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过草地后,老李跟着我崛起 第142节

在战场上,独立团和大阪师团交战的话就是你死我活的结果了!

所以在当前的情况下,苏华也只能从大阪师团的手里购买药品了。

于曼丽点了点头:“好,我明白了!”

“此次和大阪师团的药品交易是在黑市进行的,我觉得可以压价没什么大问题......另外药品运输方面以及细节方面还得继续沟通沟通!”

“预估最快五天后可以把这一批药品运输回根据地!”

“嗯......尽快吧!”苏华语气沉重地说道:“我们的战士们都还在等着药品救命呢!”

于曼丽:“明白!”

随后,由独立团的暗影情报局派出代表和大阪师团进行交易药品的相关事宜。

大阪师团也是讲究,只要钱不问缘由和交易对象。

只要钱到位,药品卖给谁也不重要。

反正就是一门生意而已。

最终暗影情报局很快就从大阪师团手里购买到一大批药品,这些药品立即投用,挽救了许多战士的性命......当然,这一切都是后话了。

另外一边。

副总和叶婉秋等人刚从独立团出来没多久,就在辛庄村街道不远处,看到了十分震撼的一幕......

第207章 根据地发展震惊副总,火爆征兵现场

为了能够深入了解太行山根据地的情况, 副总和记者叶婉秋决定去根据地看看......同时两人还乔装打扮了一番,换上了普通人的衣服。

虽然独立团是拿下了不少的县城,但是团部一直都是在辛庄村。

副总和叶婉秋走出独立团团部后,两人漫步在辛庄村的街道。

辛庄村作为独立团和太行山根据地的核心,发展自然是相当好,十分的繁荣昌盛。

虽然只是一个村子,但是现在的规模和人口不亚于是一个镇。

整个辛庄村十分的热闹,人口攒动。

两边街道林立。

除此之外,辛庄村还有不少的工业工厂......这些工厂都是分布于太行山脚下,也就是在辛庄村附近。

看到繁华热闹的辛庄村,副总不由是感叹地说道:“不得不说,苏华和独立团把太行山根据地发展得是真不错啊!”

叶婉秋举起相机,记录着繁华的辛庄村的一幕幕,随即开口应道:“是啊,副总......听说之前的辛庄村是十分破败的一个山村!”

“自从苏华和独立团来了之后,把辛庄村硬生生是发展成为了如此的规模!”

“辛庄村现在是繁华热闹,同时还有着各种商业、工业,人口也是十分多......真的是如同世外桃源一般啊!”

副总连连点头:“这发展确实是不错......如果只是置身于辛庄村的话,根本不觉得现在是乱世之年!”

“因为在根据地给人的感觉就是十分的安逸舒服平和......可能这就是苏华和独立团人的安全感吧!”

“是啊!”叶婉秋点头认可,缓缓地开口道:“我也去过不少的地方,太行山根据地真的是打造十分好的根据地!”

“无论是根据地的建设、政策落实、群众基础以及经济发展等等......这些都是做得太好了!”

虽然还没有完全深入的了解整个太行山根据地,但是通过辛庄村的情况,两人都已经知道整个根据地发展非同一般了!

就在两人走着走着的时候,忽然是看到前面排起了队伍长龙,并且聚集了大量的年轻人。

看到如此一幕,副总顿时有些愣住了,疑惑道:“这是干什么?怎么这么多人?”

“不知道!”叶婉秋摇了摇头道:“走,去看看!”

随后两人靠近了人群,顿时才发现这里是独立团的一个征兵点。

因为根据地保卫战的缘故,让独立团和民兵部队损失惨重,独立团自然是要大范围的征兵扩张发展。

于是乎,独立团在许多繁华热闹的地方都是设置了征兵点。

通过太行山根据地保卫战一战,根据地的老百姓自然是看出独立团是一支为国为民的部队......如果没有独立团的浴血奋战的话,估计现在整个太行山根据地都被扫荡了。

保护太行山根据地相当于是保护他们自己。

正是因为如此的原因,根据地的许多爱国有志之士、青年等等纷纷要报国参军,加入独立团。

此时辛庄村根据地如此火热就是一个原因。

副总一看征兵点的情况,颇为感慨,内心震撼的说道:“真的没想到这么多青年响应独立团的征兵啊!”

“是啊......”叶婉秋也是一脸惊叹震撼的说道:“如果不是亲眼所见,简直是不敢相信啊!”

“如果每一个征兵点都是如此火热的话,我相信独立团用不了多久就可以恢复到巅峰时期了!”

“何止巅峰时期啊!”副总眼神中充满期待的说道:“估计发展出一个旅都不是什么大问题!”

独立团的巅峰时期是五千多人。

如果按照如此的扩张速度,发展到七千多人肯定没问题。

毕竟现在太行山根据地可是有着几十万人的规模,组建一支七千多人的部队自然是不成问题。

很快。

副总和叶婉秋等人是注意到每一个年轻人的手里都是拿着一份表格,在认真的填写着相关资料。

叶婉秋见状,不由是上前找了一个年轻人问道:“老乡,你们是在报名参军吗?”

“是啊!”年轻的老乡名字叫邱海。

叶婉秋看了看邱海手里的表格,道:“这......报名参军还要填表格吗?很多人都不会写字的吧!”

现在是民国时期,也是抗日战争时期,文盲率是极高的。

也就是很多人都不认识字,更别说写字了。

因此在这个时期征兵的要求基本上就是能够扛枪打仗就行了,根本不需要读书认字。

但是现在独立团征兵却要读书认字,这才是让叶婉秋震惊和疑惑的地方。

邱海扬了扬手中的报名表,道:“独立团征兵也不一定都要识字,如果不识字的话,可以在旁边有专门的人进行登记了......找他们登记就行了!”

“如果自己会读书写字认字的话,那么就可以自己填写报名表了!”

顿了顿,邱海压低声音的说道:“我听说如果会读书认字的话,独立团会重点培养!”

“还有这回事?”叶婉秋微微一愣,不过很快就释然了,道:“在这乱世年代,能够读书认字写字的都不简单啊!”

确实。

别说是乱世了,即便是民国时期,能够读书的人都不是普通人,起码有钱读私塾的......在红军或者是八路军时期,会读书写字的都是十分难得。

比如郑芳就因为会读书写字,成为了指导员。

因此独立团在征兵发展的时候,对于会读书写字认字的人员自然是会重点发展培育......因为这些有文化基础的人员更加有悟性,可以好好的发展培养!

即便是日后要上军校、培养成为指挥官等等都是优先选择会读书认字的......这无可厚非。

从征兵开始,独立团就已经是做好了人才储备了!

考虑得十分到位。

副总在旁边听着,微微的点了点头,赞同独立团如此的征兵方式。

顿了顿,叶婉秋环顾了一圈热闹排起长龙队伍的征兵点,开口道:“你们都是来参加独立团的?报名参军上战场打鬼子,你们不怕死吗?”

第208章 一番话,老总动容:抗战胜利不一定有我,但抗战定有我!

征兵现场如此火爆,这让副总和叶婉秋都震惊不已。

要知道。

这是报名参军的地方,不是领鸡蛋的地方。

一旦报名成功的话,那么就要上战场。

上了战场,生死难料。

听到了叶婉秋的话,邱海顿时沉默了,过了好大一会才开口道:“死?我也怕!”

“但是为了我的家人和根据地,即便前面是死路一条,我也会义无反顾的冲锋的......因为我知道如果大家都不挺身而出维护我们的根据地,保护我们的国家,我们子子孙孙就没有国家了!”

顿了顿,邱海的脸上露出一丝苦笑,道:“谁也怕死......在这一次根据地保卫战中,上万个独立团战士和民兵参战......他们不怕死吗?”

“我想他们也是怕死......因为他们不想和自己的妻子、父母、孩子天人两隔......但是为了家园和根据地,他们依旧是奋勇作战在前线,还有五千多个英雄战士因此牺牲了自己宝贵的性命!”

“我们都怕死,但是如果人人都怕死的话,那么我们都得死!”

“置之死地而后生......只有不怕死的人才配活着!”

说到这里,邱海似乎释然了,淡淡一笑道:“不就是死吗?十八年后又是一条好汉......但是我临死之前肯定得拉几个小鬼子垫背!”

死亡,谁都怕。

但是为了国家和家人同胞,每一个保家卫国的军人都是义无反顾的和小鬼子作战。

他们的愿望也很简单,那就是驱逐日寇复我中华。

即便他们这代人无法享受和平带来的盛世繁华,也要让后辈子孙享受和平安定的繁华盛世。

抗击日寇这件事始终要有人去做,那么就让自己这一代人去战斗吧!

这也是邱海等人不顾生死也要参军的原因。

在这一次根据地保卫战中,根据地的老百姓见识到了独立团如此浴血奋战的保护根据地......即便小鬼子冲锋进攻猛烈也不曾退让一步。

这让根据地的老百姓是十分感动。

现在独立团要征兵扩编发展了,根据地的有志青年爱国志士自然也会挺身而出,加入独立团共同的抗日打鬼子。

既然你为我们撑起了一片天,那么我们也愿意成为撑起一片天的一份子。

互相成就!

听到这话,旁边的副总忍不住开口夸赞道:“说得好......如果我们的同胞国人每一个人都有如此的骨气和勇气与小鬼子拼死战斗的话,或许局面就不是如此的结果!”

“有你们这样的热血青年参加独立团保家卫国,独立团一定可以发展壮大,变得越来越强。”

叶婉秋也是颇有感触地说道:“人人都怕死,但是很多事情比死亡更加可怕,因此有些事情总有人要去做!”

“是啊!”邱海淡淡一笑道:“我如果能够加入独立团的话,我希望我能够倒在战场冲锋的路上......或许我活不到抗战胜利的那一天,但是我希望抗战胜利的时候,你们能够想起我......想起一个名为邱海的青年为抗战胜利贡献了自己微弱的力量!”

听到这话,叶婉秋和副总忽然觉得莫名的悲壮。

很多抗日战士都活不到抗战胜利的那一天,最悲凉的还是抗战胜利的时候忘记了他们的存在。

牺牲不可怕。

遗忘才可怕。

叶婉秋忽然是想起自己是一个记者,手里有照相机,于是对着邱海道:“老乡,我给你拍个照吧!”

首节上一节142/221下一节尾节目录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