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门权相 第107节

  凌岳无语地一巴掌扇在自己的嘴巴上。

第135章 天下文宗(二合一)

  接下来的几日,苏州城既可以说是精彩纷呈,也可以说是风平浪静。

  精彩纷呈之一的,是沧浪园和牡丹亭的持续爆火。

  沧浪园达官显贵云集,一座难求;

  牡丹亭的书更是一印出来就被抢光,而后曲调慢慢传开,街头巷尾都能唱几句【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予断井颓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悦事谁家院!】、【则为你如花美眷,似水流年!】

  无数人都在打听着,那个名叫【付应机】的作者到底是谁。

  可以说,齐政替卫王规划的江南情报中心,已经圆满达成了第一步。

  后续根据情况在杭州、南昌、南京等地,再开分店,这张网络便能彻底成型。

  另一个精彩则来自于一则从中京城传来的消息。

  当年天下共有三大公认的文坛宗师,在朱夫子病故之后,便形成了南孟北晏的局面。

  数日之前,长居中京城的晏夫子溘然长逝。

  消息传到苏州,不少读书人纷纷开心地挤出眼泪。

  这天下文坛宗师,终于只剩我们的孟夫子了!

  终于轮到我们江南做主了!

  真的是太伤心了,晏夫子一路走好,英魂不灭!

  最后一个重磅的消息则来自于苏州府衙。

  高远志在老老实实向卫王低头之后,在蒋琰的倾力帮助之下,也顺利推进了执掌苏州府的进程。

  而他正式履新之后干的第一件事,便是彻查了鲁博昌之死的旧案。

  这位亲自拉开了卫王南巡暗斗序幕的苏州布行商会会长,在卫王南巡即将结束之前,终于“等”来了杀害自己的真凶落网之时。

  楚王和江南商会不再庇护,南京省巡抚也不可能再官官相护,在高远志这位苏州知府的彻查之下,层层关系倒查,终于将林满的伪装撕了下来。

  随之而来的,便是对林满的彻底清算。

  海量的罪状被显露,苏州府汇总了林满的全部罪行之后,写成折子送去了京城。

  十余日后,快马传回了京城的回信。

  林满罪大恶极,死有余辜,剥夺一切哀荣,抄没全部家产,念在死于任上,不予牵连。

  当消息传开,沧浪园中,一对劫后余生的双胞胎姐妹相拥而泣,那些苦难与屈辱悉数从眼底滚落。

  不过秉持贯彻着天德帝态度的高远志并没有胡来,关于此事的翻案在明面上就到林满为止,并未波及马有昌。

  毕竟如果南京巡抚和苏州知府都是大恶人,也有失朝廷体面。

  精彩在于发生了这些事情,而平静则在于只发生了这些事情。

  前往各处巡视的队伍,波澜不惊;

  苏州城中,一片祥和;

  堤坝工程圆满结束,留下了坚不可摧的堤坝和一座繁华的小镇向世人提醒着卫王的功业;

  小镇的房屋按照齐政的建议进行了拍卖,也非常顺利,因为临近苏州的便利,再加上这房屋的坚固,以及周边人群的聚集习惯,又是一大笔收入被卫王收下,在留下一部分用于在城外再修了一处流民定居点后,将剩下的大头转运去了京城;

  流民也被顺利地分化安置,重新被招募的,先前干活卖力优秀被卫王赏赐房屋的,偷奸耍滑被秋后算账的,总之,整个城外原本的上完流民之患已经被彻底解决。

  齐政这些日子也没闲着,把自己关在周家,不知道忙些什么,只要卫王没有邀请,便只偶尔出趟门,去沧浪园找沈千钟说事情。

  当时间又这么过去了半个多月,齐政终于彻彻底底地泡了个澡,吃了顿饭,换了身新衣服,来到了卫王府。

  再度来此,卫王府门口那条巷子的热闹程度又变了。

  虽然依旧称得上门庭若市,但若要对比起来看,比起当初刚刚剿灭倭寇杀了马有昌和林满那会儿的鼎盛,明显还是要冷清几分。

  毕竟卫王终究是要走的。

  而且卫王马上就要走了。

  齐政照例直接越过那等候的人群,走入了卫王府。

  不多时,一辆马车便从卫王府的后门悄悄出来,一路驶入了沧浪园中。

  在沧浪园的一间静室之外,田七亲自带着人守着四周以防探查,

  而房间内,人还不少。

  卫王、凌岳、齐政,齐齐在座。

  而以宋徽为首的十余人肃穆而立,小泥鳅等人也在其中。

  齐政笑着开口道:“这又是半个月过去了,你们学得如何了?”

  宋徽一扫往日的颓丧,精气神十足,开口道:“承蒙那位钟先生不吝赐教,我等这些日子,已经明白如何行事了!”

  齐政挑了挑眉,也没去做什么考核,而是直接道:“既然你敢放这等话,那我也相信你们!”

  “你们此次入京的目的,就是要提前建立起一个属于我们的京城情报网络。”

  “沧浪园已经亲自在你们面前打了样,相当于手把手地教了!你们都是殿下和凌将军以及我精挑细选出来的聪明人,如果这样都做不好,你们自己那一关能过得去吗?”

  听见这话,凌岳欲言又止,但想想又忍住了。

  齐政接着道:“进了京,拿着殿下的信,去找乔三,然后将凌将军的亲笔信交给乔三,他自然知道如何做。”

  “选址、关系维护、跟官面上打交道这些事情,不用你们操心,你们的任务,就是给我把这座酒楼搞起来!”

  “档次要高,内容要足,生意要比沧浪园还要火爆!方才能不辜负殿下和凌将军的殷殷期盼,不辜负你们背井离乡的辛苦!”

  “至于如何搭建情报网,钟先生有教授,你们也不傻,自己多学多看多想多做多琢磨!”

  “我希望,在殿下入京时,你们已经做出了成绩!能够将京城的底摸个七七八八,为殿下,为我们所有人接下来的行动,提供坚实的情报参考!”

  “齐公子,在下有个疑问!”

  当齐政掷地有声的话音落下,宋徽主动开口。

  “说。”

  “中京之风土人情大不同于江南,牡丹亭能在江南如此火爆,但在中京却不一定能大受欢迎,昆曲也不一定能让中京权贵所接受,在这之外,我们还有什么可行之路?”

  当宋徽的请示或者说质疑声出口,凌岳立刻附和道:“我方才就想问了,你之前不是说要让中京的酒楼和沧浪园打擂台吗?总不能拿着沧浪园这套东西就去中京吧?”

  “哈哈哈哈!”开口的却是卫王,他笑着道:“凌岳,你急什么,齐政故意不提这一茬,就是想看看他们自己能不能想到这一头。”

  凌岳一愣,旋即面露幽怨。

  那你们不早点跟我说,搞得我跟个傻子一样在这儿上蹿下跳的。

  齐政解释道:“毕竟身处中京,不可能事事都能算到,如果有什么突发之事,还得他们自己来处置。”

  说着他便严肃地看着宋徽等人,“你们放心,我会给你们更契合中京情况的东西,那帮评书先生也都给你们准备好了,还有完整的行动方案,你们到了之后,依照着办就好!”

  “至于如何训练,如何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要以何种标准来要求,相信你们不用我再教。”

  “不过,我得郑重提醒你们!中京城,权贵遍地。便是殿下和凌将军,也得谨慎行事。所以,你们务必打起万分小心,凡事多商讨,多思忖。”

  “要让中京这家酒楼火起来,但要让你们沉下去,藏起来,知道其中分寸吗?”

  宋徽和小泥鳅等人闻言,凝重地点了点头。

  “总之就是一句话,要钱有钱,要后台有后台,但是这事儿能怎么做,就看你们的了!”

  卫王听完也开口道:“希望,待本王回到中京之时,诸位能给本王一个惊喜,若是那般,本王也会给你们一个大大的惊喜!”

  “是!”

  宋徽等人齐齐沉声答应。

  而后,齐政和众人约好了晚上的交接,便挥手让众人各自前去准备。

  待他们离开,卫王笑着道:“这下是真没太多事情了,咱们就只需要静候佳音了。”

  凌岳眼前一亮,“那我们是不是可以去青楼逛逛?”

  卫王无语地瞪了他一眼,“天亮了你尿炕上了是吧?”

  凌岳哼了一声,悻悻道:“行,那你记着,回了中京,你欠我三次!”

  “说清楚了,是我欠你三次请客!”

  两人斗着嘴,若是旁人听了肯定觉得这每一句话都透着不可思议。

  国公家的嫡孙逮着机会就想去青楼,大权在握的皇子钦差却不敢去寻常士绅都敢去的地方,但知晓这背后情况的齐政却明白,这就叫世事的无常与奇妙,各有各的难言与苦衷。

  “齐政,你还有什么事情,最近就尽快去办了吧!等他们过些日子一回来,咱们就准备动身了。”

  齐政想了想,“说起来,还真有个事情,在下去一趟镇海卫吧。”

  卫王一愣,这地名怎么这么熟悉。

  然后猛然想起这是齐政以前的家乡。

  于是他当即道:“应该的,我陪你去吧!”

  齐政却摇了摇头,“如今情况虽好,但暗地里谁知道有多大的风浪,殿下还是不要离开苏州以身犯险。我带上张先去就行了。”

  担心卫王安危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是齐政的确好多事情都不知道,跟着一块去连家在哪儿都记不得,这不露了马脚了嘛!

  听齐政这么说,卫王也没勉强,“那行,我让田七带几个人跟你一起吧,在有些人眼里,你的存在也不是秘密了,你可千万不能出什么差错。”

  齐政想了想,也没拒绝,点头答应下来。

  当天晚上,齐政将整整一个大箱子的文稿交到了宋徽的手里,而后和卫王、凌岳一起出城,目送他们在十几名禁军将士的陪同下,登船离开。

  三人一起凝望着船在江面渐渐变小,如同一颗小小的种子,而后一起期待着这颗种子,能在中京城中,开出多大的花,结出何等的果。

  忙活完了这些,齐政回去昏天暗地地睡了一觉,等他缓缓醒来,已经是傍晚,天色晦暗,四周一片寂静,那种铺天盖地的孤独感“卧槽!”

  齐政还没来得及感慨呢,就被床边坐着的身影吓了一跳,差点一脚踹了过去。

  等定睛看清楚周坚那张才干过人的面容,惊魂未定地松了口气,“你什么时候回来的?怎么坐这儿?”

  “中午就回了,听说你从昨晚睡到现在,怕你睡死了,我娘让我在这儿看着。”

  恢复了镇定的齐政坐起身来,笑着道:“怎么样,突击学习一个月,是不是学问大增?”

  周坚有些落寞地摇了摇头,“不大妙,就像是被硬塞进去一大堆东西,消化不了,越学越懵。”

  齐政笑了笑,“你这就是知识不成体系,就像家里搬进来许多家具,不懂归置之法自然就会很杂乱。”

  他掀开薄被起身穿上衣服,“明日跟我出去一趟吧,天天读死书也不是个办法,路上我得空慢慢跟你讲。程夫子那边我帮你请个假。”

  周坚眼前一亮,“去哪儿?”

  “镇海卫。”

  有齐政出马,程夫子和周家夫妇自然都没意见,甚至在得知齐政是去镇海卫祭拜亡故父母之后,周陆氏还亲自出去买了些香蜡纸钱贡品之类的,装在一个大框里,让周坚亲自背上。

  从苏州到镇海卫,一路都是水路,顺流而下,十分方便。

  齐政跟周坚一边聊着,一边看着风景,吃吃东西,顺畅地便抵达了镇海卫。

首节上一节107/132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