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刘备自己驻留怀县,并让张作为机动兵力,以截断刘石的去路。
刘石的部队不少,足有五千余人,又被仇恨迷了心,见朱领军攻城,便带兵再度试图围杀朱。
但围攻朱时,却被关羽张飞领军冲杀,只一战便击破刘石主力,刘石抛下大部队,带了本部千余人向西败逃。
朱本打算将刘石余部斩尽杀绝,却被关羽阻止。
朱见识了关羽张飞等人的战斗力,没敢和关羽起冲突,任由刘石余部逃奔怀县。
刘备在怀县也放了这些黄巾一马,只收了其兵刃,让他们去了河东。
刘石逃到野王县附近,被张领军截住,张冲阵而入,将刘石本部击溃。
但刘石仍然孤身逃脱。
只是,刚逃到箕关,便又遇到有人阻拦。
“杨凤……为何拦我?你要反吗?!”
刘石很是惊疑,阻拦他的人居然是白波军另一个大首领杨凤的部队。
“刘将军部曲竟如此厉害,仅三日便将左校之军杀得片甲不留?”
杨凤没有回答刘石的问话,而是转头对身旁另一个青年说着:“公明,郭少使有小义而无大道,恐难长久。我等当取刘石首级,谋个正经出身才是。”
青年点了点头,提着柄双刃重钺走向刘石,拱手行了个礼:“河东徐公明,请左校授首!”
说罢,手起,横斩。
……
三天后。
杨凤前来求见刘备,并且带来了刘石的首级。
杨凤本是河东杨县豪族,他其实不算黄巾,只能算是太平道信徒。
真论起来,杨凤才是河东的地头蛇,郭太和刘石其实属于黄巾主力战败后前往河东投奔杨凤的客军。
郭太确实无法约束这两人,说是部将,但实际上只能算盟友。只是郭太(泰)身份特殊,杨凤与刘石才自居于郭太之下。
刘石手下都是黄巾余部,而杨凤手下都是乡勇家兵,两边性质不同。
这次刘石作乱,杨凤确实一点都没乱来,而且还帮着劝说过刘石但同样的,劝不动,杨凤和刘石的关系不算太好。
郭太收兵离去后,杨凤便很自觉的退到了箕关,这是河东与河内交界处的城关。
但杨凤没有跟着郭太回白波谷……很显然,他意识到了,郭太没有处置不听号令的刘石,那白波军在朝廷眼中就只能是贼了。
“杨兄讨贼有功……不知杨兄有何需要?备定当鼎力相助。”
见杨凤主动带刘石首级而来,刘备自然知道杨凤的来意。
这白波谷,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心思啊……
刘石满心仇怨,只想复仇,这是走了绝路。
郭太不愿对付黄巾余部,想用义气收揽人心,这已经不再是太平道了,而是走了贼道。
而杨奉取了刘石的首级主动前来,这明显是想走官途。
“不敢有劳将军,杨某如今也是朝廷军将,自该服从将军调遣……将军要取贼人首级,杨某自该取之。”
杨凤说得挺谦卑,言语中有投效刘备之意。
刘备点头,脸上有了笑意:“杨兄有此心,实乃刘某之幸!既然杨兄助我,我自该有所回报……杨兄可想得个实职?”
杨凤拱手低头没有说话,但眼神中明显有欣喜之色。
无论是张燕的平难中郎将还是郭太的汾水校尉,其实都只是虚职,但权确实是实权,毕竟他们本来就控制着地方……
而郭太现在显然是虚职都不会被真正承认了,那杨凤当然也就没了任何好处。
“杨兄若是真想得实官,应该走正途举孝廉才是……杨兄取了刘石首级,想必朱太守会乐意举荐杨兄……”
刘备出言试探道。
“杨某是河东杨县人,河内太守是举不得的。”
杨凤拱手说道:“而且……杨某愿听刘将军吩咐,却不是来听朱太守吩咐的。”
这是个真懂事的……
刘备起身拱手还拜:“既然如此……那便将尊名记作杨奉,我表你为黑山校尉,算是黑山人士,请黑山张将军举你为孝廉,任黑山上计,如何?”
各郡的上计吏通常都是得举孝廉前后的第一个职务,这也是为了熟悉官场且熟知礼仪,这是实打实的给了杨奉一个正途。
杨奉大喜:“杨某必为刘将军马首是瞻!”
杨凤的本名其实就叫杨奉,凤才是化名。
刘备将其表为黑山校尉,并让其驻于河阳,控制住黄河渡口。
当然,名义上是为了同时监视黑山与白波,以免再有人生乱威胁雒阳。
由于朱也同时附了名,朝廷很快便认同了此事,招安白波军实际上变成了招安杨奉。天子本就任由刘备自己决定是打还是招,招一部分打一部分也是正理。
这黑山校尉不算是正经官职,既不能开营府又没有行政权,只是挂个名而已。
但举孝廉就不一样了,这是做官正途,远比什么空头校尉值钱得多。
刘备给张燕去了信,顺便召回了张琰(张白骑)。
张燕今年的举孝廉名额便被杨奉占去了张燕其实是很高兴的,杨奉实力很强,张燕等于白捡了一支拥有数千兵马的强军作为盟友。
郭太与刘备的情分算是淡了不少,但郭太的选择使其得到了不少贼人的投靠,刘石的余部也全都投奔了郭太虽说弃了大义取了小义,但讲义气的人确实很容易汇聚山贼。
刘备让白回了甘陵,让张留在孟津,既是接应自己,也是为盯着郭太和杨奉。
朱这个太守很不好当,他现在钱粮全无,还欠了债,家兵损失不少,且黑山和白波的黄巾余部多半还得攻击他……只能和张打好关系,要不然连个帮手都没有。
但至少此时河内算是平定了。
刘备也不再耽搁,领军去了扶风。
……
槐里县现在已经成了个大军营。
而且这军营相当混乱。
大概是因为张温缺乏安全感,足足有四万大军驻扎在槐里县外……而且这四万大军至少又抓了两万人来供其用度。
槐里本是皇甫嵩的封地,皇甫嵩因平定黄巾受封槐里侯时,美阳、槐里两地八千户皆是其食邑。
但去职降爵为都乡侯之后,其食邑便只剩下了槐里都乡(中心乡)的两千户。
而现在,除了都乡之外,槐里东西两乡大多数人都被大军掳为了“随军民夫”。
这些所谓的民夫……男女皆有。
男的确实做了苦力。
但女子……
张温手下兵将皆是由各地豪族凑成,有这个做派也是正常,都是享受惯了的人物,即便随军作战,那也是要有人伺候的。
刘备领军来此时,便遇到袁术正在强征‘民夫’。
军队强征民夫在这年头是正常行为,只要有军令,那就没法指摘。
不过,袁术征的明显全是女子……
几十个兵士正从几家民居中拉扯着年轻女子出门,女子的哭声,老人的骂声响成一片。
此处是县外十余里,民居不多,也没有炊烟,看起来像是无人居住一般很是冷清。
这些女子应该是故意躲藏在这没多少人的地方,但还是被找到了……
很显然,袁术的部下找妹子的经验相当丰富。
刘备持节监军,遇上这破事当然得管一管。
“前面可是袁公路?”
刘备让关羽张飞带兵围了袁术,领着赵云上前问话:“以袁长水如今的身份地位,何处得不到美貌女子?为啥还要行此强掳之事?”
“你是……大耳贼?!”
袁术从兵士中走出来,看着刘备的耳朵皱了皱眉:“你竟能持节?!”
刘备叹了口气,袁术还记得自己。
可是,自己都做到左中郎将了,袁术居然不知道,自己这是多不受重视啊……
第201章 董卓之请
“袁公路,既然认得节麾,那就该行礼拜见才是……莫非袁长水眼中已无朝廷?”
刘备看着袁术笑了笑:“本将持节监军,你却称我为贼……袁公路,诽谤节帅,事犯《谤章》,这是谤君之罪。”
“纵兵行凶,强掳民女,事犯《九章》军律,这是乱军之罪。”
“袁公路,你可知此两罪皆当斩……”
刘备这还真没瞎说,真要是按照律法而言,就凭袁术强抢民女,已经可以判斩首连坐了。
只不过,谁都知道律法是治不了袁术的。
袁术眼神阴沉的看着刘备身后的旗帜和节麾,很敷衍的拱手行礼:“吾却未曾听闻朝廷遣了节帅……不知刘督军是为何而来,难道是专为寻吾错处?”
“本将奉诏监军之事,朝廷月前便已通发三辅,袁长水居然不知情?”
刘备看着袁术,轻轻笑了笑:“那这一个多月来,长水营怕是不在防区啊……谤君乱军之罪便不提了,袁长水领了朝廷军令却不在防区,这是擅离驻地违令失守之罪……此罪可不仅是斩立决,而且还得连坐……”
“袁公路,不是我要寻你错处,只是你本就处处不法,我若行军法斩了你,张太尉也救不得你。”
“本将初来监军,倒是正该斩个不法之将以立威的……”
天子授节是会向地方明发公文的,三辅的交通可没断绝,刘备还在河内耽搁的时候,三辅各郡以及张温军中必然就已经收到朝廷通告了。
而袁术不知情,就意味着袁术这段时间根本不在军中,大概每天都在外面到处鬼混。
袁术盯着刘备看了一会儿,却突然笑了:“……哈哈哈……刘督军如此唬我,想来是有用到袁公路之处,督军有事不妨直言,何必字字加罪?”
刘备有些惊讶,这袁公路的城府比自己想象中深得多了。
“备确实有事请袁长水相助……袁兄常征民夫,可知槐里周边有没有全无男丁,只有妇孺之地?”
既然被袁术说破,刘备也不再诈唬,看了看袁术部下拉着的那几个女子。
赵云上前,将袁术部下逼退,将那几个女子带到刘备身后。
刘备这边人多,关羽张飞领兵在外围虎视眈眈,袁术部下没敢有什么动作。
袁术见状倒是笑得有些诡异:“原来刘督军也是同道中人……既有此需,早说便是啊!”
刘备心想我去你喵的同道中人,摇了摇头一脸正色:“备有不少袍泽的妻儿被人掳到了槐里县,备只是怕袁长水误将他们征为民夫罢了……”
“袍泽妻儿?”
袁术闻言嬉笑更盛:“这倒是个好名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