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公子扶苏,请始皇退位! 第200节

  今天这一回接触下来,太子确实是深藏不露。

  不过,从太子的反应也能看出,太子是更愿意按常规流程继位的。

  冯去疾在室内思索。

  其实大王是真心实意要给扶苏军政议事权力的,但是以冯去疾多年为政的经验来看。

  给之前大王是高兴的,一旦给了,以后太子可就要饱受大王的各种猜忌。

  还是现在老老实实做太子,保住大王对太子的信任最为稳妥。

  冯去疾被夹在中间,为了明哲保身,不得不从中斡旋大王和太子之间的关系。

  保住大王对太子的信任,就是同时保住冯家和太子;可是一旦保不住大王对太子的信任,他也要跟著完蛋。

  不仅如此,只要他的位置再升,未来秦王的位置就绝对是长公子扶苏的。

  “九卿之上,乃三公啊。”

  【三公官职不定,从周朝开始就已经有了。秦始皇后期制定的三公九卿制是基于对官僚制度的研究,虽然名义上还是三公九卿,但是实质却已大不相同。】

  

  冯去疾在新郑城中住定,扶苏还得时时主动去招待他。

  虽然他对自己很冷淡,可是毕竟是自己老丈人。

  而且他是少府,自己只是个空有名号的太子。以后真要干大事,少不要需要冯氏的助力。

  一天来问安三遍,就是冯去疾的属官看著都感到堂堂太子殷勤过头了。

  冯去疾却感到很开心。越和扶苏相处,他越是能发觉这小子的精明狡猾之处。

  “将求于人,则先下之。”

  冯去疾捋须,望著新郑城中的山光水色,心情十分愉快。

  只是扶苏和冯去疾也都没有闲著,这该处理的事情还得处理。

  扶苏有些担心齐国那边的状况。

  他的夫子从小就给他讲天下最新的时事消息,反正各个诸侯国都很乱,都很烂。

  但是讲到齐国的时候,夫子们大都一句话略过。

  对齐国的了解,只有扶苏在史书上了解的。

  他知道,齐国境遍设女闾,是男人的天堂;甚至于他们某些地区还有春日淫奔的习俗。男男女女在春天去往郊野,一起在某地进行群交。

  这场面,想想都刺激。

  由于地理阻隔,秦国和齐国距离最远;再加上夫子们有意不谈,扶苏对齐国越发好奇。

  咳咳

  言归正传,如今扶苏暂代边地军务,现在楚国暂时安定下来了,但是齐国那么大一个国家,却没有半点音讯。

  “我担心齐王也听说了我的计划,正准备厉兵秣马,也许他们会从后方偷袭我秦国。”

  扶苏对冯去疾说出他的担心。

  一向很严肃的冯去疾在听到这个后,却难得的笑了。

  “太子多虑矣。齐王绝对不可能有起兵偷袭我秦国的行动。”

  “为何?”

  冯去疾双手揣在长袖里,“这事情还要从当初国尉入秦说起。大王根据国尉的主张,全面主持打造间谍网,斥资五十万金,组建了规模非常庞大的情报网络。”

  “这个情报网络,渗透到六国境内,就像是天罗地网。从此天下大事,都逃不过大王的耳目。”

  “而这个网络,尤其以渗透到齐国境内最为成功。”

  “当初齐王建自齐国君王后死后,便任命其舅父后胜担任相国。”

  “后胜接受秦国间谍大量的黄金、玉器,派遣许多宾客到秦国为间,企图打探秦国的消息,为齐国谋利。”

  “可是我秦国很快就勘破这些阴谋。大王给予这些宾客许多金玉,那些当初来到秦国的宾客回到齐国之后,又反而替我秦国充当间谍,说一些符合我秦国利益的变诈之辞。”

  “后胜劝说齐王建放弃合纵朝奉秦国,不修治攻击作战的军备,不帮助五国攻打秦国,秦国因而得以消灭韩、赵、魏、楚、燕五国。所以我秦国才能节节胜利。”

  “时至今日,齐王还被蒙在鼓里。殊不知齐国的朝中,如今已经一半是我秦国的触角。”

  “我来时来听说,齐王现在还相信那些间谍的话,他认为我秦国快要打不动天下了,准备坐收渔翁之利呢。”

  冯去疾笑著。

  扶苏听了原委,不由得感慨,“那这齐王是真的惨啊。身边的人都在骗他。”

  这么说,罗网是真的啊,竟然这么厉害。

第280章 新的征程(求打赏月票全订!)

  冯去疾慢悠悠道,“国家兴旺时,有才能的人都会浮出水面,贤能群立;当国家衰落时,奸佞小人就会出现在君王身边。这是自古皆然的道理。”

  “齐国本来就是大国,国力强劲。齐国离我秦国最远,齐王继位时,国中也无权奸,又有齐国君王后施政的基础。按道理说,诸国之中,齐国是最有实力制霸天下的。”

  “可是齐王昏庸无德,对奸佞小人听信不误忠正贤能之士的谏言也听不进去。时至今日,齐国朝中已经是满朝昏庸。”

  “一个堂堂诸侯国的君王,整整十年如一日的时间,居然看不穿都看不穿所谓的秦国国力疲弱是个谎言。”

  “我们秦国,固然有积弊。可是上下同心,从来没有想过坐以待毙。国中固然有旧疾,时时改进;国力虽然强大,可是没有就此满足,始终不忘图强,以完成制霸天下的大业。”

  “这个世界上,没有多少人真正值得同情。福祸无门,咎由自取。齐王之所以身边都是奸佞小人,那都是他自己招致的。”

  驿馆内,虎贲卫在曲折迂回的廊道里持戟站立。

  春风抚弄柳树,新绿枝芽绽露在枝头,池塘连著池塘,白色河道贯穿各处院落。

  韩国面积狭小,住屋结构却十分玲珑精致。

  庭院内部的构造也都是别有洞天。

  将木桥木廊创建在水上,形成独特的水榭景观。

  一长一少正在水榭楼台之间散步,身后跟著一串宫廷宦侍。

  冯去疾的话在水榭廊道里响起,落在幽静空旷的水面上,惊得水中鱼儿四散游走。

  很快,湖面上引发涟漪。

  冯去疾和扶苏一道在驿馆内散步。

  冯去疾对齐王的评论倒是中肯。

  扶苏听了,心里又有了其他打算,“这么说来,齐王本人就昏庸,如今身边都是奸佞小人,没有能士辅佐,他们是绝对不会主动进攻我秦国了?”

  “太子放心。如今的齐国,都是一帮乌合之众。齐王远贤臣,亲小人;又荒废稷下学宫的治理,逼得贤能之士另谋生路。我秦国一半士人贤者,都是来自齐鲁之地。”

  这戍边之事,关系重大。一来扶苏不能随意外出,二来一旦外出,必定受到虎贲卫的随行。

  虎贲卫里的人,基本上都是秦国中高层官吏、富商家的后人。

  现实就是这么残酷。

  普通庶民就算被选拔入宫做虎贲卫,也不可能得到陪王伴驾、做到王亲近卫这种资格。普通人要做到能够贴身侍卫王亲,一来需要比有后台背景的人超出数倍的努力,二来需要运气。

  总之扶苏的行动,是被很多股势力共同注视著的。

  这要单独外出去远离大军或者驿馆的地方,会遭到弹劾。★彡彡★

  扶苏所担心的是,此时历史上秦末汉初的英雄人物大多数都正在受秦国的压迫,或即将被秦国统治。

  从时机上来说,此时秦国正处在一统天下,结束战乱的道义正理上,收服他们也会多几成胜算。

  以自己对史书的了解,按图索骥,直捣黄龙,这才是上上之策。

  权贵的时代将要终结,庶民将要夺取新的胜利。

  庶民之中崛起的精英,势必不甘心就此在家做个农民,又或者是秦国的奴隶。

  他得想个办法,让自己能名正言顺去那些卧虎藏龙的地方。

  这仗早晚都要打完。

  自己很快就会回到秦国。

  等到皇帝制度创建完备,接下来发生的事情都在成就秦始皇暴君的名号。

  辛苦了一辈子,最后落得个家破人亡,国裂山河碎的下场,著实不该!

  他要改变历史,拯救大秦,让秦帝国五百年。未来坐天下的人得是他,而不是刘邦。

  二人在廊道里正走著,经过一阵沉默,扶苏忽地问起,“不知道此战结束后,天下又该是什么模样?”

  冯去疾闻言,心中却泛起涟漪。

  早就知道太子心怀天下,必有问鼎之心。之前太子遮遮掩掩,极力掩饰,现在却不经意间流露出来了。

  你是太子,担心天下做什么。天下是你该担心的吗?

  天无二日。

  不管怎么样,只要日后太子继位,受益的必然是我。

  只是我为大王赏识提拔,不可做那背主之事。

  “天下的未来,就是秦国的未来。只要有大王在,秦国势必是蒸蒸日上,旁的事情,还轮不到我们来担心。”

  扶苏总感觉,冯去疾这个人一直都在提醒自己不要僭越。我这个丈人,平时见了我也不给我好脸色。我好心出来陪他聊聊天,拉近拉近感情,他也一副慎微的模样。

  “也不知道怎么的,今年的春天格外冷,这一口一口寒风吹得我都不想开口了。”

  再怎么说,扶苏也是半个君啊。

  他的地位高于冯去疾。

  听著这声牢骚,冯去疾知道自己惹得太子厌恶。

  他忽而话锋一转,“恕臣直言,太子迄今为止,都未有封君。太子难道不想借著此次立下大功,向大王商讨什么吗。”

  扶苏听到,心里那是一阵波涛澎湃。

  他强行吞了吞喉哽,“这种事,全看君父的决定。再者,我本无功,哪里能去厚著脸皮去求恩赏呢。”

  冯去疾作揖,“太子实在是太谦逊啦。我此次来之前,大王也在想该如何赏赐太子。”

  扶苏顿时领悟了。。。

  这才是冯去疾亲自来一趟楚地的真实用意所在吧。这要是旁人,怎么可能能把这种事情拿捏到位。

  “太子可知,诸臣是怎么建议大王的吗?”

  “愿闻其详。”

  “臣子之中,大多数人都提议让大王坚持太子当日的主张,将攻打楚国的战事交给太子。”

  扶苏听得,心里一阵感慨。这帮老家伙,总算是说了点人话。我在边地带著将士们出生入死,防守不给加官进爵,谁跟著他干;所以他就只能引蛇出洞了,这才让将士们得到厚重的赏赐,踏踏实实跟著他干。

  他们这一回说的倒是有理。

  是该给他封个君啊,起码万邑之田。

首节上一节200/320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