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好地主:从村长开始 第683节

  半醉的郭子威双眼圆睁,“大行台,这是要做甚?”

  苑君璋被一群亲兵簇拥着,

  他冷冷的望着郭子威,“我已归附大唐,尔等若是随我一起归唐,仍不失富贵,若是不识时务,便休怪我不念往日兄弟之情了。”

  思摩惊的头皮发麻,

  酒意一下子尽去。

  “苑君璋,你好大的胆子,敢背叛突厥!”

  他话音刚落,

  苑君璋身后的元普抬手就是一箭射出,

  思摩肩膀中箭,血流不止。

  思摩吃痛,却也意识到自己处境,“大行台,你可切莫自误啊。”

  苑君璋声沉如铁,“伏地投降不杀,负隅反抗者统统就地斩杀!”

  思摩身边一群突厥将领,有几人拔刀冲上来,却被苑君璋的牙兵,乱箭射杀当场。

  看着刚还把酒言欢的那几位突厥将领惨死面前,

  思摩脸色惨白,

  他是突厥开国可汗的曾孙,是启民可汗的族弟,是始毕可汗处罗可汗颉利可汗的族叔,

  虽然只是个夹毕特勤,

  但他也不想死在这里。

  面对着那一张张弓弩,

  思摩果断的举起了手,

  “大行台,我投降!”

  思摩带头,余下的突厥将领也纷纷投降。

  这些人,大多数是粟特、奚、契、铁勒等突厥附庸部落的小首领,他们也许不失勇气,可都不想白死在这。

  而郭子威虽咬着牙,

  但看到苑君璋连突厥将领都杀,也意识到今晚开弓没有回头箭,他也降了。

  苑君璋看着牙兵们很快控制了大行台府中的一众宾客,总算是松了口气。

  比预想中还要顺利几分。

  外面传来了如雷的马蹄声,

  唐军入城了,

  唐军包围大行台府了,

  唐军进府了。

  尉迟恭手持马槊,在苑孝武的带领下,领着兵杀气腾腾冲进来。

  苑君璋赶紧迎上前去,

  “尉迟将军,阿史那思摩等突厥大小头领,皆已拿下了。”

  老黑目光扫视一圈,看到了已经被五花大绑的阿史那思摩等人,这个长的一点不像突厥人的突厥特勤,他见过几次,认得。

  “很好,”老黑点头,叫来一名校尉,让他带兵‘协助’守卫大行台府,他自己则转身离开,要带兵继续清剿城中突厥兵马。

  马邑四门已经关闭,

  昨日都还是高高在上的突厥兵,此时被关门打狗。两万代北军和五千唐军,联手围剿一万突厥军。

  逃都无处逃,

  关起门来打,夜半三更,原本的盟友,突然就成了敌人,许多突厥人都还没搞明白怎么回事,就被送去见长生天了。

第613章 可取而代之

  迎着初升的太阳,

  李逸骑马抵达马邑城,

  风歇雪停,

  金光万道洒下,

  尉迟恭、苑君璋、秦叔宝、程咬金诸将带头迎接。

  暖阳打在脸上很暖和,马邑大捷的战报听在耳中更让人心中暖和。

  昨夜,关门打狗,

  突厥驻军的将校,以及本土亲突厥派都被苑君璋一锅端了,清剿的很顺利。

  斩首千余级,俘虏九千。

  一个都没能逃出城去,全堵在城门。

  斩首千余,其实也是因为天黑混乱,那些突厥人无头苍蝇似的乱撞,被斩杀了许多。

  马邑军和尉迟恭五千先锋,都没怎么损伤,也就折损千余。

  尉迟恭部更是只折损了不到三百。

  程咬金有点没精打彩的,昨夜他和秦叔宝他们率五千人在城外东北部埋伏了一夜,

  结果吹了一次北风,

  连只兔子都没等到,别说突厥突围兵马了,全让尉迟恭老黑给堵马邑城里了。

  熬了一夜,毫无收获,这让老程没精打彩。

  阿史那思摩、郭子威等一众人被押了上来。

  全都五花大绑着,

  苑君璋的牙兵,将他们按倒跪在雪地里。

  “夹毕特勤,上次繁一战,没能相见,甚是遗憾,今日总算是见到了。”李逸在马上居高临下的打量着这个阶下囚。

  此人历史上名头还是挺响亮的,并不是因他是伊利可汗曾孙,也不是他是颉利族叔,

  他在历史上有名,是他比较识时务,在大唐灭东突厥后,这个长的一点不像突厥人的突厥特勤,对大唐对李世民忠心耿耿,

  被李世民所重用,用来管理投降的突厥部众,

  甚至在后来漠北薛延陀崛起后,李世民还复东突厥汗国,让思摩来做可汗。

  思摩也是少有的被大唐赐封郡王还赐国姓的突厥人。

  估计能得李世民这般重用,除了思摩识时务外,就是他这张粟特胡的脸吧。

  因为这张脸,思摩这位王族嫡系子弟,却不被阿史那所接纳,一直被排挤。

  在颉利被擒,东突厥灭国后,不管是郁射设还是突利小可汗,又或是沙钵罗设、拓社、欲谷设、步利设等突厥顶级贵族,

  肯定都不能让大唐真正信任,

  而扶思摩出来,就不用这般担忧,他这长相,根本得不到突厥人真正的拥护。

  思摩羞愧低下头。

  败军之将,如何言勇。

  李逸跳下马,亲自为他解开了捆绑,并把自己的大氅给他披上。

  “夹毕特勤率部归附大唐,识时务之俊杰也,我会立即派人送特勤等前往长安朝见圣人,圣人也定会十分高兴特勤归附的。”

  思摩不想去长安,

  他想回定襄汗庭,他虽然一直没能建牙封设,可也有自己的一个小部落,也有妻妾儿女们,

  可由不得他。

  马邑城已经完全被尉迟恭接管。

  进城后,

  苑君璋主动的把马邑,以及他整个行台的户籍、账册等都交给了李逸。

  李逸简单的翻了翻,皱起了眉头。

  苑君璋这个割据势力,已经只剩下一个空壳了。

  代北百姓多逃亡,还有不少被突厥人掳走。

  年年打仗,就这么点地盘,几年时间经历了刘武周兵溃河东,以及苑君璋跟随突厥南下入侵,几次都是充当炮灰,被消耗不少兵力。

  这几年代北不是干旱就是早霜,

  加上长年出兵,青壮劳力征用耽误农时,

  而以往马邑本来是一个热闹的边市,靠着贸易也是受益不小,但这几年边贸基本断了。

  苑君璋空有云朔两州,顶个大行台尚书令之衔,但用不着唐军来攻,他自己都很难再撑下去。

  这个冬天,饥荒会让马邑更难。

  现在投降了,苑君璋反倒是彻底松了口气。

  不用再苦苦支撑着了。

  其实自刘武周南下兵败后,代北这个小割据势力,就已经病入膏肓,难以再起死回生了。

  上次高满政兵变降唐,给了苑君璋致命一击,哪怕靠着突厥夺回了马邑,但也免不了马邑被突厥兵抢掠一空。

  这次颉利让思摩率万人协守马邑,更是让他雪上加霜,本就缺粮,现在还得优先供应着这一万突厥祖宗。

  现在好了,所有的麻烦,都交给大唐,交给李司空吧。

  李逸看着这空壳,确实也头痛,连出塞的三万唐军的粮草都供不上。

  “把这九千突厥俘虏,押回代州雁门。”

  “代州两万余兵马,得马上整编精简一些,我看留下一万人足以,其余的遣散吧。”

  “禀报雁门关的秦王,请秦王调配运输一批粮草前来。”

  一连做了几个安排。

  苑君璋主动交出马邑大权,李逸也并不客气,一边说向朝廷为他请功请封,

  一边让尉迟恭走马上任朔州总管、刺史,

  而刘世彻也重返马邑,这次不再是马邑县令了,李逸授他为朔州司马,正六品下。

  苑君璋的几个成年的儿子,李逸全授他们为参军,有河东行营参军、并州大总管府参军、朔州总管府参军等。

  大行台府中,

  苑君璋把主位让给李逸,

首节上一节683/704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