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如何,我相信后世子孙都不会忘记你的......或许他们不知道你长什么样,但是肯定知道有一个名为邱海的热血青年曾经为抗战贡献了自己的一切力量!”
拍照?
邱海这才注意到叶婉秋胸前的相机,道:“这......好,我这辈子还没有拍过照呢!”
随后,邱海站在一旁,双手放在两侧,表情有些局促紧张。
“看这里......”叶晚秋举起相机对着邱海道:“笑一个......好......我拍了!”
咔嚓......
随后,叶婉秋按下了快门键。
一张照片定格在了相机中。
叶婉秋放下了相机,看着邱海还在局促的站着,连忙是微笑道:“拍好了!”
“啊?拍好啦!”邱海回过神来,挠了挠头,咧嘴笑了笑道:“没想到这么快!”
副总则是拍了拍邱海的肩膀道:“你如果想要照片的话,到时候来独立团团部找叶记者拿......我相信你一定可以加入独立团的!”
“好!”邱海点了点头,随即看了看手中的报名表:“我不一定能够加入独立团的,但是我还是得试试!”
这话再次让副总和叶婉秋有些惊讶。
叶婉秋望着邱海道:“老乡,你的条件也不差啊......又会读书认字,加入独立团应该没问题吧!”
“这不好说......”邱海开口道:“独立团招收新兵战士的原则是宁缺毋滥,会对新兵战士进行一定的考核和审查,如果不过关的话就不能加入独立团了!”
“当然,如果只是一部分条件不合格的话,也就会被安排在民兵部队,也算是独立团的战斗序列了!”
“像我这样的条件看着不错,应该是可以加入独立团的,但是最终的结果如何还得看能不能过独立团的新兵考核!”
其他部队征兵的考虑是来者不拒:只要不是缺胳膊少腿的话,都可以加入部队战斗。
但是独立团的征兵原则是宁缺毋滥!
只有真正合适的新兵才能够加入独立团,不然的话就是一颗老鼠屎坏了一锅粥。
这也是独立团能够保持强大战斗力的原因!
副总微微的点了点头:“原来独立团征召新兵如此的严格啊,怪不得独立团能够保持强大的战斗力!”
这一次独立团要扩编到七千人以上,同时民兵部队要扩编到两万人。
即便是如此,独立团的征兵原则也是宁缺毋滥。
民兵的条件可以宽松一下,但是独立团的正规军士兵肯定要严格筛选的......
第209章 独立团扩编三万人?得民心者得天下!
独立团这一次要扩充一个旅的兵力人数,因此至少要七千余人。
另外随着根据地的范围不断的扩大,民兵部队自然是要扩张一番,因此苏华打算组建超过两万人的民兵部队。
如此一来,独立团所属的作战兵力是直接超过了三万了!
这规模堪称是一个师!
但是不管如何,独立团的正规部队或者是民兵战士,也都是宁缺毋滥的。
叶婉秋望向了眼前的邱海道:“老乡,相信你的条件,一定可以加入独立团的......也预祝你早日成为独立团的一份子!”
邱海:“谢谢!”
随后,叶婉秋和副总等人在征兵闲逛了解了一下后,随即前往根据地的其他地方好好的了解一下。
副总和叶婉秋走在繁华热闹的街道上,心情是格外的放松和愉悦。
这种感觉很好。
或许这就是安全感。
在这一路上,副总和叶婉秋等人看到了不少的征兵点。
每一个征兵点都是有不少人。
这说明确实很多爱国有志之士要加入独立团抗日救国,保护根据地!
副总对着叶婉秋:“叶记者,你可以多拍拍太行山根据地的情况,然后可以先做一篇关于太行山根据地的报道!”
叶婉秋:“是的,首长,我就是这么想的!”
可以说,太行山根据地发展繁荣是让副总和叶婉秋都是震惊不已。
这一切都是苏华和独立团的功劳啊。
没有苏华和独立团就没有现在的太行山根据地。
为了能够更加深入的了解太行山根据地,两人还来到根据地比较偏远的村子,看看这些村子的发展情况。
平远村。
这是太行山根据地比较偏远的一个村子。
副总和叶婉秋抵达了平远村,便看到村民正在田间地头忙活着。
随后,两人随机的找了个名为何二明的村民聊天。
叶婉秋看着正在忙活着的何二明,不由是开口问道:“大爷,有空吗?聊聊天!”
何二明放下了手里的农活,擦了擦汗,道:“好啊......我刚好想休息一下!”
副总望着正在忙碌的田地,问道:“大爷,这片田地是你的吗?”
何二明连连点头,脸上露出了笑容道:“是我的......我是地主干了半辈子了,没想到现在也有自己的田地了......这种感觉真的是太好了!”
“我跟你们说,如果不是苏团长和独立团的出现,我们这贫苦老百姓想要得到自己的田地,那是一辈子不可能的事情!”
说到这个事情, 何二明是眉飞色舞,打心底里高兴。
叶婉秋则是开口道:“我听说太行山根据地是在执行着土地改革政策,是吗?你们全村都分到了田地?”
“嗯......这是当然!”何二明连忙是开口道:“原本我们平远村的田地都是在大地主的手里的!”
“随着苏团长和独立团的到来,帮我们打地主分田地,让我们真正的拥有了自己的田地......土地改革是真的落实到了实处,而不是说说而已!”
“不仅如此,独立团还教授我们一些比较先进的种植技术和管理水稻的技术......我们的产量还提升了不少,真的是太好了!”
“我们都是全力支持拥护独立团和苏团长的!”
副总阅人无数,看的出来何二明是打心底的拥护和支持独立团和苏华。
这说明苏华和独立团是十分得民心的部队。
如此的部队,怎么可能没有战斗力呢?
民是根本啊!
副总迟疑了片刻后,望向了何二明开口问道:“独立团会收重税吗?你们的赋税情况如何?”
虽然独立团在附近发现了金矿和一些有价值的矿产,但是维持部队的运转和军费的还是要靠根据地的赋税。
不然苏华不可能养活这么庞大的部队。
随着根据地的不断扩大,靠着赋税和经济方面的收入,独立团完全是可以自给自足,军费是相当充足。
何二明笑了笑道:“赋税肯定要交的......但是赋税并不重!”
“独立团管理太行山根据地的赋税政策也很简单,那就是多收多交......如果你的收入收成高了,那么就多交赋税,少收少交,十分灵活的体恤我们这些普通老百姓的!”
“如果我们收成好的话,我们也愿意多交......如果收成不好的话,我们也可以少交赋税!”
“我们也知道如果没有独立团的就没有现在的太行山根据地,所以我们收成好的好时候,我们不仅仅是上交额定的赋税,还额外的捐献一些稻谷或者是钱财,支持独立团的建设和发展!”
“因为没有独立团的守护和保护,就没有我们的盛世太平啊!”
闻言,副总和叶婉秋都是点了点头。
他们没想到独立团和苏华的赋税政策如此灵活,怪不得这么多百姓打心底里的拥护独立团和苏华!
人心所向啊!
“确实啊......”叶婉秋开口道:“就比如前不久的根据地保卫战......如果不是独立团和民兵部队浴血奋战的话,也守不住太行山根据地!”
“独立团的战士用性命保护我们,我们也不能让独立团吃亏!”
“就是这么一个理!”何二明激动地说道:“根据地保卫战我也有参与了......当时我帮忙的是修建防御工事!”
“小鬼子要想对付我们的独立团,我们第一个不答应,都是全力以赴的支持独立团!”
“两位,我告诉你们......如果你们想在这乱世之中找个落脚地的话,我觉得太行山根据地就挺合适的,可以在这里安居乐业了!”
副总和叶婉秋两人相对视了一眼,都是点了点头。
确实。
在太行山根据地了解了这么久,他们对于这个根据地的发展、情况等等都是有所了解,更加震撼苏华和独立团的不简单了,可以把太行山根据地打造得如此好!
和何二明聊了很多,副总和叶婉秋等人都感觉到这些老百姓是打心底里支持拥护独立团和苏华的。
如此一来,苏华的独立团自然是所向披靡。
至于独立团的征兵和兵力补充,估计更加没什么大问题了。
就在副总和叶婉秋等人在深入了解太行山根据地的时候,太行山兵工厂的第二分厂的107火箭炮炮弹也生产得差不多了。
这也就意味着次日可以进行107火箭炮弹试射了......
第210章 根据地专题报道,吸引人才!
107火箭炮要是成功的话,这绝对是大大缓解了独立团的火力不足恐惧症。
现在炮弹已经是生产完成了。
不多。
12枚!
刚好够一次试射。
在得知这个消息后,苏华也是十分开心,因为终于是可以见识到107火箭炮的厉害了。
能不能成功,试射就知道了。
当天晚上九点多。
副总和叶婉秋等人才回到独立团团部的招待处。
整整一天的时间,副总和叶婉秋都是在根据地外面深入了解。
他们不仅仅去了农村,也去了趟根据地的工业基地。
目前太行山根据地的工业主要还是轻工业为主,但是这规模已经是让副总和叶婉秋都是惊叹不已。
毕竟在这乱世之中能够组建起一个工业区是十分不容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