地去触碰专科的内容,至少不深入,全都是浅尝辄止的话,在治病方面,可能不如专科医生,但是在尝试、开拓方面,就要比专科医生有更远、更宽阔的视角。

  不进专科,就真的难以治病了么,那其实也未必……

  方闲再做了一个缝合、一个切开、一个清创,再次拿到了将近一百点左右的技能点,且看到老球在利用自己与他一并开发出来的缝合术,也给自己捐献了大概四十多点技能点后,方闲心情大好地一个人出去下馆子了。

  不管别人怎么想,怎么劝,但有一点是对的。

  那就是如果可以通过主张独属于自己的东西,让一个病种的处理,沾染上独属于自己的痕迹,那么不管是其他人的任何人在进行医疗活动时,就相当于自己是有贡献的。

  这条路,是方闲如今必须要紧紧抓住的一条路线,获得大量技能点,让自己从亲自去得到技能点,化身为幕后老板的路线。

  或许这会浪费许多时间,甚至会被别人理解为一个怪人行为,但好处之大,是毋庸置疑的。

  ……

  擂饭,擂辣椒拌饭,又辣又香且重口味。

  方闲选择的是奢侈的三拼,擂椒东江湖小鱼仔,擂辣椒炒鸡蛋与擂辣椒茄子三拼,需要二十九个大洋可以拼凑出来一份,老板还奢侈地送了一份紫菜鸡蛋汤。

  店里面有空调,方闲都吃得额头隐隐出汗,但爽是真的爽。

  就是吃完且放肆后,胃有点痛。

  因此,在走出擂饭馆子时,方闲又决定,短时间内,还是

  不要吃这么重口味的东西了,身体才是最重要的本钱。

  到了出租屋里,方闲再次把房间打扫了一遍!

  然后满头大汗后,偏离冷空调的出风口,闲坐着开始玩手机,左手拿着纸巾开始擦汗。

  就看到了,自己的周某师妹发来了信息:“方师兄,我错了,是不是给你带来了麻烦?”

  方闲看了,觉得又好笑,又无奈。

  错的是周希音么?错的是自己啊。

  周希音这只年纪轻轻的小姑娘,自己为何要求她要掌控一切了,反倒是自己,明明知道这手术室里就是一个八卦大熔炉,还听风就是雨。

  不淡定的是自己,而不是周希音。

  而周希音继续说:“方师兄如果觉得这个麻烦很碍手碍脚的话,我或许可以帮忙,毕竟这件事,对方师兄而言,也是不太公平……”

  看到周希音这么讲,方闲赶紧闪烁着头皮,回:“别了,周师妹。我觉得现在这样就挺好的。”

  有些事情,是真的不需要你觉得不公平了。

  的确,周希音是一个心里很善良的女孩子,她不管在面对任何人,任何事情的时候,都会讲道理。

  可问题就是,她的视野,她的认知,又不足以支撑她的讲道理,且她也是有点小心思,小心机的……

  还特意造出来了一个小哥哥……

  啧啧。

  周希音很快就回复了:“所以说,手术室里在传,江良安老教授要带教方师兄,且江洋医生是方师兄现在的临床和科研团队助理这个传言也是真的了?”

  “但是其实,胸外科的方老教授,即便是在胸外科的专科领域上的成就和水平,尚且不在国内的最顶尖之列,江洋医生的能力也不是本院内最好的助手和合作伙伴的……”

  周希音又好心好意地给方闲这么分析。

  “我觉得挺好的,江医生他也挺好的。”方闲现在对周希音也有点害怕,她这身份,要搞事情,可能就是分分钟的事情。

  虽然不大吧,结果也让人有点忍俊不禁觉得好笑,但还是少接触为妙。

  “可这样,是不是稍微有点太不要脸了,方师兄你根本就不需要江老教授的指点……”周希音又问。

  “江老教授肯定也有能够指点自己的地方的,周师妹,谢谢的关心啊。”

  “你现在已经能够进入到本院的创伤中心参加集训,努力学习,才是你要专心做的事情,集训的要求也不特别简单……”方闲劝。

  “其实也还好吧,我的缝合术已经到了4级,清创术和切开术都是3级,如今更有很多教授的指点和带教,也就是半年到一年的时间,应该就能满足要求了。”

  “不需要特别长的时间吧。”

  “自然,和方师兄你肯定比不了……”周希音颇为大言不惭。

  只是方闲看完,眉头稍稍一拧,很快恍然。

  李球的缝合术能够到4级,全靠意外。但

  是周希音到4级,却是全靠着她自己的天赋与不懈努力。作为能够在21岁这么年轻的年纪就能拥有3级基础技能的天赋型选手,或许创伤中心的集训考核,于她而言是真的不值一提。

  如果仅仅是对标留下创伤中心的标准的话,像周希音这样的天赋,不可能留不下来的,不然的话,创伤中心手术室,就不可能有新鲜血液了……

  方闲没继续与周希音对话,只是看到了江洋医生也发来了解释和道歉的信息。

  “方医生,不好意思啊,我刚刚与江良安教授见了面,知道了更多的事情细节和真相。”

  “给你带来了不少的麻烦和拖累。”

  “当然,手术室里也有一些关于我的风言风语,但好在大部分的风言风语都是与我有关,没有让方医生你为难。希望方医生不要觉得我厚脸皮。”

  “即便觉得,也希望可以和方医生合作愉快。”江洋如此般说。

  方闲看完,一时间不知道该怎么回,那也就索性不回了。

  方闲甚至就连这件事的细节,都不去回顾了,反正啊,现在的创伤中心手术室,挺危险的,自己仿佛一个适合婚配年龄的大姑娘,只要留下缝隙,就能被人钻进来。

  其实,这也不是一件特别坏的事情。

  方闲没果断且干脆地拒绝江洋,没有去与王环教授果决地表态,是方闲现在是真的需要人来给他‘打工’。

  没人给自己打工,没有人去使用自己琢磨出来的新术式在临床,那怎么可能有技能点?

  基于这一点,方闲甚至也没有拒绝徐凤年教授的提议,让一部分人,让徐凤年团队所在的华西医院的一部分老师,先跨越步子地去在临床上总结和直接施展技能。

  只要方闲敢给,他就敢去试验,因为他所在的团队,即便是没有总结技能的情况下,也已经能够通过高等级的基础技能保证患者的救治过程,处于一个相对有利的底线。

  徐凤年教授所在的团队,不需要方闲去推广‘青春版’、‘阉割版’的治疗方案和流程,他们已经可以大力出奇迹了,因此他们可以随时去探索治疗的上限在哪里……

  所以,自己有必要提前先把这个毁损伤的清创术、毁损伤的缝合术以及毁损伤的重建术三个专科基础技能给搭建起来

  该怎么搭建呢?

  如果是以前的话,很久以前,方闲是会不着急地慢慢去等的。

  不等能怎么办,这个技能,压根就不在面板里面。

  可现在,方闲就不必去等了啊。

  【当前技能点剩余:23329!】

  今天的技能点收获虽然不多,但是次数多啊。

  如果说,桂元平老师没有欺骗自己的话,那么专科基础技能,就是基础技能与专科基础理论的有机结合

  嗯!

  毁损伤,目前隶属于创伤外科的病种,但其实,毁损伤又是普外科、血管外科、肝胆脾胰外科、脊柱外科等诸多外科的一个综合性的病种。

  因此?

第173章 看笑话很有意思?(求订阅)

  “小方,手术室里都在传,说你选了胸外科的江洋医生当‘助手’?这事是真的还是假的?”

  早上,方闲第一台进到临床缝合时,就正好遇到了郑教授,郑教授的眼神黯淡,说话的语气低沉。

  方闲不知道郑教授是从哪里来的这么多听说,便道:“郑教授,我没想过找助手啊,我够什么资格找个助手?”

  “是胸外科的江良安老教授,说让江洋老师当一个我们之间的传话筒……”

  方闲如实说。

  郑白眼教授是创伤中心目前的主任,也是第四任主任,方闲不会在他面前说谎。

  而且,方闲也依稀记得,邹君子曾经八卦过郑教授,说郑教授如今这个主任,就只能做胸外科相关的内容了,不像前面几位主任们那么多能手。

  “江洋有些不靠谱,你若不喜他,就私下里与我讲,江老教授虽然把江洋送了进来,可我这边还没完全表态。”

  “你记得切莫被他的一些想法给带歪……”

  方闲偏头,看向郑教授,然后郑重地点了点头。

  “老师林辉就是被他这一位纯粹的理论研究爱好者给带偏了,千万记得前车之鉴,虽然你老师不在?”

  “也正好他不在!”

  “不然这个江洋估计就要被打了……”郑白眼教授也稍微觉醒了幽默细胞似的。

  方闲听完,眼皮略微一翻。

  “郑教授与江洋很熟吧?”方闲低声问,同时不忘示意旁边的另外一位不知名的助手老师帮忙剪线。

  用持针器敲了敲镊子,发出响声,打断吃瓜的助手老师。

  “我再进创伤中心之前,就是在胸外科工作的,这位叫江洋的同学,当时还只是刚好有资格留院。”

  “不过到现在,都过去了有几年了,不算特别熟悉。”

  “但在科室里,林辉不止一次地在我这里告状,说是这个江洋害了他……”郑白眼教授这么提醒着方闲。

  方闲听完,心里多了几分戒备,但表面上没多说什么。

  先往前走,再慢慢看吧。

  手术室里的传言、传说,方闲早已经将信将疑了,不可不信却也不可全信。

  郑教授许久没有回胸外科任职,那么新进的江洋医生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郑教授肯定是了解得不多。

  了解不多,但又有所耳闻,证明这个江洋还是有点东西的。

  纯粹的理论研究爱好者?

  ……

  方闲下了台,拿下高达五十点的技能点后,就选择先回了切开组休息室门口休息。

  结果就发现,邹君子以及蒋宇航二人,每个人都捧着一本小册子又在那里看。

  “这又是新流行的什么刊物?你们打哪里买来的?”方闲有过之前的见识,因此见怪不怪,只如此问他们。

首节上一节156/157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