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透历史:从三国开始 第210节

  “玄奘法师?”李君羡主动唤了一声。

  两人主动见了礼后,苏定方听到那玄奘主动感谢李君羡的搭救之恩。

  无趣的撇撇嘴,苏定方在李君羡的示意下迈步进去。

  眼前一暗,眯了眯眼才看清这殿内的陈设简简单单。

  几张对着墙壁意义不明的椅子,一副大的夸张像是地图的东西,以及站在这地图前的便装李世民。

  苏定方躬身见礼后,李世民也不回头,低声问道:

  “今日方听闻,朕斩了你养父,故而不愿效力朝廷?”

  这还是从李君羡搜集的资料上看到的,窦建德的大将高雅贤收苏烈为养子。

  窦建德被他击败后这对父子同投刘黑闼,结果水之战刘黑闼也被他击败,高雅贤也战死。

  后来这苏烈归田园,但因为家住长安附近,终归是个不稳定因素,所以最终被征辟,丢入长安城扫大街。

  苏定方脸上没有任何多余表情,只是淡淡道:

  “非不愿,实不能。”

  李世民点点头,也不意外,所以又问了一句:

  “若是请汝击突厥,通西域,如何?”

  苏烈再次感受到了身体中逐渐发烫的血液:

  “固所愿也,不敢请耳!”

  李世民笑笑,随即命道:

  “上前,朕与汝一说,这地球疆域图!”

  ……

  汴梁皇宫后花园,赵匡胤心乱如麻。

  石桌上亮起的短短一个时辰光幕,对他来说仿佛过了百年一般。

  似是仙机的光幕,其中言说的大宋命运:两宋之分,驴车皇帝,昏君三连。

  以及那《祭侄文稿》部分称其为国宝,并称这字帖见证了宋灭亡。

  坐的腿都麻了,但赵匡胤而已想不出来个所以然。

  只是最终那光幕似有三月后再见的字样,莫非是三月后的今日?不然再看看?

  而且……咱这宋…真就如此不堪?

  那令他气闷的许多字越想越烦,最终抽出腰间的弹弓,先打鸟放松一下!

  但随即赵匡胤想起来了光幕出现前的另一件气闷之事,决定不再忍:

  “来啦!去往御史张霭家,责其妄敲景阳钟谎报加急军情,治欺君之罪。”

  “罚其金帛,以儆效尤!”

  看到内侍领旨而去,赵匡胤这才感觉舒了一口恶气。

  又不是行昏君之举,打打鸟怎么了?

  ……

  成都府衙中,众人看着那金箔贺卡,一时间就感觉一股狗大户的气息扑面而来。

  如果单论重量,这金箔贺卡还没一块马蹄金重。

  但其工艺技法是他们如今做不到的,尤其是那金银错之手段,若想做个一样的恐怕还要去江东找寻金匠才行。

  刘巴的想法最为实在:

  “若是能寻这唐皇借钱就好了……”

  张飞摇头:

  “借钱哪有借兵的实在?那安史之乱徒劳战死的大唐武士分个一支,俺就能保证活捉曹贼。”

  刘备也忍俊不禁摇头道:

  “若真如此,恐怕这汉改唐便要提前四百年矣。”

  众人一时大笑。

  孔明伸了个懒腰,随即扭头看向徐庶:

  “元直何日走?”

  刘备笑意顿时一僵。

  徐庶倒也干脆,点点头道:

  “若我所猜不错,曹贼大军随时可能动身,故而,我亦越早动身越好。”

  刘备顿时满脸不舍。

  但徐庶与上次分别不同,如今如此匆忙如此奋不顾身还是为了他们共同奋斗的汉业,因此一时间刘备心绪极为复杂。

  徐庶满脸洒脱:

  “困居三载,此行除了未见士元,已无憾矣,复何求也?”

  “久不临战阵,唯恐生疏,当提早动身佐云长将军,方不为拖累。”

  刘备心性也颇为坚毅,虽不舍,但依然点头同意下来。

  不过虽然着急要走,但饯别的时间还是有的。

  当即一行人从正厅换到了偏厅,屋中架上陶火锅,这让徐庶也啧啧称奇。

  席间觥筹交错好不热闹,夹菜四五筷,饮酒三两盅,徐庶往上首一望,一时间居然也百感交集。

  刘备恰巧也回头看,惊讶道:

  “元直何故落泪?”

  略微擦拭发红的眼眶,徐庶反倒是已经又笑了出来:

  “如今不过四月,庶从曹营过江东,至江陵,入益州。”

  “见屯民困苦,闻江左富庶,叹江陵工学,惊觉成都新景。”

  “知天地为球之奥妙,识通贯千年之兴衰,看后世帝王多蹉跎。”

  “百日之见之得,犹胜以往四十载,如今恍然梦中,如何不激动落泪?”

  张飞嚷嚷道:

  “那是徐军师你还没亲眼看过后世那强军,那大唐武士与其相比都多有逊色。”

  “俺老张要是能练出来,不说多,只要能有五百如后世之兵卒……”

  徐庶认真听着,偶尔还轻声问问孔明意见,互为印证。

  而随后糜竺的商贾布局,刘巴的官市改革,张松牵头欲再订律法,以及法正由浅入深的聊了聊西北乱局,一时间徐庶都感觉大有裨益。

  至于不说话的赵云,徐庶也习惯了。

  但他还记得这次亲眼所见的各种骑兵,盛唐的铁骑,那阿拉伯的重骑兵,以及似乎是胡人的曳落河等等。

  徐庶清楚,只要从雍凉搞来凉州大马,赵云所能爆发出来的能力,恐怕连云长都要叹服。

  而这些所思所虑所想,无不需要一步步亲手谋划。

  当下之所急,那便是要在荆襄战场不能有任何损失。

  主公麾下的人还是太少了,徐庶心中叹惜。

  乐进的六千兵马损失,对手握河北的曹贼来说犹如滴水入湖,掀不起来丝毫涟漪。

  因此徐庶对于荆襄想的异常清楚,首先确保不败,然后便是尽量降低损失。

  户数相差悬殊的情况下,哪怕死一卒杀两敌,对徐庶来说也不可接受。

  不过这些……摇了摇头将这些心思甩出去,徐庶笑着举起酒杯与刘备遥遥相对,然后满饮。

  如今只需庆祝这四年阔别重逢即可!

  成都众人快活饮酒,而汉中的庞统也很快活。

  这姜维不愧被后世称为“千载之下炳炳如丹”的人物。

  经学上异常勤奋,战阵之道一点就通。

  尤其是听其叫自己“师傅”的时候,那种感觉简直快活极了。

  唯一一点别扭就是这姜维的性格跟孔明实在太过仿佛。

  脾气勇烈,性格倔强,认准的道理怎么都掰不回来。

  难怪即使面对如此绝境还想要使汉室“幽而复明”。

  同时就是心有三分惴惴:

  虽然已经交代过翼德和孝直暂时不要透露,但毕竟汉中和成都这么相近……

  以及七分的理直气壮:

  毕竟这姜维都没入孔明的出师表,那被他凤雏收为门下,不也是理所应当?

  因此庞统现在的心态就是能拖一日是一日。

  多听小姜维叫两声师傅,怎么着都不亏不是?

第125章 五丈原营

  如今已经是四月底,但去岁打的头破血流的关中反倒是诡异的安静了下来。

  端坐汉中府,庞统放下手中的军务简报,溜到院子里做了一套动作舒展身体。

  从光幕中知晓那么多病死猝死之英杰,庞统如今对自己的生命倍加珍惜。

  那荆州的落凤坡啊,看来这一世注定是有缘无分喽。

  等庞统一套舒展身体的动作做完,才发现小姜维不知什么时候已经在旁边观看了。

  并且还在摇摇晃晃的跟着模仿,庞统大笑,蹲下来一一给其说明动作要领。

  “师傅,这个是什么?”

  “名唤五禽戏,据称有延年益寿之功效。”

  “那岂非神仙功法?师傅能教我阿翁吗?”

  庞统笑道:“有何不可?创这套功法的大贤说惟愿人人能学。”

  说着左手下探让小姜维左腿屈膝右腿伸长,重心压低后气沉丹田,并示意其双手呈爪缓缓下压,呈虎状。

  小姜维很好奇:

  “那这大贤现在在哪里呢?阿翁学了便是受人之恩,身为人子当图报恩。”

首节上一节210/385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