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0章 成大事者
陆正专为寻找法家学说而来,所以他跟守藏史询问了详细情况,然后把这些法家典籍的名称都记了下来,取走两部珍藏原本,又选了几部外面买不到的典籍。
之后,陆正又去看了看另外的典籍,找到几部没有看过的医书和农书,凑齐了数量。
见陆正没有花多少时间就选好了书,而且选择的典籍也不是多好的品质,连守藏史都有点看不下去,反而开口让陆正再好好选选,甚至给陆正推荐了几部儒家经典的大儒注解。
在守藏史看来,他推荐的这些书,一部的价值都比陆正选的这些高,也对修行有用。
陆正连一部玄品的珍藏典籍都没要,说出去不得让别人以为他们蜀国的文海阁没什么好书可选。
所谓玄品典籍,便是拥有玄妙之法的修行功法或其它类型的书籍,通常是六境通玄及之上的修行者创作的著作。
但陆正现在对其它蕴含玄妙道韵的典籍实在没太大的兴趣,而且鱼与熊掌不可兼得,只能选其一。
当然在陆正眼中,他选的这些书便是熊掌,只是其他人觉得价值不高而已。
守藏史见陆正坚持,便拿出册子记录下来,还让陆正签字留印。
守藏史见陆正留下姓名,眉头一挑,“原来你叫陆正啊!嗯?可是在楚国斩神的那位安国书生?”
刚才王乾阳没有直言陆正的姓名,守藏史还以为是蜀国出了一位天赋好的陆姓儒生,所以得蜀帝的看重,来这里选几本书。
旁边的王乾阳道:“陆兄正是守藏史所言的那人。”
守藏史闻言瞪眼道:“不早说!”
守藏史转而看向陆正,脸上笑意浓郁道:“年少有为啊,你还想看什么书来着?老夫给你印几部!”
守藏史年轻时曾随军与楚人打过仗,甚至亲手斩杀过楚国神官。
对于陆正这个敢在楚国斩正神的年轻人,守藏史得知其事迹之后,便是相当有好感。
见守藏史目光灼灼的看着自己,陆正不禁道:“这不合规矩吧?”
守藏史笑呵呵道:“有什么不合规矩的,只要不是玄品典籍的原本和印本,其它品阶的书我都可以做主给你一些。不信,你问问他们几个。”
王乾阳几人解释微微点头。
文海阁守藏史的权力还是比较大的,皇家子嗣和守藏史关系混得好,平时来这里借阅典籍,只要不是太贵重的书册,守藏史一般都会通融,不需要花费什么代价。
见此,陆正倒没有客气什么,又多要了几部印本,都是与修行无关的著作,只是在外面不易买到,索性守藏史帮忙印了。
守藏史忍不住道:“年轻人真不选点好的,你看这些书能有长进吗?儒家的书和文章,咱们这里还是有些好的。”
陆正微笑道:“真不用麻烦。”
他修儒根本不是什么难事,学圣贤之言、践行其道便能增进修行。
然后,陆正和王乾阳便告辞回去御花园。
王明离和九公主没有得到召见,也不好去打扰父皇母后,便是与两人分别。
等陆正消失在视野,王明离这才收回目光。
旁边的九公主看向王明离,一副欲言又止的模样。
王明离转而看向九公主,微笑道:“怎么,是觉得我太冲动了,不该第一次见面就拜他为先生?”
九公主闻言道:“二哥刚才的举动,确实是吓到我了。”
王明离轻轻一笑,说道:“据说陆先生去年才入秀才之境,不管真假与否,他的年纪比我小,一年之内却做了那么多事,惊为天人!那些所谓的天骄,恐怕也比之不足……”
“刚才与他第一次相见,他看我们的眼神,如同见寻常人一般,足见他是经历过大事者,以后也将会是成大事者。他还毫不保留地把自己的治国良策分享与我,我尊他一声先生,又有何不可呢?”
九公主撇了撇嘴,道:“那二哥该和他结交啊,这样弄得我比他都低了一辈。”
王明离笑了笑,说道:“我自愧不如,可没什么拿得出手的本事与之结交,难道凭我的皇子身份吗?他肯定是不在乎的……九妹你又没拜他为先生,以后还是能各论各的。”
王明离心里还想着良策之事,便也没有和九公主多聊,急匆匆回去自己的居所。
等陆正回到御花园,见到蜀帝和云逍正坐在一处谈论道学,芙蓉皇后则和青婉、青依在另一片花丛中聊天。
蜀帝发现陆正这么快回来,也没在意陆正选了什么典籍,只让王乾阳好好接待陆正,转而继续和云逍畅谈道家学问。
天子好修道,不问苍生问长生。
倒是芙蓉皇后一脸亲和,抬手招呼陆正和王乾阳。
这会儿,芙蓉皇后已经从青婉那里听到了更多的事迹细节。
她看着陆正,笑容温柔道:“我的孩子像你这般年纪的时候,还没有你敢闯,你的心里,当真无畏无惧吗?”
她有些好奇,到底是什么在支撑着陆正,一路游学行事似乎根本不顾惜自己的性命。
陆正闻言回道:“人有心,便不可能做到真的无畏无惧。”
芙蓉皇后好奇道:“哦?你畏惧什么?”
陆正郑重道:“天下百姓多苦难,在下学圣贤前人,一念救苍生。只怕自己做得不够多,做得不够好。”
陆正的语气很平静,但言语间流露的那股正道气质,连旁边的宫人们都为之侧目。
芙蓉皇后脸上笑意收敛,如秋水般的眸子中泛起一丝怜意。
她幽声道:“你呀,还是如此的年轻,但我感觉你身上已经有了沉重的担子。”
陆正微微一笑道:“或许吧,不过这是我的选择。道路可能是曲折的,但前途是光明的。”
陆正顿了顿,又道:“与天奋斗,其乐无穷;与地奋斗,其乐无穷;与人奋斗,其乐无穷!”
话音刚落,一股彩气从天而降,瞬间没入陆正的体内。
陆正所养之浩然正气,再一次提升了一大截。
不远处,蜀帝和云逍皆是觉察到异常,纷纷投来目光。
第581章 天地人法
芙蓉城,一国都城,大国气运汇集之处,便是蜀国最接近天地感应的地方。
而陆正所言就使得天地感应,直接降下一缕儒道彩气。
蜀帝眼眸微眯,只是闲聊一番,还能得天赐文气,此子当真不凡了。
云逍脸色微微变化,陆正的那些话他也是听了个清清楚楚,这说着与天奋斗,还能得到天地儒道回应,怕不是天选之子。
芙蓉皇后的神情微愣,同样没料到会有天赐福泽、文气加身的场面出现。
而陆正能得到如此待遇,足见其言乃真心实意,甚至沟通了天地。
芙蓉皇后转而一笑,说道:“好一个其乐无穷。乾阳啊,你要多跟陆正学学……”
王乾阳连忙称是,心中却是泛起嘀咕,他寻思着自己要是对天起誓什么,恐怕都得不到什么赐福,这可学不来。
陆正在那里显得很淡定,以前没少收到天地赐福,这点意外只是小场面。
被这么一打岔,云逍开口说天色不早,打算告辞回去道观。
蜀帝闻言,论道的兴致也降了不少,便看向了芙蓉皇后,眼神带着问询。
芙蓉皇后见陆正得天赐文气,觉得该让陆正回去好好感悟沉淀一番,倒也没有留着几人继续与她闲聊。
于是乎,陆正几人又乘坐龙马车驾回去。
蜀帝来到芙蓉皇后身边,笑呵呵问道:“皇后今天聊得开心否?”
芙蓉皇后笑道:“很好。那几个孩子,我都很喜欢。对了,小姑娘给了我一些粮食种子,我想找块田地种下来。”
蜀帝大手一挥,“种!你高兴就好,想种多少种多少!”
芙蓉皇后嫣然一笑,美艳动人。
……
不多时,陆正几人就回到了道观。
青婉乐呵呵道:“那个皇后还挺好的。我和她交换了些种子,她答应我要把那些种子传播出去……要是以后这里都种满豌豆,那很多人都不愁吃了。”
云逍心想这里以后全改种豌豆,岂不是芙蓉城又变成豌豆城了,简直不敢想象。
陆正看向云逍,问道:“我看道长在宫中就有点愁容,这是怎么了?”
云逍闻言,不禁脸皮又苦了一些,“陛下想召集各大道门高人,齐心协力编纂一部圣品经典……”
青婉微讶道:“听起来,好像有点不得了。”
云逍幽幽道:“确实不得了。不过圣品经典哪里是那么好编的,陛下要的是传世之作,供天下人学习的道家经典,不只是专门修炼的功法……”
“先不说能不能编出来这样的道经,召集那些人来做这些事,也不容易啊!但陛下把事情交给我了,让我请人……”
青婉眨了眨眼,问道:“很难请吗,天子发话,你这个真人去请,还请不来人?”
云逍直摇头道:“圣品经典,那不是一天两天、一年两年能编出来的,有可能花个几十年也不成,白白浪费光阴。有的道门高人比我的辈分还高,他们可不一定乐意浪费时间精力,来编什么经。”
青婉道:“啧,听起来还真有点难度。”
“有点?”云逍幽幽道,“你个丫头真不知难易,要不你帮我去请人?”
青婉摇头晃脑道:“这和我又没关系,道长请不到人,说明你们道门不够团结嘛!”
云逍嘴角扯了扯,“说得好像你们儒家的那些人团结一样,不也各分学说派别?”
青婉正色道:“什么我们儒家?我是站在百姓这边!他们不和我团结,那就是他们的问题!”
云逍闻言直翻白眼,“得,你牛气!”
他不想和青婉争辩这有点复杂的关系问题,而是看向陆正道:“你去文海阁选了什么书?”
陆正便将自己的收获拿了出来。
云逍一眼扫过,忍不住道:“你还真选这么多法家学说啊!那么多好书不找……哎,你这数量也不对。”
陆正解释道:“那位守藏史多给了我几部书……”
云逍闻言恍然,“原来如此,他还挺看重你。说起来,我之前就想去他那里问问法家真学的事情,现在倒是免了。”
云逍与那位守藏史有些交情,本来打算去那里问问情况,结果陆正先在蜀帝那里要了奖赏,去文海阁选了典籍。
云逍看向那部法家著作,不禁道:“只有这一部?看来文海阁也没什么真本啊!”
陆正同样也觉得少了些,一国的书藏,只有这么一部法家著作原本,其它的法家著作都是抄本或印本,不少书籍的内容还不完整。
不过想想真正的法家被打压,那些原著没有流传下来,倒也能够理解。
陆正道:“我去闭关看看书。”
陆正收起典籍,然后去到自己的住所,把云逍布置的阵法开启,接着进入自己的小天地之中。
陆正率先拿起那本真学翻看,典籍散发灵韵之气,其中文字存在的气息更为明显,是法家之力,另一种比较特别的力量。
陆正静静阅读典籍,发现其中内容不仅包含各种律法,还讲有治国理政之道,如何施以法度、治理国家百姓。
天地人法,著书之人还写有如何学法立法。
按著书者阐述的意思,真正的法家之法,当为天下法度,为天下之道,才能做到法理公正。
人以法治会徇私,而天以法治不仁。
不仁则无所偏爱,更无所袒护,方为真法之治。
而欲成真法,先得立法为典,赋予天地之伟力,则为法之重器,可治一方天地之人,无论百姓修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