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透历史:从三国开始 第109节

  丞相:不怎么样。

  李严不气馁,再次上书给丞相:您劳苦功高,我觉得您应该加九赐(九锡),进爵为王。

  丞相:你有病吧?

  曹真伐蜀之后,丞相干脆把李严调到了汉中:别整天琢磨有的没得了,来为国出力吧。

  虽然李严此前的职位是由他儿子接任的,但在李严看来这是夺权。

  所以虽然丞相没有感觉,但李严觉得自己已经受尽折辱。

  最终在卤城大胜之后,李严发动了蓄谋已久的计划,打算给诸葛亮一个教训。

  丞相多半再次觉得李严有病,然后反手夺官贬民,准备下一次北伐去了。

  而千年来围绕李严的操作,大家的疑惑也是一样的:

  李严你这真是肚脐眼放屁:怎么想的?】

  张飞目瞪口呆,无比赞同:

  “他怎么想的?”

  “莫非真的脑袋有病?”

  孔明只觉得这个丞相诸葛亮也太难了,身边呆着的都是什么歪瓜裂枣?

  庞统正在沉思便感觉到一股和善的目光落在自己身上。

  回头就看到了笑眯眯的孔明:

  “士元啊,在益州你可千万别领兵。”

  庞统虽然觉得莫名其妙但也很承情:

  “定然,流矢无情,统可是要跟你比比功绩的!”

  然后庞统心里补了一句:即使比不上也要有自己的庙。

  未出仕前他可是和孔明并称的!

  若是最终只能给孔明做陪祀,岂不是让后世人觉得他庞统有名无实?

  张飞盯着光幕上曲折的故事,最终恍然大悟:

  “又是大哥的问题!”

  刘备才懒得与张飞置气,只是觉得:

  “我当时临死,谁能想到后事是这样的呢?”

  “三弟!”关羽制止了张飞进一步作死,对孔明反而很是理解:

  “剿灭南中叛乱,随意一将均可。”

  “但若平南中之乱,非军师不可。”

  张飞想起来那些自己现在都不明白的什么利益捆绑,叹服道:

  “这倒是!”

  “而且那李严还是个脑壳有病的。”

  “要是真让他带兵,可能军师死了都看不到北伐。”

  刘备只能在心里感叹,还好那李严并不在此。

  不然非得跟三弟拼命不可。

  糜竺感觉以自己只会赚钱的脑子来看也难以理解:

  “劝军师加九赐进王,莫不是以为军师是曹贼乎?”

  “那他干嘛去益州?”简雍觉得李严在人生重要路口迷路了:

  “其人本就是刘表之臣,曹贼来时直接投了曹操。”

  “说不定此时已经成了曹贼心腹了。”

  糜竺谨慎不看好:

  “就这错漏百出的计谋水平,曹贼也未必要他。”

  【一些小细节,往往就隐藏在史书小细节里。

  比如因为李严这档子破事儿,丞相不得不从汉中回来到刘禅面前去说明情况。

  这也是刘禅与他的相父见的最后一面,丞相可能还有空回家去见了疏于教育的幼子,和默默支持从不多言的夫人。

  丞相是个好丞相,同时也在努力做好一个父亲,成都的家庭给了他短暂的温馨,直到回到汉中时候,丞相还给自己哥哥写信聊到了自己儿子:

  丞相觉得自己儿子聪明伶俐,但是太过早熟,担心以后成不了大器。

  咱们现在有句俗话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

  丞相家当然不穷,但对诸葛瞻来说,父爱毫无疑问是贫瘠的。

  这个被寄予厚望诸葛亮幼子,却只能从旁人之口了解自己的父亲,因此早熟几乎是必然的,他要让自己的言行举止,配得上是大汉丞相的儿子。

  而诸葛亮,选择将自己全部心血都倾注到这片土地上。

  他要组织一次前所未有的北伐,倾尽全力,为季汉搏一个未来。

  而在卤城大败之后,整个雍凉便陷入了前所未有的焦躁中。

  虽然曹很想骂娘,但为了安抚军心,还是为雍凉的将领都封爵赐功。

  而曹本人的态度史书也有记载:“天子忧之。”

  而当时的时局,史册总结的相当精准:

  雍凉不卸甲,中原不释鞍。】

  “威震如此!”

  张飞很羡慕。

  二哥有威震华夏,子龙有七进七出。

  即使大哥也有夷陵掀桌子迫使孙权认了大魏吴王这个头衔。

  此刻军师更是靠着北伐积威如此。

  相比之下自己那个宕渠之战好像就真的不太够看了。

  不对,如今看来那个宕渠之战也就胜了张,而张呢?也就胜了马谡。

  自己仅比马谡强一线?

  张飞摇头,今天过后他也要请战,不能只在临沮韬光养晦了。

  但实际上没人搭理张飞,众人都在看着光幕怔怔走神。

  即将就是决战了!

  明白后世为自己传名之后,黄忠对军功首次有了渴望。

  而如今看着这肃穆的气氛,黄忠第一次开始痛恨自己的老迈之躯。

  关羽在走神,襄樊轻慢带来的结果就是自己死了承了所有义名。

  而复兴炎汉的责任全部压在了兄长身上,兄长一死再被军师独立挑起。

  果然如光幕所说啊。

  “魂归泰山府君,反而最是轻松简单。”

  刘备动了动嘴唇:“夷陵……”

  一切始于夷陵,一切葬于夷陵。

  放手一搏,亡命一赌,最终满盘皆输。

  汉失天命乎?刘备第一次有点怀疑。

  孔明不说话,因为黄月英靠在他的背上在默默哭泣。

  夫妻同心,孔明也知晓此刻并不用说什么,只握紧了夫人的双手。

  【最后一次北伐之前,丞相在给自己兄长写信时候,顺便给孙权写了一封信。

  丞相表示:求求你们江东做个人吧!】

  今天情况特殊,不过二更稍后,八点以前应该。

第33章 星坠五丈原

  【在信中,丞相要求孙权主动北伐吸引曹魏注意力,孙权爽快答应了。

  实际上这个举措并没有什么用。

  首先,曹魏自己的“雍凉不卸甲,中原不释鞍”是因为谁?

  反正肯定不是因为孙权。

  其次,孙权这次还是去了合肥……

  虽然过程略有不同,但结果总是惊人的相似。

  孙权攻合肥,不克;曹领军来援,孙权惊惧而走。

  然后东线就没啥事儿了,孙权愉快打卡下班,回家看戏去了。】

  “狗入的……”

  张飞只有这三个字想说。

  刘备也懒得去计较自己三弟,只是不停摇头。

  ……

  长安甘露殿。

  李世民通晓兵法,光幕所言之战俱都看过,但配着后世的地图与讲解来看,亦是津津有味。

  “承乾已经十岁了……”

  光幕上的内容也影响到了他,如今想来这个儿子似乎关怀也颇少。

  不然今晚便跟儿子一起吃饭,顺便考校一下功课好了。

  李世民打定了主意,另外是不是还得提前把那个“帝范”写出来?

  而且之前按光幕时间算,自己去世时候承乾刚好三十岁。

  想来这百年盛世也有其一分功劳在其中?

  心里愈发柔和,李世民转而问起另外一件事:

  “那孙权攻合肥多少次?”

  五次。”长孙无忌赶忙应道。

首节上一节109/385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