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透历史:从三国开始 第108节

  “街亭之败就是他鸣鼓做疑兵而退张。”

  张飞对这个与自己有同样手段的将领印象很深:

  “这卤城之战竟又是迎战张,也算是老对手了。”

  “倘若是街亭只指王平为主将……”

  张飞咂咂嘴很是遗憾。

  马良埋头抄写,不评价。

  【此时的陇右陷入了一个真正比拼后勤的阶段。

  因为丞相此前的夺上之粮,所以司马懿日子也并不好过。

  甚至郭淮还受命去找陇右当地的羌胡征粮。

  史书简单记载了一句:“时宣王等粮亦尽”

  丞相也差不多,上之麦即将吃完,陇右还在慢慢收复。

  这些都需要时间,时间拖得越久对后勤的压力也越大。

  因此丞相甚至写信给李严倾诉想法:

  现在是紧要关头啊,对面司马懿也快撑不住了,你要是压力大我就去把司马懿粮道断了,也能就地垦田种地。

  当时谁看不出来陇右局势大好啊?丞相觉得咬牙坚持一下,陇右可得,汉室有望。

  然后在丞相思考的时候,军营里来了李严的使者:

  会天霖雨,恐运粮不继,丞相请返吧。】

  刘备与庞统几乎同时开口道:

  “有问题!”

  庞统给自己主公比了个手势,刘备先说道:

  “光幕此前有言,曹真伐蜀时,孔明征李严之兵,恐结了私怨。”

  众人点点头,他们记得也很清楚。

  庞统则更直接道:

  “遣使之举,疑点重重。”

  关羽也有同样的违和感,但更是觉得说不通:

  “消息若为假,与李严何益?”

  这也是众人都想不明白的地方:你这么做对你有什么好处?

  【虽然大好形势就在眼前,虽然再坚持一下陇右都将归汉。

  但丞相也只能退兵,毕竟无粮的后果是在太严重了。

  而且陇右的百姓和杂胡已经被郭淮带人刮过一遍了,一点粮食都没了。

  于是再次看了一眼差点获得的陇右,丞相只能满怀遗憾的宣布班师。

  面对撤军的丞相,司马懿来了精神,但没来多少。

  自己不敢动,但是有张啊!揍他丫的!

  关于这个决定,张心里多半是妈卖批的。

  因为首先,卤城败的是他们,又不是村夫。

  现在丞相退军,甚至司马懿本人都松了一口气,你能耐什么呢?

  而且你真觉得有机会,你司马懿自己带军冲啊,让我冲算什么本事?

  但张毕竟只是打工人,只能委婉的劝:

  老大,兵法上都说了,围三阙一,归军勿追。

  张觉得自己已经说的很明白了:这是归军,不是败兵。

  史书上此时的的张透露出了一股打工人的心酸:“不得已,遂进。”

  由此可见武将的风险是要比文官高多了。

  刘晔说了那么多建议,最终也就是一个帝不听或者帝不纳,官职不少封,俸禄不少给。

  换到武将这里,张三次的中肯建议换了一个“不得已”。

  最终悲壮的脸探草丛,在木门道被埋伏好的汉军乱箭射中。

  此处一记载称张被当场射死,另一记载称是射中大腿,但很快就伤重去世。

  张之死透露一股古怪的味道,他是从曹操时代活跃到曹时代的老将,无论是战功还是资历都要强于司马懿。

  而他的死因,当然并不仅仅是司马懿的抽风。】

  两更6K,祝大家周末愉快

第32章 雍凉不卸甲,中原不释鞍

  【张的死因恰恰就因为他是大魏忠臣。

  需要再重申一下的是,司马懿是西线战区的统帅。

  虽然卤城兵败,虽然被骄兵悍将骑脸,虽然回头复盘决策全都有问题。

  但在司马懿看来,你张的问题更大啊。

  三个毫无疑问甚至可以说优秀的决策,卤城之战败而不损的战绩,实在是有点碍眼。

  故而追击退军的诸葛村夫,在司马懿看来是最后的机会。

  张胜,则西线战区的战绩就能好看一点,皆大欢喜。

  张败,那就和司马懿郭淮贾栩等人一样,更皆大欢喜。

  结果没想到张挨了箭雨伏击……

  另外说一下,《晋书》记载卤城之战司马懿斩首万余,胜利撤退。

  张要是在地府看到这一茬估计比窦娥还冤:您都大胜了还要我追击干嘛……】

  “这张……”

  看到张落幕,张飞居然也生了几分唏嘘:

  “虽然打仗弱了点,运气差了点,但行军布略可谓周全,竟死于争权。”

  黄忠笑道:

  “张将军可是想起了宕渠之胜立马勒铭乎?”

  张飞同样道:

  “黄将军定军山威慑张,亦彰显勇猛也。”

  随即两人一起叹气:张,好人。

  刘备也幽幽补了一句:

  “夷陵后,张跟着那曹丕去打江陵,不也又成就了江东威名?”

  至于街亭之战众人都默契的没有去谈,毕竟马良还在这儿呢。

  只是……刘备如此反而更明白街亭张为什么不敢继续进军了。

  戎马半生,所遇皆悍将,忽有轻胜,反而不敢置信了。

  简雍很好奇:

  “若是蜀中有粮,相持下去,谁能胜?”

  庞统对孔明很有信心:

  “司马懿必败,陇右必不下。”

  他们身后就有地图,庞统干脆指着身后地图道:

  “大雨会导致祁山水道的水位上升,即使有粮,亦难运送。”

  “司马懿能从关中三百里平原调粮过来,而且那郭淮能征汉胡之粮。”

  “孔明能掠民之粮乎?”

  孔明默然。

  他是能对宾客们说“一夫有死,皆亮之罪。”

  如何能去掠那些百姓之粮?

  庞统摊摊手,随后谈起来另一个问题:

  “且,那盟友孙侯攻合肥又是不克而还。”

  “东线无忧,再抽东线精锐支援陇右,又如何?”

  简雍了然:

  “蜀中多半已无可战之兵。”

  【李严这里就相当不好说了。

  一句话来形容:裤裆里撒盐,闲得蛋疼。

  看到诸葛亮回来,李严大惊,反问丞相:

  “后边军粮足够,丞相你怎么回来了?”

  然后断言,肯定是运粮官从中作梗,坏丞相大事!

  您等着,我马上去把运粮官岑述这个国贼给砍了!

  同时李严还给刘禅上书:

  您别罚丞相,他肯定是想假退军真诱敌。

  这一刻的李严简直就是扑克牌里大小王,哥谭市里他最狂。

  丞相压根懒得争辩,直接将和李严此前的信件记录递了上去。

  李严哑口无言俯首认罚,最终被丞相罢官职贬庶民。

  刘备病逝之后,托孤丞相和李严,当时的职责划分是这样的:

  丞相为正,李严为副,丞相主政,李严为中都护,统内外军事留镇永安。

  后来事情咱们也都知道,丞相直接在成都以蜀锦为引子,筹军费,聚人心,并靠着蜀锦带来的利益快刀斩乱麻平了南中。

  随后正式开启了北伐,在这中间李严只能一边镇守永安,一边恰柠檬。

  从刘备病逝之后,李严大概总共干了这几件事儿:

  上书给丞相:我觉得益州太大了,东部这边不然切割出来设个巴州?我李严就很适合做这个巴州刺史,怎么样?

首节上一节108/385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