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世家:从商鞅变法开始崛起 第46节

  骤然之间,屋内传来一阵低低的哽咽声。

  商鞅之子跪伏在地上,没忍住哭出了声来,他的眼泪如同断了线的珠子一样不断的落下。

  嬴驷的脸上带着一抹空白的悲戚,陈野的手紧紧的被握在攸宁的手中,他的另外一只手手心中有些许鲜血渗出,指甲穿透了皮肤刺破了手心。

  “吱呀”

  开门声响起,屋外的哭声传到外面,整个商君府的人都知道了这莫名的悲伤之事。

  商君故去了!

  陈慎、陈瞻、陈安等人走到屋内,看着那躺在床榻上已然不能如之前一般,给他们妙语连珠启蒙的师公,眼泪瞬间夺目而下。

  惠文王五年,主持了秦国变法、修订了秦律、用私有制代替公有制、创建二十等军功爵位制度、坚持行使郡县制度、废除世家世袭特权的商君,在一个寒冷的冬天离开了他所热爱的秦国。

  这个冬天的寒冷,超过了所有秦人的想象。

  消息如同风暴一样传遍了整个秦国,秦国的所有人都陷入了悲伤当中。

  商鞅离去的次日,嬴驷加封商鞅为【安国君】,且追封太子师,加一千五百食邑,这是几乎没有出现过的殊荣。

  不仅如此,商鞅的丧礼还按照国丧的等级去办理,秦国几乎所有人都在为商鞅而戴孝三日。

  这是一国之君才能够享受到的礼节,而如今的商鞅却享受到了、

  这更让天下的贤才们激动万分。

  有如此礼遇人才的国家,他们怎么能够不心动呢?谁人不是生前求权,生后求名呢?

  于是,前往秦国而来的人才,更多了。

  赵国

  正在周游赵国的孟轲听闻了商鞅离去的消息,脸上带着些许怅然若失的神色。

  他不由得感慨道:“不曾想到,他竟然是没有能够熬得过这个冬天。”

  一旁的弟子则是问道:“老师,您不是不喜欢商鞅的愚民之策么?为何会如此感伤?”

  孟轲只是微微叹气,望着远处飘荡着些许烟尘的天空:“人之悲戚,何由外物呢?”

  “惠文王五年,冬,商君卒。《新秦书商君传》”

第74章 孟轲

  商君的离去对整个秦国都造成了不小的影响,但这个国度的人们依旧照常的生活着。

  天下大势未曾有什么变化。

  周显王听闻了商君离去的消息后,特意派遣使者前来秦国慰问,并且表示了自己的哀悼。

  这是周天子第一次为一个诸侯臣子的离去而感到悲伤。

  因为他知道,自己这几年能够过上稍微好一点的、不那么拮据的日子,依靠的全都是陈野、商鞅以及秦国。

  自从秦国开始恢复了对周天子的纳贡之后,其他几个中原大国的国君便不能够继续装作什么都不知情的样子了,他们也陆陆续续恢复了纳贡虽然很少。

  但周天子总算是有了经济来源。

  天下的贤才们在悲戚一位传奇人物离去的同时,也汇聚到了秦国。

  其中最重量级别的人物,大概就是儒家的孟子了。

  孟轲是如今儒家的领袖,哪怕他之前好几次都曾经周游秦国,但却并没有在秦国停留太久的打算,而这一次不同。

  所有人都感觉出来了秦国与孟轲、儒家之间好似已经修复了的关系。

  难道这一次,孟轲会留在秦国?

  秦国在重用了法家之后,会再次重用儒家?

  这一猜测让法家的众多弟子以及人物都有些担忧,于是他们纷纷汇聚到了陈野的府邸。

  陈野虽然没有什么出名的法家著作,但他身为商鞅的弟子、以及新法的执行者之一,已然是成了法家如今的代表人物。

  陈君府

  陈野无奈的看着面前众多拥挤着的人,脸上浮现出来一抹无奈之色:“你们何必如此担忧?”

  “秦律是不会更改的。”

  “孟轲留在秦国,是与我有约定,要成为我那个竖子的老师而已。”

  老师?

  在场的人更加惊愕了,他们纷纷看向陈野:“陈君!如何能够让慎哥拜入儒家门下呢?商君在天之灵岂能够安歇啊!”

  陈野略微无语的翻了个白眼,众人都看到了,但没人敢说。

  这个时候的陈野已经四十多岁了,快到知天命的年纪,谁能够说他的礼节是不对的呢?

  没有人敢开这样的口。

  陈野笑了笑,还是稍作安抚:“不是拜入儒家。”

  他的神情严肃:“你们应当知道,我并不是法家弟子,我有我的路,包容万象,以天为常,以心为理。”

  “想要走上这条路,便需要兼容并包,杂糅百家之长。”

  “昔日孔丘能够周游列国去拜访各个先贤,如何陈慎便不可以呢?”

  陈野继而冷笑一声,一下子揭穿了这些人的真正目的:“更何况,在我秦国,秦律为主,无论何等晋升都是以秦律中二十等军功爵位为准的。”

  “先前的苏秦、张仪二位上卿,你们以为他们是靠着什么才成的上卿?”

  “是君上的青睐么?”

  他环视着这些已然忘记了该用什么去争取权力的人们,心中有些失望。

  商鞅走了之后,法家的确是有些不成气候了。

  “苏秦连横诸国,为秦国取得了合适的时机,并且挑拨赵韩魏三国互相攻伐,为我秦国之东出奠定基础,以此军功拜上卿。”

  “张仪出使巴蜀之地、一手挑起巴蜀戎狄之争,为我秦国鲸吞巴蜀之地打下基础,也因此拜上卿。”

  陈野猛的站了起来:“们想要维护法家的尊严,想要让法家在秦国中更加强盛,那么便去争!去做事!而不是整日想着用什么阴谋诡计去算计其他人!”

  他真的有些生气了。

  听着陈野充满怒火的声音,那些法家的弟子纷纷低下了头,脸上闪过些许羞耻之色。

  商鞅的存在对于法家来说是一个巨大的好事,但他存在的时间太长了。

  长达二十多年的时间,让法家的这些人已经丧失了当年的傲气,只想依靠着商君的遗泽继续霸占秦国。

  唯有一个年轻人缓缓站了出来,神色恭谨:“我等谨遵陈君之令!”

  陈野抬头看去,便看见栏则站在那里,语气稍微放缓了些:“老师的弟子中,唯有你尚且明理、且心中有丘壑。”

  “你放心便是了。”

  “孟轲之事不会影响到法家,也不会影响到你们。”

  “该做什么就去做吧。”

  说完之后便摆了摆手,让众人退下了。

  长街上,陈君府外。

  众人跟着栏则低着头叹气走着。

  “栏则,你为何不劝劝陈君,请他上书将孟轲等儒生赶走呢?”

  不断的有人如此发问,栏则最后停下脚步,转过头,声疾厉色:“住口!”

  “天下英才汇聚秦国,乃是国强之兆!”

  “你不求诸多大才留下,反而为一己之私而欲灭我秦国强盛之机?你是何居心!”

  他大喝一声:“将其拿下!其定然是他国之间!”

  府内

  听闻府外的杂事,陈野无奈的叹了口气,放下手中的书简。

  “备车,我要面见君上!”

  章台宫中

  嬴驷招手,令人为陈野端上蜜水,一边笑着说道:“老师,你这急匆匆的来,寡人还以为出了什么事情呢。”

  陈野却是神色依旧恭谨:“君上,城中流言只怕是有备而来,不可不防。”

  “如今秦国虽然强盛,但若君上有.之心,则我等不可放松警惕。”

  “数年的光阴准备,只待一朝而发,便可筹备那件事情了!”

  那件事情?

  嬴驷端着杯子的手微微一抖,他往前凑了凑身躯,脸上的神色凝重无比:“老师是说寡人这一生可以揣想.?”

  陈野微微点头,脸上带着骄傲之色。

  “君上,有臣在,有张仪、苏秦在,如今更是凑齐了最后的一块板子,当百家的贤才汇聚秦国的时候,当他们对于秦国前进策略判断失误的时候,便是秦国一举爆发的时候!”

  “届时先君的遗志、君上的志向,具都可以实现!”

  嬴驷的呼吸稍微有些粗重了,他只是搓了搓手,在这一刻表现出了一个二十三岁青年应当有的神色:“哈哈哈哈哈哈!”

  “好!好!好!”

  “那寡人便耐心安然等着!”

  “等着那一日了!”

第75章 接纳

  陈野的话让嬴驷心里有了满足的期待。

  他期待的是什么事情?

  太简单了。

  称王!

  秦国需要称王了,秦国也应当称王了。

  其实在上一任国君秦孝公在位的时候,秦国就可以称王了,只是秦孝公在商鞅以及陈野的劝诫下暂时忍耐了下来。

  为了更大的利益!

  为了秦国能够博得仁义之名,为了秦国能够更加强盛!

  秦孝公忍耐了自己的野心和欲望,这不是常人能够忍耐住的,甚至他连称霸也不曾称霸,一生便以那样的仁义之名而去。

  这对于嬴驷来说是一种折磨。

  待到陈野走了之后,嬴驷站起身子来,望着远处恢弘伫立在那里的咸阳宫,夕阳下的一切都显得那么的恢弘而又壮丽,些许薄薄的金色镀在了宫墙之上。

  远处三两抹云朵挂在天穹上,人几乎可以看见那闪烁着的星辰了。

首节上一节46/105下一节尾节目录