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公子扶苏,请始皇退位! 第199节

  到这个时候,秦国的国力迅速膨胀,秦国的九卿,其出行仪仗队伍,已经不亚于楚国的丞相。

  冯去疾在新郑城郊附近就地歇息了一会,整理好行装,这才命令士兵们往新郑城的方向前进。

  秦王派遣冯去疾,亲自来新郑察看新郑、长葛一带的情况。

  明眼人都看得出来,秦王的用意到底是什么。

  自从春祭大典上,嬴政率领百官祭祀上天,当他祭祀完毕,发现这么大的日子,自己最牵挂的人却不在,而且逢年过节,某些人居然一个字都不往家捎。

  嬴政便感觉心里很不是滋味。

  冯去疾作为少府,替秦王管理他的府库,在嬴政心目中的地位自然是非常高的。

  当他要来新郑的消息一传到新郑。

  上至扶苏,下至军中诸将,都有些惶惶不安。嬴政对人的要求是非常高的,要干就干好,干不好就滚。

  如果是因为个人的原因,导致某些事情按期没有完成,又或者是事情的过程有误,都会遭到弹劾。失职事小,一朝落为阶下囚,那可就大不妙。

  这么多年来,没有谁人例外过。

  所以当接到冯去疾要来新郑的消息时,很多人都战战兢兢,立刻回头去检查所有秦王下达的任务有没有纰漏。

  就是在冯去疾抵达的前一天晚上,新郑城里大部分将官、秦吏都在加紧忙活,唯恐哪里出了问题,被冯去疾给查出来。

  这一天天还没亮,扶苏就在等著迎接冯去疾。

  扶苏也不知道冯去疾是来做什么的。听说人到了城门口,便派遣蒙恬和李信把冯去疾从城外请回来。

  冯去疾见到扶苏后,首先是对扶苏一顿夸赞,随后当众向众多将士传达了秦王的口谕,秦王对所有的将士都会给予嘉赏。

  而这也是此次冯去疾来新郑的主要目的。

  “原本天下人对我秦国多有不服。唯独此次太子一战,以少胜多,打得天下群雄噤若寒蝉,不敢再有任何狂悖之词。”

  “因为太子此战得胜的缘故,如今齐王建和楚王负刍都在向大王请求割地求和,以求苟安。大王说,天下大势已定。只等待厉兵秣马,一举灭掉齐国和楚国。”

  “不过,我来到新郑的路上,见到百姓行而不避我秦军,城中百姓也对太子只有歌颂,没有怨言。臣此次回朝之后,一定会向大王禀报,太子是治世之能臣。”

第278章 喜讯(求打赏月票全订!)

  治世之能臣。。。。

  这五个字从冯去疾口中说出来,扶苏自己都心里犯嘀咕,何况堂内还有蒙恬、李信。

  蒙恬家族两代在秦为官,功勋卓著,地位颇高。家族伴随著秦国历经了昭襄先王杀白起,后又经历了秦国多次内乱,眼见秦王不断加强自身权力,确保在秦国独尊的地位。在这些过程中,蒙家的后人可太懂君臣相处的道理了。

  就是李信,他也觉得这些话非常精要。虽然是夸赞吧,可是都说的是实话,让人心里不会产生像听人说阿谀奉承之词时的厌恶感。

  而且每一句都说的很精炼,几乎不肯多吐露一个字。

  于是,一句治世之能臣让原本热闹的迎接场面立刻变得鸦雀无声。

  信默默站在一边。

  扶苏闻言,也是很快就反应过来。

  “此次外出戍边,本就是奉命行事,扶苏岂敢不尽心尽力。”

  别人听到冯去疾的话,都莫名感到担忧,总觉得冯去疾是来发难的。

  扶苏却觉得,自己是不是接下来有什么好事发生。

  冯去疾闻言,面上没有任何表情。

  他又问扶苏,“太子此番一役名扬天下,声威传播四海。咸阳臣众闻之,无不膺服。只不知太子如今已然打退进攻的楚军,却不知太子打算下一步要如何呢?”

  扶苏面对秦王或者位高权重的臣子时,总是一副儒家乖学生的模样,腰身挺地笔直不说,双手总是端在腰前,让人看著就喜欢。

  扶苏微微思忖,大概知道冯去疾此次来是干嘛的了。

  “我年纪轻轻,难堪大任。此次大胜,一靠天时,二得秦国诸位将军同心协力,这才侥幸赢得这次大胜。根本称不上什么名扬天下。”

  “至于接下来的事情。扶苏从未考量过。”

  冯去疾听了,扬首怪异地叫了一声,“哦?太子竟然从未思量过。”

  扶苏肃容,“以我的能力,最多也就是根据斥候来报,提前做出部署。此次完成戍守之责,才是我的份内之事。其他的事,扶苏不敢多问,也不敢多管。”

  “我听说太子命令士兵为颍川、南郡、南阳郡的庶众修筑驰道,修缮城墙和天灾毁坏的住屋,更命令士卒掩埋尸体。”

  这些事情,扶苏没有上报秦王。

  “我当初领命,来新郑城为的就是做这些事情啊。我秦军当初攻城,血流成河;韩楚魏之人自然对我秦军心生恐惧,正是因为害怕,所以才会眷恋旧国。

  “命令士兵去做这些事,可以消除百姓心中的怨恨。而且扶苏以为,我所带秦军兵力甚寡,要想应万全,只有全心全意先安定后方,只有这样才能避免意外发生。否则一旦后方民生怨,而前方又有楚军虎视眈眈,到时候我秦军必然危矣。”

  冯去疾听了,这才点点头。

  “那掩埋尸体?”

  旁的事情,冯去疾这边自己也可以找到解释理由。但是你一个秦国的太子,去给楚人的将士掩埋尸体。显得扶苏非常异类。

  “如若少府当初主持参与此战,也一定会这么做的。楚人将士的尸体层层迭迭,几乎要堵住道路;鲜血在沟渠里流淌,足有一足之深。长葛城中百姓闻战,惧怕不敢出来。等到战事结束,见到尸体更加不敢出门走动。”

  “我若是不下令掩埋尸体,时至今日,长葛城里便是尸骸遍地,鸟兽成群,不知道谁人敢经过这样的城池?”

  扶苏的话倒也不是夸张。

  对已经投降的士兵进行屠杀,那场面确实很血腥。

  冯去疾听得也喉头微动。

  “我懂了。那太子至今都没有想好下一步如何做吗?”

  扶苏作揖,“只等君父诏令。”

  冯去疾一如既往地神情肃穆。有时候回答得太完美不是好事,骗一般人可以,但是冯去疾却并不相信。

  要是别人,早就高兴地找不著北了。独独太子稳如泰山,可见是内心深处还有更高的山峰想要攀登。

  “此次大王命我前来,一是清查战役缴获,二是按法令赏赐将士,三是代大王察悉边境状况,以为太子不时之需。”

  李信站在一边,根本插不上嘴。听到这一句时,脸上的筋肉忍不住抽搐起来。

  搞什么?还以为少府前来是来发难的,结果是为太子备不时之需。

  扶苏感觉冯去疾有意诓他,他倒是始终对嬴政忠心耿耿。

  “可我已经在奏疏上写明,楚人半年之内,绝对不敢再重整旗鼓进攻。只要我能继续在边境守足半年,等到秋收日到了,粮草一足,届时我秦国就可以大举攻打楚国。”

  冯去疾还是不信。

  他非常害怕。一旦太子有反意。他是第一个倒霉的人。自从听到扶苏在前面立了大功,冯去疾就一直战战兢兢。

  “这么说,太子始终是按照当初在咸阳时制定的计划来行动的?”

  扶苏还是双手交迭,安放在腹前,一副乖乖男孩的样子。

  “这是自然。我只是太子,手中最多掌握来自楚国的军情战报。其余的一无所知。我现在只能守住城池,这样做才是不辜负君父。至于其他的部署,我没有想过,只等君父的诏令。”

  冯去疾一时间探不出虚实,他知道太子智多,再这么问下去,就是旁人也要以之为怪。

  “臣此次来,也正奉大王之命,前来将攻打楚国的军政大事移交太子。”

  在场众人听了,都是眼前一亮。

  处理军政大事啊!

  以扶苏的参政议政的经历来说,处理军政大事的权力其实算不得什么。只是这个权力能够让扶苏有权调阅一些军事机密文件,还有就是一些特权。

  为什么赵高那个狗逼不能随便杀,就因为赵高有这个特权。他知道很多军政大事秘密,相当于某高级【安泉苞米】部门。

  现在,扶苏也将要有这个权力。

  而且因为身份、主持负责事务的情况,扶苏很有可能就此拿到虎符,任意调动十万兵马。

  在场的人,无不对扶苏侧目啊。

  【如果看文感觉有不合理的地方,联系生活实际就立马明白了。还有文中的官职,也对应现实来看,立马就明白某些职位的逼格有多高。】

第279章 罗网居然是真的(求打赏月票全

  订!)

  心向扶苏的自然高兴,想著置身事外的对此自然没有表示,只是在一旁冷眼观望著。

  李信就不敢高兴。他效忠的是大王。太子这个人怎么说呢,他再怎么聪明厉害,终究是太子。

  外人虽然说他年轻、好胜心强,喜欢邀功,他固然是有这样的毛病,可是这不代表他没有政治头脑。

  为大王效力,做得好便好,做得不好也没事,可就一样是个禁忌,千万别跟人站队。

  只是扶苏,他其实早在冯去疾抵达新郑前就隐隐约约猜到了一些。

  嬴政的一把手,抛下那么多事务来到新郑,绝对是为了大事。而能够让一国少府来到新郑并且称得上是大事情的,只有攻楚的战事。

  但是当答案揭晓的那一刻,扶苏感受到的并不是滔天的权力将要落在他身上的喜悦,而是无尽的深渊出现在脚底时渗透出丝丝寒意。

  扶苏犹豫迟疑,手指都在不住地转动银戒,最终还是忍住了。

  “还请少府回去禀报君父,扶苏不敢接受。扶苏资质愚钝,此番胜利,当真是八分侥幸,二分人助。以我的能力,怎么敢主持军政大事。”

  “臣唯恐让君父失望,还请君父收回成命。”

  冯去疾终于听到了让他满意的答案。

  冯去疾自己也不知道现在的秦王政对太子还有多少信任,但是以他的经验,扶苏拒绝接受绥受、符节是对的。

  只有舍弃才能得到。

  冯去疾对揖,“太子放心,臣此去一定向大王如实禀告。”

  灌夫现在瞅著冯去疾,感觉太子的丈人和他自己的丈人,怎么差别这么大呢。

  自己的丈人见到自己非常热情,少府却不同,仿佛和太子之间的关系就仅仅是同僚而已。这也太冷漠了。

  难以想像,他就是端庄典雅的太子妃的父亲。

  等冯去疾问完该问的,他就不再说话。

  扶苏、蒙恬、李信等人便又亲自送他下去歇息。

  总之冯去疾就是弄得三个年纪加起来都没有超过八十岁的年轻人战战兢兢,惶惶不安的。

  回到堂内,蒙恬自己都忍不住感慨,“少府处事,实在是严谨有余。”

  李信也长呼了一口气。“少府一到,就让我感觉回到了咸阳朝堂上,可把我憋坏了。”

  扶苏也躺在座椅上,难得轻松。

  等到二人走后,扶苏才负手望著窗外。

  “如不严谨,少府怎么能得到君父的信任呢。”扶苏倒是淡定,他推开这个军政大事的权力,才能在新郑城再呆的久一点吧。

  不过,自己离开好久了。

  也不知道现在的嬴政,对自己到底是一种怎样的态度。

  冯去疾回到自己的室内下榻歇息。路上舟车劳顿倒是其次,关键是夹在大王和太子之间,他比过往任何时候都感到辛苦。因为他现在要开始多为一个人担心,凡事都要多考量羽阳宫里那位的意思。

首节上一节199/320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