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手穿越:大耳贼刘备 第159节

  其实赵霖也听说过刘备在冀州时的事,他也知道刘备可能与黑山军有联系,但正是因为如此,刘备反而是最有可能保住赵家的人只有真正与张燕关系好的人才能保住赵家,也只有不需要拉拢张燕的官员才不会迫害赵家。

  毕竟赵霖和张燕真的没有仇。

  “刘都尉杀胡之事赵某亦有耳闻,赵某也曾领族内子弟杀贼讨寇,赵某愿追随都尉作战,只求都尉庇护我族内子弟,不使我等沦落为寇。”

  赵霖要求不高,只要刘备能让赵家子弟不至于当贼就行。

  如今他们最好的出路确实是入刘备军中。

  骑都尉官职不高,但却是中央军,无论是宦官还是别的官员或豪门,至少无法将中央军视为叛逆。

  就当刘备“招安”了赵氏族人也行。

  “你既然做过安喜尉,那便是与我有缘……你应该知道我也做过安喜尉。”

  刘备主动把待遇提高了:“既然有缘,那我便当尽力保你赵家一个清白……”

  “刘都尉宅心仁厚,赵某当结草衔环以报!”

  赵霖大喜过望,赶紧躬身施礼。

  “先别谢我……我妻子有孕在身,我走不开,这事需得你自己多方奔波才行,我只告诉你怎么做。”

  刘备摆了摆手:“我先送你去见张燕,你得如此这般……”

  ……

  不久,张燕任用赵霖为计吏,让赵霖到雒阳汇报其辖区事务。

  赵家的年轻人们被分成了两部分,一部分纳入了刘虞部曲,约三百人,由赵霖带到了雒阳;

  另一部分由赵云统领,约两百余人入了刘备麾下,赵云本人则进了刘备的卫队。

  赵霖去了雒阳后,先见了刘虞,然后被刘虞带到了朝堂。

  在朔望大朝会上,赵霖举告冀州刺史王芬迫害朝廷军将,说“某些不安好心的阴谋者”故意将天子亲军说成叛逆,这是在离间光禄勋刘虞和平难中郎将张燕之间的关系。

  刘虞就没赵霖这么客气了,他直接当朝骂人,说张燕和赵霖皆是隶属光禄勋的天子亲军,皇甫嵩故意离间,实属欺君,合该斩之!

  刘虞本是光杆司令,现在得了赵霖千里投靠,当然是无论如何都得保住赵家的。

  皇甫嵩此时刚被去职降爵,不受待见,也不太容易辩解刘虞可不算冤枉他,只是把这事故意说成欺君,好让天子重视罢了。

  刘虞没提张让、崔烈等人的名字,他的目的只是救人,不是为了搞党争,所以只针对皇甫嵩。

  朝堂上果然没几个人愿意帮皇甫嵩说话,只有卢植帮皇甫嵩辩解了一句:“皇甫义真素有清名,想来只是误会……”

  但卢植还没来得及说完,就被宗正刘焉打断了:“有清名便可信了吗?王莽未篡时也有清名!误会?看来诸公是常出此等误会吧?难怪这天下处处都是叛逆……若是不处置此等误会,那这天下叛逆何时才能平复?”

  是啊,官僚随便张口一说,就把别人定成了叛逆,难怪这天下处处都是叛逆!

第194章 世事常不遂意

  本来朝堂上声音不多,但刘焉出言之后,百官却轰然争辩,朝堂上一下子变成了菜市场。

  但百官还真就辩不过刘焉,因为刘焉又提了个当前的现实案例出来:“江夏叛军赵慈已攻陷南阳,诸公也觉得此乃误会吗?!赵慈确实是叛逆不假,但赵慈为何而叛,诸公心里不知吗?!

  “真定赵氏有忠心,未曾因冤屈而谋逆作乱,这是真定赵氏有德,也是我大汉有幸。”

  “但如赵慈之辈为何起兵作乱?天下如赵慈之辈还有多少?”

  “有多少人邀名揽望得获清誉?又有多少人借着清名残害苍生逼反百姓?凉州又为何迟迟难定?诸公心里不清楚吗?”

  “若不处置了这些导致天下叛乱的大奸大恶,难道要靠诸公的‘清名’来安定天下吗?!”

  “臣请任命真正的廉洁干臣出镇地方,以免再有此欺压致叛之事!”

  这打击面就有点大了,而且刘焉把这事上升到了“定性”的高度。

  这不仅是在将“清名”污名化,而且还试图严厉处置涉及导致叛乱的相关人等尤其是袁术和皇甫嵩。

  只是,刘焉并没有直接把皇甫嵩或袁术之类的名字说出来,他只说了‘大奸大恶’。

  这可不是私下场合,这是大朝会,每个人说的每句话都会被书记官严格记录,没人会乱说话的,因为说出口的每一个字都代表着自己所在派系的意愿。

  卢植将赵家蒙受冤屈之事说成“误会”,这其实并不仅仅只是为了帮皇甫嵩说情既然是误会,那就应该还赵家一个清白,并且做些补偿。

  因为这种事并不是第一次发生。

  之前天子让朝堂公卿基于风评传言举各郡县贪腐官员,结果朝堂诸公诬举的全是没后台的清官,导致涿郡无官吏可用,以至于刘纬台搞出了流寇之乱。

  当时被无故去职的官员入京举告,朝堂也推说“传言有误”,将此事视为误会,天子也给了补偿,将那些被诬举的官员全都重新征为了议郎。

  同时,卢植和皇甫嵩确实有交情,如果他不帮皇甫嵩说话,会被视为无情无义。

  所以卢植说这是误会,这样既能使赵家的冤屈被洗清,又不会使朝堂大动干戈。

  虽然卢植的说法简单,但实际上这才是朝堂上解决问题最有效率的方式,上到天子下到百官都不会有任何意见,刘虞和赵霖本人也不会有意见。

  刘备让赵霖去找刘虞举告刺史王芬,本就只是为了还赵家清白,刘虞将矛头指向皇甫嵩,也是因为这事的根源确实出在皇甫嵩身上。

  刘虞也是为了尽快解决问题,所以他也没有牵扯旁人。

  皇甫嵩现在本来就不受待见,如果这事没有刘焉掺和,其实是很好解决的,天子多半会给赵家翻案并作些补偿,这事也就算过去了。

  对刘备而言,这会使自己多一个忠实的助力,赵霖若是做了官,那必然会跟着刘备的脚步走。

  同时,刘虞得了三百赵家青壮,赵霖会成为刘虞和刘备之间的桥梁以及和事佬。

  是否处置皇甫嵩其实并不重要,反正无论如何皇甫嵩都会倒台。

  可刘焉突然出来,把事情的性质升了级,这一下就把水搅浑了。

  毕竟所有人都会标榜“清名”的,就连太监都会这么做。

  刘焉说清名不可信,并提及到赵慈作乱和凉州叛乱的根源事实上这根源一时半会是解决不掉的,可若是不解决,那这“清名”将来就真的不可信了。

  很多看上去像是小事的争议,其实都不是小事,私密会议可以畅所欲言,可以做很多随意的决定,但大朝会上每一个定论都会涉及到将来的引用就像论文一样,会引用已有定论和案例来佐证自身的论点。

  每一个小定论,在大朝会上都是必争的。

  这就像之前争论刘备的官职性质一样。

  招安黑山那么大的事,只开了一场朝会就决定了,但区区甘陵都尉刘备的官职任用,这种看起来并不大的事,却足足争论了一个多月对刘备的安排实际上代表着朝廷对边地功勋武人的态度,也代表着几个派系对兵权和话语权的争夺。

  这次的事,也是一样。

  刘焉出来搅浑水当然不是出于义愤刘焉是江夏人,而且他出任宗正之前,也就是三年多以前,担任的就是南阳太守。

  袁术在南阳欺男霸女导致赵慈发动兵变,这事大多数人不清楚,但刘焉这个江夏人很清楚。

  刘焉是想借着大朝会,把这事引到袁术头上去。

  这二十年来天下最负清名的,其实就是袁术已经去世的爹袁逢。

  袁逢向来以宽厚笃诚清正廉洁著称,但实际上每个人都知道袁家富侈过度,袁术的做派大家也都知道,所谓清名和清廉,在袁家头上其实是不攻自破的。

  之所以刘焉要把事扯到袁术头上,当然是为了兵权……

  皇甫嵩即将倒台,这是必然的。

  而袁术以长水校尉兼任虎贲中郎将,这是卫戍雒阳的禁军军权,谁都想要。

  天子扶刘虞做了光禄勋,这是有意要让宗室掌些兵权虽然刘虞目前手里只有赵家子弟,但他身为光禄勋,是可以名正言顺接管中央兵权的。

  天子明显有让宗室作为第三方派系维持朝堂平衡的想法。

  刘焉正是看明白了这一点。

  如果袁术丢官,袁术手里的长水营和半个虎贲营会落到谁手里?

  最合适的人不是刘虞,而是刘焉。

  天子不会让刘虞这个光禄勋继续实领太多兵权,但天子表达了愿意让宗室掌兵的意愿那么让刘虞以光禄勋掌张燕、刘备等外军,让刘焉领禁中卫戍部队,这是最合理的做法。

  即便得不到军权,也有可能出镇地方所谓‘真正廉洁的干臣’,那当然是指刘焉自己……

  这倒不是自我吹捧,刘焉在雒阳为官确实算得上清廉如水,因为他不差钱,他曾经管过南阳铸币场……他是很想再次出镇州郡的。

  但这事当然不可能快速出结果,朝堂上一吵就又是一个多月。

  而且,刘焉最终并没能如愿以偿。

  因为朝堂上最终又做了个妥协的决定袁术不再任职虎贲中郎将,但长水营和虎贲兵权谁也没得到,因为袁术被派到了凉州支援张温。

  简单来说,如果袁术能在凉州建功平定叛乱,那他搞出来的事也可以只当是个误会而已。

  如果凉州平定不了,那就葬送在战场上当炮灰吧。

  对于天子而言,反正那些都是世家的兵……

  同时,新任南阳太守羊续将会负责平定赵慈的叛乱。

  羊续是党人,党锢解除后被太尉杨赐重新提拔,是平定庐江黄巾的功臣,并且以清正廉洁著称,是“清名”的代表羊续倒确实是很清廉的。

  朝廷的博弈向来如此,每个人都没能得到自己真正想要的。

  但无论如何,真定赵家的冤屈确实以“误会”为由平了反,赵霖也确实得到了补偿。

  补偿的官位还升了一级蓟县代县令。

  加了个‘代’,主要是因为赵霖确实资历太浅,一共只当过不到一个月的官。

  其实赵霖能得到这个职务,主要是因为蓟县令确实没人买,空了好几年了。

  蓟县这地方既是郡治又是州治,附郭两层,外加幽州军务主官治所也在蓟县,也就是说这地方的县令在军政两方面都是完全没实权的,县里所有衙门都是上级领导。

  再加上蓟县经常打仗,是幽州逢战必争之地,真就是权小责任大,不仅捞不到油水,而且还容易没命。

  而且蓟县又是个大县,每年至少要续费六百万钱谁要是买这个职位,那肯定是脑子进了水。

  赵霖得这个官当然没花钱,但年底续费肯定是免不了的……

  可是他必须接受天子的好意,因为这是给赵家的补偿。

  天子好意补偿,还了赵家清白,还使赵霖重获官身,还从小县县尉升到大县县令,若是赵霖不接受,那就真的属于不给皇帝面子了。

  但蓟县县令这个职务也是博弈后的妥协结果。

  如果刘焉没把此事复杂化,赵霖多半会被补偿为虎贲仆射、羽林监、从事中郎等隶属光禄勋的武职。

  因为真定赵家已经算是证明了他们对大汉的忠诚被诬陷为叛逆了都没有谋反作乱,当然应该成为真正的卫戍部队。

  这些禁中武职轶禄不高,但这些才是好职位……而且这些职位才是能让刘备得到更大助力的。

  可世上的事总是不可能遂意的,所有人都没能如愿。

  ……

  袁术运气还不错,他刚被派到凉州,朝廷大军就战败了。

  准确的说,是他刚到凉州,司空张温就已经打了一场大败仗,不敢再出击袁术的部队不用去玩命了,这真的是运气好,要不然他可能回不来。

  去年八月,刚入驻美阳时,张温便想召回领兵在凉州游荡的董卓,集合所有精锐打一波大的。

  但董卓一直到十月都没回来。

  结果这三个月里张温一直守在美阳,被叛军打得几乎没有还手之力。

  到了十月底,董卓总算是慢悠慢悠的来了。

  由于董卓来得太迟,张温怪罪董卓,但董卓有些出言不逊:“张司空领军十万,难道缺董仲颍这几千人便打不得仗了吗?”

首节上一节159/179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