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私密生活全记录 第83节

时序已进入四月,气候温和,春暖花开,休整后的送亲队伍告别好客的吐谷浑人,继续向高原进发。又经过艰苦的跋涉,送亲队伍来到水草丰盛,风景秀美的黄河源头。前面不远处是柏海,有数队吐蕃轻骑已赶来迎接了。在前面领路的禄东赞拍马过来,俯身向金车里的文成公主奏道:

“赞普已率部出唐古拉山口,在前面柏海扎下营寨,迎候公主。”文成公主颔首表示知道了,车队继续前进,但公主的心却变得不平静起来。此处到底不是中原,满眼看不到一处村庄,一间房屋,蓝天接大漠,远处是白雪皑皑的雪山,风雨雷电,气候不定。寞落萧条倒也罢了,但不知夫君赞普到底是一个怎么样的人,是否如禄东赞所说的那样文韬武略,仪表堂堂……

文成公主正在思想间,但见前方一队人马打着旗幡,飞奔而来,人报:“吐蕃王驾到!”

车驾停住,江夏王李道宗按礼节首先迎了上去。松赞干布老远就飞身下马,急步走过来,见面后,双方拱手行礼,经禄东赞一介绍,松赞干布一听说对面是文成公主的叔父,二话没说,即双腿跪地向江夏王行了大礼。江夏王见赞普向他行了婿礼,大喜过望,他本来就是文成公主的生父。更可喜的是这赞普眉目爽朗,一表人材,举手投足间,透露着一股英气。江夏王心里才一块石头落在地上,这松赞干布虽是化外之人,但毕竟是一国之君,也不辱没我的知书达礼的女儿了。江夏王喜上眉梢,如不是因保密起见,江夏王真想亲口叫赞普一声“女婿”。

赞普给江夏王行过礼后,又献上洁白的哈达,又献上一碗酥油茶,江夏王一一接受。

“我的大唐公主呢?”松赞干布急切地问道。

入乡随俗,即将成婚的新娘也用不着掖掖藏藏了,江夏王到金车玉辇前把公主请了下来。

在二十多名年轻侍女的簇拥下,美丽端庄的文成公主凤冠霞帔,一身盛装,犹如一朵硕大的莲花,盛开在辽阔的雪域高原上。看着唐朝公主及其随从的华美盛装,再看看自己人以毡为衣的模样,一向心高气傲的松赞干布有些愧沮,不觉中躬腰要给文成公主行礼——

“赞普不必多礼。”公主曼声说道,同时轻轻地施了一礼。松赞干布见公主气度文雅、端庄大方,举止间透露着天朝大国的礼仪之美,不禁为之倾倒,重又恭请公主登上金车玉辇,大队人马合二为一,继续前行。

到了吐蕃边境柏海,赞普又亲来迎接,江夏王护送文成公主的任务也算完了。在柏海休息两天后,江夏王要率着护卫队伍返回长安,临别时他又叮嘱了公主一番,父女俩才洒泪而别。文成公主以及送亲副使则随着松赞干布继续向吐蕃国都逻些城进发。早在文成公主来之前,松赞干布就使人专门修了“入蕃大道”,并在沿途设立驿站,准备好马匹、牦牛、饮水以及食物。但到了唐古拉山山口,仍然山路崎岖,不宜车轿通行。

文成公主也非花瓶似的娇小姐,她谢绝让人抬着走,自愿骑马过山。松赞干布忙亲自为公主选了一匹行走平稳的逻些良骥。公主的金车玉辇等其他车轿,则由吐蕃兵抬着过山。

文成公主换上一身干练的戎装,愈发显得英姿飒爽,光彩照人。她熟练地跨上马背,与松赞干布并辔而行。高原上的空气虽然稀薄,还不时有罡风扑面吹过,但眼前气势雄伟的雪山,眉宇间透着英武之气的赞普,还是让公主心里爽朗许多。作为大唐的友好使者,作为吐蕃一国之母,怎样在吐蕃这块土地上做出一番成就,是公主心里考虑得最多的问题。

一路上翻过了雄伟的唐古拉山,跨过了激流翻滚的怒江,又沿着水平如境的拉萨河,在松赞干布的细心呵护下,文成公主的车驾来到了吐蕃首都逻些城。

这一天是藏历四月十五日,逻些城好像沸腾了一般,数万人涌上街头狂欢。王宫前的广场上更是载歌载舞,鼓乐齐鸣。藏族民众以极其喜悦的心情和隆重的礼仪,迎接大唐文成公主的到来。这令人难忘的一天,后来成为藏族人民传统的节日——沙喝达瓦节。在唐朝送亲副使的主持下,文成公主与松赞干布当天就举行了空前盛大的婚礼。王宫前的一个高台子上,展示着公主的陪嫁物品,有释迦佛像,各类珍宝,金玉书橱,三百六十卷经典,金鞍玉辔,各类金玉饰物,宝器,卜筮经典,识别善恶的明鉴,各种烹饪的食物,各种饮料,树木,种子,狮子,雉,还包括营造与工技著作六十种,治四百零四种病的医方,诊断法五种,医疗器械六种,医学论著六种,以及绸帛,衣服等各类日常生活用品。吐蕃人都以激动的心情,惊讶地望着这些他们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唐朝物品。

一身婚礼盛装的文成公主,在她的豪华仪仗队的护送下,犹如日出东方,成为万众瞩目的焦点。她乘坐的敞篷的金车来到广场上,下了车又踩着猩红的地毯,来到王宫门前,将大唐太宗皇帝的册书和一副金鞍玉辔亲手交给松赞干布,松赞干布喜不自胜,连连拱手向东方遥拜。

按照吐蕃的规矩,应该是子比母贵,母拜于子。赞普的母亲率众家王亲国戚走过来,刚想给公主下拜,被公主止住了。公主依照汉族的礼节恭敬地拜见了婆母,赞普的母亲顿时喜得泪珠双流,连连向众人夸奖。

此时的广场上也爆发出热烈的欢呼声,黑压压观礼的人群一齐给公主下拜。公主脱下自己华美的婚服,按吐蕃的风俗,将婚服撕成碎片,抛向人群,赐福给百姓。

这时广场上的气氛达到高潮,欢呼声一浪高过一浪,松赞干布兴奋不已,对母亲和众人说:

“我父我祖,均未有与上国通婚者,今我得大唐公主,为幸实多,当为公主筑一城,以夸示后代。”

盛大的婚礼过后,送亲副使要返回长安复命,松赞干布亲自为之送行。他命人抬出一对金鹅敬献唐王,此鹅为吐蕃国宝,高七尺,中空,每只可储酒三斛。松赞干布对送亲副使说:

“大人此番回长安复命,请代为向父皇请安。人言‘归国雁飞疾速,鹅犹雁也’,以此知我欲回长安拜见父皇心切。并请代请蚕种及造酒磑纸墨之匠。”

送走送亲副使,松赞干布开始为公主修建著名的布达拉宫。此宫在原宫的基础上扩建,主楼共13层,高117米,占地面积36万平方米。外墙涂以红颜料,远远望去,富丽堂皇,红光闪闪,犹如赤霞一片。

为了弘传佛教,为吐蕃人祈福消灾,文成公主决意建寺弘佛。她指挥从长安带来的工匠,修筑了大昭寺,并亲手在寺前栽下柳树。大昭寺飞檐重阁,极富中原建筑风格,收藏了公主带来的佛像、佛塔、经书以及大量的乐器。逻些城周围的山原先没有什么正名,公主乃以妙莲、宝伞、右施、海螺、金刚、胜利幢、宝瓶、金鱼等八宝命名。

雍容华贵的文成公主并没有呆在王宫里享清福,她怀抱着羊羔,向牧民款款走来。她以汉医药为人治病,治愈病人无数,又拿出粮食,周济生活艰难的牧民,漂泊无定的牧民泪眼相向,称文成公主为“白度母(活菩萨)”。

公主还到田间地头,拿出从长安带来的谷物和菜籽,与工匠一起向当地人传授种植的方法。其中小麦不断变种,成为藏族人喜爱的青稞。公主还带人传授先进的生产技术,造出先进的农具供人使用,雪域高原也第一次有了犁耕。

吐蕃人原来只用毛皮毡做衣料,公主来后,即使人养蚕缫丝,并和善于织帛的侍女一起,教当地人纺织。松赞干布也干脆脱去他的毡裘,穿上公主亲手做的唐装。

在冶金、造纸、制陶、碾米、酿酒等方面,公主和她带去的工匠也不遗余力地向当地人传授技术。至今日喀则的铜匠,仍以文成公主作为他们的祖师。原来藏民以手接饮酒,以毡为盘,捻麨为碗,盛上羹酪,和碗一起吃掉。公主带去的制陶制磁技术,改变了这种落后的习俗。吐蕃人习惯用赭色涂面,借以驱邪避魔,既麻烦又不好看,公主表示厌恶,松赞干布立即下令禁止。随公主来吐蕃的文士们也按公主的指示,成立学术机构,整理吐蕃的历史文化,记录赞普和大臣的谈话。松赞干布也按公主的要求,派遣皇室贵族子弟入唐国学,学习《诗经》、《尚书》等。

文成公主以她慈悲的胸怀和渊博的才学,帮助吐蕃人民,极大地推动了吐蕃在经济、文化方面发展。吐蕃也开始有了自己的历法、文字,在生活习俗等方方面面都有了很大的改变。作为汉族人民的友好使者,文成公主也受到藏族人民的崇敬和爱戴。太宗和亲政策所促成的唐、蕃甥舅之谊,在汉藏人民友好历史上具有深远的影响。

 李世民私密生活全记录

 

第九部分 他的目光凝在了父皇的才人媚娘的俏脸上

 

◎一

冬去春来,天又要慢慢地变热了,夏天又要到哪里去避暑?住够了九成宫的太宗皇帝,去年就命将作大匠阎立德建清暑之地。阎立德勘察地形,筹集建筑材料,组织人施工,忙了将近一年,终于在汝州西山建成了襄城宫。

四月,太宗将幸洛阳,命皇太子监国,留右仆射高士廉辅之。辛巳这天临黑天,车驾来到骊山温泉,住下来后,新丰县令献上数枚温泉特有的反季节香瓜。太宗特召房玄龄、长孙无忌、魏征一起品尝。

香瓜在温泉边特有的环境中长大,昂首挺肚,里里外外都透着黄澄澄的颜色,剖开后,更是有一股久违了的新鲜香甜的瓜味,沁人心脾,让人感到心里清新舒畅。太宗吃了几口,又催着房玄龄他们吃。吃着吃着,太宗又想起贞观四年去世的杜如晦,他举举香瓜对臣下说:

“武德四年夏,决战窦建德时,诸将佐集于帐中,议论破敌之策,时有人进瓜数枚,大伙儿剖瓜食毕,如晦以籽粒为筹,剖析敌情说:‘如若将建德诱入虎牢东北之牛口渚,我合围聚歼,令军中传呼歌谣:豆入牛口,势不得久。建德军心涣散,必为我虏。’今朕食瓜,又突然想起如晦来了。”

作为杜如晦生前的好朋友,房玄龄看着手中的香瓜,也感叹地说道:“杜公去世时年仅四十六,时至今日,言犹在耳,却物是人非,人已物化……”

听玄龄这一说,太宗备觉伤痛,不知不觉流下泪来,他把剩下的香瓜拢在一块,叫过一个内使命道:“将瓜奠于如晦灵前,以寄朕之怀思。”

内使答应一声,怀抱着香瓜出去了。大家见皇帝心情不好,也都拱手告退。太宗坐在窗下独自思量一番,刚想招呼宫妃侍寝,就听窗外“嗖嗖”几声,马上取得天下的太宗立即断定这是大箭射过来的声音,他当即叫道:“有刺客!”

皇帝这一呼唤,行宫内的嫔妃内侍们立即慌乱起来,在院外警戒的羽林军士也打着火把赶来察看,闹腾了一番,果见寝殿外窗下有五支大羽箭。奇怪温泉行宫周围二、三里地都已戒严了,谁有这么大的劲射来几只大羽箭?一定是内部人捣的鬼,太宗命警卫部门从速追查,以绝后患。

箭羽有特殊的标记,分明是羽林军所用的箭,一一盘查,三推六问。卫士崔卿、刁文懿泛出水面。说出来纯属用人不当,据崔、刁二人交代,二人并非想谋害皇上,只是觉得此去襄阳宫,警卫任务太辛苦,所以夜射行宫,期望皇上因受惊吓而返回长安。事情虽不严重,但崔卿、刁文懿皆以大逆论罪,斩首示众。所谓大逆,据《刑统议》上说:此条之人,干纪犯顺,违首悖德,逆莫大焉,故曰大逆。

虚惊一场后,戊辰日,车驾来到襄城宫。襄城宫依山而建,红墙黄瓦,雕梁画栋。堂、阁、斋、楼、台、轩、观、亭应有尽有,煞是好看,太宗甚觉满意,还指殿屋对臣下发一番感慨:

“治天下如建此屋,建成以后,不能动不动就改动它。即使是易一根椽子,换一片瓦,践履动摇,必然对整个屋殿有所损害。如果你渴慕建立盖世奇功,不断改变法度,不能保护自己的德行,必然对天下劳损多多。”

群臣听了,连忙恭贺,皇帝能举一反三,口不忘治国之理,实为国家之福。

在襄城宫住了十几天,天变得热了,此处却毫无清凉之意,太宗渐觉不快。这天西突厥沙钵罗叶护可汗遣使入贡,接见的时候,廊下冒出两条蛇来,引起宫人一阵惊呼,太宗大怒不已,找来阎立德骂道:

“你身为筑阁名匠,竟选这种地既热、又多毒蛇的地方建造避暑宫殿,是你笨还是你有意为之?”

阎立德费力不讨好,吓得脸蜡黄,一句话也答不上来,太宗一甩袖命道:

“罢襄城宫,所拆木料砖瓦等分赐百姓!”

“哎。”阎立德抹抹眼泪答应了一声。

“劳民伤财,你是罪魁祸首!”太宗转而把罪责都卸给阎立德,“即日起,罢免你所有的官职。”

且说薛延陀分为东、西二部,受突厥控制,后薛延陀发生内乱,夷男率部落中的七万多家归附了颉利可汗。东突厥败亡之后,碛北的一些部落如铁勒、契苾、回纥等多归附夷南,薛延陀因之渐渐强大起来。一天薛延陀真珠可汗夷男听说唐皇帝东巡,可能要去泰山封禅,夷男听风是雨,对臣下说:

“天子封泰山,士马皆从,边境必虚,我以此时取思摩,如拉朽耳。”

打好如意算盘后,夷男命儿子大度设,发同罗、仆骨、回纥、靺鞨诸部落兵,合二十万人,杀奔突厥。突厥俟利苾可汗奉太宗命令,率众渡河,刚在定襄城建牙不久,城墙还未来得及修建,检点兵马,也不过几万人。闻薛延陀二十万大军穿过大漠,驻军白道川,其前锋直逼善阳岭。俟利苾可汗自知难与薛延陀抗衡,急忙率部众退避长城以里,坚守朔州,并遣使向皇帝告急。

此时太宗已到东都洛阳,闻薛延陀进犯,当即召开御前军事会议,作了战前部署,分工如下:营州都督张俭率所部骑兵及奚、契丹压其东境;以兵部尚书李勣为朔州道行军总管,将兵六万,骑千二百,屯羽方;以右卫大将军李大亮为灵州道行军总管,将兵四万,骑五千,屯灵武;以右屯卫大将军张士贵将兵一七千,为庆州道行军总管,出云中;凉州都督李袭誉为凉州道行军总管出其西。东起营州西至凉州,各道发兵十万人出击。此六路兵马,有退有进,有守有攻;进则可战,退则可守,足见太宗用兵之老道。诸将领旨,前来拜陛辞行,太宗发表讲话说:“薛延陀自觉很强盛,越大漠而南侵,走了数千里路,人马肯定都已疲瘦。凡用兵之道,见利则速进,不利则速退。薛延陀刚开始进攻思摩时,不能乘其不备急击之。及思摩入长城,又不速退。我已敕思摩沿途烧掉秋草,让敌人粮草日尽,野无所获。刚才侦骑报告,言薛延陀马啃林木树皮略尽。众将要与思摩共为犄角,不须速战,等敌人退了,再一时奋击,破之必矣。”太宗分析的极其透彻,但战场上形势千变万化,也不能套一个公式。诸将听了皇上的一番布置,也只是点头应承而已。

时左领军将军契苾何力母亲姑臧夫人及弟贺兰州都督沙门皆在凉州,为防止契苾部在薛延陀大兵压境时投靠薛延陀,太宗特命何力以省亲的名义抚慰其部落。

薛延陀军也是有备而来,他们演练成了一个新的步战法:使五人为一伍,打仗时,四人在前头战,一人在后面牵着马,待前头打胜了,后头的人忙牵上马,大伙儿上马再乘胜追杀敌人。此步战法虽然有些啰嗦,可薛延陀当初就用此法击败了西突厥沙钵罗及阿史那社尔。

首节上一节83/102下一节尾节目录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