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古往今来,和亲这件事上,年龄根本不是问题。
又不是什么自由恋爱,年纪差了几十岁,又有什么关系?只要有夫妻名分就行了。
甚至,契丹汗求娶李唐公主,在契丹人看来,其实是自降身份的,毕竟这桩婚事成了之后,契丹汗就会成为唐朝皇帝的女婿,平白矮了一辈。
耶律懋不明白这位皇帝陛下到底在想一些什么,他犹豫了一下之后,低头道:“陛下如果觉得年纪差太多,我们大汗也有儿子,可以让大汗的儿子,迎娶陛下的公主。”
李云冷笑了一声,没有接话。
他直接站了起来,开口说道:“这事不用谈了,没得说。”
“你回去告诉契丹汗,朕只给他一条路走。”
李皇帝声音冷峻:“立刻撤出关外,以后不再自称大汗。”
“朕会给契丹部封汗,可能是两个或者是三个,到时候他还会是契丹部诸汗之一。”
耶律懋愣在了原地,正要说话,就听李云冷声道:“你回去跟他说,他若是不听朕言,明年一开春,我大唐便会挥师北上,与他见个高下,他若是被我们撵回了关外,到时候朝廷便不可能再给他封汗了!”
说到这里,李皇帝长身而起,拂袖而去。
耶律懋站在原地,挠了挠头,有些不知所措,过了一会儿,他也没有办法,只能扭头离开了含元殿。
李皇帝回到了甘露殿之后,立刻就让人把孟海喊到甘露殿候见,同时让人把宰相卓光瑞以及吏部尚书陶文渊,请到甘露殿说话。
中书离得很近,三位宰相很快就到了甘露殿里,刚一进去,就听李皇帝沉声道:“礼部有没有跟这契丹使者沟通过?”
陶尚书也有些无辜,低着头说道:“陛下,您说过契丹人的事情要紧,让礼部不必跟契丹使者接触,您亲自跟他们谈…”
李皇帝闻言,沉默了一会儿,才沉声道:“罢了,今天这事就算了。”
“陶尚书,你记一下。”
陶文渊立刻低头,应了声是。
李皇帝面色沉静,缓缓说道:“自朕往下,终唐一朝。”
“不许以宗室女,对外和亲!”
说到这里,李云想了想,改口道:“不许以任何女子,对外和亲!”
陶文渊抬头看了看李云,犹豫了一下,开口说道:“陛下,如果和亲能化干戈为玉帛,老臣以为,条件合适是可以…”
李云也不恼火,只是摇头道:“战场上取不到的东西,靠一两个女子更取不到。”
“只是自欺欺人罢了。”
陶文渊想了想,低头应了声是。
李云又看向卓光瑞,沉声道:“卓相,行文兵部户部,让他们立刻配合河北道孟青孟将军,着手进攻幽燕。”
方才,李云特意跟耶律懋说,他要明年进攻幽燕。
这个自然是幌子,他已经做了太多的准备,不可能再等到明年了。
卓光瑞低头,应了声是,然后开口说道:“陛下,请问河北道何时…”
“很快了。”
李皇帝闭上眼睛,缓缓说道。
“具体时间,兵部会跟你沟通,你自去准备就是。”
卓光瑞立刻低头。
“臣…遵命。”
…………
下午时分,庐江公主得了皇后娘娘的许可,抱着一柄制式长刀,得以离开了皇宫。
她离开皇宫之后,没有去别的去处,直奔卫国公府而去,到了卫国公府之后,下人很快通报。
此时,苏大将军正好在家,听到了下人的通报之后,这位苏大将军立刻带着自家夫人,亲自到门口迎接。
见到了庐江公主之后,苏晟脸上立刻挤出了满脸的笑容,开口笑道:“大公主来了。”
大公主抱着那柄刀,先是点了点头:“苏伯伯好。”
她打了声招呼之后,便开口问道:“苏伯伯,你家四郎在不在家,我寻他有些事情。”
苏晟被这两声伯伯叫的很受用,听到了大公主的问题之后,他才回过神来,连忙回答道:“四郎,四郎他被伯伯送到裴教习那里练武去了,再练个十来天,便遵照陛下的意思,让他叔叔带他到河北道去。”
说完这句话,苏晟才看到了大公主怀里抱着的刀。
这刀很眼熟,看起来是江东军的制式长刀,曾经江东军将士,几乎人手一把。
不过…
苏晟皱了皱眉头。
这刀,好像是江东军的第一代制刀,是最早的一批。
这最早一批制刀,刀格处有虎纹,相对来说是漂亮的。
不过这第一批刀,只打了几十把,这虎纹就因为太费原料,被改成没有纹路的刀格了。
苏大将军若有所思,不过他还是对着大公主,挤出来了一个笑容:“大公主,我这就让人去把四郎赶回来。”
“咱们进屋里说话,进屋里说话。”
这位大将军,小心翼翼的把李殊给请进了自家的正堂,等到大公主落座,把这柄刀放在一旁椅子上,自顾自喝茶的时候,苏大将军才越看越觉得眼熟,他低头喝了口茶,只觉得眉头直跳。
“大公主,这刀…”
庐江公主也在喝茶,喝了口茶之后,她蹙了蹙眉,然后才对着苏晟甜甜一笑:“苏伯伯,四郎不是要上战场了嘛。”
“这是我从父皇那里讨来的兵器。”
“给四郎带着防身。”
苏大将军眉头跳的更厉害了,他眨了眨眼睛:“大公主,你是怎么…怎么讨来的?”
“我从甘露殿里取的。”
大公主看着苏大将军,得意一笑。
“父皇说,这是他当年用过的佩刀。”
第959章 恭听圣训
下午时分,苏大将军手捧一个木盒子,匆匆进宫,一路来到了甘露殿里,两只手捧着木盒子,递到了李云面前,苦笑道:“陛下,臣将您的佩刀送还回来了。”
李云抬头看了看苏晟,沉默了一会儿,摇头道:“也就是师兄你了,别人谁敢带刀进我这甘露殿?”
苏大将军乃是天子的师兄,而且经常出入宫禁,他进宫里来,基本上少有人敢搜身。
苏晟苦笑道:“陛下也是太宠大公主了,陛下的随身圣物,如何能让犬子带到战场上去?”
李云放下了手中的毛笔,起身活动了一下身子,然后从苏晟手里接过这木盒子,放在了一边,摇头道:“只不过是用了几年的佩刀而已,算得上什么圣物,少女怀春,她现在满脑子都是你家的四郎,这个年纪最是纯真难得。”
李皇帝感慨道:“再过几年,她便不会再有这么纯净的心思了,既然如此,我这个当爹的,不好扫了她的兴。”
苏晟抬头看了看李云,感慨道:“陛下待大公主,真是极好的。”
“对皇子们,反倒要严厉许多。”
“因为她是皇女,将来不会担什么太大的担子。”
李皇帝笑着说道:“因此,也就没必要对她太严苛,只要心思是正的,不作恶就行了。”
“而那些皇子们。”
李皇帝想了想,开口说道:“将来都各有各的担子,这个时候不严苛一些,将来恐怕他们要更加艰难。”
说完这句话,李皇帝扭头看了看苏晟,沉默了一会儿之后,开口道:“苏展去河北道是可以的,只当是历练历练他,师兄家里那个老四,去不去就看他自己,或者看师兄你如何决断罢。”
作为李皇帝的嫡系,苏展将来自然不可能一直在羽林军中任事,他是要承担重任的。
但是苏四郎,却没有这方面的忧虑。
苏晟不假思索,低头道:“臣已经决定了,将他送到孟青手底下去。”
说着,他看了看李云,笑着说道:“陛下,若我家四郎在战场上,立了些微功劳,没有给陛下丢脸,等他回了洛阳,臣请陛下将这刀,再赏给他。”
李云回头看了看苏晟,哑然道:“师兄既然想要这刀,怎么还特意还回来了?”
“这不一样。”
“大公主取刀给他,不管怎么说都不合适,将来陛下若是将这刀赏给了他。”
苏大将军正色道:“这便是可以传代的宝贝了。”
李皇帝闻言,哑然失笑:“还是师兄你心思多。”
“对了。”
他看着苏大将军,问道:“枢密院的章程,拟订了没有?”
苏晟想了想,然后开口道:“估计明后天,就能送到陛下这里来。”
他看着李云,问道:“陛下打算,什么时候对幽燕用兵?”
李云默默说道:“几天之前,我已经给孟青去了诏命,许他全权控制战场,并在一个月之内,对幽燕动兵。”
“这一个月里,什么时间对幽燕用兵,何时对幽燕用兵。”
“由他自己决断。”
从江东军成军开始,就有一个不成文的传统,那就是对前线将领,尤其是统率,进行最大程度的放权。
好让前线的将领,能够自由发挥。
也就是说,李云这里只决定打不打,以及大概什么时间打。
而枢密院,更多的也只是做一些整体战略上的安排,各地兵力的协调,以及将领的调派安排,军需后勤的配送等等问题。
具体怎么打,是在孟青那里。
苏晟有些吃惊,抬头看了看李云:“那陛下还让枢密院拟定章程…”
“不冲突。”
李云笑着说道:“打幽燕是肯定要打的,而且不管是我还是孟青,把握都很大,我让枢密院拟定的,也从来不是打幽燕的章程。”
“而是经略整个辽东的章程。”
李皇帝想了想,继续说道:“最好,把整个辽东,包括半岛,统统取在手中。”
“半岛?”
苏晟对于这个词,还有些陌生,他挠了挠头道:“陛下,半岛是哪里?”
“新罗,百济。”
苏晟一怔,然后笑着说道:“那样的弹丸之地,何须费力去取?只要击败了契丹人,那里自然而然,就是陛下的藩属了。”
“只藩属不行。”
李皇帝开口道:“直接取下来为好,这地方虽然不要紧,但是现在取下来,以后说不定大有用处。”
苏晟虽然不太理解李云的话,但还是低下头,应了一声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