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
苏晟缓缓说道:“韦氏父子,鬼点子多得很,既然已经完成了合围,剩下的事情,就不着急了。”
“咱们一点一点慢慢来。”
话说到这里的时候,苏晟想起了那个来到自己军中的朔方军使者,想到了他说的话。
他心中微微冷笑。
韦氏父子,明显已经昏了头了,才会用这种拙劣的手段,来挑拨离间。
还说什么狗屁功高震主。
他们哪里知道,整个江东,或者说现在的李唐王朝,功劳最大的不是别人。
正是李唐天子本人!
而且,军中不仅有九司,还有稽查司,再加上原先缉盗队的老人们,那位开国天子,对于军队的掌控程度,已经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
这种控制程度,是韦全忠根本想象不到的。
心思念及此处,他又看了一下李槲,脸上的神色稍稍柔和了一些。
“兄弟你,这一次总算是没有走错路。”
苏晟看着李槲,正色道:“这一战之后。”
“兄弟你,就算是咱们自己人了。”
………………
岭南道,贺州。
奉命驻兵岭南的原江东军都尉陈玄,此时毕恭毕敬的对着眼前一个年轻人低头抱拳行礼:“上使,岭南道数县叛乱,在您来到的前三天,就已经被我军尽数平定。”
他顿了顿之后,继续说道:“谋反的匪首,已经伏诛,被我军格杀在战场上,其余谋逆之人,也被我军尽数擒拿。”
这年轻人不是别人,正是手持李云诏令,亲自来查岭南谋逆案的九司京兆司司正孟海。
孟海这个九司的身份,本来就已经相当吓人,他亲自到地方上来,就已经有一点钦差大臣的味道了。
更要命的是,他现在还拿着李云的诏令,可以临时调用地方上的驻军。
比如说眼前这个陈都尉,就是缉盗队的旧人,也正是因为他这个身份,才被李云安排到这么远的地方驻军,用意就是让他,镇压岭南五府。
事实上,他也干的相当不错。
这一次岭南的谋逆,刚起来没有十天时间,就被他带着手底下数千将士,给镇压了下去。
镇压的相当干脆利落。
毕竟他带的兵是江东军,可以说的上是精锐,而他面对的“反贼”们,却只是刚刚插旗的新嫩,拿捏这些反贼,再简单不过。
孟海看了看这个陈都尉,又翻了翻手上的文书,问道:“除了匪首之外,你们拿了多少反贼?”
这陈都尉连忙低头道:“一共二百余人,俱都已经下狱,上使随时可以提审。”
孟海看了看他,问道:“我听说,岭南道这一次叛乱,很快蔓延了几个县,甚至一两个州。”
“这么大的声势,最后只抓了两百人?”
陈都尉挠了挠头道:“上使,我们核查过,确实只有这些反贼。”
孟海看了看他,背着手思考了一番,然后摸着下巴说道:“这事,陈都尉就不要管了,我们九司正式接手。”
他拿出李云交给他的诏命,缓缓说道。
“从今天起,陈都尉所部临时归我节制。”
孟海声音平静,又带了一些杀气。
“直到岭南逆案,彻底水落石出。”
第945章 及格!
孟海不仅仅是九司之中的诸司司正之一,他更是如今的京兆司司正,而且是天子身边近人。
他的地位,基本上可以等同于是九司副总司。
九司这几年,在征讨天下的过程中出力太大,再加上它神秘莫测,以至于现在,不管是军中的将领,还是地方上的官员,都要敬九司三分。
再加上孟海这一次,拿着天子的诏令,他本人就是皇帝派到岭南来的钦差。
他这一句话,陈玄自然无话可说,毕恭毕敬低头,应了声是。
孟海得以顺利节制岭南地方军。
紧接着,岭南本地的九司,也被他直接接管,一场壮烈的岭南道清洗,就此拉开帷幕。
九司本就消息灵通,孟海又从洛阳带来了一些自己的嫡系下属,全面接管岭南之后,只查了五六天时间,就查出来了一些端倪。
到了第七天,孟海便亲率地方驻军,兵进泷州拿人,将地方豪族泷州陈氏,团团围住,整个陈府上下,几乎一个也没有来得及走脱,俱被一体擒拿。
拿下陈氏之后,孟海只是略做修整,就准备再一次动作,一个三十来岁的贵公子,却从广州匆匆赶来了泷州,层层求见,一直到天黑时分,他才终于见到了孟海。
见到孟海之后,这贵公子低着头,客客气气的行礼道:“言琮拜见上使。”
孟海这会儿正在打量着来人,看了一会儿之后,他才想了起来,开口说道:“你是旧周岭南节度使言济之子。”
“是。”
言琮深呼吸了一口气,低头苦笑道:“上使还记得在下一家…”
孟海看了看他,皱眉道:“你现在任什么官职?”
言琮低头道:“下官奉上命,现任广州刺史。”
孟海闻言,闷哼了一声,开口说道:“当初,你们岭南道派人,袭杀晋王爷,最后被晋王爷一体擒拿,送往金陵问罪,没想到陛下竟饶了你们家。”
言琮低头苦笑道:“上使误会了,当初派人刺杀晋王的,非是我们言氏一家,而是旧周朝廷的皇城司,下官与家父,也是无可奈何。”
“后来面见陛下,我父子已经统统交代了。”
他低头道:“即便如此,我父也因此被陛下黜为庶人,只是因为我家熟悉岭南情形,因此派下官回到岭南,帮着朝廷官员,恢复岭南行政。”
孟海看着他,想了想,问道:“言使君不在广州,怎么跑到泷州来了?”
“奉命而来。”
言琮从袖子里,取出一份文书,两只手递给孟海,低声道:“十日前,下官收到九司转送的陛下密诏,令下官前来相佐上使,请上使过目。”
孟海两只手接过文书看了看,只见的确是李云的命令。
大概的意思是,岭南的事情不小,担心孟海到了岭南之后,人生地不熟,把事情办坏了,因此派言琮这个岭南土著,来给孟海做个副手。
孟海看完了之后,遥对西北方向行了个礼,然后回头看向言琮,松了口气:“既然是陛下的诏命,往后言使君就跟在我身边,给我做个副使罢。”
言琮低头,应了声是。
他犹豫了一下,开口说道:“上使,我到了泷州之后,听说您已经把泷州陈氏给抓了?”
“是。”
孟海眯了眯眼睛,缓缓说道:“这一次岭南地方叛乱,与这些地方豪强脱不了干系,泷州陈氏盘踞地方多年了,所占田产不计其数,想必对于朝廷的新税不满。”
“这一次岭南道的叛乱,背后就有他们的影子。”
孟海沉声道:“不下狠手,狠狠处理几家人,这些人就不会老实,往后地方之乱,也永远不会停歇。”
言琮看了看孟海,微微摇头道:“上使,泷州陈氏是岭南三大家族之一,他们一旦出了事,另外两大家族马上就会得到消息,到时候他们很可能会武力抵抗朝廷。”
“说不定,会弄出更大的乱子。”
孟海横眉道:“难道朝廷还怕他们不成?”
他怒声道:“大不了,再打一次岭南就是了!”
言琮连忙摇头,开口道:“上使,下官不是这个意思。”
“下官的意思是。”
言琮看了看孟海,缓缓说道:“高凉冯氏,泷州陈氏,以及钦州宁氏。”
“岭南这三个家族,大约都跟这一次动乱脱不开干系,上使想要动手,应当是对他们三家一起动手,拿住了他们三家人,岭南其他势力便都不敢再乱来了。”
“到时候,上使想怎么查,就怎么查。”
孟海闻言,大皱眉头:“现在泷州陈氏的人已经拿了,再说这些是不是太迟了?”
“不迟不迟。”
言琮深呼吸了一口气,对着孟海笑了笑,开口说道:“上使,我们言家从我祖父那一代,就是岭南五府经略使,我父被旧周封为岭南节度使,我们家跟当地地方家族很熟。”
“现在,我弃暗投明,在新朝为官,只要我去见陈家人,跟他们说我愿意从中做个和事佬,给他们搭桥。”
“只要他们出点钱平事,就可以安然无恙。”
言琮看着孟海,微微低头道:“只要我们要的钱足够多,他们就不会起疑心,到时候其他两家的叛乱,也就会戛然而止。”
言琮顿了顿,继续说道:“还有一点,上使现在带的人不够,还要继续调派援兵,我们三管齐下,一举擒拿这三个家族,至少需要万人左右。”
孟海看着他,犹豫了一下,问道:“需要这么多人吗?”
言琮低声道:“这三大家族,世代盘踞岭南,当初朝廷攻伐岭南道的时候,若他们肯出人出钱出力,恐怕岭南道归服,还要晚上个两三年。”
孟海认真思考了一番,开口道:“那好,那就这么办。”
“言使君。”
他看着言琮,缓缓说道:“你留在泷州,安抚陈家,顺便安抚其他的两个家族,我出去一趟。”
“再多调派一些兵力过来。”
言琮毕恭毕敬低头,应了声是。
孟海做事很干练,做了决定之后,只是跟言琮简单交代了几句,又把自己的腰牌给了言琮,然后就匆匆离开,去调派兵力去了。
只留下言琮一个人站在原地,他低头看了看自己的双手,眯了眯眼睛。
“当初袖手旁观。”
言使君抬头望天,声音平静。
“如今报应来了。”
说完这句话之后,他拿着孟海给他的腰牌,很顺利的来到了陈家,顺利的见到了陈家家主。
言使君此时,面色已经清冷了起来,他看着眼前的中年人,然后用岭南话笑着说道:“陈叔,还认得我否?”
陈家家主这会儿,已经受了不少罪,听到了言琮的声音之后,先是抬头看了看他,随即有些震惊:“言…言…”
言琮背着手,对着他笑了笑。
“陈叔,我是来搭救你的。”
陈家主大喜过望,正要说话,就听得言琮继续说道:“不过很贵。”
陈家主脸上的笑容僵住了,他沉默了一会儿之后,长叹了一口气道:“老夫也猜出来了,这般大张旗鼓,无非就是求财。”
他低头道:“不管多少,老夫都认了。”
“三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