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透历史:从三国开始 第32节

  雷绪大笑着打断道:“关将军说笑,天下不定,何来家安?”

  “不瞒子簿。”关羽也是实话实说:“我欲组建一支水师,听闻江淮民众向来擅操船,于是特来觅良兵。”

  说着指着北方道:“此地向北,襄樊乃天下名关……非水师难克曹贼。”

  关羽说着还卡壳了,怎么刚才仿佛看到大哥扶着腰过去了?

  雷绪兴致昂然道:“既如此,绪愿将部曲皆赠与关将军!”

  “他们百里挑一选出来的,平日啸众夺船,凫水攻坚俱是好手。”

  “这……”关羽踌躇:不合适吧?

  雷绪大笑着引关羽继续前行,一边道:

  “关将军白马解围之名天下皆知,江淮部曲皆不少仰慕将军英姿。”

  “只是他们平时江上来往惯了,多不服管教,还需关将军亲自调教。”

  “这倒不成问题。”关羽也不婆婆妈妈:“雷将军之后欲往何处?”

  “本欲解甲归田。”雷绪笑道:

  “也不怕关将军笑话,天柱山与张交锋方知天下英雄,且兵法一途我亦乃庸才。”

  “但初来贵地,五万民众暂且还能卖我雷绪一个面子,只得厚颜忝为主公帐下一守将。”

  “如今能将部曲托付与将军,也算放下一桩心事!”

  “既如此。”关羽道:

  “可愿与关某一同前往一处一观?”

  雷绪应下之后两人一同往回走,进了公安县府后,经过几重岗哨之后眼前豁然开朗。

  这是一个相当宽广的大厅,厅中摆着一个由米、土、砖石等制作的沙盘。

  雷绪走到案前借着灯光打量,很快便认出来了:

  如此精细的沙盘!他一眼便看到了自己盘踞十年之久的江淮地貌,那些河流他再熟悉不过,如此看去几乎分毫不差!

  “大哥带了子簿前来?”依然是张飞标志性的大嗓门,雷绪回头看去,这段时间他好歹还是能认识个熟脸的。

  马谡、傅肜、傅士仁、夏侯兰、高翔、陈式。

  以及姗姗来迟的黄老将军。

  众人互相见礼过后,关羽抚须宣布:

  “今日我等乃是做一个推演,推演如果主公握有荆州,如何才能攻取襄樊!”

  众将好奇的看着这个陌生的沙盘,其上用一些小玩偶代替部队,仔细观察下很快就明白情况:

  主公已经握有益州,正图汉中;荆州有三万步水混合军,面对襄樊要如何攻取?

  观察之后马谡率先提出异议:“江东与我等乃是盟友,为何他们不进攻合肥替我等分担曹军兵力?”

  张飞摆摆手:“他们指望不上,此前被人八百破十万,军心涣散完全不敢出战!”

  马谡定定看着张飞:“张将军,军情推演需慎重,不可开玩笑!”

  端午节快乐!一分钟后还有一章!

  大约后天水淹七军。

  感谢【虚哥的小拿铁】大佬打赏上百金五铢!

  感谢【呵吖呵】大佬打赏三百金五铢!

第51章 朝菌与蟪蛄(端午节快乐)

  马谡的话引得几位小将俱是赞同:

  “孙侯赤壁火烧曹军,军力强盛,如何便被八百破十万?”

  “张将军,军情推演不可携带私怨啊!”

  “张将军莫非特意寻我等开心?”

  张飞脸色涨得通红又不知道如何解释:自己这碧眼大舅哥的战绩,真是但凡知兵就很难相信。

  最终还是关羽力压众议:“就当做孙侯此前有过败仗,已无力进攻!”

  既然关将军都发话了那就只能认下,几位将领记下情况仔细打量沙盘。

  依然是马谡率先提议:

  “既孙侯在陆口有驻军,让江陵守将与陆口守军组成联军北上,拿下襄阳据守而攻樊城,如何?”

  “陆口驻军不能动!”关羽含糊道,他也不知道该怎么解释。

  这也不行!马谡郁闷,但重新提振精神道:

  “那让汉中守军作势取褒斜道,做出要进攻长安的样子牵制曹军兵力,如何?”

  关羽摸着胡子不说话,黄忠只得硬着头皮道:

  “汉中守军已经回驻成都,汉中并不进攻……”

  这下即使是夏侯兰都要叹气了。

  高翔陈式两人认真研究了一下道:

  “既如此,西面汉中和东面孙侯无法呼应,就连陆口的友军也无法调动,相当于以三万兵力硬撼名关襄樊!”

  “而曹贼东西面俱无忧,岂不是可以全力援助襄樊,三万之兵攻十万军士驻守之城,如何能胜?”

  “噗嗤!”张飞听到十万军士几个字忽然笑出声来。

  面对众人的疑惑张飞只能解释道:“俺只是忽然想起来了开心的事情……而且本就是推演嘛,尝试着推一下!”

  可是这样要怎么推演?没有能呼应的友军,没有后续援军,甚至连限制对方援军的手段都没有!

  “不仅要拿下襄樊,还要打掉曹贼的援军!”张飞嚷嚷。

  马谡直接表示:张将军您还是另请高明吧。

  但都被关羽无情镇压,一群将领只能苦着脸想究竟要如何攻克襄樊。

  脑袋转的比较快的则是在考虑:主公刚娶了吴侯之妹,两边关系就出现问题了?

  而在虎渡河边铁匠铺内,马良正赤着脚和老铁匠一起在石炭中遴选。

  “有了!”老铁匠眼睛一亮,从煤堆里取出来一块并招呼蒋琬:

  “郎君,这块就是上好的石炭。”

  马良好奇看着老铁匠手中的石炭,指了指地下的:“如何称得上上好?老丈如何选的?”

  老铁匠嘿嘿一笑,使劲掰下一块,手中两块石炭敲击声甚是清脆:

  “这种亮堂一些的石炭,硬!容易烧而且上火快,烧的铁也更好!”

  马良认真记载,并且自己上手试了一下,老铁匠手里的石炭硬的跟石头一般。

  地上那些光泽暗淡的石炭都不用掰,脚踩一下便能踩成好多块。

  “这些石炭还行!”老铁匠陷入回忆中:“俺是河东人,小时候附近还能捡到石炭,那时候还有一种跟松土一般的东西,晒干后拿来烧火做饭很好用!”

  “而且还有一个偏方!”老铁匠眼里闪着狡黠的目光,马良无奈:

  “谢老丈,我们说好了的,你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我们则根据有用程度奖赏钱财,你要相信刘荆州。”

  “哦哦,习惯了,嘿嘿。”谢老丈不好意思用衣服下摆擦擦手掩饰尴尬:

  “俺们那儿有个家传的偏方,如果马郎君你误吞了金银钱,用半个拇指大小的石炭和拇指大小的石流黄一起捣碎,用酒服下就能拉出来啦!”

  马良恶寒,这要怎么验证?而且这算药用吧?不是说这个是和炼铁有关的吗?

  面色不变记下,马良决定把这个验证的活儿甩给别人,自己绝对不来!

  “哦对,还有一个偏方。”马良有心不想记了,但无奈这老丈说的很是顺畅:

  “俺也是听家母说的,如果妇道人家那个……月水不来,用一点石炭煮个汤水,喝的时候一起吃三个巴豆豆渣,保管有效!”

  马良依言记下,心里合计了一下,这两个所谓的偏方还是送给张神医吧。

  至于怎么验证他真的没办法了。

  告别了谢老丈,马良回到县府将手中的记录交给了蒋琬。

  览察部现在真正的干事暂时就马良一人,因为办事实在是太牢靠了。

  比如提交给蒋琬的记录就直接分成三份。

  一份是谢老丈对于石炭的认知;一份是谢老丈知道的用石炭冶铁的优劣;还有一份就是谢老丈所谓的秘方。

  蒋琬扫了一眼,果然……他心里暗叹一声,随即将石炭的偏方抽出来:“抄录一份送给张神医。”

  随后他将两份对于石炭的记录送到了诸葛亮的桌子上,那里已经摆放了几份和铁匠的对答记录。

  而最后附上的是蒋琬的意见:综述匠人意见,木炭石炭各有优劣,然石炭开采困难,且出铁品质不稳定,或是与石炭品种品类有关,如能知晓其中差异并对症下药,石炭或要优于木炭。

  但是……蒋琬摇摇头,对症下药何其难也!

  “公琰办事效率很是不错!”蒋琬回头就看到了一脸倦色的孔明。

  衣服下摆还能看到星星点点的泥巴,似是刚从田地回来。

  “那天工开物有用?”

  一说起来这个孔明脸上倦色不翼而飞,眉飞色舞道:“何止是有用!简直是‘全书’!”

  “短短两篇就让我对于务稻之事的见解远超老农!真不知道那天工开物其他篇章蕴含何等天机!”

  “蕴含如此稀世天机之物竟在后世如此贱卖!不知那后世究竟是何等盛世!”

  后世啊……蒋琬每当此时就想起来光幕的那个可以将言语变为文字的手段,同样羡慕不已:

  “真想看看后世那航母究竟是何等风采!许是一块领土想必能自给自足,其上置一军精锐士卒,神出鬼没!”

  孔明摇摇头:公琰啊,格局小了。

  他想的更为长远,光幕的三幅画售价相近,并放在一起,说明对后世来说汉剑、八牛弩、天工开物三样东西是差不多价值的。

  天工开物是什么?仅仅务稻一篇或能让荆州产粮提升三成!多出来的三成之粮能养活多少百姓?而这仅仅是天工开物的一个篇章,说这本书乃是国之重器都不为过,但在后世仅仅只需49元!大约五钱罢了。

  一本能活民无数的国之重器仅值五钱。

  一架能帮助大军西征打下赫赫威名的军中禁器制作之法仅需三十钱。

  而一柄饥不能食渴不能饮,军阵之上更是不如长槊的汉剑也仅要二十钱。

  再想到之前在光幕中无意看到的,但是被子龙评价颇高的,不要钱的跨蹑。

  这些东西被后世弃如敝履而盛赞航母,后世之威,威不可知。

  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

  谁为朝菌?谁又为蟪蛄?

  今天两章放一起,顺祝诸位端午节快乐,我一个游戏狗这三天还得上班,可以说很羡慕了。

首节上一节32/564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