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好地主:从村长开始 第687节

  新旧两堡相依,北面通往塞外,设有栅门,恰与长城之城头堡相连,地势险要。

  在隋乱以来,刘武周、苑君璋先后控制代北,但都依附于突厥,此处实际成为突厥控制,倒是成了一处重要的边市中心,突厥人还在这里派人收税,

  关税斗金斗银。

  曾经,尉迟恭多次往返这里,还交过不少税。

  如今再回来,

  他却已经是堂堂朔州总管,现在还带着一千骑要出西口攻击突厥。

  “那白狼旗怎么还没换掉?

  立即撤下来,换上我大唐的红旗。

  还有,以后这里不要叫白狼关,仍叫苍鹤陉或是参合口。”

  他麾下梁建方笑道:“咱们出关杀胡,不如干脆叫杀胡口。”

  “杀胡口。”

  名字不错。

  “出关,杀胡!”

  此次李逸给他们的任务是出长城,进入突厥汗庭外围,转上一圈就回来。

  梁建方就被授为参合关的镇将。

  李逸总共派了五千骑出关,统兵的就是上次奔袭晋祠的五总管,秦叔宝、罗士信、尉迟恭、程咬金、段志玄。

  派出如此顶级的秦王府五虎上将,

  也是怕阴沟里翻船,

  毕竟马邑到定襄汗庭四百余里,此时又是寒冬大雪,几千人马跑到敌人腹心,

  一个不好,就回不来了。

  五虎上将,肯定更有把握。

  既有威慑挑衅突厥,还得能安全返回,一般人可未必有这本事。

  千骑出关,

  人皆双马。

  玄甲,白袍。

  寒风刺骨,

  可出关的将士们却都热血沸腾。

  哪怕此行任务不是真正的突袭定襄汗庭,可能够出关深入突厥腹地,对将士们来说,也是值得激动的。

  这几年,北疆如筛子一般,突厥人想来就来想走就走,每一个大唐将士,都深以为耻。

  现在,

  他们出关了。

  这一路,他们跟随李司空,出雀鼠谷,出石岭关、出雁门关,如今又出了这白狼关。

  血债必须血来偿。

  他们做为第一批出关的唐骑,

  出关后便面临着关外的一个小寨子,这里是突厥人南下来贸易休整之所,也有粟特胡商等在此收购牛羊马匹,存储皮毛药材等。

  小塞子不大,此时寒冬里也没多少商人,周边围了一圈木栅,里面一些木头房商铺、仓库。

  风雪中,

  孤寂冷清。

  尉迟恭一千骑杀到,四面围住。

  马蹄打破了平静。

  一群粟特胡和突厥人被惊醒,跑出来就看到骑兵溅起无数雪雾。

  还没来的及弄清是怎么回事,

  就有许多支箭飞了过来。

  一名粟特胡商惨叫一声,中箭倒地,死也没弄明白怎么回事。

  旁边的胡商们惊慌四散,

  唐骑已经直接跃过木栅,跳入了这个小寨子。

  没有劝降,

  只有冰冷无情的攻击。

  片刻后,这个寨子就破了,

  杀死了七八人,俘虏了三十余,

  尉迟恭留下一伙骑兵,让他们将俘虏押回参合口,并让关城派人过来运走这寨子里的商货。

  在寨子里稍稍休整一下,

  继续北上。

  马邑城,

  李逸和李世民把五千骑撒出去以后,

  就在城里猫冬了。

  出关的三万人马,也分驻各地,云中城驻军五千、应州驻三千,朔州驻五千,另外各处关隘堡寨也分兵驻守。

  “五千精锐骑兵这么一网撒出去,说实话我挺不放心的。”李世民在给皇帝写奏疏,详细说明如今代北‘战况’。

  李逸也在一旁写信,

  却是给妻妾儿女们写,这个年有可能没法回家团聚了,说好年前回京,要食言了。

  他能理解李世民的这种担忧,

  毕竟这五千骑可是秦王手中的嫡系精锐,那几员大将,就更别说了,全是心腹啊。

  这要是有半点损失,李世民都得心疼死。

  “没消息,就是好消息,这几位可都是身经百战的大将,让他们去拿下颉利,很难。

  可只是让他们在汗庭外围搞点事,这可就算不得什么难事。

  我相信他们能在汗庭搅动风云,然后还全身而退的。”

  反正参合关也已经驻守了几千兵马,他们退到关城,就安全了。

  出关的都是骑兵,

  不用担心被突厥骑兵包围。

  “你说陛下会如何反应?”李世民问。

  虽然他们想出了这个拖突厥下水的对策,但皇帝是否会如他们所愿也不好说。

  “就算陛下真要一心和议,非要召大王回京,我们不理会便是。”李逸笑着道。

  边疆有警,

  大将守边不回,皇帝还真能派人来绑着人走?

  他真敢这样干,

  就不怕突厥再次破关而入,到时河东又一发不可收拾?

  这可是有前车之鉴的啊,

  夏天李逸刘世让他们好不容易击退突厥,还在黄花岭设伏,俘斩数万。

  形势一片大好之际,

  太子北上,

  硬是闹出士兵哗变,然后把功臣刘世让斩了,把李逸李道玄赶回京,

  结果就是颉利可汗杀了个回马枪,

  从马邑到晋州,

  突厥长驱直入千里,

  大唐损兵折将,甚至长安都面临危险。

  这才过了几个月。

  李渊敢再来一次?

  长安。

  太极宫里,李渊看着从代北发回来的急报,眉头紧锁。

  那张婆婆面上的褶皱更多了。

  “陛下,何事如此忧愁?”

  张婕妤拿着盒江南进贡的蜜橘进来,娇媚的依偎上来。

  李渊放下手中奏疏,在张婕妤那丰满的身上抓了一把。

  “边关不宁,如何不忧啊。”

  “臣妾给陛下剥个橘子,这是江南西产的蜜橘,甜如蜜,陛下吃两个就忘记烦忧了。”

  抚州南丰蜜橘,确实好吃。

  李渊被张婕妤投喂了好几个,“九郎喜欢吃橘子,给他留了没?”李渊笑着道,第九子周王李元方,是他和张婕妤所生,去年五个儿子同时册封为亲王。

  “给九郎留了呢,不过不敢给他多吃,怕咳。”

  和张婕妤聊了会,李渊便让她回去,

  自己依然得头痛的面对着那一摊子事。

  虽然自己吃到了江南西抚州南丰蜜橘,但占据洪吉等五州的张善安,仍还反叛朝廷,并不久前还把黄州总管张法明杀了。

  如今李大亮负责去攻打张善安,恢复江南西,可也还是没进展。

  李孝恭李靖他们对阵辅公,仍还在僵持。

  李渊都恨不得御驾亲征江淮了,

  本来眼看着河东稳住了,可以调世民南下,既可让二郎迅速平定江南叛乱,又可以把二郎安置在江淮镇守,免的他们兄弟相争,岂不两全其美。

  可现在代北又打起来了。

  世民和无逸率兵出关,居然招降了苑君璋,收复了云朔。

  如今更是兵出参合口,要去攻灭前朝余孽杨政道等。

首节上一节687/704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