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透历史:从三国开始 第94节

  黄忠冷笑一声:

  “翼德此前说过的话,此时也可送你。”

  “何必将曹贼的棺材抬到自己家哭?”

  “曹仁所部,襄樊时可是屠过宛城的。那王双多半也有参与。”

  宛城黄忠也去过,或者说跟了刘表十七年,南郡就没有黄忠不熟悉的。

  因此对此将那是半点好感也无。

  张飞如何不懂,只是叹气。

  刘备不说话则是想的更远。

  屠城之罪,罪在曹仁,那王双有抗命的资格吗?

  他亦不能劝那王双舍生取义,能做的只是早点平定这乱世。

  如此,如王双之辈,有田产可劳作,有妻子可用心,也不至于陷入如此两难之局。

  【但对丞相这种精打细算的人来说,一个行为达成多种目的已是常态。

  《诸葛亮集》中有收录丞相自省的文章,虽然蜀中狗大户认为是大胜,但丞相自述是祁山之败。

  对于祁山之败,丞相总结原因是兵员素质不行,因为当时祁山的汉军是明显多于曹军的。

  如此最终还是大败,第一是他诸葛亮本人能力有问题,第二就是士卒不行。

  所以祁山之败后便开始了练兵,陈仓也算是练兵结果的展示。

  其中的高科技可能就是丞相用来弥补兵员素质的,但还是不太行。

  但不行就不行吧,咱们去打一场秋风!

  这便是丞相的第二个目的,顺势开启第三场北伐!

  陈仓城下声势浩大的攻城,不仅仅是为江东吸引注意力的,同时也是给第三次北伐吸引注意力!

  229年初,陈式受丞相之命,攻武都阴平,丞相出兵至建威,郭淮飞速跑路没被留下,武都阴平二郡乃平。

  其实这里是可以算一下时间的。

  10月收到江东消息,11月上后出师表指桑骂槐,12月出兵陈仓,跟郝昭玩儿攻城玩儿了二十多天。

  然后陈式是年初攻武都阴平的,郭淮跑过来支援跟陈式打生打死。

  于是丞相在回师的路上干脆拐了个弯儿,直接去建威了支援陈式了。

  这本质上来说丞相也是在用陈仓玩儿围点打援,可惜郭淮没上钩。

  于是操劳了一整个冬天的丞相只能遗憾的平了武都阴平二郡,回成都养养身子去了。

  此时距丞相病逝,仅余五年半。】

  众人本来看着军师硬生生将一场本来是亏本的战争打了回来,还想祝贺两句。

  但是光幕最后的一个提示,让所有人话语卡在嗓子里。

  孔明本人倒很是洒脱:

  “明日起,亮便去跟着张仲景神医学养生。”

  刘备笑着道:

  “孔明这次不说‘此乃诸葛丞相’了?”

  孔明笑着摇摇头。

  “军师之兵法,进步神速。”

  关羽赞赏道:

  “祁山之败,如今回看确有决策之误。”

  “应当留偏师威胁沿路诸城池,率本部直扑上,得上则控陇道,如此陇右自平。”

  “奈何祁山城错失几日,乃为这郭淮抢占先机得入上。”

  “其二,马谡之败,亦是军师决策之误。”

  马谡再次低头,不敢看人。

  关羽也只是瞟了一眼道:

  “祁山之策,重在求稳,然街亭如此干系重大之地,反倒不求稳而启新将,用人之误也。”

  张飞表情浮夸道:

  “军师那也做了两手准备呀!”

  “马谡被安排了四个将领呢!四个!”

  “结果四个人都劝不住他,那能怎么办?”

  “马幼常,你是懂兵法的,你说要怎么办?”

  有点考虑后面加个总结和“蜀汉不置史”争议便暂时结束作上篇,因为村夫和司马懿的争斗能说的还蛮多的,怕比较臃肿了。

第129章 魔法晋书目录

  面对张飞的笑问,马谡说不出话。

  熟读兵书,几乎不用思考马谡脑袋里就能推导出来一个结果:

  当斩!

  但如果当斩的这个是自己呢?

  马谡头一次感觉这两字重逾千斤。

  连带着张飞的笑容在马谡眼里也变得可怖了起来。

  看马谡最终讷讷不言,张飞无趣的摇摇头。

  而在此时,光幕里也再次提到了马谡的名字。

  【前三次北伐和江东的石亭之战,以及曹魏自己的江东攻略一样,是一个三国整体的战争。

  而在这场战争中最关键的人物,毫无疑问就是马谡。

  从宏观上来说,丞相的这个战略并没有一点问题。

  陇右是河西走廊的起点,北面是阿拉善高原,南面毗邻青藏高原。

  只要能绝陇道,确实就会如游楚所说,不出一月陇右自降。

  如此季汉可以随时出兵袭扰关中,会彻底掌握战争的主动权。

  为什么说马谡“违亮节度”?

  因为派马谡去街亭的目的是干扰曹魏出兵陇右。

  无论是坚守还是袭扰阻击,哪怕战至最后一兵一卒,只要能断陇,战略上都是胜利的。

  但初次掌军的马谡虽然没说,但在行为上再次阐释了那句话:

  凭什么我不能唱主角?

  而马谡的最大问题就是想集中兵力,从配角变主角。

  结果一通智障操作,从配角成功变成了丑角。

  他想集中兵力去歼灭曹魏的援军,结果被张一个简简单单的“绝汲”打败。

  一般来说战术需要为战略服务,但马谡的街亭之败,既是战略上的失败,也是战术上的失败,可谓绝无仅有。

  因此也难怪张不敢追击:打了几十年仗,从没见过这么玩儿的!】

  众人现在已经懒得去看马谡了。

  “若是能断陇道,据守陇西。”

  孔明也畅想了一下:

  “往西能走后世所说的丝绸之路,换无尽之财,以充军资。”

  “往东是三百里关中平原,肆意袭扰能迫使曹贼退守潼关。”

  “如此只要能积蓄力量攻下潼关,则天下可定矣。”

  关羽咀嚼着光幕所说的战略战术两字,愈发觉得后世对于兵法上的叙述,切中要害。

  刘备则是发出了自己的感叹:

  “何止财帛动人心?动人心者,名利也。”

  刘备对主角这俩字看的感觉都麻木了。

  若孙侯不想唱那个主角,老老实实陈兵江北,那祁山北伐或许真的能绝陇道。

  若司马懿和曹休不是争着唱主角,两人老老实实合力,说不定真的早就灭了东吴。

  若是马谡不是想唱那个主角,老老实实据城而守,那街亭也不至于丢的孔明回援都来不及。

  众人一时间嗟叹良多,马谡面上则是愈发躁热。

  【一己之力让季汉数年之力化为泡影,并且弃军而逃,理应当斩。

  有没有人为马谡求情呢?当然有的,但都被丞相罢黜并处罚。

  其中有一个姓陈的参军就被罚割了头发,这个参军后来有个儿子叫陈寿。

  陈寿是头号投降派谯周的学生,并且做官时经常受到丞相之子诸葛瞻的轻慢。

  于是后来有个看法就认为陈寿修三国志时掺杂了个人感情。

  因为三国志合计六十五卷,蜀书十五卷,仅占五分之一。

  对此陈寿的解释是“国不置史,注记无官。”

  蜀中没有记录历史的史官,不管你信不信,反正我就这样写了。】

  “这……”孔明一时间感觉到了微妙的不对。

  张飞快言快语:

  “如此咱们跟后世相隔一千多年,岂不是这陈寿说什么,后世就只能信什么?”

  “俺老张塑像丑成了那个样子,乃是陈寿这厮写的?”

  猛虎一般的眼光再次投到了马谡身上,马谡这下心胆俱裂:

  “张将军明辨,谡如今不过一参军耳。”

  好在关羽也记得:

  “三弟,汝之丑脸,乃是那些倡优戏人所作。”

  张飞只得愤愤不平放过此事,并决定一定要多传几幅自己的画像到后世。

  【蜀中不置史这个算是个比较复杂的话题。

首节上一节94/564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