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世家:从商鞅变法开始崛起 第57节

  “而如何让六国知道,秦国想要做什么并不需要看他们的脸色呢?”

  陈野的声音中带着铁血以及杀气,他一字一句,声音肃穆而又有力。

  “唯有一个办法!”

  “那便是战争!”

  他的眼神锐利中杀气肆意,整个人没有了往日里的儒雅之气,反而像是一个战争贩子一样。

  “尊严以及话语权,不会凭空出现,也不会因为口舌而获得。”

  “张仪、苏秦之所以能够如此轻松的以口舌之力得到想要的东西,并不是因为口舌真的有多么强大的力量,而是因为他们背后的秦国拥有强大的、几乎没有人可以阻拦的力量!”

  “无论是巴蜀、还是戎狄、亦或者中原诸国。”

  “他们都不是因为口舌而妥协,而是因为大秦的军卒!”

  陈野看向嬴驷,嬴驷此时坐在那里,两人对视一眼,而后陈野轻飘飘的说出了最后一句触动嬴驷内心的话。

  “尊严,从来只在战争中,从无数的鲜血中获取!”

第91章 陈氏的第三代

  陈野所说的是真理。

  张仪和苏秦这两年较为平和的原因,也是因为知道他们的功劳多数是因为秦国的国力。

  唯有依仗强大的国家,他们的“口舌”才能够发挥出最大的作用。

  这是无可更改的事实。

  嬴驷幽幽的叹了口气说道:“老师说的有道理。”

  “寡人只是总想着在和平的状态下,去获得强大的实力,最好能够不费一兵一卒就可以占据城池。”

  他低下头。

  其实在孟轲、墨家等诸子百家停留秦国的这些年里,嬴驷多多少少受到了一些孟轲和墨家的影响。

  他开始有些厌弃非正义的战争了。

  只是这些影响非常细微,无论是他还是往常时候的陈野都不曾察觉出来。

  陈野摇头笑着:“君上,这个世界上哪里存在和平就能够兼并所有国家、获得他们国家利益的事情呢?”

  他拿着一枚棋子,放在面前的桌子上。

  “如今的天下就如同一盘放满了棋子的棋盘,若是想要占据一枚棋子的位置,唯有一个办法。”

  陈野又拿起来一枚棋子,将其放置在那枚棋子之上,而后将那枚棋子拿起。

  “那便是吞噬其他的棋子。”

  “这个过程不可能永远保持和平的,因为当足够强大的国家预感到自己将要失去所有的时候,他一定会拼死一击。”

  “在这样的情况下,必定会产生战争。”

  “这是永远都无法避免的。”

  陈野的话说的很冷酷,但这便是天下间最大的道理。

  嬴驷将脑海中受到影响的那部分思绪悄然的关在内心的最深处,只是笑了笑,看着那布满棋子的棋盘说道:“老师说的对啊,这些年还是要继续准备。”

  他的眼睛中划过一抹暗光,些许情绪都隐藏在其中。

  “老师觉得,秦国还需要准备多长时间?”

  陈野在心中暗自算了算,之后直接了当的说道:“秦国占据巴蜀之地未曾有多长时间,在消化了巴蜀以及义渠所带来的利益后,君上便可以尝试着举行盟会了。”

  他微微一笑:“盟会前,一定会有一场战争,这一场战争便是能够决定天下人是否会尊重君上称王的前提。”

  “或许,还能够借助这一场战争,令周天子也尊重君上称王。”

  陈野打的算盘很明显,他想要秦国的称王从“僭越”,变成周天子都承认的“合理”。

  这有利于秦国名声的保持。

  或许日后等到秦国再强大一些,等到秦国中的人才再多一些,等到周王室彻底的消失在烟尘中的时候,秦国就不必再为了维持“仁义”的名声而妥协了。

  在此之前,一定程度的妥协是必须的。

  嬴驷微微颔首:“那便等待吧。”

  他站了起来,走到大殿前,看着外面平和的一切,声音中带着些许按捺:“这么多年都等了,难道还差这一两年的时间么?”

  嬴驷看着湛蓝色的天空,以及天空中悠然的云朵:“能够在寡人这一代称王,已然是幸运的事情了。”

  “寡人比君父幸运”

  是的,这一点谁都无法否认,他比秦孝公幸运。

  因为哪怕秦孝公时期有无数的机会可以称王,都因为各种原因、为了秦国更久远的发展而放弃了。

  秦孝公的一生都在妥协,而他,嬴驷,不必妥协到死亡都无法称王。

  燕

  燕国本在苦寒之地,边疆蛮夷时不时的侵扰燕国,这也养成了燕国人特有的性格。

  “自古燕赵多游侠”这句话并不是说说而已。

  燕国人的性格向来是豪爽的、直率的、且带着些许侠义精神的。

  燕国国君站在大殿中,他望着西北方向,悠然叹气:“秦国早已可以称王了,只是为何一直拖延不肯?”

  他的手在桌子上微微轻叩。

  燕国的势力不如中原诸国强大,毕竟是边疆苦寒之地。

  可却也想要称王.

  这对于燕国来说也是巨大的一步,因为这象征着燕国不再算是周的臣子了。

  他看向桌面上摆放着的绢帛:“或许本王应当同意魏王的提议?”

  燕国国君神色幽然,有些犹豫不决,若是不到最后不可挽回的地步,他实在是不愿与魏国联合对抗秦国的,毕竟这对于燕国来说没有什么好处.

  秦国就算再强大,难道还能来这种苦寒之地么?

  此时的燕国国君并没有想到,在这个时期,秦国的国君已然有了一统天下的雄心壮志

  不只是燕国国君,这个时期的天下诸国都不曾有一统的心思与想法

  他们只是觉着,最要紧也不过是秦国称霸,成为诸国共尊的“盟约之主”,他们需要俯首而已。

  惠文王九年的冬天就在这样复杂而又多变的情况下过去了,很快的来到了惠文王十年的春天。

  春天的到来令万物复苏。

  陈瞻押解义渠王子、义渠王回到咸阳后,不出意外的因公授爵。

  他所累积的战功足以他授爵第十五等少上造,这是实打实的高层爵位了!

  毕竟当初的商鞅也不过是因功成为了“大良造”,也就是第十六等大上造而已,后续等到了秦孝公十五年的时候,才因为变法之功再次进爵大庶长。

  后来也是因为军功才封君。

  商鞅真正通过二十等军功爵位封关内侯,是在惠文王元年的时候。

  后来离世了之后,才追封的彻候。

  如今的陈瞻多少岁?

  不过十五岁而已!

  而司马错也因生擒义渠国主的功劳而再次进爵一等,成为了第十七等的驷车庶长。

  整个秦国尚且还活着的人中,除却陈野之外,也就是以司马错的军功爵位最高了。

  陈野则是早就封了关内侯,加之封君,地位已然不是常人可以比的了。

  在封赏后,陈瞻也如愿以偿的留在了军中,也因此他躲过了来自攸宁公主的“催婚”。

  而陈慎则是非常不幸,因为留在咸阳的缘故,整日被攸宁催婚。

  不过幸运的是,他也遇到了自己所喜爱的姑娘。

  惠文王十年的秋天,在嬴驷的主婚下,陈慎成婚了。

  三个月后,陈慎的妻子被诊为喜脉。

  次年,陈慎的长子、陈氏的第三代在一声声啼哭中,诞生了。

  这一年,是为惠文王十一年。

  此时的陈野,已然五十岁,到了知天命的年纪,垂垂老矣。

第92章 东风

  陈府

  陈慎来回的在屋内走动着,陈野则是老神在在的坐在那里一动不动,唯有握着拐杖的手微微发抖。

  攸宁公主坐在陈野的旁边看着这父子两个紧张的样子。

  外面传来一阵急匆匆的脚步声,陈瞻匆忙的回来了,一脸的风尘仆仆:“父亲、兄长,怎么样了?”

  陈野微微招手,让陈瞻坐下:“稳婆已然在接生了,不必担忧。”

  “君上也让太医令太看过了,胎位很正,绝对不会有什么事情的。”

  陈瞻这才嘿嘿一笑,看着陈慎说道:“大哥,你行啊。”

  “跟嫂子才成婚一年多点,这就有陈氏的第三代了?”

  这话不说还好,一说攸宁公主就控制不住的生气,她微微怒目看向陈瞻:“你还好意思说你兄长!”

  “我催多长时间了?你就不听,只知道窝在你的军营里!”

  陈瞻尴尬的笑了笑,还没等说什么呢,外面就传来一阵喧哗的声音,继而一道啼哭声响起!

  陈慎猛的站了起来脸上带着惊喜的神色。

  还没等他反应过来,屋外小厮就已经匆忙而来,脸上带着兴奋至极的笑意:“恭喜先生,恭喜先生!”

  “夫人诞下了一位公子!”

  公子!?!

  陈慎的脸上露出了一抹笑容,陈瞻也顿时惊喜了起来,两人一同往外走去。

  陈野坐在屋子里,微微的闭了一下眼睛,心里也由衷的欢喜。

  他看向系统的面板。

  那里赫然已经出现了这个“陈氏第三代”的各种属性面板。

  【姓名】:暂无

  【身份】:陈氏第三代嫡长

首节上一节57/105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