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宋末年做藩镇 第78节

  “刘刘公,还请自重。”耶律南仙忍耐著心里的火气,冷声道。

  “如果我不呢?”

  “宫中也不是没有将士宿卫的,本宫”

  “本帅三千铁甲尽在城中,屠不了夏国京城,屠你一个皇城还是可以做到的。”

  “你到底想要什么?”听到屠城两个字的时候,耶律皇后顿时放下了所有矜持和不满,再度想起了城外血腥的场面,手微微握紧。

  不少夏国权贵和头人、乃至于那些监军、兵头子们不怎么愿意反抗的原因之一在于:宫中还有个一两岁的皇子,相比于李乾顺,明显是前者更好掌控。

  刘陵可以大刺刺地喊出不听话就掀桌子,他自己还能有机率带著兵马逃出去。

  但是耶律南仙肯定是必死无疑,若是小皇子也死了,夏国必然大乱。

  她其实没得选。

  “宫中有贵妃吧?”

  “不可!”

  耶律皇后几乎是喊了出来,她是个很会当家的女人,之前不光是跟李乾顺相处,跟后宫中其他妃嫔的关系也相对好,而且确实是关系不错。

  刘陵呵呵一声,迎著耶律皇后最后的倔强目光,凑到他她耳边,毫不留情地低声道:“我家里有两个姓耶律的女人,不介意再多一个。”

  “本宫”耶律皇后的胸膛不断起伏,手一次次的握成拳头,但是当迎上刘陵的目光后,她颤了颤,终究没敢再说什么。

  “宫中除了曹氏,其他人皆可。”她低下头,声音苦涩。

  “这曹氏是谁?”

  “是小皇子的生母。”

  “就她了。”刘陵看著不断摇头目露哀求的耶律皇后,笑道:“她是孩子的生母,那你怎么做太后?”

  耶律皇后愣住了。

  “除了曹氏以外,我还要祭天的礼器。”刘陵补充道:“本帅,要在贺兰山祭天。”

  耶律皇后明显对这事没什么意见,只是低下头思索著。

  刘陵再度伸出手,轻轻捏了捏她的耳垂,看到耶律皇后眼里再度浮现出那种忍受耻辱的眼神时,他忍不住舔了舔嘴唇。

  “姑姑,侄儿有些累了,烦请,伺候著。”

  耶律南仙披著薄毯,光洁白嫩的肩膀露出。她伸手按住男人壮硕的胸膛,抚摸著上面一道道的伤疤痕迹,沉默不语。

  刘陵坐起身,伸了个懒腰,示意外面侍奉等候的宫女走进来帮自己更衣。

  “这么快就要走?”耶律南仙问了一句,随即用薄毯蒙住脸。

  自己这话,倒像是在挽留他一般!

  这个死鬼男人!

  刘陵笑了笑,揽著旁边宫女的肩膀,大声道:“祭完天,我就要去杀你丈夫了。”

  

第118章 封狼封贺兰山

  刘陵认为,自己把西夏皇宫当民宿睡,绝对不是因为私欲。

  他,是迫不得已。

  从云中府西入大漠一路奔袭过来,起初部下还有万余人,但这一路跑过来,路上累死、掉队的士卒就有不少,踏灭一个个党项部族的时候,其中也是有一些士卒战死的。

  而后怀州一战,以及之后南下到兴庆府,刘陵手里连辅兵加起来也不过堪堪六千多人,相当于之前的路途中已经丢了四千多将士。

  他必须得表现出嚣张的态度,做出一副老子真有五万镇远军铁骑在后面等著老子回去的样子。

  所以,他才要一次次的践踏夏人的尊严,甩手抽了他们左脸,还要让他们把右脸撇过来再挨一下。

  就是因为这样的跋扈,夏人放弃了大部分试探。其实若他们联合起来,哪怕刘陵真的带了五万镇远军西进,可夏人还是随时随地都能调动起数十万兵力。

  但对于头人和权贵们来说,他们的财富是牧场、农田和手底下的私兵,国家的利益,这时候跟他们并不相干。而刘陵和镇远军又表现的很棘手,难道要他们拼尽家底去跟前者拼命?

  帘子掀起,一个穿著夏国华服的女人走进来,打断了刘陵的思绪。她服饰装扮类似于汉人,但还是保留了很多夏人的风格。

  夏国贤妃曹氏,抿了抿嘴,在看到刘陵的目光后,她只能跪了下来。

  “下国妃曹氏,见过刘公,问候刘公安康。”

  赵鹤寿脸色有些羡慕地看了一眼跪在地上的曹氏,作为镇远军的将领,他知道自家大帅跟那位耶律皇后昨日的事,哪怕现在刘陵还要再玩一下曹氏,在他看来也是毫无问题。

  羞辱?

  残忍?

  呵呵,西夏连年在大宋边境上打草谷,把宋人当两脚羊肆意劫掠。因此而死伤的百姓、士卒数以十万计,被掳走的妇女更是不计其数,就连宋国朝廷最迂腐的大臣心里其实都明白,所谓王化教导,根本就是糊弄人的说辞。

  被夏人屠戮杀死的那些宋人百姓将士,又有谁替他们去鸣不平?

  金人先前把燕地交还给宋国,也是把燕地大半民户掳走,宁肯扛著国内严重缺粮的困境,也不舍得把民户送回来多少。

  二十多年前,宋夏边境爆发了永乐城之战,夏国梁太后率军亲征,结果死于此战的宋军超过十万。因此刘陵做的事传到宋国境内后,只会引起一片叫好。

  “抬起头来,让我看看。”

  曹氏讷讷地抬起头,作为一个女人,当她被送到这里的时候,意味著她母国的人已经放弃她了,而作为交换,夏人没有再送更多的甲胄军械。

  “倒是个楚楚可怜的样子。”

  刘陵示意她坐下,曹氏跪坐在一旁,垂著头不说话。

  “你知道自己现在在哪儿吗?”

  曹氏回答了一个山的名字,说的是党项语,用汉话翻译过来,就是贺兰山。

  “对咯,明日,我要带你和随行的夏国大臣、贵人登山祭天。”

  “祭天”曹氏抬起眼眸,用辽话回答道:“妾身听说,中原地方,只有皇帝能祭天。”

  刘陵左手托腮,右手有节奏地敲著桌子,回答道:“多年前,有个将军也曾在北方祭天。”

  刘默默看著礼器的单子,把它递给旁边的马扩,低声道:“少了很多礼器。”

  马扩拿著单子找到刘陵,后者笑了笑,反而回答道:

  “礼器已经都在这了。”

  夏人想要耍点小心思保留一点脸面,但无论是宋国,还是史官,都会刻意略过这件事,对外宣扬的时候,谁会在意你是不是少礼器?

  “刘公。”

  “嗯。”

  “祭天之举,是否过于逾矩?”

  马扩渐渐也清楚了刘陵的野心,但还是秉承好意劝说了一句。

  “子充放心,我只是在此祭奠前人。”

  “祭奠谁?”

  刘陵没有回答,顺著他的目光看去,他们如今正站在贺兰山脉的一处小山峰上,夏人的使者和权贵们脸色僵硬的站在一边,四百名镇远军士卒身上甲胄映射出寒光,列队站在较缓的山坡上。

  在他们面前摆放著祭祀用的高台,韩世忠著黑甲红袍,旁边是另一名镇远军将领,两人各自捧著新做的牌位,缓步登上高台,

  牌位,分别书写著:

  故汉大司马冠军侯霍公去病。

  故汉大将军大司马长平侯卫公青。

  刘陵整理了一下甲胄,当他迈步走向高台的时候,四百名甲士抬起手里的武器,重重顿在地面。远处,则是响起了镇远军中下令进攻时才有的战鼓声。

  一种夏人权贵和曹妃都惊慌地抬起头,刘走到他们面前,心里涌起难以言喻的快感。

  他一挥袍袖,高声喝道:“跪!”

  虽然刘陵跟耶律皇后口口声声说要祭天,但这时候确实没行帝王祭天之礼。

  他站在两个汉将的牌位面前,伸手将点燃的茅草扔进小鼎里,里面有大量的易燃物,此刻,滚滚浓烟冲天而起。

  旁边的军中文吏,则是开始宣读祭祀的文稿,里面也都是追悼卫霍的内容。

  身旁,滚滚浓烟冲天而起,耳畔,战鼓声不绝。

  韩世忠的目光看向旁边,他看到跪在高台下方的三十多名夏人,为首的自然是那位曹妃。

  如梦如幻的感觉倒也没有,毕竟,他是跟著大帅一路实打实地厮杀了过来。

  此刻,他只是觉得那位曹贤妃,

  嘿,还挺翘的。

  文吏读完文稿后,将其递给刘陵,后者接过,将文稿丢到正在燃烧的鼎里。紧接著,有几名健硕士卒走上来,献上了“少牢”规格的祭品。

  站在手底下两个心腹将领的面前,刘陵笑了笑,道:“良臣。”

  “末将在。”韩世忠答应了一声。

  刘陵指著两块牌位,笑道:“其实这儿还少一块牌位,猜猜少的是哪个?”

  “末将愚钝。”

  刘陵拍拍他的肩膀,转身下去。

  高台下的夏国头人和曹氏看到他缓步走下高台,以为祭祀已经结束了,便准备站起来,刘陵扫了他们一眼,淡淡道:“让你们起来了?”

  他用的是乾涩的党项话,但那语气里的轻蔑则是毫无掩饰。

  一众夏人很是憋屈地再度跪伏下去。

  真正有权有势的夏人,今天根本不会来这儿,刘陵面前的这些人,其今天的本职工作就是让他“开心”。

  祭祀卫霍,本质上没有任何问题,无论是宋政和三年还是宣和五年的时候,朝廷都曾有过对卫霍的刻意宣扬,但刘陵并非是不敢祭天只敢祭祀卫霍过过干瘾。

  他觉得夏人这种一打就软的对手也没啥意思,不如,等下次真正打到狼居胥山的时候,那时候,不管自己是什么身份,一定要祭祀天地。

  负责雕刻石碑记功的文吏走过来,恭敬道:“大帅,碑文已经刻好。”

  除却碑文外,贺兰山的一处山峰上,同时刻下了一行字:

  宣和六年,汉人刘陵破夏国,筑京观,于此祭卫霍,告慰祖先。

  石碑会损毁,刻文会消逝,但今天的这一幕,将会成为夏人永恒的耻辱。

  刘陵微微颔首,道:“传令下去,通晓三军,今日,我军班师!”

  

第119章 慷慨的夏人

  班师就是凯旋的意思,但镇远军跑的活像是脚底抹了油,毕竟他们不是真的有五万大军。

  但和谈盟约已成既定事实,刘陵横穿大漠回云中府的时候,夏人尊耶律氏为太后,奉曹妃幼子为太子,紧接著集结六个左厢监军司的兵力,准备东进“讨伐”叛逆。

  夏主李乾顺虽然现在还没死,但其实也快了,毕竟夏人国内大部分人都认为他死了对大家更好。

首节上一节78/139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