苟在武道世界成圣 第51节

  这是让自己挂职变全职。

  河司巡检看似手握一定权柄,不仅责任多了很多,而且还比寻常河道巡守危险多了。

  最重要是要直面河匪。

  月薪翻十倍也不过二三十两,犯不上为此拼命。

  “谢大人提携!”

  陈庆抱拳,语气恳切,“卑职虽侥幸中试,然根基浅薄,武艺粗陋,唯恐无能误事,坏了运河安澜。”

  他稍顿,观察着柯云启脸色继续道,“其二,黑石滩险工干系重大,万一……万一稍有差池,卑职粉身碎骨事小,若连累大人清誉,万死难辞其咎!”

  签押房内一时静默,只余香炉中檀香袅袅。

  “也罢。”

  好半晌,柯云启才开口道:“强扭的瓜不甜。既然你自认才疏学浅,不堪重任,本官也不勉强。”

  陈庆心中微微一松。

  “不过。”

  柯云启话锋一转,“你如今实力再任巡守,未免屈才。那就升为挂职河使吧,月俸三倍。莫要再让本官失望了。”

  挂职河使,日后连日常巡值都可免去,除非再遇都尉遇刺这等大事,平日清闲得很。

  陈庆抱拳道:“多谢大人恩典!卑职陈庆,定当竭尽全力,不负大人栽培!”

  “嗯,下去吧。”

  柯云启挥了挥手,语气已恢复平淡,不再看陈庆。

  “卑职告退!”

  陈庆恭敬地行礼,缓缓退出了签押房。

  “如何?”

  程明快步走了过来笑问道。

  陈庆简述了后半段,程明听罢连连点头。

  陈庆抱拳:“多谢头儿美言。”

  程明定在总河使面前替他说了不少好话。

  “害,小事。”

  程明摆摆手,随即面露难色,“阿庆,这个月的资助……恐怕要晚些……”

  陈庆低声问:“头儿,可是有难处?”

  一个家族运转,断无可能因“芝麻绿豆”屡次延迟,莫非程家出了状况?

  “无妨。”

  程明摆手,“生意难做,族中开支也大,熬过这阵子再说。”

  陈庆看程明不愿多说,他也没在多问。

  两人闲聊了片刻,程明便匆匆离去了。

  陈庆也收拾了一番,向着家中走去。

  这里靠近内城,所以街道也是十分热闹。

  远处,天聚、广昌两家武馆的馆徒正敲锣打鼓、高举牌匾招生。

  陈庆扫了一眼,带队的是暗劲弟子,领着几个明劲门徒,引得路人驻足围观。

  看来武馆间的竞争也日趋激烈。

  街道两旁药堂、兵器铺林立。

  药堂不仅行医,更兼售血气散、血气丸等武者用度,价格并不便宜,普通百姓只能望而却步。

  据说内城万宝堂,专门卖宝鱼,宝药,连进门都得验明资格。

  此刻医馆人流如织,除了买补药的,更有不少习武之人进出。

  “看来这世道学医也是不错。”

  陈庆看到这,心中思忖赚钱的方法。

  资助,挂职都属于细水长流。

  高林县内,赚大钱的门路早被豪族帮派把持。

  余下最快的法子,便是杀人越货。

  但这终非正道,风险极高,万一踢到铁板便是死路。

  他目光转向另一处人流汇聚之地通缉告示栏。

  栏前聚集着各色人等,身材魁梧的壮汉、斗笠遮面的江湖客。

  他们正是捉刀人,专门负责缉拿通缉告示栏上赏金而活,若是出的起价格,有的时候也会接‘私活’。

  榜上所悬,皆是王朝通缉的要犯,如花间大盗、绿林悍匪,乃至恶贯满盈的江湖狠人。

  赏金由朝廷所定,亦有苦主追加悬红。

  若能做成一票大的,足够几年衣食无忧。

  其中不乏凶悍之徒,手上既有官差性命,也沾过捉刀人的血。

  “这捉刀人也十分危险。”

  陈庆暗自摇头。

  能上通缉榜的绝非庸手,皆是刀口舔血的亡命徒。

  当然,捉刀人除了缉凶,平日也寻觅深山宝药、大泽宝鱼。

  两者都有着异兽守护,凶险异常。

  多少人千辛万苦寻得宝地,最终却成了异兽腹中餐。

  陈庆一边闲逛,一边思量。

  街道两侧小摊贩云集,所售之物五花八门:缺口缺釉的粗瓷碗、纸页焦黄的线装书、形状怪异的木雕石块,竟还有卖旧肚兜的。

  陈庆蹲下来,看了看。

  摊主是个精瘦的老头见陈庆驻足,立刻堆起满脸的笑:“哎哟,这位爷,您瞧瞧,都是祖上留下来的老物件,指不定哪件就是传家宝,暗藏玄机呢!”

  他蹲下身,目光落在一本封皮残破的小册子上。

  “好眼力啊!这位爷一看就是识货的!”

  摊主顿时一副神神叨叨的道。

  “您别看它破旧,这年头,破的不一定就是旧的,旧的……嘿,那学问可就深喽!”

  摊主一边说,一边将那册子凑近了陈庆,嘴里的话像裹了蜜的钩子:“您再仔细瞧瞧这纸张?寻常烂纸能放这么多年不烂成渣吗?还有这线,韧着呢!指不定里头藏着什么……失传的啥玩意儿?”

  他刻意将‘失传的啥玩意儿’几个字咬得又重又含糊。

  “我就随便看看。”

  陈庆起身离去。

  还真有人信在路边随便买个破物件,里面就藏着绝世武学!?

  反正他不信。

  (月初求个票)

第54章 提亲

  接下来的日子,周院恢复了表面的平静。

  陈庆的生活变成了刻板的两点一线,白天在周院苦练通臂桩功,打磨筋骨;入夜归家,则在小院里凝神修炼钓蟾劲,磨砺疾风刀法。

  除了必要的吃饭睡觉,他几乎将所有时间都倾注在修炼之上,心无旁骛。

  这样近乎自虐般的苦修,持续了两个多月。

  【命格:天道酬勤,必有所成】

  【通臂桩功大成(952/2000)】

  【通臂拳大成(815/2000)】

  【疾风刀法大成(21/1000)】

  【钓蟾劲小成(287/500)】

  通臂桩功的进度条在【天道酬勤】的加持下,缓慢而坚定地向前推进。一切似乎都按部就班,有条不紊。

  师父周良起初对陈庆这位新晋的武秀才还抱有一丝期待,时不时会关注陈庆的进度,看看这块“中下之资”的璞玉,是否真有机会叩开第三次化劲的门户。

  然而,陈庆淬炼劲力的速度终究算不上惊艳,根骨的局限在日复一日的修炼中显露无疑。

  如果没有【天道酬勤】命格,他的命运恐怕与黯然离开的郭大锤相差无几。

  渐渐地,周良查看的次数越来越少。

  除了陈庆的进境未能点燃希望,更让周良忧心的是周院的“造血”能力正在急剧衰退。

  曾经每月都有络绎不绝的新面孔拜入山门,多时甚至达到两位数。

  可近两个月来,新入门的弟子屈指可数,加起来不过三五人。

  松风武馆在武科上废了秦烈之事,影响远不止于他个人颜面,更沉重打击了周院的声望。

  加之松风武馆暗地里散布的流言蜚语,让许多原本有意拜师的人对周院望而却步。

  周良眉间的川字纹日益深刻,心思飘忽,目光时常越过院墙,不知道想些什么。

  这天,陈庆刚打完两遍通臂桩功,汗透衣衫,正坐在廊下石凳上擦拭额角。

  他的目光投向周院深处的客房。

  今日有贵客登门,周良亲自迎入,周雨在一旁作陪。

  来者是一位气度沉稳的中年男子和一个眼神锐利的青年。

  院中弟子们早已窃窃私语,议论纷纷。

  “那两位是谁?”

  “是螳螂拳的刘泽刘师傅!旁边是他独子刘念波,乙榜第九的武秀才!”

  “乙榜第九?比陈师兄的排名还高?”

  “听说已是暗劲圆满,今年年底就要尝试第三次叩关了……”

  ……

  刘泽不仅是螳螂拳高手,而且还是武举,在高林县内名气不小。

首节上一节51/139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