苟在手术室加点升级 第154节

  然后才能形成规范化的治疗流程

  但这仍然还是只是一种流程,即便是方闲之前开发的“青春版”、“正式版”治疗流程,但仍然不够凝练,不够浓缩,还不够精要。

  无法形成相应的术式,对应的术式与解决方案。

  如同骨折,骨折可以治疗,是一种概念,是有人先做了这样的事情,然后才有人去讨论骨折该怎么治疗,保守治疗,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又规范化后,形成了骨折的钢板螺钉内固定术,然后再有髓内钉内固定术等等诸多模式。

  但是想要从骨折治疗开始这一步,就直接跳转到骨折切开复位钢板螺钉内固定术,这个标准的对应术式?

  “我们后面慢慢聊啊。”方闲说。

  “徐教授,您没事吧?”血管外科的教授也是这么安抚。

  目前,毁损伤的处理,比较关键的三个因素,就是创伤外科、血管外科以及普外科医师,共同进

  行规范化处理流程。

  “没事,我没事。”徐凤年摇头,但是眼睛所注视的方向,仍然在方闲所在之处。

  方闲则看了看,自己今天若有所悟之后,在自己的透明面板一角,刚开始出现的若隐若现的‘毁损伤缝合术’、‘毁损伤切开术’等技能,嘴角莞尔一笑。

  专科技能嘛,也可以先定个小目标。

  比如说,开发出来那么几个,以前没有的专科基础技能喽。

  ……

  手术正式开始的时候。

  邹君子、蒋宇航以及周希音三人,都来到了手术间。

  还有两位助手,方闲这会儿转头看去时,才发现,其中一位助手还正好就是早上找过自己的那位逗比“江洋”。

  不过方闲并未理会,而是扫视着手术室里面,出现的这一群人。

  自己、邹君子、蒋宇航和周希音,都是本院学生。

  江洋则是本院的医师,但是。

  除此之外,不管是徐凤年教授,还是血管外科的,自朱叨叨教授离开后新来的冷教授,都是外院的人,甚至就连除了江洋之外的另外一个助手,也不是本院医师。

  或许,手术室里面助手,也有助手一套的运行机制,比如说主治或者副教授到了什么样的水平,就可以来这里当助手,参与各种各样的术式。

  周希音几个人则是为了增长见识……

  方闲也是刚刚才知道,或许是创伤中心手术室里面的有些上级,知道徐凤年教授如今在做的,就是一个专科的从无到有的建立。

  而徐凤年带着方闲所做的,就是专科治疗流程,是一个技能的完整版本,不规范版本,若是等这一套流程更加标准且精准后,就会被医学会陈设为新的技能,列于医学技能列表内。

  这样的经历,极为难得,因为现有的很多技能,都是通过整理很久以前就存在的医学相关技能,早已经成熟,错过了初次出现的时间段。

  属于回顾性的研究。

  回顾,总是存在偏见的,或许就会对一些东西视而不见。

  “们三个今天先不操作,小方,你来。我知道你肯定又琢磨到了什么新的东西。”徐凤年教授见方闲虽然不能用嘴巴说。

  但是方闲可以用实力和操作来讲话。

  周希音三个人都看向方闲,蒋宇航则有些遗憾地问:“徐教授,今天方闲他不用记录数据了么?”

  记录数据,负责对他们的操作进行客观审核与打分,才是方闲平日里要做的事情啊?

  徐凤年左右看了一圈:“今天的操作不打分,大家都好好看,好好学。”

  “哪里有学生给老师打分的。”

  听到徐凤年教授这么讲,血管外科的冷教授则道:“徐教授太过谦虚了吧?虽然?”

  冷教授欲言又止。

  大哥,咱们好歹也是主刀,之所以会让学员来操作,只是为了给他们学习和集训的机会,虽然方闲偶尔可以处理一些

  创面,会比你都处理得更好。

  但是你早就可以完成所有的手术操作了,只是为了偷懒啊?

  难道不是么?

  集训学习对应的另外一个层面就是上级休息啊。

  “冷教授看完了就知道了。”徐凤年并未进行太多的解释。

  心里却默默地说,若是看完了您还不知道的话,那么您就不必知道了,因为有些事情真相,对你们来说,实在是太过于扎心。

  方闲也未拒绝,但是说:“徐教授,我们目前的重心其实还是让邹君子、周希音还有蒋宇航师兄三人对‘降级版’治疗流程的规范化梳理。”

  “看我操作,就对我们课题的进展和课题进行的意义,并不是很大。”

  徐教授,课题是不能跳的啊。除非你想一条龙地都做完。

  但是,现在一条龙被查得很严。

  是的,越是跳跃或者跨越步骤越多的课题,就会被查得越是严格,就是避免出现了什么差池,最后出现无法弥补的后果。

  一步一步来,稳扎稳打,只求稳进,不求激进,是当前医学会的主题,也是受到过的教训。

  “你先做……”徐凤年哪里管得了这么多。

  你如果不是吹牛,那就先让我过过眼福。

  妈了个巴子的。

  还真的有人能够在当年那种风云际会后,那么一个大时代后,医学会发展了二十年的情况下,还能够创造出专科基础技能啊?

  这得多能耐?

  血管缝合术、神经缝合术、肌腱缝合术,这些,其实都是专科基础技能,起源于缝合术,但又不同于缝合术……

  但是,即便是专科基础技能,在当年那么一个大时代下,被那么多人一拥而上,基本上把所有的专科基础技能的融合和开发,搜刮得干干净净。

  包括徐凤年,当初也是自己归纳和整理了一套,关于骨盆骨折骨架重建这一个专科技能的定义内容,使得他现在成为了这方面的大家。

  或许很多人都觉得,他能够做毁损伤,是清创得好,其实就是有耐于,他理解最为深刻的重建术。

  方闲就开始操作了。

  也没有什么特别的,就是清创术,而且技能等级也不是特别高,就是控制在了之前的底线,3级清创术的水平。

  3级清创术,是很多医学生都能够达到的操作水准。

  但是,此刻方闲的清创术,却又夹杂了很多的私货在内。仿佛好像就是专为毁损伤而生,专为毁损伤的清创而修正似的。

第170章 你家祖坟干了什么?(求订阅)

  徐凤年对方闲的态度转变,一直持续到了手术结束。

  手术结束后,徐凤年教授就直接把方闲给推出了手术室,然后带进了小巷子里。

  就连冷教授想要跟过去,都被徐凤年给轰出来了。

  一路七弯八绕之后,方闲才第一次来到徐凤年教授级别的办公室。

  应该不是在手术室所在楼层,而是在手术室楼层更上一层的夹层里,走廊里面的光线闭塞,日光不可入,声控灯方才把走道照得亮堂。

  徐凤年教授走到一处后,用钥匙打开了办公室的门,推开后。

  方闲第一时间就看到了刺目的阳光洒下,且里面的空调一直持续性地开着,比走廊里面还要凉快很多。

  徐凤年教授开了灯,然后才道:“小方,先坐,随便坐,我去烧壶水,咱们先泡一杯茶,边喝边聊……”

  “我来吧,徐教授。”方闲眼珠子转动了两圈,还是觉得自己不要太过于孤傲了。

  之前那位神奇的‘江洋兄’,有些话说的还是对的,自己虽然现在的基本功很扎实,开拓能力很强,其实综合能力,比起真正的专科医师,没那么强。

  只是潜力和能够达到的高度,可能不在一个层面,但那是未来的事情。

  “那你负责烧水,我去拿茶叶和茶具,我给你讲啊小方,我喜欢茶,所以就把老伙计都一并带上了……”

  徐凤年教授的办公室还是一个套间,似乎里面还有更大的空间。

  不过即便只是最外面的大厅,就陈设颇为典雅。

  有宽厚肥硕的绿萝,枝繁叶茂,更有一株小盆栽,在窗口的阳台上,显得颇为精致,看起来好像是小四季青树苗,或者其他,方闲没太多研究。

  最中间,则是一方茶桌,可自动式供水的那种,应该是下面放着一瓶矿泉水,可以自动烧水,还有过滤装置,这样的茶桌,之前方闲有在方云叔的办公室里见到过。

  桌子很高,应该不为办公,只为喝茶。

  然后还配了四把红漆木椅

  “娘的,我的茶叶应该是被哪个老东西给顺走了,留下来的就只有这一包金井绿茶了。”

  “别让我知道到底是谁,怎么还偷东西了呢?”徐凤年出来时,就破口大骂。

  方闲错愕,觉得徐凤年这句话的信息含量有点大,也觉得这些主刀的老教授们,都是不是一些老顽童,怎么还有偷茶叶这样的说法?

  方闲则说:“徐教授,我不会喝茶,只当水饮,好茶叶给我估计都是浪费了。”

  “就这个便好,我主要是想与徐教授您探讨一些问题。”

  “我也不太会喝茶,没啥讲究。”徐凤年热情靠近,然后嘴角也微微咧开,对方闲格外有一种莫名的‘讨好’。

  一切都准备作罢。

  方闲只是喝了一口,觉得稍微有点清香进嘴。

  徐凤年就回味着

  说:“你别说,沙市本地出产的这金井绿茶,也是别有一番风味,不浓不淡,虽然没有红茶的那种浓厚味儿,可作为入门茶来品,也是很舒服的。”

  “它……”

  徐凤年想要继续与方闲讲些什么的时候,看着方闲快速眨动眼睛,似乎是有些迷茫,真不懂茶,就赶紧又转移话题,接着说:“小方,咱们还是讨论正题吧?”

  “真的可有把基础技能和毁损伤的相关理论结合起来,最终归类整理为医学会可认证的那种技能?”

  技能,是医学会对手术术式、操作、治疗规范流程的一种定义。

  比如说缝合术,就是一种技能。

  再比如说阑尾切除术,也是一种被规范整理过的技能。

  否则的话,就只是操作。

  比如说,目前毁损伤的治疗,就是用清创术、缝合术等各种基础技能去对应,还没有彻底的系统化,归类化,因此无法被总结成一套完善的诊疗流程,因此还无法广泛地进行开展。

  而目前,徐凤年带着方闲所作的事情,比如说把应对毁损伤的治疗过程,清创、缝合、切开、重建术等各种技能进行探索,探索出来最低的标准和最高的标准之后,便形成了规范治疗的流程。

  在流程经过了时间的证明后,可能就慢慢地演化成医学会认可的,成熟的技能出来。

  而每一个专科,最开始出现的技能,就是专科基础技能。

  如手外科的肌腱缝合术、血管缝合术以及神经缝合术,然后才在这些基础技能之上,继续深入演化出来了,肌腱转位重建、血管再植、肌腱搬运、皮瓣移植等在专科内深耕细作而形成的专科标准技能!

  毁损伤这个病种,目前就是连基础的专科基础技能都还没出现,目前医学界对这个病种的认知,还处于非常基础的阶段。

  方闲闻言,非常谨慎地讲:“徐教授,这个保证谁也不好说明,不过有一些想法罢了。”

  “其实是这样的徐教授,在我接触这个课题之前,我也与我的同学上个月去医学会申请了一个关于缝合术新理念开发的课题,所以才对临床科研有一定的基础性了解。”

首节上一节154/157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