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代:四合院里的手艺人 第210节

  好家伙,整出来一个电器。

  电风扇。

  这玩意比起自行车、收音机什么的,倒是还没有那么特别引人注目,改天拿回来了用吧。

  嗯,今天要是开出一个收音机,那还不用花钱买了。

  早饭过后,一家人穿戴整齐,徐得庸带着娘俩来到百货大楼买收音机。

  这时候的收音机选择不多,卖的好的自然还是属“小京城”。

  最终徐慧真还是选择了“小京城”,花了九十六块钱,虽然过两年全部国产化,价格会便宜一半,可用料和做工都会差上一个层次。

  小理儿第一次来百货大楼,一双眼睛到处看,看的都有些花眼,太多她“没有见过的东西”。

  看不过来,根本看不来!

  出来的时候小理儿眼睛还有些直愣愣的,像是一个小傻瓜。

  回去路上,徐慧真又在报停买了一份报纸。

  回到家,徐得庸将收音机插上电,挑好台,充满时代特色的声音响起。

  这时候广播电视台少,也只能收四五个台。

  小理儿对忽然出现的声音四满了好奇,左瞅又看的寻找,看着很喜人。

  于是徐得庸把她抱到收音机前,她终于确定声音是从前面这个东西里面发出,凑着小脑袋就要用手拍。

  “哎呀!”

  徐慧真忽然叫了一声。

  徐得庸和小理儿双双扭头,前者道:“怎么回事?”

  “大事。”徐慧真拿着报纸过来道:“国W院通过《关于工资改革的决定》。”

  徐得庸道:“通过就通过呗,之前就有传言,现在算是传言落地了,不过想要全部落实还得需要一段时间,你们现在不是也一直拿着工资嘛。”

  徐慧真道:“之前都算是试点,现在才算正式落实,这次工资改革,可是上上下下都要改,你看看。”

  徐得庸拿过来看了看。

  这次工改,包括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等几大类分配制度,其中党政机关实行职务等级工资制,把干部分为30个行政级;企业工人分为8个(个别工种为7个)技术等级,专业人员,如工程技术人员、教师、医务工作者、文艺工作者也都相应有了自己的等级系列。

  而且,各系列之间大致可以互相换算,如文艺一级相当于行政8级;高教8级相当于行政17级等。

  依据各地的自然条件、物价和生活费用水平、交通以及工资状况,并适当照顾重点发展地区和生活条件艰苦地区,将全国分为11类工资区。

  规定以一类地区为基准,每高一类,工资标准增加3%(如四九城属六类地区、沪上属八类地区),工资区类别越高,工资标准越高。

  工改决定之后,知识界、文化界,也都愿意“收名定价”于此次定级。

  如梅兰芳,定级前的保留工资为1100元,却甘愿评为文艺一级,只拿336元。

  实行工资制后,作家可以在文艺级与行政级之间自由选择。如果选择文艺级,比行政级工资高,但有不少人却选择了行政级。

  这除了当时“克己”的时代氛围所致外,还有一个原因,即选择行政级别以按级别看文件、听报告,甚至决定能否订阅《参考消息》,也就是所谓的“内参”,以及享有高干医疗待遇。

  这次工改,奠定了此后我国长达30年之久的劳动工资制度的基础,对我国的“吏制”产生了深刻影响。

  从此“级别”成为中国除农民以外各类社会人群政治经济生活排序的重要标准。

  当然,由于此时主流观念对于物质报酬持否定态度,此后的工资管理并没有完全按照上述“决定”进行,原定于年底完成的工资升级也没有如期举行。

  任何改革都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

  况且这次改革也是“中央”借机向地方“收权”的意图。

  以前的工资制度,各个地方根据自身的条件都有所有不同,如今一张工资表下来,等于剥夺了地方很多的“自由”,自然不会是那么顺利。

  连教员对这次工资改革,把人分为“三六九等”的举措,也是很有意见。

  但这是大势所趋。

  下午,也是因为周末的原因,小酒馆里早早的就来了不少人。

  众人议论纷纷,议论的焦点自然都是这次关于“工资改革”消息,毕竟这是关乎每个人切身利益的事情。

  徐得庸等小理儿睡下,也过来凑热闹。

  牛爷、徐和生、范金有等人都在,场面相当热闹。

  ……

  感谢“搜书看未来”“桑桑胖”“间肉仙”“无花果252”“坐下细嗦”“于飞1”等兄弟的月票

  感谢兄弟们的每一份支持

请假

  咳嗽发烧,写了几百字云里雾里的,临近过年事渐多,更新不稳定,和追读的老铁说声抱歉。

  最近思路也不太顺,后面很多事情不好写。

  大家有什么建议可以说一说,打开一下思路。

  感谢!

  顺便说一句,住小区真烦人,特别是上层有熊孩子的,在上面拍篮球敢信,感觉整个楼层都在震动。

  哎,脑子炸了,毁灭吧!

  一天天的,你说气人不!

首节上一节210/210返回目录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