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重器足够强大,可承载大道,修出法之大道,便有法家大道,天下可治。
天网?陆正顿时想到了一个词。
不过这个世间有修者,想要制造所谓的法之重器可不简单。
之前听云逍讲述一些事迹,只怕已经有法家之人如此尝试过,但都是失败了,被人抹杀甚至抹除在历史之中。
毕竟有的人可不愿意看到真有法度凌驾于自己头上。
陆正心中暗叹一声,将手置于著作之上,仔细感悟其中蕴含的力量。
前人之事未济,自有后人来。
第582章 天下人的天下
清晨,青羊道观的大门刚敞开没一会儿,便有一辆马车疾驰而来,停靠在宽敞的街边。
穿着常服的王明离从马车中下来,一脸兴冲冲迈入道观。
他不眠不休,花了两天多的时间看完了陆正给他的册子,还仔细研究琢磨一番,只觉得其中的一些政令策论颇有可取之处。
不过他心中还尚有很多疑惑之处,得知陆正居住在城中的青羊道观,便想着过来请教一下。
王明离的眼圈微黑,但掩饰不住他神色中的亢奋之色。
作为一个皇子,王明离的勤勉程度比之他那个当天子的爹而言,高了不知道几层楼。
作为一国天子的蜀帝,不是在沉迷修道,就是享受其它玩乐之事,朝中事务基本上都交由下面的臣子处理。
王明离得到陆正的那些治国良策之后,如获至宝,但他却不敢将那些书册给蜀帝看,因为他明白他的父皇根本就不喜看那样的东西。
青羊道观中的道士眼熟这位皇子,便是热情的开口打招呼。
王明离便询问陆正住在道观何处客房。
道士得知王明离要找人,就将王明离带往后面,去往一座雅致的小院。
王明离走近院子,但见得院门大开,里面传来悦耳书声。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青婉摇头晃脑在那里读着文章,给小青依授业解惑。
王明离闻言心神震动,顿足聆听一番,只觉得此文之妙,他以前居然没有看过这样的文章。
青婉觉察到外面有人立而不走,不禁开口道:“来者何人?”
王明离回过神来,连忙出现在院门口,瞧得里面有着两位大小姑娘,知晓是跟在陆正身边的伙伴,便行礼道:“我乃王明离,是王乾阳的二哥,特来拜访陆先生。”
王明离怕这两人不知晓他,便把王乾阳也搬了出来。
“哦,你是蜀国二皇子啊!”
青婉闻言点了点头,又道,“陆正在闭关研究学问,你以后再来吧!他很忙的,没什么重要的事不用过来,寻常拜访问候没有必要,我们不在意这些繁文缛节。”
王明离清楚陆正从文海阁得了一些书藏,这居然已经在闭关研究,恐怕短时间内不会有空。
王明离不禁道:“我是治国之策请教陆先生,还请姑娘之后告知先生,什么时候陆先生有空了,王某再来登门。”
青婉闻言道:“你要问这个?那找我也行啊!陆正没时间,你跟我说吧!”
王明离目露一丝讶色,“姑娘也懂治国理政之事?”
忽地,王明离转念一想,对方能跟随在陆正身边,刚才又能诵读那样的传世文章教导于人,显然也是懂这方面的事情。
王明离便再次拱手道:“那就叨扰姑娘一二,王某确实有些问题请教。”
青婉掏出一个小本本,拿着笔道:“行,你说吧。”
王明离看着青婉拿出笔纸,心中还有点奇怪。
青婉解释道:“有些事情可以记录下来,可为经验之谈。你想要问治国之事,欲治国,那得了解国之现状。你先说说你眼中的蜀国是个什么情况吧!”
……
临近的院落,云逍捧着一本经典,听到外面的动静,不禁微微摇头,“这丫头,怕不是能够出师了……”
云逍倒不担心青婉能用陆正那一套把王明离教成什么样子。
即便王明离真学得一些治国之法,但想要施行起来几乎不可能。
这里是蜀国,情况可比安国复杂多了,坐在天子位上的那一位也无意什么变法……
过了些时辰,王明离解了之前的疑惑,却又带着新的忧虑和问题离开道观。
青婉翻着写得满满当当的记录本,不免小声嘀咕道:“道士太多了。”
刚才和王明离聊了那么多,青婉发现了一个很大的问题,那就是蜀国的道士太多了。
“你说什么?”
云逍迈着步子从外面进来。
青婉直言不讳道:“你们这里道士太多了!安国多儒生,楚国多神灵,这里多道士……”
“这些人,都是腐朽一国的根源所在!他们几乎不从事生产,却能获得大量的资产,而那些资产取之于民、取之于国。长此以往,百姓生活艰难,国家衰败……”
云逍张了张嘴,愣是无法反驳什么。
在蜀国册封为道士,哪怕只是最低品的道士,也能比普通人高上几等,能领官府俸禄,更有其它好处和特权。
这样形成的一个群体,与地主乡绅、世家大族没有多少区别。
但如今的现状,也不是谁能去轻易改变的。
云逍不禁开口干咳一声,“还是有很多好道士的,比如本道……”
青婉道:“好人太少,坏人太多,还是不行的!这天下,应该是天下人的天下,而不是一部分人的天下。”
云逍眼眸微动,“这就是你们所期望的?古往今来,不少圣贤都向往那样的天下,但没有人能做到。我做不了什么,你们也做不了什么的。”
想法很美好,但现实很现实,一代代圣贤的努力,也不见得这个世界变得大同。
云逍实在难以理解,到底是什么样的信念,支撑着陆正几人去为了那个虚无缥缈的目标而奋斗。
就在这时,陆正从房间里走了出来。
云逍看向陆正,顿时发现陆正整个人的气质都变了些,明明没有一丝气息显露,却有一股强大的正道气势,能使人神妖鬼退避。
云逍眼眸闪烁,这是又感悟了什么,道行又高了?
陆正开口道:“道长刚才说得不对。道长能做的事情有很多,青羊宫为蜀国道门典范,何不趁此次编纂经典的机会,更进一步?只要在编经之中做出最大的贡献,再倚仗着朝廷,凭着盛极的声望做表率,借着机会整治约束大大小小道门……”
云逍眼眸一瞪,好家伙,陆正这真是什么事情都能想到为百姓谋福。
第583章 太平残篇
听陆正提出来的想法,云逍忍不住道:“年轻人可别站着说话不腰疼,编经哪里那么容易,你当是街边的芙蓉花,想有就有啊!而且要是编不出来,到时候我两头都不讨好……”
云逍心想现在都还没有到编经的地步呢,是连人都召集不了几个。
当然,他这两天也琢磨了一下编一部圣品的传世经典,结果脑子都快挤出水了,也想不到几句像样的话。
他虽然已经达问道之境,但在著书立说方面的水平差了点,编纂圣品经典还是得集思广益才行。
陆正微笑道:“道长觉得难,或许是因为拘泥于前人的路子,一时无法想到新的东西。”
说话间,陆正掏出几页纸,递向云逍,“我以前曾看过一部道家经文,不过没记住多少,思来想去又加了些自己的东西,写出来这点文,不知能不能给道长一点启发。”
云逍闻言连忙拿过陆正手里的纸张,定睛一看,嘴里低声念叨:“太平经……”
一篇不完整的经文,还是以最普通的笔纸写出来。
但云逍却能从其中内容品味出大道的感觉。
他顿时神情震动,仔细看完经文,转而目光灼灼盯着陆正,“你,你……”
云逍手一挥,原本就有禁制的小院更是加了一层防护,与外界隔绝开来。
云逍眸光闪亮如星辰,“你老实告诉我,你是不是圣人转世!”
陆正不禁无奈道:“道长这话说得,何至于此?不过一篇不完整的经而已。”
“而已……”
云逍嘴唇抖了抖,他连这不完整的经都编不出来。
忽地,云逍急切问道:“你以前看的道家书籍?书名叫什么,那本书可有携带在身上?”
陆正道:“就叫太平经。至于书,这个真没有,早些年偶然得见,记住了一部分……”
云逍不禁可惜道:“哎呀呀,定是道家高人所著,但恐怕那人道行不够,没有使其书流传于世,不然我等道门岂会不知……”
有的时候,一些境界不高的人,也能编写出高品阶的功法或经典,但由于自身所限,其学难显于世。
比如陆正曾经所作的百字文一书,如果没拿去文庙定品的话,即便是传世之作,恐怕也不会引起太大的重视,难以广泛流传开去。
云逍兴冲冲道:“此经不完整,不过再顺着往下编纂,或许真能定为圣品道经!”
他转而又看着陆正,有些感动道:“所以你这两天,是在帮我编这道家经典?”
陆正道:“这倒不是,我在研究那些藏书,顺带花了点时间写了这点东西。毕竟前人之作,编改一下不难。”
顺带……云逍顿时感觉心里堵得慌。
他神色复杂看向陆正,又咧嘴笑道:“陆老弟啊,要不你来当这个真人,召集各大道门整出一部经来?”
云逍觉得这种事情还是该交给陆正来做,他退位让贤,还能一身轻松……
陆正闻言道:“道长说笑了,我可没那么大本事,我要有那能耐,都可以直接给你写出一部经了。”
“那你要不再往下写?”云逍笑眯眯道,“咱们青羊宫的道家藏书不少,我可以跟师弟说说,让你随便翻看……”
陆正直接摇头拒绝,正如云逍所言,编经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
他还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可没空把时间精力花费在编一部道家经典上面。
而给云逍几页不完整还有自己改过的太平经,只是想着看能不能帮一点忙,如果能给云逍一点启发,也能让他们道门编经的时候,至少能往太平之道上靠一靠。
陆正转移话题道:“道长什么时候要看帛书?”
云逍闻言道:“感觉我没帮你什么忙啊,都没给你找一部法家真学,实在是无功不受禄。”
陆正微微一笑,“若不是沾了道长的光,在蜀国之行也不会这么顺利,还能入宫得天子奖赏……道长无需跟我客气。”
云逍想了想,道:“那以后再问你借!我最近才突破,境界刚稳固,等之后修炼到瓶颈了,借来参悟一下,或许能助我修行。”
陆正点头道:“也行。”
云逍将几页经文小心收了起来,笑眯眯道:“之前答应过你们,让你们见识一下咱们青羊宫的一些秘境,你们现在要不要去感悟一番?”
陆正道:“以后吧,等境界高了,才能领悟更深的东西。”
云逍道:“行,咱们都记着。”
云逍又道:“我得回去再好好看看这经,你们随意。”
陆正便道:“我打算在芙蓉城游玩几天,便继续启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