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进了关中之后,这场仗要打的干脆利落,果决一些。”
李云看着苏晟,缓缓说道:“除主动卸甲归降之外,其余朔方军,不必纳俘,直接就地诛杀。”
“若遇到韦氏父子,能擒则擒到洛阳来,以正国法,不能擒,也给我就地斩杀,然后传首天下。”
他看着苏晟,叮嘱道:“这场仗,要打出我们新朝的霸道。”
“兄长明白吗?”
苏晟神色也郑重了起来,他立刻低头道:“陛下放心,我记住了。”
说到这里,他还是犹豫了一下,开口道:“陛下从前,对降将降卒一直不错,怎么这一次…”
“朔方军不一样。”
李云开口说道:“关中道也不一样。”
“这两三年时间,韦氏父子占了关中道之后,我们虽然没有去打关中道,但是九司一直在盯着,先前关中有剑南道给他们输粮的时候,还不是那么过分。”
“剑南道归服之后,他们便变本加厉。”
李云神色平静,缓缓说道:“上一次,关中那座京城里,出了刺案之后,这父子俩就更加疯癫,到现在,关中道的人口,估计只剩下一半不到了。”
“韦氏父子,以及朔方军身上的杀孽,不计其数。”
李云缓缓说道:“要借这支军队,这父子俩,正新朝的天威。”
“再有就是。”
他看着苏晟,开口道:“关中,毕竟是前朝的京畿,一直到现在,关中仍然有许多旧周的勋贵世族。”
“关中收服之后,这些人,其中一部分难免是要进新朝为官的。”
他看着苏晟,开口说道:“所以,也要给他们,看一看我们新朝的威风煞气。”
“震一震他们。”
苏晟这才明白过来,微微低头道:“臣明白了。”
“陛下放心。”
他深呼吸了一口气,缓缓说道:“臣一定竭尽全力,完成陛下的嘱托。”
李云拍了拍苏晟的肩膀,笑着说道:“兄长生分了。”
“兄长出去辛苦了半年,今天好容易回来,晚饭就不要回去了,一会儿咱们兄弟在一起,吃上一顿饭,顺便商量商量进兵的细节。”
苏大将军想了想,低头应是。
李云看着他,微笑道:“兄长家的两个儿子,也到了年纪了,如今杨喜的羽林卫还没有填满,他们若是在家里闲着没事,就让他们去羽林卫当差罢。”
“这样,我还能常常见到他们。”
苏晟深呼吸了一口气,低头道:“陛下,苏家一门,已经备受陛下恩典,陛下不用再额外拔擢…”
“不是拔擢。”
李云笑了笑,开口说道:“兄长在外半年,可能不知道,我当这大半年皇帝,先后已经有好几回刺案了。”
“只是都没有近到我的身。”
说到这里,李某人看着苏晟,笑着说道:“羽林军,本就是亲近之人担当,我那两个侄儿能进羽林卫,我晚上睡觉,也能踏实一些。”
李皇帝正月登基,到现在已经八个月时间了,八个月时间,他先后遇到了五次刺杀。
只是没有一个能靠近他百步之内。
而且这些刺客,俱都没有活口。
这种事情,李云心里是有心理预期的,毕竟那个新税法目前正在制定之中,单单是这个新税法,就不知道要得罪多少人。
除此之外,还有旧周的遗老。
还有关中的朔方军,幽燕的契丹人。
以及那些被李云打服,但是还没有心服的地方势力。
每一方,都有杀他的理由。
所以,他被刺杀,一丁点也不奇怪。
说不定此时这洛阳城里,就有许许多多的人,想要他这个皇帝立刻暴毙。
他们不一定是想要推翻这个新唐,但是却的的确确想要让李云立刻去死。
这样,十来岁的太子登基,这个新天下,就会被一些暗处的人揉圆搓扁。
甚至,如果此时李某人突然没了,太子都未必能够登基。
总之,不管什么样的理由,想让他死的人很多很多。
李云也不怎么在意。
九司以及禁卫,没有捉到活口,没有找到蛛丝马迹,算背后那些人手段高明。
如果哪一天,被李某人捉住了活口,或者说被李云找到了一些证据。
那那些人,可就有福要享了。
听到李云这句话,苏晟自然也不敢再拒绝,他低头道:“臣回去之后,立刻让两个犬子,去面见杨将军。”
李云“嗯”了一声,起身笑着说道:“走走走,吃酒去。”
苏晟起身,跟在李云身后,二人朝着偏殿走去,二人很快在酒桌上落座。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苏大将军举杯敬了李云一杯酒,醉眼朦胧,但是语气坚定。
“陛下放心。”
他沉声道:“这一仗,臣一定打出陛下…”
“大帝的威严!”
第927章 章武进士与剑南杀神
太极殿里。
足足五十个进士,排排站在李皇帝面前,对着皇帝陛下毕恭毕敬,拜伏在地,叩首行礼。
等李云抬手之后,这些人才站了起来,垂手站在殿中。
李皇帝看了看一旁的杜谦,开口笑道:“今天这里倒是热闹了。”
杜谦也笑了笑,然后看向这些进士,沉声道:“诸位都是今年新中的进士,可以说,都是天子门生,如今你们将要被外放为官,都好生恭听陛下训示,到了地方上,要好生践行。”
这些进士们,俱都低头应是。
李云看了看众人。
这些人,他不是第一次见,取中进士的时候,他便一一见过,这其中有一些人年纪比他小,还有一些人跟他年纪仿佛。
但是不管他们年纪多大,被李某人点了进士,那理论上来说,就是他这个天子的门生,也是他这个天子的嫡系。
文官之中的嫡系。
而且,今日遴选出来的这五十个人,至少有三十多个,俱是寒门出身,这些人,本来如同姚仲一样,很难有出头的机会,但是现在,李云给了他们这个机会。
便是提携他们的大恩人。
新朝,也会成为他们终身的事业,乃至于世世代代的事业。
换句话说,这些新选出来的人,才是新唐将来的基本盘。
因为原来江东小朝廷出来的人,实在是太少太少了,当初那个小朝廷的地方官,这会儿很多都进了洛阳,人也依旧不够用。
而江东军后来打下来的广袤土地,也根本没有人手去接管,去推行行政。
因此,只能让旧周官员留任。
这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历朝历代都是这么干的,要不然谁也没有办法在短时间内,推行自己的行政系统,这可不是张贴榜文,把国号从周改为唐,就能解决的事情。
需要一个漫长的换血过程。
这个过程,短则十年八载,慢的话,甚至一个完整的官员职业生涯周期。
也就是差不多二十五年到三十年时间。
因为想要稳妥的话,只有这么长的时间,才能让新朝的官员完全填充进从底层到高层的所有职位。
而李云,显然是不容许这么漫长过程的。
倒不是他没有耐心,而是如果坐视这个缓慢替换的过程,旧周的官员,也会在这个过程中提拔自己的属下,从而形成一股庞大的势力。
这个时候,他需要把自己嫡系的这些官员,给尽快推到相当高的位置上去。
“诸位。”
李皇帝伸手敲了敲桌子,脸上露出笑容:“请你们来做什么,以后又要让你们往哪里去,你们估计也都知道了。”
“本来,新中进士,朝廷应当将你们丢进翰林院,或者让你们在六部观政,以储才养望。”
“不过新朝初立,朝廷没有这么多时间给你们,朕也需要你们尽快替朝廷出力。”
李云站了起来,看着众人,正色道:“诸位之中很多人,都是朕钦点的进士,咱们便是自己人,到了地方上,莫要忘了,你们跟其他人不一样,要好生奉行朝廷的政令,不要与地方同流合污。”
“如今,正是百废待兴的时候。”
李皇帝缓缓说道:“也是你们大展拳脚的时候。”
“本朝,与前朝不一样,本朝首重实务,一切都要以务实为主,要有事功之心。”
“因此,朕在江东的时候,就跟杜相说过,本朝往后的宰辅之臣,俱要从州县官员之中选出。”
说到这里,李云抬头又看了看这些人。
果然看到了五十双炽热的眼睛。
他满意点头,笑着说道:“因此,只要你们能在地方上做出政绩,朕以及朝廷,还有吏部,都会瞧在眼里。”
“诸位是新朝成立以来的第一批进士,你们之中,一定会出宰辅,会出尚书,会出朝廷未来的肱骨之臣。”
李皇帝笑着说道:“到了地方上,要脚踏实地的办事。”
“要是碰到了什么难处。”
“你们五十人。”
李皇帝神色平静:“俱可以密奏洛阳,直达朕前。”
直达天听,自古以来,都是了不起的权限。
因为等闲的官员,哪怕上书朝廷,也基本上都是送到大臣们手里,大臣们看了之后,选出要紧的再奏报天子。
能够直接送文书给皇帝,哪怕只是只言片语,也影响莫大了。
李皇帝看着众人,笑着说道:“不过,你们人太多,记得有要紧的事情,再给朕来信。”
五十个人闻言,都是心情激动,对着李云深深低头行礼,拜谢圣恩。
李云看向杜谦,开口道:“朕的话说完了,杜相兼着吏部尚书,也跟他们说几句罢。”
“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