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世家:从商鞅变法开始崛起 第58节

(成长中)、智谋:90(成长中)

  陈野看到这个属性的同时,心里猛然松了口气。

  平均值至少全部都在80以上,甚至还有一个智谋的属性是在90以上的。

  关键问题是,这几个属性的后面都标注了成长中,意味着可以通过后天的培养而促使这几样属性继续提升。

  这个属性已然算是可以的了。

  按照陈野的推算,至少在他成年之后,可以轻而易举的提升到90的地步。

  这已然是顶尖的水平了。

  在没有人为干涉的情况下,能够连续两代都拥有这么高的属性,这已经是一个家族兴盛的前兆。

  更何况.

  陈野这些年通过抽奖,也积攒了十几个属性点。

  哪怕真的偶尔有一代嫡长的属性不是很高,也可以通过这种手段挽回。

  他看向身边的攸宁,笑着说道:“这第三代的孩子取名,咱们便不插手了吧。”

  陈野站起来,慢悠悠的与攸宁一同朝着后院走去。

  这个时候的陈慎应当是激动的,且让这个小子多开心开心一阵子吧。

  前院

  陈慎抱着怀中的孩子,脸上带着难以掩饰的笑容,也唯有在这个时候他才能够真正的体会到自己父亲的心情。

  那是一种不知道该如何形容的心情。

  他感受着怀中孩子身上传来的些许温度虽然不知道裹着一层厚厚软垫的孩子如何传递出温度的。

  孩子的一哭一笑仿佛都能够挑动他的情绪一样。

  身旁的陈瞻凑着往前,英俊的脸庞也带着些许痴笑:“这就是我的小侄子么?”

  他笑着从怀里拿出来了早已经准备好的长命锁,轻轻的放在了孩子的小被子旁边:“这是叔叔送你的礼物!”

  “希望你平平安安的,长命百岁!”

  陈慎也是洒然一笑:“你啊,真这么喜欢孩子,就应该也早日成婚,也免得父亲母亲担忧了。”

  陈瞻耸了耸肩膀:“那还是算了。”

  “我还是再等等吧。”

  书房内

  陈慎坐在屋子中,翻阅着手中的竹简,感受到了一种颇大的压力

  因为他该为孩子起名了。

  最后,翻阅了无数典籍的陈慎,最后给自己的孩子取名为“昭”,有光明、明亮的意思。

  取自诗经大雅既醉的

  “既醉以酒,尔肴既将。君子万年,介尔昭明。”

  就在陈慎为自己孩子取好名字的时候,陈野也自然而然的知道了,因为他那里系统面板发生了变化。

  陈昭的名字由【暂无】变成了【陈昭】。

  坐在油灯下的陈野微微开口道:“陈昭么?”

  “不错的名字。”

  陈氏第三代的嫡长子,陈昭!至此已然确定了。

  惠文王十一年的春天。

  这个春天发生了很多的事情,首先是陈氏的第三代嫡长子出生了,陈野正式成为了别人的“大父”,也就是爷爷。

  五十多岁的年纪,即便是在这个时代也算是老人了。

  身边的人也逐渐的老去,此时的陈野已然不经常上朝了,即便是上朝也是闭着眼睛坐在一旁,像是睡着了的样子。

  陈慎则是在成婚后的不久就通过了咸阳学宫的考核,而后正式进入了秦国的朝堂。

  他的位置让许多人都觉着有一种诡异的了然。

  司寇,掌管律法。

  嬴驷的这个决定让不少人都哑然,但他们却没有反驳的办法,因为陈氏公正的名声已然让天下所有人都信任了。

  秦国的人们也都很信任陈氏。

  在陈慎出任司寇的时候,所有国民都欢呼,他们觉着能够再次回到陈野为司寇的时代了,那个时代律法是绝对的公平。

  事实也正是如此。

  一直到如今,陈慎的长子出生,他都未曾偏袒过任何一个人。

  而陈瞻则是通过军功,也进入了朝堂,如今的他担任的位置是一军的主将,几乎与司马错持平。

  陈氏的第二代已然站在了朝堂之上,而陈氏的第一代依然占据国相的位置。

  秦国的朝堂之上,一时之间分出了许多的派系。

  陈氏一脉、苏秦、张仪为首的纵横一派、昔日孟轲虽然走了但留下了几位弟子,他们所代表的儒家一脉、商君昔日的弟子所代表的法家一脉、以及咸阳学宫所代表的学宫一脉。

  时间匆匆而去,天下的局势也开始了变化。

  惠文王十一年的夏天,在无数的大雨倾盆落下,以至于秦国内发生了涝灾的时候。

  魏国、赵国、韩、楚四国宣布联盟,以攻伐不义之国。

  他们的目标是秦国。

  而秦国中,不管是嬴驷还是陈野、亦或者是苏秦、张仪、司马错、陈瞻、樗里疾(赢疾)都笑了。

  他们知道,等待的那一股东风来了。

第93章 谁人能挡秦国之势!【二更,求追读收

  四国联盟攻伐秦国的借口让所有人都觉着错愕,这天下难道还有比秦国更“仁义”的国家么?

  所有人都觉着没有了。

  因此,即便是四国之中的国人也是多有反驳的心思,但碍于国君的威严并不敢说出口。

  而天下间奔走的那些贤才则是不一样。

  他们开始大声疾呼,表示自己对于四国联盟的不满。

  孟轲甚至专门撰写了一篇文章,其中斥责了四国的不义之举,而墨家的众人则是更加直接了当,墨家当代矩子带着人前来秦国,要帮助秦国的人抵御四国联盟。

  纵横家、阴阳家、名家等诸多流派也都纷纷谴责。

  可以说,这一场战争还未曾打响,在天下人的心中四国联盟已经是“不义”的一方了。

  谁能够取得战争的胜利,似乎没有人怀疑过。

  因为秦国的强大所有人都能够看到,只要秦国自己不作死,那么秦国一定能够获得最后的胜利。

  而如今的秦国,国君贤名、臣子们也俱都是大才,这样子的秦国怎么可能会作死呢?

  于是,秦国之内的人们完全没有担忧这场战场的样子,依旧和以往一样正常的生活着。

  咸阳学宫

  儒、墨、法、纵横等众多流派的学子汇聚在一起,这是咸阳学宫最日常的活动“辩论”。

  咸阳学宫的创建起初是因为孟轲,但最后担任学宫之主的却不是孟轲,而是陈野。

  这是因为陈野的思想最适合担任学宫之主,其余的诸多贤才比如孟轲、苏秦等人,只是担任了博士、亦或者祭酒。

  在建立学宫之后,陈野便宣布每隔两日在学宫中央的空地中举行“辩经会”。

  “兼听则明,偏听则暗,有容乃大,兼容并包。”

  这十六个字烙印在学宫的门口巨石上,乃是陈野的思想。

  虽然只有简简单单的十六个字,但其中所蕴含的智慧却是无穷的,这也是为何当初学宫成立所有人一致推举陈野为学宫山长的缘故。

  也是陈野虽然并没有著书立传,但为何会被称之为“陈子”,甚至隐隐被拿来与墨子、老子、孔子三人并称的原因。

  人们从这十六个字中看到了属于陈野的智慧,但却无法为他总结出一个流派。

  有人曾说陈野之思想,乃兼容并包,包罗万象,可称“杂家”,但更多的人觉着陈野的思想并不是简单的将所有东西杂乱的堆积在一起,所以不可以用“杂”来形容。

  也有人曾经询问过陈野,他是否为他的思想取了一个名字,陈野只是但笑不语。

  因此,陈野并没有一个流派。

  而今日“辩经会”的众多学子所争论的,正是陈野的思想、流派,以及陈野为何不著书立传的事情。

  辩经会并不是所有的辩论都有意义。

  这也是陈野的思想。

  “无用的知识,有些时候才是最有用的知识。”

  这句话出自《陈子语录》,是去岁的时候,在陈野身为司寇时期就跟随他的人所记录整理出来的一本书籍,虽然不是陈野亲自整理,但其中的许多话语却实打实的出自陈野之口。

  这也为陈野成为“陈子”打下了最坚实的一块基石。

  因为孔子最重要的书籍“论语”也不是孔子所著,而是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整理的其书籍。

  众多学子因这“无用的知识”而争论,从天空之上的大日尚且在中央,一直争论到了大日缓缓落下,橘红色的光芒照耀在这中央的草地上也未曾停止。

  站在远处的嬴驷缓缓地笑了,他看着身旁看着有些困倦的陈野,不由得说道:“老师啊,即便你未曾著书立传,人们也在传播你的声名啊。”

  陈野却并不在意:“关我何事?”

  嬴驷噗嗤一笑,他知道自己的这位老师在某些时候有些“道家”无为的举动,但却没有想到连最重要的“名”都无法让他心动了。

  他转移了话题:“这些学子都是我大秦未来的希望啊。”

  “若是能够继续这般发展下去,大秦定然会继续昌盛下去的。”

  陈野此时却点了点头,精神头看起来比刚才夸耀他的时候要好得多:“这倒是真的。”

  “思想上的进步,永远会反映到现实当中。”

  “当思想发展到巅峰的时候,人们的智慧会映照在现实的每一个角落。”

  他看向嬴驷:“君上,战争结束后,君上便可以准备盟会了。”

  陈野的话语轻飘飘的,但其中所蕴含的意思却令嬴驷心中猛地一喜。

  准备盟会是为了做什么?

  为了称王。

  秦国为了在这个时代称王,已然做了无数的准备和等待,上一任的国君甚至直到最后也不曾称王,怀抱着遗憾而离去。

  嬴驷的手在袖子中微微颤抖。

  最后只说了一个字。

首节上一节58/105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