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透历史:从三国开始 第372节

  李世民的脸板的跟一块寒冰一样,一脸的生人勿近,也让马周和刘仁轨绝了打听的心思。

  去岁大唐灭颉利,李靖将军顺天门献俘的景象还历历在目,整个长安百姓皆与有荣焉,马周也不例外。

  因而很难想象如今陛下武功充沛至此,后来者究竟如何会弄成这般田地?

  刘仁轨就要更难受一些,毕竟他知晓的也要更多,白江口灭倭,蓄十几年之功灭高句丽,盛唐武德无匹也。

  如此竟然……

  李世民当然不会多说一句话,他只是认真记着这些事情,记着这些引得唐朝天子失态的最简单的吃饭问题。

  而且天子都已如此,更遑论民间百姓乎?

  于是李世民最终也是一声轻叹:

  “盛唐百年,然百年间并非年年盛唐,亦非处处盛唐也。”

  千古一帝的赞誉远去。

  勒马扬刀千里奔袭的将星,一将无能累死三军的鼠辈。

  白江口赤炎漫天倭奴胆寒,百济反唐誓要复国求生存。

  其间再夹杂着被逼自缢的长孙无忌,勾连生情愫步步为营最终代唐的武氏女。

  这些种种在李世民面前绘制成了一幅浩大恢弘的绘卷,以及承托着这幅盛景而仆死的百姓。

  他的目光从光幕上移开重新看向大唐的地图,心底最终也不可抑制的浮起一个想法:

  双都制可行乎?

  ……

  汴京的暖房中,赵普眼观鼻,鼻观光幕,目不斜视,但同时两个耳朵已经支了起来。

  但是让他有点失望的是此刻暖房当中静悄悄的,这赵家地位尊贵的兄弟二人皆一言不发。

  暖房当中只能听到暖炉燃烧的声音,以及屋外偶尔路过的寒风声。

  赵匡胤闭口不言在默默推算自己的寿命。

  因为这宋太宗多半就是宋朝第二位皇帝了,新皇帝登基的话老皇帝多半是没了,他可不相信儿子能玩儿出来如那唐太宗一般的玄武门操作,既没这能力也没这必要。

  他的学识也并不差,此前大略而看也是懂得后世似乎有一套独有历法,将两千余年皆囊括进去。

  根据唐朝对应的后世计年之时,慢慢推算这宋太宗的至道元年是哪一年就是了。

  与赵匡胤对坐的赵光义同样在心中默算完毕之后,大胆抬起头瞄了眉头紧锁的兄长一眼,心中略微有点遗憾:

  也不知这至道是这宋太宗的第几个年号。

  毕竟若是第一个年号的话,那就说明兄长的还能活的很长久。

  那样对他来说绝对不是一个好消息。

  资料考证出了问题,花了比较久。

第288章 好日子还在后头呢

  黄河的消息也同样让汉长安的诸人严肃了起来。

  毕竟若是认真归纳大汉功绩,上下一心治黄河之灾,绝对算得上一项。

  出身三秦的法正对此颇为熟稔:

  “元光三年河决濮阳瓠子堤,洪水冲入巨野泽勾连淮泗之水,淹及十六郡。帝命汲黯、郑当率十万人堵口未成。”

  说起来此时孔明也想了起来,回忆起来语气中也满是感慨:

  “瓠子堤决溃前一年,马邑之谋大败,匈奴频频北犯,孝武皇帝拒和亲之议,长平侯冠军侯得帝恩宠频频出塞,入漠北破匈奴,使幕南无王庭,北方遂安。”

  这是如今汉人皆会追思的一段历史,孝武皇帝面对的同样堪称内忧外患的局面,最终毅然拒绝和亲,欲成百世之功。

  在启动汉匈大战的背景下,汲黯、郑当等人领十万堵口已经是彼时朝廷能抽出来的全部力量了。

  当时的大汉面对匈奴,借长平侯与冠军侯之威,远逐漠北封狼居胥。

  但在内部面对黄河之泛滥却收获了一场彻头彻尾的失败。

  大汉朝廷与黄河的下一次决战就要等到二十三年后了,刘备对此也相当清楚:

  “元封二年,孝武皇帝发数万人修复瓠子堤防,令将军以下群臣皆需参与堵口,并亲至瓠子堤。”

  “功成后作《瓠子歌》、筑宣防宫悼之。”

  文武百官皆参与堵口,羽林军这支帝王亲随军亦参与堵口,文武勋贵所死者以数百计。

  这是如今的汉儿无不追思的一段岁月,刘备也不否认,与孔明商议后设的靖安祠也有参考这位祖先的做法。

  而后面的事情……三年后长平侯辞世,李陵李广利皆降匈奴,战事受挫后疲敝的民力再难支撑,关中流民二百万,天下虚耗,人复相食,十年后孝武皇帝下轮台诏罪己……

  “孝武皇帝之兴利开边,自瓠子堤决口始,至瓠子堤堵口终。”

  刘备悠悠慨叹,此时对黄河的复杂心情简直无以言表。

  因为除了孝武皇帝外,本朝也是与这黄河搏斗过的。

  王莽作乱时黄河于魏郡元城决口,何清郡以东数郡受灾,王莽皆不管不问使其水灾遗祸六十余年。

  直至孝明皇帝时御史王景治水乃成,黄河安定至今,使如今汉儿已近两百年不受黄河决口之灾也。

  最终庞统尝试做出了总结:

  “黄河平顺,天下安宁?”

  孔明对此不置可否,只不过盯着地图若有所思。

  后辈称赞唐朝承气候之福泽,得环境之丰裕,由此不知草木之重要,才有垦殖无度。

  这些问题大汉同样也是有的,而且因为人口如今不多,且气候相较寒冷,方才不显。

  在本子上写了“煤饼”二字,看来此物比想象中的还要重要更多。

  同时孔明也写了“黄河模型”四字:不知能否以模型演水土流失后的黄河之灾?

  毕竟那地上悬河景只需想想便知,若真溃了恐怕凶害将古之少有。

  【唐朝初期另一个比较有名的问题就是天灾频发,这个是相当出名的。

  毕竟如今聊起来二凤的风闻轶事,生吞蝗虫这点儿是绕不开的。

  当时关中就是先遭了旱灾,随后触发了蝗灾这个连击,因旱灾心急如焚的二凤正在田里跟百姓一起挖渠引水灌溉农田呢,看到蝗虫铺天盖地的飞来当时估计心都凉了,因此愤怒的抓过来一只蝗虫直接生嚼了也是能理解的。

  毕竟那时才贞观二年,李家老二那是真的压力大啊。

  除此之外,咱们印象中唐初的天灾简直数不胜数,还是以贞观年为例。

  贞观二年的旱蝗二灾连击刚过去,三年又来了个旱、水、蝗、霜四灾组合,四年也是大差不差的旱、水、蝗、雹。

  贞观五年和六年是难得的太平时节,随后就一直在给二凤上压力。

  七年,夏季关中沙尘暴、山东河南大水,十月关中地震。

  八年,陇右山崩、山东江淮大水;九年旱灾再来;十年水灾接疫病;十一年先水灾再地震……如此一直持续到658年,这二十六年连年天灾方才简短的告一段落。

  但实际上,唐朝中后期的天灾数量并没有比初期好多少,这里可以直接抛出咱们现代专研隋唐史的学者论断:

  “与前期相比,唐后期地震活动比较活跃;中后期水灾发生比前期多一半以上且多发生在夏秋两季;后期风灾发生更频繁且六月份发生频率最高。”

  可以说二凤或许直至病逝也会怀念全年无灾的贞观五六两年。

  但二凤绝对想不到的是,大唐的“好日子”都在后面呢。

  地震这东西可以先抛开不谈,水灾和风灾是能说道说道的。

  唐朝前期的气候特点是温暖湿润,同样是根据如今研究结果来看:

  从公元630年开始的两百年间,是中国近三千年以来历时最久的多雨期。

  充沛的降雨使得水灾比例升高很正常,但唐朝的这一次升温在公元700年前后就已经回落,并在安史之乱前后已经回归历史平均线。

  因此这两百年的多雨期,后期降水是不如前期丰沛的,但唐朝后期水灾依然能多于前期,这是不太合理的。

  最合理的解释就是因为隋朝和唐初对环境的破坏,使得裸露的地表在面对丰沛的降雨时导致水土流失更加严重,进一步恶化了环境。

  这样的环境面对过量降雨的抵抗力也更差,最终形成了一个加速环境恶化的死循环。

  结果就是唐朝中后期降雨已经差不多结束了,从这个死循环里走出来的自然环境也差不多完了。

  风灾也是一样的道理,就如咱们建国后的首都北京城一样,没有森林锁死土壤并抗风,那自然只能年年吹大风吃沙子。

  北京从元代开始就有严重的沙尘暴记载,到了明清皆深受其害,咱们建国后也差不多总被沙尘暴骑脸。

  究其原因也是因为从大明起,中国的森林覆盖率几乎就没上过百分之十五,清朝灭亡时森林覆盖率仅有百分之八。

  而到了咱们现在,经过退耕还林和植树造林,我国森林覆盖率已达到百分之二十三,乃是近一千年以来中国环境最好的时候。】

  下一更稍晚

第289章 两大一小同生死

  甘露殿中李世民一时间不知道该哭还是该笑。

  好消息,今年正好就是贞观五年,提前知晓今岁和明岁无灾,可以让他和群臣提前松口气。

  坏消息,从贞观七年起有连续二十余年的灾年。

  两种心情在李世民心中交错撞击,最终还是对将来灾年的担忧更胜一筹,使得他不知不觉长叹一口气。

  也就好在此时尚且是贞观五年初年,距离这二十六年连灾尚且还有两年的太平。

  杜如晦此时提前知晓今年无灾情,便实实在在松了一口气,毕竟如今一方面需要支持前线李靖与吐谷浑作战,若是后方再生天灾,那今年多半是要忙破头的。

  这个消息至少代表了今年能不用再提心吊胆生怕老天整个大活儿,因此杜如晦眼见陛下表情便笑着宽慰道:

  “大家,至少我等有今明两年时间护林固土,如此或能将不少天灾提前消弭。”

  杜如晦的这个说法让李世民缓缓摇头:

  “灾祸非出于天地,乃人自酿也。”

  老实讲后世说的并不是什么了不得的大道理。

  高树靡阴,独木不林,人人皆懂。

  千丈之堤,以蝼蚁之穴溃,更是黄口小儿都知。

  暴雨时山林难溃散,平田易涝毁更是人人都见过。

  但最终真的落眼于山林上又反无人能够察觉了。

  伐林垦田,解一日之忧,毁百年之业,造千年之祸,遗后世而不绝,殃及子孙也。

  将这件事记挂在心上,再瞧了眼房杜的文字记录,蝗虫那腥涩的味道似乎隐隐又在口腔中弥漫了上来,这让李世民赶忙摇了摇头,旋即就看到了比较感兴趣的内容:

  “这北京应是明朝的那个北京……又是在何处?”

  周朝时洛阳便有东都的称号,故而此前听中晚唐之事,对洛阳这东都的称号李世民也觉得理所当然。

  东汉时长安亦有西都的称号,因此西安这后世之名李世民也能接受。

首节上一节372/385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