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手穿越:大耳贼刘备 第150节

  那是各个山头的首领和他们的亲信。

  但他们没有入城。

  他们来涿县,当然是因为得知了刘备要设宴举荐他们为官。

  而不入城的原因,恰恰是因为王政的部队已经全部入了城。

  刘备先邀王政进城,又让王政去送庆功宴的请帖,起到的最重要的效果,其实是让太行贼们产生很多别的念头……

  比如……

  王政是不是已经投奔刘备了?要不然为啥他的部队直接进了涿县?

  刘备说除左髭以外,其它十三家太行首领都可以为官?

  这意思是不是想联合各家一起干掉左髭?

  刘备说要开庆功宴,可谁会在被盟友背叛之后庆功呢?庆的什么功呢?

  这事怎么看都像是要分山头站队啊……

  但是……如果不去参加这个所谓的庆功宴,会是什么后果呢?

  刘备写的表章确实是真的,刘备的信用大家还是认可的,说了什么就必然会做到,确实从不骗人。

  若是其它各家都去了,而自己没去……

  如果没有招安做官这个选项,那所有首领肯定都得帮左髭,要不然会成为大家的敌人。

  可有了招安做官这个选项之后那左髭反而成了大家的障碍……

  朝廷惯例如此,招安时向来都是贼首不赦,其余皆可招抚。

  那这事……

  各家太行贼满心都是问号和惊叹号。

  其实也有太行首领当面问过王政,但王政却无法详说。

  王政怎么说?

  王政也不知道刘备要做什么啊……

  其实王政此时已经相信刘备确实要举太行首领们为官了,他只是不相信刘备会真的举荐自己这个仇人。

  王政能想到的是,刘备大概是打算合十三家首领之力一起干掉左髭,招安得交投名状嘛。

  这很自然,也很合理,最先打算干掉刘备的确实就是左髭,这还是王政告诉刘备的,是实话。

  而王政确实也不在乎左髭死不死……

  他巴不得左髭赶紧去死,这样就不用担心之前做两面人的事儿了。

  所以王政只能说:“先去看看吧,反正只是赴个宴喝个酒,到时大家一起商议就是。”

  十三家首领中,当然会有讲义气的人将刘备设宴之事告诉左髭。

  可左髭也不知道如何应对……

  是要阻拦各家首领的前程?还是要公然率军进攻涿县?

  王政的部队已经入城,若王政已经投了刘备,那涿县就有三千守军,在各家都有别的心思的时候,攻得下涿县吗?

  若王政没有投刘备,那无论是阻拦各家赴宴还是直接进攻涿县,其实都等于把王政的部队送给了刘备,没什么区别。

  关键是各家首领现在未必愿意对付刘备,面对当官的机会,若是逼得急了,很可能当场反水。

  对刘备最熟悉的就是左髭,他知道刘备说了的就会兑现,他知道做官之事是真的。

  左髭只能先保护好自己他留在西河,守着即将成熟的粮食,也控制着各家贼人的家眷。

  太行诸贼全都在涿县城外,等着刘备的宴会,但心思各不相同。

  没人意识到,刘备此时根本就不在涿县城内。

  刘备会被太行贼背刺,归根结底是因为没有真正统治太行贼,且与贼人们的道不同。

  但是,当刘备给了他们一条正路官道之后,人心与角色就有了变化。

  刘备不再是他们的障碍,左髭才是……

  七月初七,刘备带着张重新回到涿县。

  张带的部队不多,只有八百人,但足以护刘备入城,也足以让涿县保持稳定。

  这十天里刘备几乎一直马不停蹄,人都瘦了一圈,但精神却显得更健旺了。

  因为此时刘备既有了明确的方向,又有了解决问题的把握。

  装出来的自信与从容,怎么也比不过真正的成竹在胸,熟悉刘备的人都能一眼看出,他现在与之前大不相同。

  “夫君看起来又有了当年单骑退敌的模样,可是已有定计?”

  左沅见了刘备神采,大概是想起了往事:“可还要沅为夫君鸣鼓进军?”

  “哈哈……好,鸣鼓,进军鼓!”

  刘备大笑起来:“备宴,请宾客入城!”

第187章 贼首不赦

  涿县的宴会办得其实很简单。

  一共才十五个席面。

  这可不是八人一桌的红白喜事,这年头的席面是一人一桌的。

  主桌坐着刘备,加上十三家太行贼,一共十四桌。

  刘备左边的主宾位置空着,没人,只有一份帛书。

  宴厅内没有旁人,除了温酒的侍女之外,便只有各家太行贼,以及充当乐人的刘备家属。

  左沅在击鼓,卞秉在奏埙,卞姬在抚琴,三人一同作歌。

  “出东门,不顾归。”

  “来入门,怅欲悲。”

  “盎中无米储,还视架上无悬衣。”

  “拔剑东门去,舍中儿母牵衣啼……”

  “他家但愿富贵,妾与君共糜。上用仓浪天故,下当用此黄口儿。今非!”

  这是乐府有名的《出东门》,这歌属于相和歌,也就是以节鼓与管弦相应和的有伴奏的歌曲,属于这个年代的通俗流行歌曲。

  卞姬唱的是歌中的女声部分,描绘的情景是……

  世道艰难,活不下去,丈夫要拔剑出门入山为寇,家中妻子拉着他衣服说:“别人家希望富贵,但我情愿和你吃糠喝粥。上有苍天(朝廷)管束,下有年幼的孩子要养,你这样冒险落罪是不对的……”

  “咄!行!吾去为迟!白发时下难久居!”

  这一句是卞秉唱的。

  这是歌曲中丈夫反驳妻子的话:“你不要管!我必须去!我已醒悟得太晚了!你我如今皆有白发脱落,这种日子还能熬几天?”

  这首歌刚好是太行贼们最真实的写照。

  有谁是生来就想做贼的……

  哪个山贼离家之前没有遇过类似的话语?

  卞姬与卞秉都算是这个年代的顶级歌手,姐弟二人唱得很随意,声音也不大,但词调铿锵节奏入心,确实有余音绕梁的感觉。

  唱得在座十三个老大都颇为动容,歌声停后,堂内仍有凄然之意。

  “诸君入山这些年,可曾令父母妻儿忧心?”

  刘备在此时起身开口:“若有此忧,且满饮一樽,以谢亲人之累。”

  说罢,端起酒樽自饮,又回头朝左沅卞姬躬身行礼。

  各太行贼皆站起身来,举酒大饮。

  “诸君本皆良善,只因天地不仁而行险恶之事,都是为了活命罢了……备也曾为贼,与诸君本是同类。”

  刘备朝太行贼们拱了拱手:“但备深知,从古至今贼无善终!人皆有一死,他日待我等身负贼名而死,家中妻儿当如何?”

  场中鸦雀无声,落针可闻。

  “帝王可父死子继,将相可荫庇子孙,可是……贼之子要如何继富贵?!”

  刘备继续说道:“备为诸君找了条通天大道,诸君可奉诏成天子亲军之将,从此为大汉之官,甚至可庇子孙为侯……诸君可愿从之?”

  “固所愿,不敢请……只是……刘督军,天子之诏想必不是平白得来的,不知督军需要我等做些什么?”

  终于有人回话了,说话的是王政。

  “只需与我同讨鲜卑,驱逐胡寇……有功于民者为将!此事可算公道?”

  刘备笑了笑,环视贼首们:“若有不敢杀胡,只想掳掠汉家财货者,现在便可离席了……”

  当然没人离席,即便真有不愿杀胡的,也不可能在这种场合当傻子。

  “若为杀胡,那自是义不容辞,可是……不知督军欲如何对待左盟首?”

  有太行贼问到了左髭身上。

  “左髭?哈哈……那要看你们如何对待了。”

  刘备大笑,直言道:“你们若是官,左髭如何便是你们来定!你们若是贼,那你们如何便得由左髭来定……你莫非不知左髭为何想杀我?”

  为何要杀刘备?

  就是因为左髭不想被刘备约束,不想被刘备控制老弱,不想被刘备决定未来……其实各家太行贼都有这样的心态。

  “左盟首与我有兄弟之义……”

  那太行贼沉默了一会,神情犹豫的说道。

  “你们或许不知道,黑山张燕此刻正领大军前往西河……”

  “备可没让你们依附于我,你们只需合于黑山为军便可,已故盟首张牛角才是太行长者,张燕继其父之志,他才是你们的兄弟……如此可还有不义之处?”

  刘备坐了下来,招了招手:“这是张燕上表朝廷请战鲜卑的请愿书,你们若是愿意做官,便附名拓上指印;若是不愿,也可离开此地,备绝不相害。”

  卞秉站起身,将主宾席位上的帛书拿起,展开走到堂中。

  这请战书确实是张燕写的,其实这也是投名状。

  当初刘备参加张牛角葬礼时,把张燕抬高了一辈,也把张牛角抬高成了所有太行贼和黑山贼的长辈张燕才算是南北太行共同的盟主,舍弃左髭投奔刘备或许算是不义,但投奔张燕却是应该的。

  谁都知道张燕去西河肯定不是去旅游的……

  这投名状如果不签,刘备当然不会加害他们,但张燕会怎么做就很难说了。

  “若是合于黑山,自无不可。只是,刘督军,王某有一事不明……”

  王政再度起身问道:“若我等合于黑山,又受朝廷诏服,对我等而言确实如同新生。但此事对刘督军并无益处,会使督军官居张燕之下……甚至有可能屈居我等之下……”

  “确实如此……可是,我何时说过要居于你等之上?”

首节上一节150/179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