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代:四合院里的手艺人 第12节

  接下来这些家伙按年龄,从小到大挨着听了一会。

  听完之后意犹未尽,相互讨论听到了什么。

  何雨水也在其中叽叽喳喳,作为为数不多的女生,还是受到一些优待。

  “柱子,你不听。”徐得庸看向何雨柱问道。

  “啊……。”何雨柱愣了一下,这家伙真不叫我傻柱了?

  “那个……,我就不听了吧……?”何雨柱故作矜持道。

  何雨水一听立马道:“我哥不听,让给我听。”

  “可不可以,得庸……哥。”这小妮子最后还有点撒娇似的,小声叫了声哥。

  徐得庸忍着笑点点头道:“那行吧,既然你哥不听,就让给你听,女孩子特殊照顾,再多允许你听两分钟。”

  “谢谢,得庸哥!”何雨水立即乐滋滋道,哥也叫的顺口。

  何雨柱:“……”

  老子就矜持一下……,好吧,这是亲妹,不生气,不生气……。

  但你竟然叫徐得庸哥,气死我了!

  这妹子得教育教育。

  其他人见此顿时投去羡慕的目光,心想:“我要也是女孩子……嗯,还是算了,木有小jj!”

  等何雨水听完,徐南氏小手一挥道:“好了,见也见了,听也听了,都散了吧,别再围在我家门口了。”

  众人顿作鸟兽散,找大人和小伙伴炫耀去了。

  许大茂人机灵,等人走后腆着脸走到徐得庸身边道:“得庸哥,这收音机不用电,您这能修,应该也能自己做吧?”

  徐得庸看了他一眼,笑了笑道:“你小子挺聪明的吗,想做一个?”

  许大茂一听徐得庸能做,便眼睛放光的搓搓手道:“得庸哥,做一个这什么……收音机需要多少钱?”

  徐得庸道:“看你想做什么样的了。”

  说着,他找出斧子,又来到外面找木头,准备砍一根木橛子。

  许大茂屁颠屁颠的跟上道:“就做一个和你这个差不多的。”

  徐得庸边砍边道:“我给你算算啊,耳机两块,线圈一般的都要六毛,电容器价格也差不多……。”

  “杂七杂八的的加起来就要四块多,这还不算匣子本身,以及制作费用。”

  许大茂顿时有些犹豫,有些多,他攒的零花钱差不少。

  徐得庸“哐哐哐”将木头桩子削尖,头也不抬道:“我用的都顶好的元件,你若是只想随便做个玩玩,弄简单的,花一半钱也能做,只是声音没那么稳定。”

  许大茂眼珠子转了转道:“谢谢得庸哥,我再想想。”

  徐得庸点点头,也没再说什么。

  许大茂殷勤道:“得庸哥,需要我帮忙吗?”

  “需要。”徐得庸道。

  许大茂:“……”

  他只是客气一下,得庸哥不按套路出牌啊!

  “我要刨个深坑,你家要是有镐头找出来借我用用。”徐得庸悠悠道。

  许大茂松了一口气道:“那成,我回家给你找找啊。”

  说完一溜一跑的不见。

  徐南氏脸上带着笑容问道:“小庸,你刨坑干什么?”

  徐得庸道:“砸木桩,固定天线杆。”

  徐南氏恍然道:“是啊,你看我都高兴过头了,这杆子不固定刮风得吹跑喽。”

  其实现在信号干扰少,天线放在外头也能收听,徐得庸就是想弄板正一些。

  徐得庸点点头,又道:“奶奶,这玩意打雷天不能听,要把天地线从收音机上取下来。”

  “我晓得咯。”徐南氏认真道。

  不一会,许大茂扛着镐头回来,徐南氏的木桩子也削好。

  他接过镐头,在奶奶房间的窗户旁边刨起来。

  很快就刨了一米多的深坑,将削尖的木桩子放里面,埋上土后有用镐头的侧面狠狠砸了几下。

  最后用铁丝固定天线杆,算是大功告成。

  这会,随着那些小子的宣传,大人也憋不住过来瞅瞅。

  首先过来的是三大爷和三大妈,说到占小便宜、算计,院里那是无人能及。

  见两人过来,本来还有话说的许大茂,扛起镐头离开。

  “哟,得庸,忙完了。”阎埠贵笑眯眯的道。

  三大妈也进屋和徐南氏拉家常,目光不时游离。

  徐得庸道:“怎么,三大爷您找我有事?”

  阎埠贵道:“这不听家里小子说,你那什么矿石收音机修好了吗,我和三大妈这不过来看看新鲜,瞻仰一下。”

  徐得庸道:“说瞻仰就抬举了,您可老师,这么个小玩意你还没见过?”

  “见过倒是见过……。”阎埠贵道。

  可是没上耳听啊!

  这会,徐南氏拉着三大妈进里屋听去了。

  徐得庸看着阎埠贵张望的小眼神,便道:“三大爷,想听就进去呗,只您可别占着地不走喽。”

  “那不能,那不能。”阎埠贵说着就快步进了屋。

  很快其他各家的有人来,连巷子里其他院的人也有来,可以说是“巷里轰动”。

  徐南氏乐此不倦的招应,在一声声的恭维中,虚荣心得到空前满足。

  当然,也有人没来,比如贾张氏,正在家里生闷气,她感觉自己已经被徐南氏比下去了!

  同样的话翻来覆去听太没意思,徐得庸待不去下,索性离开去拉客赚钱。

  因为是周末,街上的人流明显多起来。

  算起来,今个也是西方的圣蛋节,现在可不兴崇洋媚外,md都要打倒!

  很快便有了第一位客人,是一对母女,提着东西抱着孩子,应该是回娘家……。

  中午,徐得庸吃了碗面,又骑着车逛悠到前门大街附近。

  西边的大栅栏可是相当热闹,著名的八大胡同就在这附近。

  当然,现在都已经接受改造莺飞燕散,许多早已经飞入寻常百姓家!

  ……

第12章 身在其中

  肆玖城,有道是“内九外七皇城四,九门八点一口钟”。

  从前门大街到王府井是最繁华的,街道两旁店铺林立,牌匾高悬!

  新华书店、照相馆等等都在这边。

  比较有名的美食店,烤鸭店、五芳斋、东来顺后世依旧出名。

  电影院人头攒动,京剧海报门口就相对冷清。

  相比较电影票五分、一毛两毛的价格,看一场京剧表演就贵得多。

  特别是‘角’的京城京剧四大头牌要两块五,单人也要一块二,小团要八毛,不是一般人能看得起的!

  徐得庸没有停留,骑着三轮车宛若置身之外,走马观花,有种看老胶片的感觉!

  等他来到天桥附近,市井中的热闹和生活气息扑面而来。

  “红心儿罗贝,绿心儿罗贝,嘎巴溜脆!”

  “磨……剪子屑……菜刀……。”

  ……

  地道的京腔充满鲜活劲儿。

  市场上,还有街头表演卖艺的,京剧、河北梆子、木偶戏、相声,赤膊的老人耍棍,小不点的孩子翻跟头,耍猴的,卖药的……。

  无数人构成了这个充满时代特色的画面。

  徐得庸身在其中,感觉自己无比的渺小!

  时代的滚滚洪流之下,即便他是穿越者,也只能随波逐流,顶多温暖一下身边的人。

  再多,就会被洪流拍的粉碎!

  “三轮车,三轮车……!”

  路人招呼声仿佛将他从画外拉进画里,徐得庸高声应了声‘来嘞’,蹬车过去。

  如同一滴水融入江河。

  原来,他已身在其中!

  ……

  徐得庸踩着夜色回到巷子。

  今天出车晚,回来的早,路上又闲逛,但客人比平常多,赚了八毛七。

  “得庸回来啦!”

  “得庸今个回来的挺早啊。”

  “得庸哥……。”

  “得庸老弟……!”

  ……

  一个个往常都不怎么和他打招呼的街坊,都笑呵呵道。

  徐得庸瞳孔微动,笑眯眯的三言两语应对过去。

  你强的时候,仿佛整个世界都和颜悦色!

  来到住的四合院门口,一群半大小子可能一直在等他,见到他回来,立即拥上来。

  “得庸哥,我给你抬车。”

  “得庸哥,你蹬了一天,歇歇,我来抬。”

首节上一节12/210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